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光環效應》認知思維裡常見的九大陷阱〖Premium〗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作者:菲爾.羅森維格(Phil Rosenzweig)
譯者:徐紹敏、吳宜蓁
出版社:商業周刊

raw-image

長年來,專家學者們孜孜不倦地尋找企業成功秘訣,優秀業績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光環效應》則是拋出另一個不同問題:「為什麼業績優秀的原因難以琢磨?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對商業的許多看法受到了假象的矇蔽⋯⋯。展示商業思維裡常見的九大陷阱,除了反其道而行帶來的耳目一新,《反脆弱》作者 塔雷伯 的大力推薦更是一大亮點,趕快來一探究竟。

光環效應

做為九大陷阱之首(我的感覺),貫穿整書的專有名詞【① 光環效應(Halo Effect)有必要先談談。

簡單地說,就是以大概印象為基礎,來判斷某一具體特徵的趨向

舉書裡例子,某間公司的客服中心每天要接到上千通電話。據統計,那些疑問馬上得到解答的顧客裡,58% 的人覺得自己的電話「馬上或很快」就被接聽了,只有 4% 的人認為自己等了「很久」;那些問題沒有立刻被解決的客人中,只有 36% 的人認為電話「馬上或很快」被接聽,高達 18% 的人都認為自己等了「很久」。

事實上,該公司配有自動接聽系統,兩組人之間等待的時間並無差異。只是關於客戶服務的整體印象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光環效應,影響了人們對於自己等待時間長度的判斷。

raw-image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光環效應是負面的,然我對它的態度是中性的。事實上,光環效應能減少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還是一種啟發、一條經驗法則,用來猜測那些不好直接衡量的事物。它是我們的天性。

商業世界中的光環

「那關商業什麼事?」

是有那麼一點事後諸葛的成份在。

總結來說,如果大家已經知道了(業績)結果好壞,那麼就不能指望他們不偏不倚地評價。不論是參與其中的人,還是一旁的觀察者,一旦他們認為結果很好,他們就願意找積極的因素作為原因;一旦結果不好,他們傾向找些消極因素作為解釋。

與其說人是理性的動物,還不如說是喜歡找合理解釋的動物。
raw-image

不禁令人聯想到年初爆紅的 Clubhouse App。

我鎖定日期範圍,比較 2 月和 4 月在網路上搜尋到的風向。於是,邀請制從原先的「社會菁英尊榮感」變成「限制使用者基數」;即時聊天從本來的「沒存檔沒壓力」變為「含金量不穩定」;功能陽春也從「專注滿足對聲音的需求」成為「只能用聲音傳播的不足」。

話是兩邊說,牆倒眾人推。是非評判隨著績效(光環)的變化而變化。

另外八個陷阱

本文的〖Premium 線上版〗心智圖,連結放在文末簽名檔喔!

也摘錄另外八個常見錯覺現象的剖析,不只左右商業研究的判斷,也在我們每天日常的生活中四處上演:

raw-image

📈 與統計方法有關

先是提到【② 因果關係】。兩件事也許相關,但相關不等於因果,例如冰淇淋銷量與溺水機率呈現正相關,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們是共同受到第三個因子——酷暑——所影響;此外,有時難以斷定究竟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像是員工滿意度與公司業績的關係。

緊接著是【③ 單一解釋】。書裡沒提,但這是一種「共線性」的現象,意思是說影響公司業績表現背後的原因不可勝數,而且彼此互為表裡(可互相替換),想要斷言某一個因素具有決定性影響力是很危險的;然現今商管研究分類細膩,只顧著專攻自己擅長的領域,比方說領導力、市場定位、公司社會責任、人力資源管理⋯⋯等,卻很少有人關注如何解開這些指標中各種可能的糾葛。

小結
💧 因果關係:相關不等於因果。
💧 單一解釋:忽略各種因素之間相互重疊的問題。

📑 與實證資料有關

【④ 關注勝者】就是「倖存者偏誤」的概念。若只是找些成功的企業分析他們的共同點,卻沒那些失敗的公司做對比,那永遠也找不出公司出色的原因;在這裡拿《追求卓越》這本書開刀。

後繼者《基業長青》改良了樣本,蒐集龐大的資料,對 18「組」公司(是的,這次有對照組)進行 縝密研究】,又被狠狠地吐槽。如果數據已受光環(業績)污染,那不管數量再多也毫無意義,充其量是找到一堆描述傑出公司的形容詞語罷了。

作者還點出《基業長青》選中的高瞻遠矚型公司,能在 64 年業績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15 倍,怎麼研究結束的 5 年內,有超過半數變成庸才了?也觀察 1957 年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的公司,在 40 年後的 1997 年的表現,結果只有 74 家仍「長青」在榜,其中 62 家早已風光不再,只有 12 家公司績效優於指數成長率。 長盛不衰】被證明原來是假象一個,但無數管理者依舊趨之若鶩,就和秦始皇求仙藥一樣。

小結
💧 關注勝者:倖存者偏誤。
💧 縝密研究:無濟於事,若數據已受污染。
💧 長盛不衰:猶如秦始皇求仙藥。

🔎 與迷思有關

企業不可能靠著遵循特定的步驟就獲得成功,反之,一間破產的公司也未必是執行不力。因為公司的業績是相對的,必須考量競爭對手的舉措,而非單看個別【⑦ 絕對業績】

作者也質疑《從A到A+》中那 11 家卓越公司都是「刺蝟型」——專注於明確核心——的觀察,並不能說明成為刺蝟就能增加成功的機率。或許有的刺蝟靠【⑧ 孤注一擲】大發橫財,但大部分刺蝟血本無歸;整體來說,分散風險的「狐狸型」公司表現更好。

