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把這本書單純歸類為親子書,是沒錯。這幾年「薩提爾模式」是親子、新手父母的熱門話題,但歸根結底,薩提爾模式影響的不只親子,還包含自我對話、追溯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甚至是身邊或未來的伴侶經營。

薩提爾模式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山理論」。人如何覺察自身需求既而認識、體悟自己的不足並學習接受的一種審視自身的方法。

至於書中內容,主要提到的當然還是親子關係的處理,但這樣的親子關係,我想並不需要侷限於有小孩的父母,同樣也是長大後的我們,再回顧童年時,仍依稀找到自己當年成長的影子,繼而能去梳理如今與伴侶、家人的應對關係。

raw-image

讓問題跑一會兒

作者舉例有次家族旅遊,大女兒和小女兒從第一天就開戰,一路水火不容。而父母看見孩子爭吵不休,一忍再忍,終至暴怒。通常會出現的傳統對話模式是:

「誰再吵就下去,不准坐我們的車!」

父母看似把問題丟回給孩子,眼不見為淨,通常能取得一時半刻的寧靜,但這種一心想要「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對話,其實更容易適得其反、火上加油。最大的衝突點仍是孩子的情緒未被適當的處理,他們害怕父母的權威,而選擇暫時壓抑自身張揚的情緒。

作者建議此時試著尋找合適的破口介入孩子的紛爭。而介入前,大人要先穩住自己情緒,彼此情緒都穩定以後,有效的親子溝通才會開啟。

聽核心:傾聽、複誦、核對

這是書中提到的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

聆聽孩子的聲音,藉由複誦孩子提出的問題去理解他心底真正的聲音,並且反覆核對這是否是孩子想表達的意思。這一段的重要性,在於這是和孩子交心交談的重要關鍵。因為父母的姿態往往是「上對下的模式」,一種權威的象徵。

書中有一段話說,「當父母想透過強制手段,讓孩子捨棄生存的本能時,這已經是家庭裡統治者和生存者間的搏鬥。」
孩子為了能得到認同、能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反抗、不鬥爭。也就是我們常見到孩子的吵鬧、反駁、或者頂嘴的表現。

比如生活中到大賣場、超市、百貨公司,玩具櫃位常會傳來孩子們嚎啕大哭的聲音,有的甚至躺在地上耍賴不走,而父母如果採取權威姿態,只想「解決」問題,而非「理解」問題,僵持的雙方,最終就是我們常看見的,父母威逼下被拖著走,不然就是父母撇下孩子,作勢離去,然後小孩哭得更大聲。(當然也可能是父母無奈下買了小孩想要的東西,解決一時難關,只是日後的無限循環,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再往年齡更大的孩子延伸,好比打電動時間的控管、寫功課無法準時完成、三催四請要孩子趕快來吃飯、手足間的爭吵等等,都會需要使用到這個溝通技巧。

家庭、職場,有人的地方其實都是戰場。因此作者建議,處理親子間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別急著去解決。解決問題之前,還有很多孩子心底的謎團等著大人去釐清。

raw-image

心口一致的訊息傳遞

再來談談大人的情緒處理。比如丈夫晚歸,明明是好不容易等到丈夫回家,嘴巴卻毫不留情:「你還知道要回來啊?」

心裡最底層的訊息是想要丈夫趕快回來,自己卻受到情緒影響而整個變調。

最原始的訊息背離本意後,進而以一種傷害性的情緒語言來表達,很多爭吵的源頭都來自於此,所以面對孩子的時候,不要讓愛孩子的原意成了責怪。好比看到孩子跌倒、或是大庭廣眾下耍賴哭鬧,有時會聽到小孩的父母說「不是要你小心點嗎?」、「走路都看不路?」、「你再哭!再哭就不要你!」

原本是擔心孩子、愛孩子的心,受到情緒影響後,徹底的偏離原意。

陪伴孩子生出決斷力

孩子對時間、空間的認知跟我們有所不同,特別是年齡偏小的孩子,比如再玩兩次、再玩五分鐘、再跑三圈…幼兒的概念跟我們有落差,對於時間的明確分界並不完全理解,可能你的五分鐘,是他認知的十分鐘。

因此作者建議將決斷權還給孩子。當你與孩子約定好以後,選擇用鼓勵跟提醒的方式,由孩子主動提出結束的時間或選擇離開眼前充滿誘惑的玩具,對幼童而言,是長大的里程碑,學習承擔責任亦或是承諾的開始。

