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當媽媽感覺到被指責的壓力之後,可能就會啟動防衛機制,急於想要改變現況,於是轉而指責孩子:「我講的話你都不聽!」「跟你講過多少遍了!」孩子被指責既生氣又無辜,心裡想:「難道我不能做自己嗎?」

raw-image

作者自序裡寫著:「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乏批評與攻擊,所以你得扛得起攻擊,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供給你自己與孩子一個安全的小島。在這片天地裡,最重要的不是別人的目光和別人的想法,最重要的永遠只有你和孩子,只要你和孩子快樂,親子的關係無礙,那麼外面的世界說了甚麼又有甚麼大不了的呢?」

所以作者李儀婷提到,「你得扛得起攻擊,撐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供給你自己與孩子一個安全的小島。」這對父母來說,多麼不容易,首先得要覺察到自己內在的狀態,是不是被他人影響了?才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空間。

書裡提到,與孩子對話的工具與觀念:停頓、破口、發言權、核對、規範。

對話時的「三不一要」:

1.「不」要老是想解決問題。

2.「不」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孩子。

3.「不」要給孩子答案。

*「要」用提問的方式,引導由孩子自己說出來的答案,表示孩子願意為此答案負責。引導孩子自己想到辦法。

看到這「三不」,我就面有難色,這不是我"每天"、"總是"在做的事嗎?

比如孩子今天回來說:「媽~我今天上學遲到了。」我就會馬上接著回應:「你一定又賴床了(用觀點評價孩子),鬧鐘不要設太早,這樣你會按掉繼續睡,你就設要起床的時間就一定會起來(解決問題、答案)。」孩子聽完有點委屈的說:「我今天準時起床,我遲到是因為我走路被人撞到跌倒受傷.....」

這時就連結到書裡談的:

父母與孩子間的對話,目標若是和諧,那麼在說話前千萬別被慣性牽著跑,盡量讓自己的話語放在核對的脈絡裡。將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波瀾,也會更貼近孩子內在。

而且要善用「停頓」的工具。停頓,讓問題跑一會兒。讓高漲的情緒恢復平靜,為了讓彼此有足夠的時間思索與覺察,有時則是為了拉開距離,彼此都能用更豐富的目光,重新理解對方、貼近對方。

書裡的另一個重點是「聽核心」=傾聽、核對(複述、換句話說)、用心欣賞。

傾聽孩子說話,核對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用心欣賞孩子的正向特質。

曾經過一個故事,五歲男孩問媽媽:「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媽媽聽到這句話,心裡想:「孩子這麼小,我該怎麼告訴他關於性教育的議題?總不能告訴他是從石頭碰出來或路邊撿來的吧?! 他會當真吧?」正當媽媽心裡很多爭執跟小劇場的時候,孩子又問:「媽媽~我是怎麼來的? 我們以前住哪裡啊?」媽媽一楞,問孩子:「你的意思是你要問我們以前住在哪裡啊?」「對啊~隔壁大寶說他媽媽是從越南來的,那我們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這時候有「核對」,媽媽就可以省略中間的擔心焦慮了。人與人溝通,很多誤會不也是這樣來的嗎?

作者李儀婷強調,當衝突來的時候,記得先讓問題跑一會兒,也就是先「停頓」。

與戰火保持距離,先平靜內在,別讓情緒影響你應對的姿態。

孩子情緒仍沸騰時,只需要陪伴,不必急於進場對話。

尋找對話破口,貼近孩子的心,才能展開有效對話。

記得要拋棄對話慣性:

不要以高壓語言介入戰火。

不要以上對下、過來人的姿態對話。

不要以自己的價值判斷回應,忽略孩子的深層需求。

接著再以薩提爾模式展開對話,口訣「聽核心」。

聽:專注地傾聽,讓孩子有被注意、被尊重,甚至被接納的感覺。

核:以好奇探索衝突,核對孩子的真正意思,讓問題聚焦。

心:結束對話時用心欣賞孩子的努力,把負向行為轉為正向價值。

這本書大量引用作者的生活實例,把日常生活中,與三個個性不同孩子的應對,還有與先生隊友"溝通"的過程,真實呈現。就像在你我家裡,每天都會上演的戲碼。面對這樣的劇情,我們能不能有不一樣的劇情發展跟結局呢?如果能把書中講的落實到生活上,我想故事應該能很不一樣。

《薩提爾的親子溝通》https://reurl.cc/jGkZQ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5會員
315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5/03/12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Thumbnail
2025/03/12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Thumbnail
2024/06/13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2024/06/13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2024/05/06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2024/05/06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教養這個問題應該是從有小孩以來就會持續陪伴家長的困擾,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要學習的課題。 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現階段遇到5歲的兒子最困擾的就是講不聽,特別遇到時間緊迫的時候,很容易因為孩子講不聽而暴怒,但往往也常在衝突風暴後懊悔不已,知道不能跟孩子賭氣,卻又一再重複著一樣的循環。而這次歐陽老師分享李
Thumbnail
教養這個問題應該是從有小孩以來就會持續陪伴家長的困擾,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要學習的課題。 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現階段遇到5歲的兒子最困擾的就是講不聽,特別遇到時間緊迫的時候,很容易因為孩子講不聽而暴怒,但往往也常在衝突風暴後懊悔不已,知道不能跟孩子賭氣,卻又一再重複著一樣的循環。而這次歐陽老師分享李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沒多久前,母親在與我聊天的過程提到養兒育女可能會產生令人感到困擾之事,當時母親說:「如果生到一個孩子不會讀書、不聽你的話、沒有辦法讓你掌控的話,就真的會很頭痛。」 我聽了這一段話之後立即提出反駁,並表示這些都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所應該期望孩子做到的,因為這滿滿是身為父母的控制欲。母親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後瞬
Thumbnail
阿崴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溝通的初衷其實不是要解決表象的問題,而是要探討人的內在。是對人不對事,這真的與傳統教養或是工作商業中大相逕庭。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需要刻意練習,或許現在沒有甚麼機會有一個好的導師可以指導,但就從保持好奇心開始吧。
Thumbnail
阿崴閱讀-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溝通的初衷其實不是要解決表象的問題,而是要探討人的內在。是對人不對事,這真的與傳統教養或是工作商業中大相逕庭。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需要刻意練習,或許現在沒有甚麼機會有一個好的導師可以指導,但就從保持好奇心開始吧。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指令多於傾聽、怒罵多於等待、不滿的情緒多於欣賞,那是傳統教養的高壓方式。 也許以前的社會,媽媽真的承擔了太多的壓力,小孩的教育和吃都是媽媽一手處理,爸爸通常就只負責賺錢。 所以以前的媽媽難免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選擇了高壓的教育方式。 那現代社會的父母,能夠有時間多傾聽、多等待、多欣賞嗎?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書名】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27日   幾年前因為孩子的情緒困擾,我開始接觸薩提爾的講座跟工作坊。才了解到人跟人的對話不只是輕鬆簡單的聊聊,而是能夠有意識的、有脈絡的對話。也因此,我讀遍很多有關薩提爾的書。 有一陣子,發現自己閱讀太多,但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Thumbnail
【講座】家有青少年-親職教育講座: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講者】李儀婷 作家 雖然孩子還在國小階段,不過眼看著再兩年就要進入青少年了!有幸聽到這場講座,幫助我提前認識一下青少年會面臨到的狀況,或許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能夠傾聽、跟理解和同理青少年真的重要。 講座摘要內容: ■所有社會體系以及的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