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安樂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提,這篇文章要來討論安樂死。

在台灣-安樂死

目前在台灣,安樂死並沒有完全合法,應該說,如果你今天去醫院跟醫生說:「我想要安樂死」他沒有辦法幫你。

不同的意見

有些支持安樂死的人說:「我想不想死,是我自己可以決定的,我不想要受疾病所苦。」而反對的人則認為:「不管機會多小,我們都不該放棄機會」。在我看來,兩邊說的都有道理,但並不是最好的。

自己的生命自己決定

我是我,我的生命自己決定,不需要別人來幫我做決定。雖然支持與反對的意見都有那麼一點道理,不過仔細想想就知道了,生命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那理所應當可以決定自己的生命吧!你當然可以依照你的想法,建議我要安樂死還是不要安樂死,但是你不能否認別人選擇安樂死的選項,因為生命是我的,難道你要為我的生命負責任嗎?

安樂死並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你在看一遍正反兩邊的想法,不覺得存在著某些疑點嗎?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把安樂死,當成是退而求其次,因為得了癌症、治不好的病才選擇它呢?安樂死只是一種選項,這個選項不是只有在生病之後才可以選。

死並不一定可怕

人啊,在面對未知事物都會感到害怕,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你要知道「你所害怕的事物,並不一定真如你所想」。死不過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但是大家卻那麼害怕它。我當然也會存在著不安,畢竟我不理解它,但是在現況「」是無法避免的,於是抱持著好奇的心情去探索它,也許它不像你所想的那樣恐怖。

我想安樂死

首先,會讓我想安樂死的啟發,就是因為我看到了這個影片:
於是我決定了,等到我覺得人生享受過了,想體驗看看死的感覺的時候,就要安樂死。也許會是在我退休後,也許我根本沒有達到目標,又也許科技發展到了不會死的地步,那有可能重新決定。我並沒有生病,也沒有一定的原因讓我想安樂死,而是我覺得,能自己決定自己什麼時候死是件好事,我也希望能看看死後的世界如何。

結論

安樂死在台灣並未合法。「我是我,我的生命自己決定,不需要別人來幫我做決定」。而安樂死並不是退求其次的選擇,並不是生了病才能選。面對死,應該抱持著「你所害怕的事物,並不一定真如你所想」;而我雖然感到不安,但是帶著好奇的心情去面對。最後,我決定了以後想要安樂死。

此文章首發於Matters,之後同步於個人網站方格子Potato Media
個人網站: ZIOH創作空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給我留言、按讚、拍手,或是透過贊助連結支持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57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我閱讀書籍後,將書中的重點整理起來,並且加入個人的見解及想法。可以看看之後再決定要不要買書,或是單純來閱讀也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炙式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對別人的樣貌很愛指指點點,到處看到不喜歡的人就表示:「你長的很醜!你怎麼那麼胖?」我想請問一下,什麼時候評論別人的長相是件好事.....
沒錯,如標題所述,我架設了我的個人網站!!!
離開方格子
這首歌在講述一個經歷過社會現實殘酷的人,原本已經想要自殺,卻巧遇一位學生,因為有心事,跑到頂樓上,於是原本想自殺的男子,開始跟他訴說社會的殘酷。這首歌《社會大學》是為《超級神仙石》這部電影寫的,這部電影結合社會諷刺、搞笑等元素......
目前,我的發文頻率是每天2篇文章,早上是同步的,晚上則是在方格子與Mattesr發不同的文章,現在要改變了。 由於我發現一天發兩篇文章效果也沒有到特別好,再加上這樣我一天要完成3篇文章;所以呢,我打算將發文頻率降低,但是每天一樣會有一篇文章......
壓力可以從很多地方得來,可以是與他人比較得來的。像是在學校學生之間的競爭,又或是與你的朋友、比你厲害的人的比較,都會產生壓力。壓力也可以是從工作上,主管給的工作、時間壓力中得來。這些壓力如果過大的話,往往會造成心理上的問題,像是心理疾病、憂鬱症......
我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對別人的樣貌很愛指指點點,到處看到不喜歡的人就表示:「你長的很醜!你怎麼那麼胖?」我想請問一下,什麼時候評論別人的長相是件好事.....
沒錯,如標題所述,我架設了我的個人網站!!!
離開方格子
這首歌在講述一個經歷過社會現實殘酷的人,原本已經想要自殺,卻巧遇一位學生,因為有心事,跑到頂樓上,於是原本想自殺的男子,開始跟他訴說社會的殘酷。這首歌《社會大學》是為《超級神仙石》這部電影寫的,這部電影結合社會諷刺、搞笑等元素......
目前,我的發文頻率是每天2篇文章,早上是同步的,晚上則是在方格子與Mattesr發不同的文章,現在要改變了。 由於我發現一天發兩篇文章效果也沒有到特別好,再加上這樣我一天要完成3篇文章;所以呢,我打算將發文頻率降低,但是每天一樣會有一篇文章......
壓力可以從很多地方得來,可以是與他人比較得來的。像是在學校學生之間的競爭,又或是與你的朋友、比你厲害的人的比較,都會產生壓力。壓力也可以是從工作上,主管給的工作、時間壓力中得來。這些壓力如果過大的話,往往會造成心理上的問題,像是心理疾病、憂鬱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我只想活到50歲就好,也有認真在考慮到時候要出國去合法安樂死。」 如果你擁有一切想要的生活、所愛的人全都過得很幸福、每天覺得世界很美好,即便如此還是會想要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嗎? 或許會,但首先至少你得要真的已經幸福過。
Thumbnail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我正想講你提到的話題,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應該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最後選擇吧。最近兩單知名人士自殺,聽說是叫微笑抑鬱。 對人歡喜背人愁,這些人應該活得真的很痛苦,不能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做一個對人愁背人也愁的人,內心可能會更加強大一些。 這種決定都是一念之差,就那麼一刻過不了就選擇不過了。 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我只想活到50歲就好,也有認真在考慮到時候要出國去合法安樂死。」 如果你擁有一切想要的生活、所愛的人全都過得很幸福、每天覺得世界很美好,即便如此還是會想要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嗎? 或許會,但首先至少你得要真的已經幸福過。
Thumbnail
所有人都在告訴你應不應該⋯⋯但是沒有人問過你想不想,就連你自己也沒有。當你的生命只用應不應該來衡量的時候,你把自己活成了痛苦。你覺得你應該如何、別人也覺得自己應該如何⋯⋯然後每個人都同時感到痛苦,因為沒有人出自於真心「想」這樣,而是認為「應該」如此⋯⋯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可能會有點沉重,雖然「生命」本來就是沉重的話題。 不知道身為讀者的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想死」和「我不能死」之間的差別?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我正想講你提到的話題,一個人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應該是實在沒有辦法的最後選擇吧。最近兩單知名人士自殺,聽說是叫微笑抑鬱。 對人歡喜背人愁,這些人應該活得真的很痛苦,不能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做一個對人愁背人也愁的人,內心可能會更加強大一些。 這種決定都是一念之差,就那麼一刻過不了就選擇不過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