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替代役物語:那些讓我當上管理幹部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2021/08/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己會對替代役管理職有興趣,也跟自己在求學階段,讀過工管以及MBA有關,雖然學過許多管理理論與知識,但在實務上可說是毫無經驗。因此,對自己來說,在替代役階段擔任管理幹部,是為了讓自己在未來擔任管理職務前,有一些管理實務經驗,也是
為自己的管理實務經驗打一個前哨站。

神秘的管理幹部

在還沒進去成功嶺之前,就已經先從當完替代役的朋友聽說,替代役的管理職,就像是當兵有班長、排長一樣,責任比較多,但相對薪水也比較高。只是關於管理職的訊息很少,不要說新訓時帶我們的學長與隊長不知道,連網路上都很難查到,不要說受訓過程,連該管理職的正式職稱都不太清楚。
在替代役的制度中,管理役男分成兩種體制,一種是在成功嶺帶新訓的管理幹部,分成勤務役男、分隊長以及區隊長;另一種在成功嶺外擔任的管理幹部,則通稱管理幹部。
在網路上,能找到的管理幹部資訊多數屬於第一種,而出成功嶺後的管理職,很少有資訊可以找到。這樣的狀況也導致,許多人都把成功嶺的管幹心得與資訊,去看待成功嶺外頭的管幹,人云亦云的狀況,更讓那些成功嶺外的管幹真面目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成功嶺管幹

成功嶺的管幹群,他們主要在成功嶺新訓階段,照顧役男的生活起居、訓練役男以及監督照表操課進度,直到新訓結束,撥交到各專訓地點為止。
想在成功嶺擔任管理職,在役別甄選時就要加入「幹訓中隊」(公共行政役),經歷更嚴刻的幹部訓練後才能勝任。

成功嶺「外」的管幹

另一種管理職,則是在下單位後,在各服勤單位管理役男的管理幹部。依服勤單位的役男人數,決定需要的管理幹部人數,通常都是以10位役男配1位管幹,不足10人則各單位自己斟酌是否配置管幹職。
在這基準下,各役別都有自己一套選管幹的方式。像是教育役,一所學校通常配不足10位役男(可能連五個都沒有),因此都是以「一區」的役男人數,選出一位區域管幹;社會役(養護機關)則由服勤單位的替代役管理人推薦,在交由縣市當地的社會局面試與考核,並公佈管幹人選。

高檢役的管幹制度

每年高檢署的管幹訓有5月、10月兩梯次,受訓前幾周,高檢署會發函到各署公布可受訓的管幹名額,在由各署替代役管理人自行決定,如何推派人選去接受管幹訓。待役男受訓結束後,等公文下來宣布受訓結果,受訓結果若為合格,就能正式掛上管幹職。
每個地檢署、高分檢、高檢署在選擇役男去受訓時,都有自己得一套遴選流程,像是讓役男毛推自薦或他人推薦,或讓最年長、梯次較早、服役半年左右的役男去等等,之後在經由面試、評估選出適合人選。
而我們高雄地檢署的管理人為警長及副警長,由他們決定派誰去參加管幹訓。最終自己能在兩個管幹訓名額中佔有一席缺額,實在是莫大榮幸。
說到這裡,該來進入文章正題了,回顧當初自己能被選去參加幹訓、並當上管幹的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天時、地利與人和。
以下將敘述這三個因素最終是如何影響我當上管幹的過程。

天時-入伍時間&管幹訓時間

每位役男下單位的報到以及退伍,都需要管幹處理行政程序,因此最理想的狀況,就是由管幹處理完所有的役男退伍後,功成身退、退居幕後,當服勤單位最後一位退伍的役男。
因此,管幹由越晚退伍的役男擔任越好。
當時我與其他同梯,於8月底到地檢署報到,管幹訓時間則是在10月下旬,時間約兩個月,而下一梯學弟進來,則是在10月中旬。
前有許多比我們早進來服役的學長,而我們比他們晚退伍;後有新進的學弟,才剛開始要適應服勤環境。
論天時,我們這一梯次,存在最有可能被送去管幹訓的人選。

