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CC Lab 讀書會筆記】囡仔人有耳無喙,但我有眼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是都說胎教很重要嗎?據說從嬰兒還在母親肚子裡,就會受外面環境影響,僅管在人類的研究相關證據還不多,但鳥類的實驗已證實,有些物種,孵化前親鳥就會透過聲音傳達外在資訊給幼鳥,雖然烏賊爸媽不會搭理後代,但身為視覺高度發展的動物,有一些研究支持,從小牠們就深受視覺資訊影響,用自己的眼睛學習。

雖然烏賊具備眾所周知的好眼力,但針對幼年時期的發育研究不多。

今天由學妹分享的Review paper,將探討視覺發育階段對烏賊後續行為的影響

舉世聞名的好眼力,別小看烏賊

  烏賊有跟人一樣的相機型眼睛(Camera-type eyes),或許肇因於跟魚類的競爭關係,演化出極佳的視覺敏感度,甚至具偏振光視覺,隨著年歲發育成熟,有助於提高物體跟背景對比度,利於偵測獵物和敵人。
  另外,可能因為趨同演化,牠們的感官發展順序跟鳥類、哺乳類相似,視覺雖然是最後發育的,但這些功能性感官發展,整體來說相當快速,相對於孵化時視覺系統仍未完善的動物,烏賊也許是由於缺少父母照顧、體外發育等演化壓力,才會發展出這個發育歷程,而這些依賴視覺的動物,大腦處理視覺訊號的位置:視葉(Optic lobes),發展也相對較大。

raw-image

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視覺訊號對後天的影響

  論文中提及一個研究,內容提到,若烏賊在胚胎時期就暴露在有白色螃蟹的環境,出生後的第一餐就會對白色螃蟹產生偏好,多於本來更喜歡吃黑色螃蟹,由此認為胚胎時期的視覺資訊會影響到攝食偏好,不過從裝置來看,水體似乎沒有隔開,不太能排除化學訊號,但仍是一個有趣的結果。

raw-image

  除此之外,生長環境的背景豐富度也會影響烏賊的偽裝能力。躲藏技巧首屈一指的花枝,可以根據底質不同改變體色,有的時候選擇跟背景融為一體,有的時候雜亂得看不出輪廓,讓獵物、掠食者找不到自己。而在發展初期,雖然在不同底質,烏賊都會呈破碎型體色,但如果小時候接觸的環境豐富度較高,長大後就比較能應付不同背景,由此可知體色變化不只對應於環境,也受到自身經驗影響。

視覺大大影響烏賊生,別小看這些孩子

  隨著時間慢慢發育成熟,神經發展讓感官越來越敏感,跟著腦功能側化,也出現了視覺側化,讓烏賊可以專注不同資訊,右眼跟左眼敏感的訊息不同,而在T型迷宮實驗中,表現出的方向偏好,可能源於個體的慣用眼不同,而且長越大會越明確。
  不管從什麼角度探討這些研究,都顯示在發育階段,視覺訊息就對烏賊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甚至是在胚胎階段,未來研究可以多注意這個部分。

依此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問題:

母烏賊有可能會選產卵的地點嗎?

