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無法表達憤怒的「好人」嗎?試試這一帖處方:畫下你的憤怒!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上一篇【憤怒變形記:你也有無法好好感受或表達憤怒的困擾嗎?】中,角落星談到,對有些人而言,能名正言順讓自己好好生氣及表達憤怒,本身就存在因難。

也許,是現實環境的無奈…
也許,是自己「不容許」憤怒的出現…

你知道嗎?

當我們不允許真實存在於心中的某種情緒現身,或者刻意透過其他活動轉移焦點,來避免覺知到這個情緒,這長期被我們壓下的情緒,仍會以其他不同的面貌出現。

沒關係,先練習看到它吧!

要怎麼看到呢?

角落星要與大家分享的方式,是透過直覺式的畫畫或亂塗,跳過住在我們內在的「道德法官」,使內心的憤怒在紙上被我們看見。

看看這個憤怒的面貌,欣賞它的獨特,也觀察它的變化。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

無法表達的憤怒,畫出來,就話出來了

我記得,有一回,無意間得知一項甄選與人員調動的不公平,讓我感到這個社會真是遭透了!

我能認出自己的情緒明顯是生氣,但它似乎又有些模糊,一直在變化。

於是,我嘗試以粉彩為媒材,隨性、直覺式地作畫,想看看這個無法表達的憤怒,呈現在畫紙上會是什麼樣子。

原本擔憂畫不出來,沒想到畫了一張後,手與心好像被什麼牽引一樣,一連就畫了五張,連我自己都好訝異這樣的「極『怒』創作」竟能這麼流暢自然。

以下與大家分享我的創作:

  • 作品一
raw-image

我觀察到,當我的憤怒出現時,由於現實環境因素必須壓抑內在熊熊怒火時,它就會由外而內攻進我身心裡頭。

像是一種把對外的吶喊與咆嘯,「轉向自己」。

當我將憤怒奮力壓制住,不讓其洩出,它便一直席捲我的內在世界,到幾乎要占領我整個心神,最後就掉進了黑色無底洞。

  • 作品二:
raw-image

在歷經讓生氣的情境時,會先有爆炸性的內在聲音,而這個強烈鮮明的憤怒, 會隨著我的無法表達與忍耐,變成一種「無力」。

無力於自己無法表達些什麼,也無力於很多事情就算再憤怒也無法改變。

常常處於一種,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環境與社會的無力感。


無力感,像是一種蒼白的灰。
它是不快樂的,卻尚未達到深黑的絕望。

再經歷了無力感後,接下來就是憂鬱了!可能會感覺到自已的身體失去了力氣,只能虛疲的躺在床上,蓋上棉被,想暫時與外在世界隔絕。

有關「無助感」與「憂鬱」的關聯性, 美國正向心理學先鋒Martin Seligman曾提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概念。


意指當一個人產生對於不論如何,都不可能改變自身處境或環境時所得到的無助感受,這樣反覆的歷程使得人們學習到無助的感覺。

而當人們長期處於這樣的無助感時,便容易滋生憂鬱症。

容我很白話的解讀為:
既然我無法抵抗、也無法改變,那就讓我躺平在棉被裡哭泣吧!

  • 作品三:
raw-image

我直覺地以暗紫、暗紅、暗藍及黑色的色調去塗抹,並用美刀工刮出「微毀滅性」,又不置於把紙張劃破的線條。

這樣的線條象微著:
雖然憤怒與不滿,但卻不致於會馬上把生活與工作弄得四分五裂而有無法挽回的後果。
長期下來的副作用是:刮痕會一直存在。

每當人們歷經長期的不滿與無力卻無從改變時,
那原先憤恨不平的感受,便被壓到了潛意識。

它也可能化成「瘀」,積藏在我們身體的某部位,
影響能量的流通;而能量長期被卡住,便形成了「鬱」

這些「瘀」經年累月地卡成結,打在身體與心理,不是幾次的經絡推拿或刮痧就可以解開的。

  • 作品四:
raw-image

有時候,憤怒的感覺並不那麼強烈,可能是隱約覺得被冒犯了,或者遇到一些不太公平的事,但內心隱約有些什麼正在擾動。

像是原先靜好的湖面,
突然被灑了一些鮮紅的粉末。

雖不致使整個心之鏡混濁,
但內心的紛擾依然升起。
  • 作品五:
raw-image

塗抹了幾張之後,我發現短期的憤怒會有四個階段:

一開始的隱約不舒服與心擾,再到去觸碰到內心那快要爆炸的情緒;而後再情緒炸開後,會經歷一陣混亂,分不清楚究竟是悲傷、沮喪、失望,還是生氣、怨懟?

