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主日崇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話說三級警戒以後,每週日去教會禮拜就被中止,改成線上禮拜,如今終於可以回去教會,當然很值得高興,但其實這兩個月的線上聚會,也帶來不一樣的景觀,值得分享。

其實各教會基本上都有採取線上作業的方式,透過直播讓會眾可以在家參與禮拜,甚至有些教會還有線上聖餐,由工作人員事先將無酵餅與葡萄汁送到會眾家裡去,再一起享用聖餐勒!

因為我有在聖歌隊服事,所以實體禮拜時,我不是單純坐在台下的會眾,而是坐在聖歌隊席。這一點大概是差異最大的地方,畢竟線上禮拜就沒有聖歌隊獻詩的步驟,改用過去錄影畫面取代,這對於很喜歡在禮拜時獻詩給上帝的我來說算是一個小小遺憾(對,我喜歡唱歌,但我只在教會唱歌)。

不過在家做禮拜還是要唱聖詩啦!當然還是盡量唱。

但這些都只是儀式性的細節,說起來算小事,其實線上禮拜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我可以到處跑」。

是這樣的,基本上實體聚會,每週就是去參加一場禮拜(雖然我的確有過一早參加過兩家教會兩場禮拜),但改成線上以後很不一樣,我每週可以參加三場禮拜,從早上八點(甚至七點半)一直聚會到十二點,連跑三家教會,甚至可以變成隨時做禮拜,反正有錄影。

算一算疫情期間我參加過得教會禮拜有嘉義北榮教會、嘉義東門教會、嘉義鹿滿教會、台南楠西教會、高雄福氣教會、台南太平境教會、台北濟南教會、台北雙連教會、台北靈糧堂、台北淡水教會,另外還有印尼唐崇榮牧師的教會、一間在芝加哥的教會,但沒特別去記住名字……

總之打「線上禮拜」或者「禮拜直播」就會跳出一堆來。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現實問題,不管牧師講得多好,基本上影音效果不好,就看不下去,以上是我曾經完整參與禮拜的教會,還有更多是看幾分鐘就跳走看不下去了,這當然跟數位能力有差,但也跟數位心態有差,因為有些教會我知道他絕不是沒錢弄直播設備,也不可能找不到懂的人來處理,單純是心態問題……

數位時代,教會自己也要跟得上才行,有心的教會不只主日崇拜有直播,甚至還有線上主日學、查經班、禱告會,甚至還有每日讀經節目的教會,雖然一集只有五到十分鐘左右,卻是很重要的線上教材累積。

至少我自己的研經感想我也想開始弄廣播版的,畢竟以前當過電台節目主持人,自己弄個短時間的節目應該還辦得到才是(不過以前在電台我真的只負責講話,後製全是工作人員在忙)。

至於聚會內容其實重點當然還是牧師講道,不過觀察不同教會選擇的聖詩也很有意思(指長老教會),這段期間多唱了一些以前沒唱過得聖詩,還滿讓人高興的。

但牧師講道就有意思了,姑且不論講道能力的確有個人差異,其實就連題目的選擇,有時候也是看「緣份」的,畢竟不是每週聽講道都會獲得什麼很強烈的感動,更別提如果在神學認知上有衝突的時候……

這也變成線上禮拜的有趣之處,因為到處跑,可以找到比較合得來的牧師,但這樣一來又像是神學自助餐了……

是說,自己有認知到這是自助餐,其實就還好,畢竟觀點差太多真的很難繼續聽下去,這其實也是牧師難為的地方,畢竟一樣米養百樣人,就算是上帝的真理,表達方式也一樣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這一點都不容易阿!

