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養生”──身體自愛運動在台灣的發展

2021/08/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皮膚白皙光滑、身體纖細修長,鵝蛋臉柳葉眉;壯碩高大、五官深邃。分別是對女性和男性「美」的定義。為了符合社會觀點,Dcard有美妝、健身版,健身產業近年來在台灣蓬勃發展,健身房、減肥診所像雨後春筍一樣,在全台各地攻城掠地。往往進入健身房的人無非是為了「更有吸引力」、「更健康」這兩種原因。
但就在全民一頭熱的投身這樣的活動中,健身房、減肥診所惹出的爭議也不小。尤其是前者,某連鎖健身房光2016前半年,就起訴了80起消費糾紛。根據自身經驗,在裡頭的觀感的確不佳。這樣變形的「養生」,追求健康,到最後鬧得雙方都不愉快,身邊從事健身工作的朋友提及這種事屢見不鮮。

我的身型真的那麼差嗎?

在談身體自愛這個主題之前,回到「養生」這個詞語的重點。養生一詞最早出自《莊子‧養生主》,是書中第三篇文章,這裡的養生意思是「順應自然,不為外物所滯」。簡單來說,養生最早提到應該頤養的,是自己的精神狀態,而非身體。一直到唐宋,醫學發達,並尊道家為國教,後才以此指身體。
身體自愛(Body Positivity)並不是新鮮事,起源於1960年代後期的美國,之後更先後促成了肥胖接納運動(Fat Acceptance Movement)。一言以蔽之,這個運動的宗旨在於接納自己,擺脫對身體的仇恨,主張不論身體胖瘦、性別、種族或外表,人們應接受所有身體。因為「美」的概念,是社會所建構的。而歸功於存在主義的發酵,上世紀人們開始關注於人的心理狀態,認為內在的心理健康比外在的身體健康還要重要。這點很多人認同,但仍然擺脫不了外在的影響。
確實,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許多人因為自認外貌不如人,造成自我厭惡、肥胖恐懼等心理疾病。同時「泡芙人」、「肌少症」等名詞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加之華人社會文化的「追求更好」的想法,讓許多人產生病態的外貌追求。

如何從〈養生主〉連結至身體自愛

過去十年來,台灣的教科書已經開始將肥胖恐懼視為一種心理疾病。但其實心理疾病在台灣的重視遠沒有身理上的多。我們有健保給付看醫生、吃藥等,大多數的精神藥物卻是自費的。這是體制造成我們無法在接納自己上有所突破的原因之一。另外,社群媒體興起,我們可以很簡單的成為一個網帥、網美的粉絲,而外貌姣好的人生活似乎多采多姿,映照出我們的自卑,也是一個問題。
雖然《莊子》早就有身體自愛的概念,不過大多數人對養生的態度依然是身體及外貌上的,幾乎不重視人們的情緒狀況。這是台灣有所不足,但能夠著力的點。將「養生」的定義回復為「順應自然」而非刻意去做自己討厭的活動,又對自身厭惡。另外,對於他人外貌上的評價,以正向的態度看待,才能真正將這種對於身心有益的運動施行於生活當中。
李紅瘦
李紅瘦
台南人,沒有什麼太厲害的學歷。中華副刊固定投稿作家,阿勃勒文藝季現代文學獎評審暨講評委員,「百感交奇」奇幻感官文學展編輯,第十五屆松濤文藝獎文學評論組人物採訪入選、現代文學組短篇小說佳作;第十六屆松濤文藝獎散文與短篇小說雙首獎。閱讀是生命,寫作是戒不掉的癮。正職是在南方浪遊的家教老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