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塔中的性別意識:為什麼要叫小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白色巨塔中工作,習慣了不穿醫師服在工作環境中趴趴走,對初次見面的病人與病人家屬而言,常常分不清楚我的職業與該如何稱呼,最直觀的便是從「外觀上的性別」判斷:叫我「小姐小姐!
當看過的人多了,我現在已經可以分辨得出來,通常會叫我小姐的,有三種人。

第一種,也是通常我不會糾正的:不帶批判的老婆婆老爺爺。

年紀已大的老婆婆老爺爺,在他們的觀念裡,「小姐」就是「護士小姐」的簡稱,在他們年輕的時候,「護士」還沒有「護理師」這樣的稱呼方式,因此當他們老後,也許有被糾正過但改不過來、也許沒有人跟他們說過現在的稱呼已經不一樣,總之,只要看到女性,在他們的觀念裡就是「護士小姐」,簡稱「小姐」。
然而在他們的觀念裡,不管是醫師還是護理師,都是值得尊敬的,因此你不會從他們的語氣或是表情上看到任何蔑視或是頤指氣使。
遇到這類人,當我被叫住時,即使他們詢問的不是我的工作範圍,我都會盡力去解決他們的問題,至少也會給予回應。

第二種人,是處在男女地位有差異關係中的人。


比如說,對老婆大呼小叫的老公,被老公大呼小叫的老婆。
若是前者,想當然爾看到我也是大呼小叫,搬出對待家中女性的那一套來對待我。通常碰到這種人,對護理師一樣也會是大呼小叫、不給一點尊重。這種人我除了必要的對話之外也不會想給予他額外的關懷。
若是後者,叫的「小姐」常常也是不帶色彩,我會和緩的表明自己的職業、也會盡力給予其幫忙。

