三十歲的職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雖然我自己在三字頭的階段,也才過了一年半,然而仍想藉此機會,分享我對於職涯累積到三十歲左右的看法,也希望能協助剛加入三十俱樂部,以及即將告別二字頭的人們,對於職涯有些新的想法與幫助。


選擇、累積與深化

假設是就讀普通大學,沒有繼續念研究所或是出國深造,那麼大約會在二十二歲進入職場。這也意味著隨年紀到了三十,工作的年資大約是八到九年左右。

如果是持續在同職業領域發展,將有機會面臨要帶領團隊(管理職)或專家這兩種路徑。

然而,也可能因為在過程中,對於自己嚮往的生活與工作有了清晰的理解,有人可能嘗試完 A 職種,接著轉換到 B 職種。甚至累積多職種的經驗,再從中選出其一,來持續累積個人的職涯歷程並深化相關能力。

這會是歧異度越來越大的時期,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大學畢業後,同班同學們實際上都在不同領域,藉由不同職種來追求個人的成長與成就。

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在這段時期最關鍵的是:能否在這機會成本相對低的階段,去嘗試與探索,找出自己期望發展的領域,接著持續累積該領域的經驗與能力。

然而存下第一桶金、有房有車、成家立業與否,我並不覺得這是這個年紀肯定要達成的目標,因為這取決於每個人各自的價值觀與人生規劃,沒有所謂的一定要如何。


釐清個人價值觀

延續上一段的選擇、累積與深化,是否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會是我認為這階段第二關鍵的事。

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我們會對哪些事情感到在意,也會左右我們的選擇取捨,使得我們所累積深化的職涯經驗,進而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

而這些情況也會進一步左右踏入三十歲的我們,擁有什麼樣的認知、資源與實力,去攻克難度更高的挑戰,或是創造全新的人生成就。

因此,有些人會選擇擔任主管,透過帶領團隊,去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有的人選擇離開原有的體制,去從頭開始創業,回應自己期望的命題。當然也有人,可能因為有了家庭,進而追求較為穩定的職涯路徑。

不論我們的選擇是什麼,前提是清楚自己的價值觀,究竟在意、想要追求什麼,再根據價值觀選擇契合的道路,然後去承擔做出選擇所需付出的代價。


有意識建立支持團體

隨著工作經歷的增加,我們身邊的人們可能會有不同的組成。然而,我認為不能少掉的是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支持團體(supporting group)。

如同我在〈被接住的需要〉中所提到的,我們在面對重要、困難、迷惘的時刻,會很需要能接住自己的人,來幫助自己更好地度過難關、獲得更完整的觀點,甚至是做出重大的職涯選擇。

藉由同職種/不同產業、同產業/不同職種、不同職種與產業的朋友,來了解同行與產業的資訊,進而有所依據的評估與比較。

也可能透過付費,找上心理諮商師、職涯諮詢師、教練等資源,來取得各專業領域的支持。此外,也有機會透過社群團體的參與與投入,來認識朋友圈以外的人們,進一步建立合作關係,交流資訊,相互學習。

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支持團體,並不是擴大人脈、交朋友,更多的是尋求有品質、深度的互信關係,讓自己在有需求、面臨挑戰的時刻,能有所準備,甚至尋求對方協助。


總結

在進入三十歲的全新人生階段時,我們總會遇到一些迷惘與困惑。

在此想鼓勵每一個踏入此階段的人們,儘管「選擇、累積與深化」已發生在二字頭的期間,也不要放掉三字頭還可能創造的空間與彈性,並且清楚地「釐清個人價值觀」,知道自己的所選、所捨,並且為這些選擇負責。

再來,「有意識建立支持團體」,創造自己的安全網,用以支持個人的困境與重大決策,在職涯選擇的機會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讓自己能被好好的接住與對待。

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擁有自己所期望的職涯發展,前提是透過更有意識、更有方法地去鋪排、體驗、累積經驗與能力,在一個又一個的職涯選擇與挑戰中,看見自己的潛能與亮點,然後朝著期望的方向持續投入與前進。

在此,與你擁抱。

也歡迎對於職涯有些迷惘、困惑的人們,可以透過這份諮詢表單: pse.is/686ct… ,來開啟彼此的對話。

期待有機會能協助你朝著更加期待的職涯前進!

