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宮家大宅的廳堂裡,宮老爺對著叛國的徒弟馬三談自己畢生的絕活―老猿掛印。
宮寶森話音幽長地說道:「老猿掛印回首望,關隘不在掛印,而在回頭。」眾人心知肚明,宮老爺這番話除了以武功術式比擬做人原則,更是藉喻力勸走上歧途的馬三回頭是岸。詩意的言語總能讓人心領說話者的話中有話,譬喻(metaphor)的使用除了能為文學作品增潤,也經常散落在我們的日常對話裡,協助理解話語背後的抽象意涵。
譬喻的依據往往來自事物背後所隱含的概念(concept)。世界萬物更迭變化,不斷刺激我們的感官。為求理解,人們將針對特定事物所產生的特定想法加以統整、歸類,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與使用後,形成可以代替這個特定事物的「概念」及其背後的「定義」。而一個概念通常能被一個單字代表,好比說我們會用「課本」來指稱可以用來記錄、分析、總結、組織、討論及解釋知識,加深對概念理解,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的書(覺得這句話/台詞似曾相似嗎?事實上正是出自《三個傻瓜》裡藍丘完美反駁崇尚背誦學習的教授啦!)。往後當我們遇上符合此定義的新事物時,便可以將其歸類,以便人們能將相似的概念組織起來,而由此建立出包含更多細節特徵的概念層級。
然而,有些概念相當抽象、複雜且難以言喻,像是該怎麼對一個五歲大的孩子說明「人生」是什麼概念呢?與其說明人生就是一個人類所活著的時長,中間包含生老病死,我們其實更傾向說「人生是趟旅程」(Life is a Journey),這麼一來,我們對「人生」的詮釋則可以更有想像與意會。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譬喻是人們用來理解抽象概念及表現抽象理由的主要機制。事實上,人們相當享受譬喻所帶來的好處。
譬喻句裡,概念之間的互相對應,指的就是「來源域」與「目標域」的映射關係。
《一代宗師》以精工雕琢的台詞奠定出複雜人物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為紛亂時代的武林加上詩意的工筆。
以「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為例,「棋子」就是比較具體的來源域,「下棋」動作與「棋盤」的具象對於多數人而言,較能直接召喚出視覺圖像;而「人生」則是這句話裡,說話者所想要解釋的目標對象、談話當下所想要扣合著的主題。因此譬喻正是透過來源域的基模,來針對目標域所涵蓋的相似特性做出指涉。
細思我們所接觸過的譬喻,會發現譬喻的來源經常是日常的經驗與知識。人們用來作為來源域的「喻體」,往往取自於我們親身可見、熟悉的物件,從周遭的事物來開啟一連串譬喻的推理,無論是對說者或是聽者而言,都能夠奠基於「經驗」而能更清楚說明/理解所想要表達的抽象概念。
那麼,作為譬喻修辭的重度使用者,人類是怎麼找出概念之間相互牽連的特質呢?而譬喻是否又有使用上的分類呢?
根據 Metaphors we live by(Lakoff, G., & Johnson, M., 2008),大致可以將譬喻分成三種:
首先,方位譬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表示,以說話者為中心,指出「上-下」、「左-右」等空間概念,可以投射於情緒、身體等感受上。
葉問幽幽地談起功夫: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錯了,躺下唄!」
此時,「躺下」除了比擬「功夫」筆畫中的橫豎,同時也用來表示功夫比武中,一方被擊敗時的倒地姿態,順勢帶出輸家屈於下位的狀態。
第二種則是實體譬喻(ontological metaphor),我們有時會將抽象的思緒、情感、心理狀態當作有形的實體看待。
丁連山對宮寶森說道:
「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難以下咽,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言語裡雖可見習武之人的說教意味,卻能透過台詞裡的譬喻運用而得人物態度顯得深沉而隱晦。王家衛在《一代宗師》裡經常將不同人物的「處世」觀置於角色台詞的譬喻關係裡,以具象化該人物的態度。一如丁連山在全片中乍似不慍不火的性格,且歷經武林風霜,成了他自己口中的「裏子」。於此,由他說出「處世如同火侯拿捏」的台詞再適切不過。
上述這兩種譬喻法,最常與親身經驗相連,也因而實踐了「喻體」根植於日常的起點。
最後,結構譬喻(structural metaphor)則相較於上述兩者來得有建構性,更像是將兩組概念系統拿來互相對應,讓使用者可以藉著一種概念的各個層面來談論另一種概念。
葉問的回憶倒敘在《一代宗師》前半段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長。四十歲那年的戰爭使他的生命產生了斷裂。他對這段歲月所下的註解為:
「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話,我四十歲之前都是春天。」
「人生」和「春天」或「四季」皆為不具形體的抽象概念,葉問藉由「春天」比擬戰爭叨擾之前的平靜、順遂生活,無非是借用了「春天」概念所包含的溫暖、生機等特質來映射其人生的向陽面。
譬喻對於人們日常溝通影響甚鉅,透過不同概念相互的類比與指涉,我們才更能意會到他人話語背後的意涵。
而《一代宗師》恰好藉著滿溢意象的台詞,表現譬喻在話語裡的種種形式,連結和相互映照出各宗派英雄之於武林的情懷與念想,正如他們所約信著:
拚一口氣,點一盞燈。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
在此之中的燈與人也許就如概念的語意網絡裡,相互牽連的節點(nods)那樣,思緒相通,有緣一段。
參考文獻:
Beaty, R. E., & Silvia, P. J. (2013).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figurative language. Memory & cognition, 41(2), 255–267.
Camp, E. (2006). Metaphor in the Mind: The Cognition of Metaphor 1. Philosophy Compass, 1(2), 154–170.
Li, Y., Kenett, Y. N., Hu, W., & Beaty, R. E. (2021). Flexible semantic network structure supports the production of creative metaphor.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15.
Tendahl, M., & Gibbs Jr, R. W. (2008). Complementary perspectives on metaph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relevance theory. Journal of pragmatics, 40(11), 1823–1864.
Lakoff, G., & Johnson, M. (2008).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