最後是切勿把商業研究當成【⑨ 組織物理學】看待既無法把公司放在培養皿中做實驗,它們也無法達到物理學的精確和可複製性。關於公司業績,沒有所謂的永恆不變法則。

小結
💧 絕對業績:必須考量競爭對手的舉措。
💧 孤注一擲:有更多的刺蝟血本無歸。
💧 組織物理學:公司業績不遵循恆定的自然法則。

■ 後記:批判性思考,取中庸之道

閱讀過程中,作者每吐槽一本書(總共吐槽四本),我就上博客來查詢「受害者」的簡介,發現 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這位管理學大師的作品就入選兩次,佔了為數的一半,希望兩人不要結下樑子。

從此不看商管書了嗎?倒也未必,只是得帶上批判性思維的角度,把它當故事看,而非捧為聖經,盲目崇拜;其實平常不太讀研究「法人」的書籍,覺得這些商業巨獸離我太遙遠,比較傾向關注「個人」議題。

或許,能以《致富心態》裡「中庸:避免極端」的啟發,來呼應如何看待這些商管書:


聚焦某個特定人士與個案研究可能很危險,諸如億萬富豪、企業執行長、或是佔據新聞版面的天價案例,這類結果往往受到極端的運氣或風險左右,甚難將這些教訓套用在自己的人生上。

取而代之的是,應該尋找廣泛適用的成功和失敗模式,更貼近現實,取其中庸之道。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逛逛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FacbookMastodonMediumMattersPotato

🌱 本文的〖Premium 線上版〗心智圖 👉 由此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0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筆耕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34.0K會員
792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4/04/23
⋯⋯畢生 35 年的武功絕學都用上了——持續 35 年的業務之心——等到他回過神來,儼然已成為了別人眼裡的經營之神。
Thumbnail
2024/04/23
⋯⋯畢生 35 年的武功絕學都用上了——持續 35 年的業務之心——等到他回過神來,儼然已成為了別人眼裡的經營之神。
Thumbnail
2023/12/16
「乖乖地服務使用者,真真切切地思考使用者需要什麼資訊、使用者碰到什麼困難,並老老實實地回答使用者的疑問,你幫讀者,Google 就會幫你!」Frank 說。
Thumbnail
2023/12/16
「乖乖地服務使用者,真真切切地思考使用者需要什麼資訊、使用者碰到什麼困難,並老老實實地回答使用者的疑問,你幫讀者,Google 就會幫你!」Frank 說。
Thumbnail
2023/11/01
當初在讀《一人公司》時,尚未接觸到 Heptabase 軟體,所以利用本次機會,重新建立兩張卡片,拼入《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的知識體系(白板)裡。
Thumbnail
2023/11/01
當初在讀《一人公司》時,尚未接觸到 Heptabase 軟體,所以利用本次機會,重新建立兩張卡片,拼入《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的知識體系(白板)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為什麼》&《黃金圈理論》 這是一部關於領導力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的指南。 西奈克通過清晰的理論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應用黃金圈理論,並且鼓勵他們在領導力和創新中尋求更深層次的動力。
Thumbnail
《為什麼》&《黃金圈理論》 這是一部關於領導力的書籍,更是一部關於如何創造有意義的變革的指南。 西奈克通過清晰的理論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理解和應用黃金圈理論,並且鼓勵他們在領導力和創新中尋求更深層次的動力。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洞悉消費者進行決策時的心理是企業運行中重要課題。只有真正理解人性中錯綜複雜的盲點與偏見,我們才能提出貼近消費者內心的產品與行銷策略。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指出:人類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洞悉消費者進行決策時的心理是企業運行中重要課題。只有真正理解人性中錯綜複雜的盲點與偏見,我們才能提出貼近消費者內心的產品與行銷策略。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指出:人類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洞悉人性的複雜面向是相當重要的課課,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內心的願景與盲點,企業才能提出貼近他們需求,甚至超越期望的產品與行銷策略。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就透過「絕對效應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洞悉人性的複雜面向是相當重要的課課,只有真正理解消費者內心的願景與盲點,企業才能提出貼近他們需求,甚至超越期望的產品與行銷策略。而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就透過「絕對效應
Thumbnail
當你的努力是往錯的方向奔去,究竟是該即時止損,抑或繼續加大這個沉澱成本呢? 人生的問題,總沒個正確的解法,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擁有看清這個世界運作的邏輯後,你可以更加地理性做出選擇。
Thumbnail
當你的努力是往錯的方向奔去,究竟是該即時止損,抑或繼續加大這個沉澱成本呢? 人生的問題,總沒個正確的解法,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擁有看清這個世界運作的邏輯後,你可以更加地理性做出選擇。
Thumbnail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Thumbnail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Thumbnail
去年Jim Collins來台並發表新作《恆久卓越的修煉》,各大媒體衍伸報導如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針對該作者系列書籍的公開提及 《從A到A+》算是作者很早以前的書,在2001年出版,
Thumbnail
去年Jim Collins來台並發表新作《恆久卓越的修煉》,各大媒體衍伸報導如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針對該作者系列書籍的公開提及 《從A到A+》算是作者很早以前的書,在2001年出版,
Thumbnail
每看完書後的一週,內容大至都忘光,想做筆記又沒時間,想說寫些讀後想法,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這本「底層邏輯」的作者是「劉潤」,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曾經擔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騰訊、百度、海爾等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第一次看到「劉潤」這名字是在2006年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
Thumbnail
每看完書後的一週,內容大至都忘光,想做筆記又沒時間,想說寫些讀後想法,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這本「底層邏輯」的作者是「劉潤」,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曾經擔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騰訊、百度、海爾等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第一次看到「劉潤」這名字是在2006年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