6會員
52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瑪的職涯筆記 的其他內容
這次希望能延續〈找工作的焦慮與迷惘〉所談到的「設定具體目標」、「透過數字來掌握過程」,以及「及時舉手求救」,來進一步分享,實際開始投遞履歷後,要如何讓自己面對求職時產生的內耗,以順利達成求職目標。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這次,我想藉此分享的是:如果回到兩年前,我會想對那個二十九歲的自己說些什麼,也分享給每位即將結束二字頭的人們。
時常會被問到,如果履歷上有空白期,是不是會對找下一份工作有所影響。 我的回答通常是:「Yes,不過要看你那段時間在做什麼,以及背後的原因。」 接下來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協助在履歷上有空白期,或是即將有空白期的人們,能更順利地在面試過程中應對進退。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再過一週就八月,距離 2024 年的結束還剩下五個月。 最近除了展開職涯諮詢的服務之外,也開始反思到年底前,自己期望要做到哪些事情。 於是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來分享,同時作為宣告,讓自己更加下定決心要做到!
這次希望能延續〈找工作的焦慮與迷惘〉所談到的「設定具體目標」、「透過數字來掌握過程」,以及「及時舉手求救」,來進一步分享,實際開始投遞履歷後,要如何讓自己面對求職時產生的內耗,以順利達成求職目標。
在談工作上的成長時,我們多半會聚焦在各種能力的累積與提升,或是選擇賽道、產業跳轉的判斷,然而比較少談到的是工作習慣的養成。 由於近來在社群上,逐漸看到針對新鮮人工作習慣的建議。在此我想分享一個,不論是工作了多久,都相當適用的習慣養成,那就是:關於回饋,請主動出擊,也是所謂的主動尋求回饋。
這次,我想藉此分享的是:如果回到兩年前,我會想對那個二十九歲的自己說些什麼,也分享給每位即將結束二字頭的人們。
時常會被問到,如果履歷上有空白期,是不是會對找下一份工作有所影響。 我的回答通常是:「Yes,不過要看你那段時間在做什麼,以及背後的原因。」 接下來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協助在履歷上有空白期,或是即將有空白期的人們,能更順利地在面試過程中應對進退。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再過一週就八月,距離 2024 年的結束還剩下五個月。 最近除了展開職涯諮詢的服務之外,也開始反思到年底前,自己期望要做到哪些事情。 於是希望透過這篇文章來分享,同時作為宣告,讓自己更加下定決心要做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說到最近畢業季,我好像距離那個圈子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飄飄浮浮,找工作也沒太順利的, 至今換了3個工作,只怕在來找工作時會被說到年紀, 這麼多社會新鮮人,肯定不會用我這個老人, 當初的社會新鮮人也覺得是拿肝換來的工作, 薪水一樣不高,而現在則是不曉得用什麼吃穿, 空有著一些技術也不曉得哪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職涯旅途上往往伴隨著挫折與成長。作者透過分享自身在職涯中的三大職涯挫折,然後透過『跨出舒適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為熱愛的領域堅持』,找到目前自在的工作狀態,並走上職涯諮詢助人事業的道路。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說到最近畢業季,我好像距離那個圈子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飄飄浮浮,找工作也沒太順利的, 至今換了3個工作,只怕在來找工作時會被說到年紀, 這麼多社會新鮮人,肯定不會用我這個老人, 當初的社會新鮮人也覺得是拿肝換來的工作, 薪水一樣不高,而現在則是不曉得用什麼吃穿, 空有著一些技術也不曉得哪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坦白說,三十初的年紀,有危機感,遠慮是是否該認真找個三觀接近的人,走到老?結婚生子倒是不一定需要經歷。要存多少的錢,才能有比較舒適的晚年? 近憂,工作要什麼類型的才有比較好的發展,可以繼續往上爬!?生活工作如何平衡,心情也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時期總總想著趕快出社會賺錢,現在還真想回到過
Thumbnail
職涯旅途上往往伴隨著挫折與成長。作者透過分享自身在職涯中的三大職涯挫折,然後透過『跨出舒適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為熱愛的領域堅持』,找到目前自在的工作狀態,並走上職涯諮詢助人事業的道路。
Thumbnail
中年失業遇到後,可能感到迷惘、失落、焦慮、自卑等負面情緒,但我們應學會與之共處,並尋找新的職業目標。這是一次重新出發的契機,不要被困在過去,而是要勇敢面對未來。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