而憤怒過後,當我們就只是靜靜地承受著,沒有表達或有什麼改變的可能,那一切的混亂就成了一灘灰色死水般的無奈。

這張「憤怒四階段」主要是短期、一次性的情況,若是長期、持續性的憤怒無法處理,只能不斷地壓抑與忍受,那便會如同「憤怒:瘀、鬱」那張,形成卡在身心能量的「瘀」,甚至是憂鬱症的情況。

當你越壓抑負面能量,它就會變成吞噬你的怪物

不曉得正在閱讀的你們,有沒有從哪一幅畫作中,窺見了自己憤怒的樣貌呢?

人們避免衝突,因為害怕它具有破壞性;但憤怒的情緒,未必會造成衝突。

若擔心造成破懷性,我們可以選擇在心中消融它,而要消融或轉化它的首要條件,便是允許它探頭出來。

以分析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觀點來看:
當我們越是想隱藏或壓制自己某個不欲為人知的面向,反而會賦予它力量,讓這壓抑已久的暗黑能量伺機吞噬自己。

因此,如果你也與角落星一樣,
是個敢怒不敢言的人,總是忍不住說出「沒關係」,讓我們一起把自己內在的憤怒畫出來吧!

觀看與關照自己的憤怒,或許你會發現,原來憤怒也是一種力量、一種能量!

