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原初之畫」,給被社會過度染色與擠壓變形的你我

2021/08/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我很喜歡畫圓圈圈,光是圓與圓的交織,就讓我感覺到簡單而美麗!
在八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的下班後,我試圖用僅剩不多的力氣騎到街上的書局,想買些繪圖用的紙材,正好看到黑色的紙張,心想剛好家裡現有的白色月光筆可以用上。
因為,白色的,畫在白色的紙上,是看不到的。
隨意且舒心的畫了幾個圓圈圈後,我忽然覺得這好像泡泡喔!
雖然可能都是圓形,但這次的圓讓我想到的是泡泡。
白色的、透明的、簡單的泡泡,在某種生命之流裡,散布著、漂浮著。
角落星創作
我想到,其實我們每個人尚未形成胚胎前,都只是一個卵泡。
那是我們,最初的樣子,尚未成形,還沒有被塑造、更沒有被教育與各種社會價值觀而染上不同的顏色。
泡泡是自由的,隨著母體之流而流動,沒有一個被設定的路徑。
你,還記得自己原初的樣子嗎?
長大後,在求學階段,我們接受了體制內固有的思想;出了社會,我們被各種成人間的爾虞我詐壓得變形而認不出自己。
曾參加一個小團體工作坊,有位同伴說,她的信念就是,在職場或社會不能說太多話,否則她擔憂引來他人的傷害。我也曾有這樣深深的感受與受傷的經歷,而在職場把自己包得很緊、把自己縮很小; 緊到我快喘不過氣,縮到我以為自己原本就是這般的沒有自信。
而當我們想為自己選擇時,卻發現,已經搞不清楚,那份自以為很渴求的東西,究竟還是為了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夠優秀、夠好的而去追求;還是真的單純是為了滿足與快樂而選擇呢?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是基於「恐懼」而選擇;不是基於「渴望」而選擇 。
因為我們害怕我們所認為的「好」,在主流社會價值觀,不是「那麼好」。
人生好難,不是嗎?
有好多、好紛雜的顧慮、頭腦上的得失計算,以及我們太害怕失去身邊原有人際的肯定,甚或被懷疑、潑冷水,我們把自己渲染成他人喜歡的色彩、最適合所處環境的色澤與質地、保護色;甚至,連我們的形狀也改變了,而且可能還呈現出「變形蟲」迷失在各種角色間。
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與選擇呢?
有哪些想法,是來自於受到社會的限制性信念呢?像是前述提到的,在職場要特意壓低自己、讓自己不被看見,就能避免傷害,便是源自於我內在經驗的限制性信念。
信念,有時適合當時脈絡與應付,但長久而言,如果反倒造成不具滋養的影響,那不妨想想,在這個限制信信念深深「植入」之前,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我忘了那個其實深具創造力、有著各種點子與靈感、以及曾經讓國中同學難忘的「大笑聲」。
經過整理過後,我發現到,對我而言,生命呈現這樣的順序:
孩童時的天馬行空與真實的童言童語,至學生階段與初入社會想求取肯定與人際歸屬的迷惘;而至現在步入30以後的我,而始思索「原本且真實」的我的面貌究竟是什麼?
回到你原初的樣子;原初,我們都只是卵泡。
各自美好,也各自有機會成形。
在此,這張過於打混的「畫作」,分享給大家。
至於這張畫作,要命名為什麼?原初之畫?或是「卵泡」呢?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給角落星!或者,就讓這張畫作,如其所是,也是很好的主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5會員
72內容數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難以言說的陰影與脆弱,它們可能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一再干擾我們 以直覺引導繪畫的方式,是一種自我陪伴與對話的歷程,因此角落星發展了「藝術對話」的方式, 在繪畫的同時,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觸碰,進行對話。 願這樣的創作分享,使讀者能藉著文中圖象與自我進行深度隱密的對話。 歡迎與角落星分享你們的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