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承認我們的與眾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言論時,你能勇敢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嗎?
當全世界只有一種顏色時,你會想把自己也塗成那個顏色嗎?
當周遭的環境或是朋友,充斥著同一種氛圍,闡述著同一種論調,即使你有著不一樣的情緒或是不一樣的想法,你會選擇勇敢的說出來還是默不作聲?亦或是乾脆佯裝成與沙發同一色調當邊緣人。
曾經的我從來不管你是誰,只要我行的正坐的穩,我說話比誰都大聲。
但隨著歲月的洗禮,我慢慢了解到,理不是站的穩就說的明的。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經年累月的經驗,很多時候大夥就是依靠著這些經驗在做判斷。
你有你的經驗,我有我的經驗,然後架就是這樣吵起來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出門該怎麼穿衣服都可以意見不合,對吧?
連滷肉要加啤酒還是可樂也是可以吵。
爾後為了不傷感情,所以我選擇很多事情點到為止。
如果能懂的人就會懂,想懂得就會去弄懂,不想懂的人總是有自己的一番解釋然後還是不會懂。
但後來我發現好像也不能這樣處理。
因為我點到為止的一句話,可能會出現好幾百種解讀的版本,出現好幾百種的結論,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回饋。所以漸漸的,乾脆連點到為止的提醒我都不做了。
而有的時候不想多說的原因,是說得太多對彼此雙方並沒有任何效益,無論你的言論多麼的由愛出發,多麼的無懈可擊,對方也可以選擇忽視或不接受。然後漸漸的,又不想浪費唇舌了。
我也有過屏除掉周邊的這些,從外去尋找認同感,但情況只有更糟沒有比較好。
就這樣漸漸的,漸漸的,我的喉輪(溝通/自我表達)就阻塞了。
從何時意識到我的溝通出狀況了呢?
從我開始不想多說話開始,從我開始連唱歌都唱不好開始,從我對每個人的言論只是無意識的划過開始,從我連一篇文章都打不出來開始。
我以為的方法(沉默)其實並沒有拯救我,反而讓我的溝通與自我意識的表達更受阻了。因為真正的我並非無話可說,而是壓抑了一大堆要說的話呀。
接觸身心靈的一些牌卡書籍之後,我發現我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必須勇敢的說出來。而勇敢並不代表需要很大聲,這也是我當初想好好找一個空間,可以恢復寫文章抒發的原因,這空間絕對不適用在社群平台,因為那裏有刪好友跟封鎖的機制,哈哈哈...
言歸正傳,"忠於自我"這四個字,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表達的。
雖然是簡單的四個字,卻涵蓋了很深的意義。
從"找尋你是誰"開始,當你知道你自己是誰或不是誰,你便可以去調整,然後勇敢地,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了。即使我們是這麼的與眾不同!
avatar-img
3會員
7內容數
屬於我個人的繪畫旅程,作品發想,圖文創作。 鉛筆素描,色鉛筆,水彩...等不限定任何媒材的手繪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s Shado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緣起那天抽到這張牌卡。 道家智慧神諭卡-乾隆 疫情開始的這段期間,我們被迫需要不斷去調整,來符合充滿限制的生活。例如:互動模式的改變,購買生活用品的習慣,運動健身的方式,甚至到後來口罩款式花色的延伸(微笑)。 這些無法再回頭的改變,讓身為拳擊授課教練而孩子今年暑假卻必須24小時待在身邊的我覺得,哇~
緣起那天抽到這張牌卡。 道家智慧神諭卡-乾隆 疫情開始的這段期間,我們被迫需要不斷去調整,來符合充滿限制的生活。例如:互動模式的改變,購買生活用品的習慣,運動健身的方式,甚至到後來口罩款式花色的延伸(微笑)。 這些無法再回頭的改變,讓身為拳擊授課教練而孩子今年暑假卻必須24小時待在身邊的我覺得,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 越長大~越覺得孤單 有些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描述事情就好了 內心複雜的轉換過程 他歷經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那些詞彙不是我們平時 可以善於拿出來運用的 哪怕是周遭的朋友同事 階段我好難表達自己的狀態 他們也好難理解我的孤獨 在外面的課程結束之後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你就是你,永遠不必跟任何人解釋自己。看別人的眼色,不如做自己的本色。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一直覺得做比說重要. 只會出一張嘴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會看清. 會知道誰才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但這二三這個信念一直被打破. 我現在己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對的嗎?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才是真理吧. 對方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見或是反應過好幾次但都沒有相對的結果. 我就會默默的不再說什麼. 不管
不管別人的嘴,守好自己的心。人這一生想要活得自在,就要有些「關我什麼事」的勇氣。
對於內向者而言,每個社交場合都會引申出一連串艱難抉擇的試煉。 想說出口,怕說錯話;沒有說出口,卻又會後悔。 而更多時候的窘態是:掙扎多番後終於說了,但又因過份緊張而說得不夠準確,或有所遺漏,終究還是不能把心底所想如願傳達。 於是你會想:很簡單呀,不社交那就行了! 然後你又妒忌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台詞很有感覺: "Everyone wears a mask. I just chose to create my own." ......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許多人在解釋事情時,講著講著就不想說下去了!這不是因為理虧,而是因為事實多面向,而文字有窮,所以就乾脆不說了! 在討論事情時,應該是雙方都有不同的論述,但是有些人卻只說,為什麼?彷彿他高高在上,而我就要文死諫、武死戰一般。憑什麼要我單方面解釋?所以閉嘴而且轉身就走,是最好的抉擇。 真理愈辯愈明,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 越長大~越覺得孤單 有些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描述事情就好了 內心複雜的轉換過程 他歷經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那些詞彙不是我們平時 可以善於拿出來運用的 哪怕是周遭的朋友同事 階段我好難表達自己的狀態 他們也好難理解我的孤獨 在外面的課程結束之後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你就是你,永遠不必跟任何人解釋自己。看別人的眼色,不如做自己的本色。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一直覺得做比說重要. 只會出一張嘴的人, 總有一天大家會看清. 會知道誰才是那個默默做事的人, 但這二三這個信念一直被打破. 我現在己經開始懷疑這真的是對的嗎? 俗話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才是真理吧. 對方如果不接受我的意見或是反應過好幾次但都沒有相對的結果. 我就會默默的不再說什麼. 不管
不管別人的嘴,守好自己的心。人這一生想要活得自在,就要有些「關我什麼事」的勇氣。
對於內向者而言,每個社交場合都會引申出一連串艱難抉擇的試煉。 想說出口,怕說錯話;沒有說出口,卻又會後悔。 而更多時候的窘態是:掙扎多番後終於說了,但又因過份緊張而說得不夠準確,或有所遺漏,終究還是不能把心底所想如願傳達。 於是你會想:很簡單呀,不社交那就行了! 然後你又妒忌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台詞很有感覺: "Everyone wears a mask. I just chose to create my o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