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要「同鮭魚盡」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壽司店「壽司郎」最近推出了優惠活動,只要名字裡有「鮭魚」二字的人,在三月十七、十八日到店用餐就全桌免費。原本只是想刺激消費,沒想到卻掀起了鮭魚之亂。根據新聞報導,單日就有186人改名為鮭魚,不論是蕭鮭魚、郭鮭魚還是鮭魚丼飯,一時討論四起,台灣處處鮭魚竄游。

仔細觀察了這些「鮭魚群」上傳到各式媒體的身分證,他們的年次大多落在87到92年次間,差不多就是現在大學生的年紀。有人說改名是因為年輕人比較衝動,有人說這個年紀的人沒有社會的枷鎖,沒有太多證件,因而不用因為一次改名造成改動所有證件的麻煩。確實也有這種可能性,但我認為:橫空出世的「鮭魚世代」,是數位世界與現實世界正式疊合的一種表徵。

網路大約在我小學時出現的,那時的網路世界與現在相比無趣很多,只能偶爾在蕃薯藤上養只小蕃薯,在遊戲天地下載些小遊戲;幾年後即時通、無名小站和各式的線上遊戲出現後,數位世界才開始正式蠶食我的現實生活。每天沉溺在網路世界中,取名字頻率變高了,還可以隨時改名,於是名字的莊重、謹慎、儀式感也逐漸消散,想表現文學風時ID叫做「極光映碎冰」,心情不好時就改成「不要惹我」,宣洩著現實生活中的所有不滿。受網路浸潤更少而比我年長十五歲的前輩,他的ID數十年來如一日,都是他的本名。鮭魚世代的孩子,幼兒時期就接觸網路了,趣味暱稱、數位角色、反串形象隨意在指尖變身,而這份假想的超越便不知不覺的滲透到了現實生活。

二十年前,應該很難相信有人會為了吃一桌免費壽司,讓自己皈依於「鮭魚家族」,而在今天確實發生了。也許你覺得,改名字的也只是「鮭魚世代」幾萬人中的幾百人,但網路視窗是越放越大的,現在的數位觸角更綿密於過往,行動支付、電子商城、線上課程、虛擬名片,食衣住行育樂都離不開數位,無怪長者眉頭深鎖。

美國近幾年有所謂的「數位公民教育」,在孩童初入數位世界時,協助培養正確的數位世界觀,希望減少數位與現實世界混淆的現象,也許台灣也該跟進,避免美好的現實世界「同鮭魚盡」啊!

(刊登於中國時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薇瑄的沙龍
25會員
114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王薇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29
西班牙近期推出《人工智慧良善使用與治理法》草案,引發社會強烈反彈。該草案延續歐盟AI法規,對企業使用高風險或禁用技術祭出重罰,但對政府部門的違規行為,僅以「警告」與「紀律處分」帶過,形同免責。此種制度設計讓人質疑:當AI成為國家治理工具,誰來監控擁有監控權力的機構?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15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國進口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乍看是選舉年再度上演的經濟民族主義,實則是一次以關稅為槓桿的全球權力重構。這場關稅行動,打著保護本土產業的旗號,卻充滿選擇性與策略性操作,既向選民展示強硬姿態,又保留與盟國談判的籌碼。
2025/04/01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2025/04/01
AI正改寫21世紀的產業版圖。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競爭,不只是技術領先的角力,更是一場制度模型與產業結構的對決。兩國分別在政策驅動與市場機制下走出不同節奏,也映照出背後深層的地緣戰略與價值選擇。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