地利-司法機關&科室分配

每個役別的管幹訓時間都不一樣,若不是自己選到司法機關,這個管幹訓時間點與機會,將與我無緣。
另一方面,下到地檢署後,各役男會依照各科室主管需求,分配到各科室服務。對管理人來說,除非有科室主管推薦,不然通常都是由法警室服務的役男擔任管幹。因為對他們來說,當遇到有關替代役的事情,就可以馬上就近通知與商討,訊息傳遞較為方便。
論地利,我跟其他待在法警室的學長一樣,都有被送去管幹訓的機會。

人和-有學長帶&選人標準

每梯替代役報到,第一個單位都是待在法警室服務,直到有科室要人,警長以及副警長討論過後,再把役男調去該單位服務。大致上的選人標準,第一先看是否熟悉法警室業務,第二就是把主觀印象不好的分配出去。
自己在下單位報到後,不到一周時間,學長就帶我接觸法警室的核心業務,一開始覺得沒什麼,直到其他人陸續被調走,之後有科室要人也不把我調走,才知道警長執意是要把我留下來。
論人和,因為管理人主觀的選人標準,才讓我有可以成為管理幹部的機會。

可遇不可求的管幹職

若要我用一句話總結自己當上管理幹部的三個因素,就是
運氣好,真是好到沒話說的那種。
不是我在謙虛,而是事實真是如此。過程中這麼多的因緣際會與巧合,如果不是剛好在那個時間點入伍、如果不是剛好選到高檢役、如果不是選到高雄地檢署、如果管理人的選人標準剛好不是選擇最小梯次以及法警室優先、如果不是.…..。
成功嶺的一切,到選役別跟選地點,從上到下都有一套明確的成文規定,讓自己知道可以朝哪裡努力;但一個人是否能當上管理幹部,並不是把成功嶺成績以及專訓成績搞好這麼簡單。
從役政署規定管幹名額,到教育部、高檢署、衛服部等需用機關擬定受訓地點、課程、方式,最後在將這些規定送至各服勤單位,由各單位自行擬定受訓人選,給各單位管理人充分授權與彈性,這樣也導致對於管理職的遴選,找不到一個確定性的標準
各單位都只掌握部分資訊,對於大部分役男而言,很難從服役單位的片段資訊中看到全貌,因此就算網路上有一些資訊,也幾乎沒有太多參考價值,因為通用性不像成功嶺一樣,有高度的一致性。
太多的外在客觀、主觀因素造成的影響大於自身的努力,其中包含許多模糊的主觀意識空間,造成不確定性的因素更加擴大,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關於成功嶺外的管理幹部資訊很少的原因之一。

後記-回想當初

回想當初宣布管幹訓名單前,一直擔心自己不是被選去受訓的人選。依照當時管幹訓前夕的役男人數來看,最多只需要兩位管幹,而現役中已有一位管幹,因此管幹名額,個人預計只開一個額缺。
為了能夠得到主管青睞,獲得管幹職,在勤務上戰戰兢兢,在法警跟替代役面前注重禮節,遇到其他公職人員也是微笑點頭示意,就是希望自己能獲得全面的好印象。
自己甚至製造假想敵-另一位同梯的室友,事事都在心中跟他比較,比到最後害得自己很絕望,認為管理職與自己無緣。(關於這方面的故事,之後有機會再開一篇述說)
最後結果是,管理人根本不在乎這些。
自以為只會開一位管幹缺額,沒有考慮到現役管幹,在不到一個月之後就要退伍,最終公文發下來是開兩名缺額。
在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況下,我運氣好的當上了管理幹部。關於選上的三個因素,沒有一個是當初自己想到的。時至今日,我還是不知道,當初自己能被選上,有多少是自己努力的成分。
事過境遷之後,思緒與情緒有了一定程度的沉澱,當再次細細回想,才發現當初的自己,有許多荒唐與不成熟之處。
有時候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但偏偏有些事情並不是單靠努力就能獲得的;
有時候那些天時、地利與人和所產生的機運,就有可能決定事情的走向,跟自身付出沒有太多正關係。
所以古人才有那麼一句話: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
以上,就是關於我當初如何當上管理幹部,總結出來的好運氣
Photo Credits
222會員
431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