★本文亦同步分享於我的臉書粉專角落星的心靈遊憩區
★如果喜歡角落星的文章,歡迎按「追蹤」、「愛心」、「收藏」或拍手,給我一些鼓勵,支持我持續創作,謝謝您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角落星的沙龍
257會員
50內容數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難以言說的陰影與脆弱,它們可能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一再干擾我們 以直覺引導繪畫的方式,是一種自我陪伴與對話的歷程,因此角落星發展了「藝術對話」的方式, 在繪畫的同時,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觸碰,進行對話。 願這樣的創作分享,使讀者能藉著文中圖象與自我進行深度隱密的對話。
角落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30
面對許多事情或選擇時,你是否常常受限於「固有的自我形象」呢?或者被「想像出來的『我不行』」給綁得緊緊的? 許多人,都好像一團綁得緊緊的毛球,甚至這團毛球,還被強力膠給黏出固定的形狀。 雖然這形狀未必是自己喜歡的,但卻難以被鬆綁、難以掙脫出來… 解放吧!將自己從毛線球裡拉出來!拉出生命的新腳本!
Thumbnail
2022/08/30
面對許多事情或選擇時,你是否常常受限於「固有的自我形象」呢?或者被「想像出來的『我不行』」給綁得緊緊的? 許多人,都好像一團綁得緊緊的毛球,甚至這團毛球,還被強力膠給黏出固定的形狀。 雖然這形狀未必是自己喜歡的,但卻難以被鬆綁、難以掙脫出來… 解放吧!將自己從毛線球裡拉出來!拉出生命的新腳本!
Thumbnail
2022/08/08
你一直飄流在半空尋找些什麼嗎? 回到生活吧! 也許你將在未知未覺時, 發現你已尋獲那落身之處。 像一朵張得很開的花,柔軟又厚實的花瓣,如同純棉床褥般,撫慰你長年奔走流浪的飄搖; 像回到了大地母親的子宮,足以涵容你的過去並滋養你的現在與未來,使你長成一顆七彩鑽石般的愛心寶石,感覺到已身存於重量。
Thumbnail
2022/08/08
你一直飄流在半空尋找些什麼嗎? 回到生活吧! 也許你將在未知未覺時, 發現你已尋獲那落身之處。 像一朵張得很開的花,柔軟又厚實的花瓣,如同純棉床褥般,撫慰你長年奔走流浪的飄搖; 像回到了大地母親的子宮,足以涵容你的過去並滋養你的現在與未來,使你長成一顆七彩鑽石般的愛心寶石,感覺到已身存於重量。
Thumbnail
2022/03/21
給同樣也對「憤怒」有困難的的你: 你的憤怒情緒會「變形」嗎? 原本應該像「噴火龍般的憤怒」,卻常常會變形成「躺在床上且蓋著棉被無法起身的沮喪或無奈」… 而當我們也無法表達對他人的不滿,反而以淺粉紅色的溫柔來包住內在的憤怒,便可能轉為對自已的攻擊… 讓我們一起練習「看見」自己真實的憤怒
Thumbnail
2022/03/21
給同樣也對「憤怒」有困難的的你: 你的憤怒情緒會「變形」嗎? 原本應該像「噴火龍般的憤怒」,卻常常會變形成「躺在床上且蓋著棉被無法起身的沮喪或無奈」… 而當我們也無法表達對他人的不滿,反而以淺粉紅色的溫柔來包住內在的憤怒,便可能轉為對自已的攻擊… 讓我們一起練習「看見」自己真實的憤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了,我在忙什麼呢?忙著覺察。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沒更新了,我在忙什麼呢?忙著覺察。
Thumbnail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高興的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可能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Thumbnail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高興的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可能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Thumbnail
破題於我們這次要聊的「不生氣之後,變身有錢人」其實喜怒哀樂,是我們相當常見的情緒反應。但是否我們真的要隱藏自己憤怒的情緒,來達成不生氣的目標呢? 其實我們最重要的,是要能夠知道 為什麼我們要減少,不知所云的發怒 讓自己的怒氣成為自己的,成長動能
Thumbnail
破題於我們這次要聊的「不生氣之後,變身有錢人」其實喜怒哀樂,是我們相當常見的情緒反應。但是否我們真的要隱藏自己憤怒的情緒,來達成不生氣的目標呢? 其實我們最重要的,是要能夠知道 為什麼我們要減少,不知所云的發怒 讓自己的怒氣成為自己的,成長動能
Thumbnail
當人們歷經長期的不滿時 那原先憤恨不平的感受 被壓到了潛意識… 它也可能化成「瘀」積藏在我們身體的某部位 間接影響能量的流通 而能量長期被卡住 便形成了「鬱」 透過直覺式的畫畫或亂塗 跳過住在我們內在的「道德法官」 使內心的憤怒在紙上被我們看見 畫出來,就話出來了!
Thumbnail
當人們歷經長期的不滿時 那原先憤恨不平的感受 被壓到了潛意識… 它也可能化成「瘀」積藏在我們身體的某部位 間接影響能量的流通 而能量長期被卡住 便形成了「鬱」 透過直覺式的畫畫或亂塗 跳過住在我們內在的「道德法官」 使內心的憤怒在紙上被我們看見 畫出來,就話出來了!
Thumbnail
憤怒沒有什麼不對,如果因為憤怒,可以使你採取行動,去改變世界上某些必須改變的事,那你絕對應該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你的憤怒。 如果你的憤努,是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覺得自己不在工作狀態內,對業務無所適從,有心卻無著力點,那麼你應該憤怒起來,一
Thumbnail
憤怒沒有什麼不對,如果因為憤怒,可以使你採取行動,去改變世界上某些必須改變的事,那你絕對應該在必要的時候使用你的憤怒。 如果你的憤努,是來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覺得自己不在工作狀態內,對業務無所適從,有心卻無著力點,那麼你應該憤怒起來,一
Thumbnail
本篇短文以藝術治療探索自我焦慮為引子,說明「直覺」的重要性。藉由找回直覺力,放下慣常的理性與分析的左腦思考模式,重新拾回感性、直覺、創造的右腦思維,並能探索我們的潛意識,接納自我陰影,重拾失落的力量。
Thumbnail
本篇短文以藝術治療探索自我焦慮為引子,說明「直覺」的重要性。藉由找回直覺力,放下慣常的理性與分析的左腦思考模式,重新拾回感性、直覺、創造的右腦思維,並能探索我們的潛意識,接納自我陰影,重拾失落的力量。
Thumbnail
2月23日,No. 54,當憤怒來臨時 先前提到原子習慣這本書是行動手冊,再跟大家推薦訂閱作者James Clear的電子報,同時也介紹一下憤怒管理。
Thumbnail
2月23日,No. 54,當憤怒來臨時 先前提到原子習慣這本書是行動手冊,再跟大家推薦訂閱作者James Clear的電子報,同時也介紹一下憤怒管理。
Thumbnail
生長在台灣的文化環境裡, 當生活遇到壓力,和內心跌宕起伏的情緒時, 很少有人陪伴或教導我們「就好好釋放一下吧!」 親愛的,你發現了嗎? 或許只要一個安全的空間範圍,便能盡情釋放 就讓我們一起,來畫說壓力吧!
Thumbnail
生長在台灣的文化環境裡, 當生活遇到壓力,和內心跌宕起伏的情緒時, 很少有人陪伴或教導我們「就好好釋放一下吧!」 親愛的,你發現了嗎? 或許只要一個安全的空間範圍,便能盡情釋放 就讓我們一起,來畫說壓力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