冰山的養成(主要解釋薩提爾模式結構)

冰山的各個層次: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

期待可謂當中的關鍵。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raw-image

日常生活則好比跟朋友約了好久一次的聚會,你興致勃勃的打扮準備前往,朋友當天卻臨時有事取消,心底的失落跟抱怨可想而知。而當這樣的期待生成,卻獲得令人失望的結果,我們又該如何去承受心底不滿的情緒?這就是作者接下來提到的。

接納失落的能力

學會接納期待落空的心情。這讓我想起有一次讀到一段話,大意是說,三十幾歲的大人並不是真的比二十幾歲的人世故,只是面對難題或困境時,能比他們更不慌張一些,或是比他們更懂得掩飾慌張罷了。意思在說,年長的人心底的慌張並不少於年紀輕的,只是歲月和時間的歷練,讓我們更有餘裕去應對。

好比人是群居的動物,很難離群索居,可是學會面對心中的孤獨,遠比外在的孤獨要困難得多。審視自己的內心,並學習接納、直視挫敗或不堪的自己,都是人生的一個課題。

當你讀完整本書以後,不得不說,受益良多,但學習不易,因為情緒是魔鬼,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駕馭,儘管我們已是法律規定上的成年人,仍是常有被情緒左右的時刻。不管是面對每天工作的重重難關,關關難過關關過後,依舊無法減弱的疲憊感,下班後又要照料孩子、處理各種繁雜的家務,怒火很容易一觸即發。

我想,這也是在書的最後,撇除了這些實際運用的理論跟辦法後,作者仍表示,對於孩子的教養,「愛,是唯一的方式」這個簡潔而有力的提醒。


尾聲

有個女孩曾跟作者提及,因為父親長期在家中缺席,與母親相依為命,儘管她努力讀書仍表現不好,時常受到母親責罵,但她能明瞭母親心中的為難,一直很希望能修補母女關係。她問,怎麼做才好?

作者說只有三個字,我愛你。不管你面對親愛的人給予的任何難題,坦率的付出你的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我想了想,對,也不對。不是每一份愛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適合並理解他的父母。而如果我們剛好擁有了,那我們能與父母互相成長,學會去愛一個人,並體會真正被愛的感覺。如果我們剛好沒有,那我們能做的也只有付出愛,但卻無法奢望回報或肯定。但這也同樣是本書以外的另一個親子課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編有事的沙龍
15會員
15內容數
三十之後,人生像是一個分水嶺,職場、人際、情感、各種關係與見解宛如一次大洗牌。往後的四十、五十、六十以後,人生又再踏入另一個視野。紀錄人生與日常,你也三十以後嗎?還是青春以上,初老未滿呢?進來看看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阿崴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溝通的初衷其實不是要解決表象的問題,而是要探討人的內在。是對人不對事,這真的與傳統教養或是工作商業中大相逕庭。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需要刻意練習,或許現在沒有甚麼機會有一個好的導師可以指導,但就從保持好奇心開始吧。
Thumbnail
阿崴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溝通的初衷其實不是要解決表象的問題,而是要探討人的內在。是對人不對事,這真的與傳統教養或是工作商業中大相逕庭。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需要刻意練習,或許現在沒有甚麼機會有一個好的導師可以指導,但就從保持好奇心開始吧。
Thumbnail
阿德勒: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煩惱。 透過冰山對話,我們可以更了解背後的渴望與原因, 溝通第一步,與自我連結,以 SAGE 接住自己的情緒,安定內在。
Thumbnail
阿德勒: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的煩惱。 透過冰山對話,我們可以更了解背後的渴望與原因, 溝通第一步,與自我連結,以 SAGE 接住自己的情緒,安定內在。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我會選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博客來的一致五星好評。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獲。這是一本介紹溝通方式的書藉,我覺得自己在親子教養方面尤其有所得著,很值得推介給為人父母及教師。   薩提爾的冰山模式,是一種隱喻,人就像冰山一樣,能被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份——行為、事件
Thumbnail
  我會選讀這本書,是因為看到博客來的一致五星好評。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在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收獲。這是一本介紹溝通方式的書藉,我覺得自己在親子教養方面尤其有所得著,很值得推介給為人父母及教師。   薩提爾的冰山模式,是一種隱喻,人就像冰山一樣,能被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份——行為、事件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