當然,恢復二級以後,還是會喜歡去進行實體聚會,畢竟參加禮拜有很大一部份目的是為了要服侍上帝,雖說在家也可以,但畢竟有差,儀式性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心靈支柱,上帝或許不需要我去教會,但我需要跟上帝一起去教會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4會員
99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5/02
畢竟我腳沒受傷,所以基本上雖然拉扯到會有點痛,就算沒痛也因為包扎的關係有被繃住的感覺,但總之我還是可以走來走去的。 所以術後沒幾天我就恢復晨跑,只是跑慢一點,同時也避免汗流太多,畢竟傷口目前不能碰水。 因為平常三角巾還是要戴著,副作用就是手肘長期彎曲,很快就影響到神經了,總之現在我打個一兩百個字
Thumbnail
2025/05/02
畢竟我腳沒受傷,所以基本上雖然拉扯到會有點痛,就算沒痛也因為包扎的關係有被繃住的感覺,但總之我還是可以走來走去的。 所以術後沒幾天我就恢復晨跑,只是跑慢一點,同時也避免汗流太多,畢竟傷口目前不能碰水。 因為平常三角巾還是要戴著,副作用就是手肘長期彎曲,很快就影響到神經了,總之現在我打個一兩百個字
Thumbnail
2025/05/02
之前已經提到我骨折的始末,現在來提一下復原的歷程。 先說一下,鎖骨骨折其實其實不算嚴重(看保險公司理賠金額就知道很可憐),只是對生活影響很大。 一般來說,上肢骨折復原要三個月,下肢骨折復原要六個月,所以我這次骨折,預期復原時間就是三個月,但通常一個半月左右就可以恢復到生活不受影響才是,若是不涉及
Thumbnail
2025/05/02
之前已經提到我骨折的始末,現在來提一下復原的歷程。 先說一下,鎖骨骨折其實其實不算嚴重(看保險公司理賠金額就知道很可憐),只是對生活影響很大。 一般來說,上肢骨折復原要三個月,下肢骨折復原要六個月,所以我這次骨折,預期復原時間就是三個月,但通常一個半月左右就可以恢復到生活不受影響才是,若是不涉及
Thumbnail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次級禱告則是對活生生禱告經驗的模仿或定型(congealment)。(頁354)從思想層面而言,活生生的禱告經驗受外在的律法和原則檢視,按照形而上、倫理學的標準修正,變得更深刻有力。從群體宗教生活層面,禱告儀式、敬拜詩歌、禮拜程序中的公禱文,都把活生生的經驗改變為客觀、非個人化的形式和規條。
Thumbnail
次級禱告則是對活生生禱告經驗的模仿或定型(congealment)。(頁354)從思想層面而言,活生生的禱告經驗受外在的律法和原則檢視,按照形而上、倫理學的標準修正,變得更深刻有力。從群體宗教生活層面,禱告儀式、敬拜詩歌、禮拜程序中的公禱文,都把活生生的經驗改變為客觀、非個人化的形式和規條。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題, 是針對在教會中有關司會的音樂服事經驗談。 無論是你想了解、正在學習或已在教會司會的人, 都可以提供給你一些幫助或是參考. 一、什麼是司會? 廣義定義: 在整場主日禮拜的流程中擔任帶領者(主領) 狹義定義: 帶領會眾用詩歌來敬拜親近神(又稱領唱或帶敬拜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題, 是針對在教會中有關司會的音樂服事經驗談。 無論是你想了解、正在學習或已在教會司會的人, 都可以提供給你一些幫助或是參考. 一、什麼是司會? 廣義定義: 在整場主日禮拜的流程中擔任帶領者(主領) 狹義定義: 帶領會眾用詩歌來敬拜親近神(又稱領唱或帶敬拜
Thumbnail
我過去是會用方言禱告的,而且屬於重度使用者。由於過去教會的背景,有機會參與在各式各樣的特會中,甚至後來演變成在詩歌敬拜時的「自由敬拜」橋段也必須用方言來唱一段靈歌。但為什麼現在我不再用方言禱告了呢?
Thumbnail
我過去是會用方言禱告的,而且屬於重度使用者。由於過去教會的背景,有機會參與在各式各樣的特會中,甚至後來演變成在詩歌敬拜時的「自由敬拜」橋段也必須用方言來唱一段靈歌。但為什麼現在我不再用方言禱告了呢?
Thumbnail
教會的組織架構,是為了達成教會所要達成的積極目標 。「傳統主義者」認為既成的教會組織無需改變。「強調靈恩者」,則認為「組織」是不屬靈的,凡事禱告求解即可。但是,如果視教會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則教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肯定必須作出功能性調整,也就是説教會的組織是可以彈性改變的。
Thumbnail
教會的組織架構,是為了達成教會所要達成的積極目標 。「傳統主義者」認為既成的教會組織無需改變。「強調靈恩者」,則認為「組織」是不屬靈的,凡事禱告求解即可。但是,如果視教會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則教會在不斷成長的過程,肯定必須作出功能性調整,也就是説教會的組織是可以彈性改變的。
Thumbnail
閲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激勵人心的崇拜 〕〔充滿熱忱的靈性 〕兩個章節之後,對於教會的崇拜,以及如何建立充滿熱誠的靈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Thumbnail
閲讀了《雙翼展翅上騰的健康教會》〔激勵人心的崇拜 〕〔充滿熱忱的靈性 〕兩個章節之後,對於教會的崇拜,以及如何建立充滿熱誠的靈性,有了全新的認識。
Thumbnail
如果你有天主教的朋友,你會發現他們在一些神秘的時期推掉聚餐,或是某些時候不吃飯或肉......。是的,天主教也有齋戒,只是跟其他宗教的齋戒不一樣。除了齋戒,這段期間內,教友還會努力提醒自己做一些平常的時候常常忘記做的事情......。
Thumbnail
如果你有天主教的朋友,你會發現他們在一些神秘的時期推掉聚餐,或是某些時候不吃飯或肉......。是的,天主教也有齋戒,只是跟其他宗教的齋戒不一樣。除了齋戒,這段期間內,教友還會努力提醒自己做一些平常的時候常常忘記做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