第三種人,也是我比較沒有辦法接受的,是即使知道我是醫師,

還是要叫妳「小姐」的男性。


曾經遇過一位比我年輕的男性家屬,在我表明職業並糾正他叫我「小姐」後,朝我大聲咆哮:「啊不然要叫妳先生嗎?!」
當時我心裡想的是,在學校裡不管男老師女老師,都是叫「老師」,難道你會叫女老師「小姐」,叫男老師「先生」嗎?
最後我是把怒氣和這段話嚥下了,只是原本以為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會這樣對待在醫院工作的人,原來還是有年輕人對這些稱呼沒辦法接受。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護理師」、「醫師」這樣的稱呼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差別,在他們的心目中,「醫院」跟餐廳、飯店一樣都是屬於服務業,繳了健保費跟「花錢就能當大爺」這兩件事劃上等號,「叫小姐」也滿足了他們的優越感。
期待那些待教育的下一代人可以尊重專業,以適當的稱謂稱呼別人是基本的「禮貌」之一。
至於男醫師和女護理師之間的階級與性別差異,也許可以擇日再談。
讀起來不費力的,短短的詩作。
留言14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08/11
在職場環境裡,如果有天真能做到「先重視專業再重視性別」的話就好了。您辛苦了!感謝分享!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1
不會,我只是分享自己的觀察以及心路歷程,謝謝您來看我的文章和留言^_^
岩島子-avatar-img
2021/08/11
我想跟您說聲抱歉,我以為您已經沒在馬特市,所以就刪了您的追蹤,真的很抱歉,希望您能見諒。也很謝謝您的支持。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2
😊😊😁
吳心-avatar-img
2021/08/10
忽然會想一下自己是怎麼稱呼的! 開頭好像會先說“不好意思...”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1
同樣是路癡的我,非常可以理解在醫院迷路的感覺啊~其實很多地方都標示不太清楚,會迷路是正常的 :p
岩島子-avatar-img
2021/08/10
期待那些待教育的下一代人可以尊重專業,以適當的稱謂稱呼別人是基本的「禮貌」之一。 要跟孩子們灌輸,謝謝分享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0
謝謝您~~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1/08/10
這也許是特定少數人的偏見,不好以偏概全。我一向無論性別無論科別,都稱護理師及醫生的。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0
的確這些是少數人喔,大部分的人都是跟您一樣的😄
相對施打第一劑AZ時剛好在經期,這次被安排到施打第二劑AZ疫苗的時間則是在值完夜班的1個小時後。
在疫情僵持及傳播力更高的病毒變異株Delta進入台灣後,除了以「內外夾攻大力丸」的原則勤洗手,在此介紹幾點可以更加落實手部衛生的小撇步,供大家參考。
在家最清醒的時間是下午3點到4點,台中市疫情記者會直播的時候。
如果有天我必須離開你們才睡得著,在那個與你們隔離開的空間中,我可以夢見。
江湖中有傳聞,年輕人打完疫苗的不適感會較嚴重,年紀越大反而越沒有感覺,因此有人也用自己打完疫苗的反應來戲謔自己的年紀,看自己是屬於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的體質。
相對施打第一劑AZ時剛好在經期,這次被安排到施打第二劑AZ疫苗的時間則是在值完夜班的1個小時後。
在疫情僵持及傳播力更高的病毒變異株Delta進入台灣後,除了以「內外夾攻大力丸」的原則勤洗手,在此介紹幾點可以更加落實手部衛生的小撇步,供大家參考。
在家最清醒的時間是下午3點到4點,台中市疫情記者會直播的時候。
如果有天我必須離開你們才睡得著,在那個與你們隔離開的空間中,我可以夢見。
江湖中有傳聞,年輕人打完疫苗的不適感會較嚴重,年紀越大反而越沒有感覺,因此有人也用自己打完疫苗的反應來戲謔自己的年紀,看自己是屬於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的體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女人,生來就有很多稱呼,比起男人.. 稱女人... 妹妹,小妹妹,姑娘,小姐,女士,太太,阿姨,歐巴桑,夫人,歐巴桑小姐,阿婆,阿桑,小姊姊,姊姊... 你還有想到什麼? 這可不是什麼輩份稱謂,而是對一般性的女人,不知道名字的稱呼。 不過就是稱呼稱呼,但稱呼,得要讓人愉悅,心服,開心,那.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我不是受不起Aunty這個稱號。 當了媽,誰能不乖乖面對現實。 但可以的話,喊一次就行了。
人上了年紀,難免都有些大小疾病要去找醫生。 最近腸胃不舒服,所以到新竹台大掛號看病。 像往常一樣,一共有5~60號的人, 大家都按診間燈號排隊, 每個人看的當然是自己快輪到了沒有, 以及過號後還要等幾個人才輪到自己。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候診人群中出現了狀況: 「護士,我44號, 剛剛去上
私下我還是會稱姐姐為姐姐或姐姐大人,在公司如果有同事在就是稱主管,如果只有我和姐姐,就是嘿嘿嘿...主管大人(⁠◍⁠•⁠ᴗ⁠•⁠◍⁠)⁠❤ 雖然整個公司已經知道我和姐姐在交往,但因為姐姐能力強,公私分明,沒有人敢藉此八卦啦(⁠・⁠_⁠・⁠;⁠) 人家依舊沒做好的也會被罵而且沒有比較少┻⁠━⁠
Thumbnail
真是太震驚了,平時被二十歲年輕人叫姊姊都已經心頭會震一下的我,這一次竟然被叫阿姨,我真的很抗拒接受,我曾經被年輕人叫阿嬤過,但我相信當時他看走眼,可是這一次被眼前的年輕小夥子叫阿姨,我真的很難過。
這幾年,宮鬥劇沒少看過,但靜心一想,自己不也是身於職鬥劇內,在任何的職場裡,免不了的內卷與明爭暗鬥,無非是想獲得上級的青睞,職場的不同,方式也不盡相同 在醫院工作,除了想要得到上級的關愛,還有另一個特別的角色,醫生,若能得到醫生的關愛,是一種驕傲,雖然我不懂這邏輯XD 有個同事平時跟我們說話,都
Thumbnail
女人,生來就有很多稱呼,比起男人.. 稱女人... 妹妹,小妹妹,姑娘,小姐,女士,太太,阿姨,歐巴桑,夫人,歐巴桑小姐,阿婆,阿桑,小姊姊,姊姊... 你還有想到什麼? 這可不是什麼輩份稱謂,而是對一般性的女人,不知道名字的稱呼。 不過就是稱呼稱呼,但稱呼,得要讓人愉悅,心服,開心,那.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我不是受不起Aunty這個稱號。 當了媽,誰能不乖乖面對現實。 但可以的話,喊一次就行了。
人上了年紀,難免都有些大小疾病要去找醫生。 最近腸胃不舒服,所以到新竹台大掛號看病。 像往常一樣,一共有5~60號的人, 大家都按診間燈號排隊, 每個人看的當然是自己快輪到了沒有, 以及過號後還要等幾個人才輪到自己。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候診人群中出現了狀況: 「護士,我44號, 剛剛去上
私下我還是會稱姐姐為姐姐或姐姐大人,在公司如果有同事在就是稱主管,如果只有我和姐姐,就是嘿嘿嘿...主管大人(⁠◍⁠•⁠ᴗ⁠•⁠◍⁠)⁠❤ 雖然整個公司已經知道我和姐姐在交往,但因為姐姐能力強,公私分明,沒有人敢藉此八卦啦(⁠・⁠_⁠・⁠;⁠) 人家依舊沒做好的也會被罵而且沒有比較少┻⁠━⁠
Thumbnail
真是太震驚了,平時被二十歲年輕人叫姊姊都已經心頭會震一下的我,這一次竟然被叫阿姨,我真的很抗拒接受,我曾經被年輕人叫阿嬤過,但我相信當時他看走眼,可是這一次被眼前的年輕小夥子叫阿姨,我真的很難過。
這幾年,宮鬥劇沒少看過,但靜心一想,自己不也是身於職鬥劇內,在任何的職場裡,免不了的內卷與明爭暗鬥,無非是想獲得上級的青睞,職場的不同,方式也不盡相同 在醫院工作,除了想要得到上級的關愛,還有另一個特別的角色,醫生,若能得到醫生的關愛,是一種驕傲,雖然我不懂這邏輯XD 有個同事平時跟我們說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