大家覺得有可能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8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4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Thumbnail
2024/07/04
這篇文章介紹了杜鵑鳥與宿主之間的軍備競賽,探討了其蛋與雛鳥的辨識方式與共演化的過程。文章著重介紹了劍橋大學的研究、研究者的背景,並參考了原始論文及專家訪談。
Thumbnail
2023/05/27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但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Thumbnail
2023/05/27
大家好,我是菜編。許多動物會成群結隊,包含你我這些人類,為了在多人移動時保持順暢,我們會跟著「周遭」人的動作改變自己的行動,但人潮洶湧,哪些人影響我們最多?不久前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依照你能看得多清楚!
Thumbnail
2023/03/07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Thumbnail
2023/03/07
大家好,我是菜編。新冠疫情開始爆發已經是2019的事,剎那間全世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各國重新通航,旅客們紛紛出境,最近在臺北街頭常聽到字正腔圓的日語、韓語,每次都嚇我好大一跳。能達到如此成果,有賴於防疫措施,以及發揮效用的疫苗跟藥物,還有絕不可忘的,是那些在人體試驗前受試的實驗動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Thumbnail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Thumbnail
你相信動物是有靈性的嗎? 雖然我不算100%相信,但至少能夠確定的是,如果能夠好好地愛自己的寵物,適時與他們對話,或多或少,從他們給予的回饋中,還是可以感受到一絲絲的互動感,甚至是信任感。 抓抓剛到我們家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學習和他對話。 今年初,我老婆懷孕了。 未來,他們會和平相處的吧?
Thumbnail
你相信動物是有靈性的嗎? 雖然我不算100%相信,但至少能夠確定的是,如果能夠好好地愛自己的寵物,適時與他們對話,或多或少,從他們給予的回饋中,還是可以感受到一絲絲的互動感,甚至是信任感。 抓抓剛到我們家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學習和他對話。 今年初,我老婆懷孕了。 未來,他們會和平相處的吧?
Thumbnail
賊溜溜的 它看著 兩顆眼珠 轉啊轉 我看不清它的明白 陰沉沉的 它看著 兩顆眼睛 瞄了瞄 我看不清它的明白 讀不進它的所以 迷濛濛的 它看著 兩顆眼珠 毫無波瀾 我不明白它的明白 更無所以它的所以。
Thumbnail
賊溜溜的 它看著 兩顆眼珠 轉啊轉 我看不清它的明白 陰沉沉的 它看著 兩顆眼睛 瞄了瞄 我看不清它的明白 讀不進它的所以 迷濛濛的 它看著 兩顆眼珠 毫無波瀾 我不明白它的明白 更無所以它的所以。
Thumbnail
我們都有看過西班牙的鬥牛,鬥牛士會揮舞著一塊紅色布幔挑釁公牛,公牛會衝過去攻擊,為什麼是紅色的布幔?有人說紅色會激怒公牛,但事實上牛其實是色盲,他們並沒有「紅色」的概念,眼中的紅色看起來是黃褐色的,選用紅色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而且激發人們興奮的情緒,所以紅色並不是給牛看的,而是是給人看的。
Thumbnail
我們都有看過西班牙的鬥牛,鬥牛士會揮舞著一塊紅色布幔挑釁公牛,公牛會衝過去攻擊,為什麼是紅色的布幔?有人說紅色會激怒公牛,但事實上牛其實是色盲,他們並沒有「紅色」的概念,眼中的紅色看起來是黃褐色的,選用紅色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而且激發人們興奮的情緒,所以紅色並不是給牛看的,而是是給人看的。
Thumbnail
動物比我們想像的還笨,但我們在感情方面卻是與動物沒兩樣 我們自以為是萬物之靈,憑著"比較聰明"的優勢就鄙視其他生物,看不起"比較笨"的那些動物。但人類終究還是動物,想哭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哭出來,傷心欲絕也是會吃不下飯,單就這一點,其實也跟灰雁沒有兩樣。
Thumbnail
動物比我們想像的還笨,但我們在感情方面卻是與動物沒兩樣 我們自以為是萬物之靈,憑著"比較聰明"的優勢就鄙視其他生物,看不起"比較笨"的那些動物。但人類終究還是動物,想哭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哭出來,傷心欲絕也是會吃不下飯,單就這一點,其實也跟灰雁沒有兩樣。
Thumbnail
勾勒好想拍的畫面~ 紫鷺微微張開嘴向前飛行、 雙腳輕輕滑過水面, 激盪起淡淡的漣漪、 水中有倒影映襯著! 以及 叼著奮力甩水、 試圖掙脫的獵物影像。
Thumbnail
勾勒好想拍的畫面~ 紫鷺微微張開嘴向前飛行、 雙腳輕輕滑過水面, 激盪起淡淡的漣漪、 水中有倒影映襯著! 以及 叼著奮力甩水、 試圖掙脫的獵物影像。
Thumbnail
這屆亞洲演化生物學會議由日本主辦,因為疫情,會議以線上形式辦理,不過仍不減學術新知交流的魅力。雖然大部分內容屬基因體、分子生物的研究,比較不是我熟知的領域,我還是在其中找到一些感興趣的題目,在此跟各位分享。
Thumbnail
這屆亞洲演化生物學會議由日本主辦,因為疫情,會議以線上形式辦理,不過仍不減學術新知交流的魅力。雖然大部分內容屬基因體、分子生物的研究,比較不是我熟知的領域,我還是在其中找到一些感興趣的題目,在此跟各位分享。
Thumbnail
去年剛進實驗室,忘記在找什麼東西,我意外翻出一個潛水艇。 「這是做什麼用的啊?」我問。 學姊回:「那是之前做實驗用來嚇烏賊用的。」 感到新奇又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我, 前陣子才知道原來是2013年實驗室發表的這篇paper。
Thumbnail
去年剛進實驗室,忘記在找什麼東西,我意外翻出一個潛水艇。 「這是做什麼用的啊?」我問。 學姊回:「那是之前做實驗用來嚇烏賊用的。」 感到新奇又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的我, 前陣子才知道原來是2013年實驗室發表的這篇paper。
Thumbnail
論文發表於2006年,研究團隊認為公烏賊間的溝通研究相較母烏賊豐富,經其他實驗者觀察,諸如母烏賊會聚集等行為顯示極有可能存在其他方式,讓牠們能分辨彼此的生理性別,甚至還能以視覺訊號互相溝通,這就是此篇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Thumbnail
論文發表於2006年,研究團隊認為公烏賊間的溝通研究相較母烏賊豐富,經其他實驗者觀察,諸如母烏賊會聚集等行為顯示極有可能存在其他方式,讓牠們能分辨彼此的生理性別,甚至還能以視覺訊號互相溝通,這就是此篇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