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的歧視、壓迫與污名:我讀《中國剩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從2009年開始,11月11日的光棍節(又稱雙十一節),在淘寶網推出的雙十一購物狂歡活動,與許多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跟進之下,逐漸演變為全球性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不過,有學者指出,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買氣蓬勃的背後所隱含的,其實是中國性別失衡的社會衝擊問題。過去中國為了控制人口增長,推行計畫生育,逐漸面臨的是男女性別比例失衡、少子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

雖然單身男性也被視為威脅社會穩定的一群人,但「剩男」問題在中國社會並未獲得太多的關注與議論。反倒是年近三十,居住於城市,擁有高學歷高收入,卻仍未進入婚姻的女性,承擔更為沉重的,來自家庭、社會,甚至國家媒體所施加的結婚壓力與單身污名,被貼上了所謂的「剩女」的標籤。

《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一書,是長期關注亞洲的社會與性別問題的社會學家洪理達(Leta Hong Fincher),在中國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以兩年半時間,通過訪談兩百多位受訪者為基礎的調查研究成果,於2014年以英文出版成書,並廣受好評,2015年則在台港兩地以中文出版。

回溯過往的歷史,現今中國女性的婚姻與財產權現況,是與時俱進抑或呈現倒退?目前中國的性別平權運動,又如何在國家的壓迫與性別歧視之下展開抵抗?洪理達的調查研究,所提供的視角與觀察,正好打破了過去人們對於上述問題的迷思。


2007年以來,中國官方透過新聞報導、社論、電視節目等媒體,以「工作太專注」、「事業野心太大」、「擇偶標準太挑剔」、「不願降低標準」等論述,對於居住在城市,年近三十的高學歷單身女子進行鋪天蓋地的污名化運動,藉此形塑大眾對於「剩女」的意識形態。

通過向高學歷的單身女子推廣婚姻與生育,呼籲他們停止專注於工作並走入婚姻,目的解決性別失衡危機,並遂行其提高人口素質的政策,並維持社會穩定。馴服焦躁的男性,被視為女性的一種「天職」,反之則被視為威脅社會道德結構。

而女性往往在在媒體與親友的輪番「轟炸」之下,將「剩女」逐漸內化為內心的一種恐慌,由於背負著強大的結婚壓力,往往拉著不適合的結婚對象,倉促的走進婚姻。



raw-image

男性在買房時,能獲得較多父母或長輩的金援,得以購買房產;反觀女性,尋求父母或家人協助購屋卻相當困難,甚至在孝道的壓力下,被要求出資贊助旁系的男性親戚買房,都是很普遍的事。

而中國現行房產登記制度的缺失,女性即便贊助了部分資金幫助男方購屋,夫家往往對房產的登記有較大的發言權,因此房產登記的所有權人,往往都是登記為男性。此外,挹注資金協助男方購屋,但認為房產所有權只登記在丈夫名下並無不妥;或是覺得自己不能夠如同男性一樣,要求父母金援購屋的女性,其實也大有人在。

可以說,中國男多女少的人口結構,並未使女性在婚姻市場中佔有優勢,反而是為了避免婚約中止,淪為所謂的「剩女」,導致在婚姻的各種權益上做出過多的讓步,特別是購買房產一事之上。女性與男性一樣承擔了結婚購屋的沉重壓力,卻常在付出可觀的購屋經費之後,又被迫放棄房產的所有權。


說穿了,中國「剩女」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個虛構的假議題。國家與媒體刻意形塑的「剩女」污名;社會再度接受對傳統性別角色的劃分;以及財產登記制度的缺失,將女性累積房產財富的權益加以排除。女性的婚姻權與財產權,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以至於迄今,正逐步遭到侵蝕並走向倒退。

作者也在書中透過歷史學者的研究成果,來加以佐證這種倒退的現象,女性今日財產權的薄弱,遠遠不如一千年前給予女性最大財產繼承權的宋代。元代以征服王朝入主中國,重新制定了符合蒙古草原傳統,與儒家父權習俗的財產繼承制度,自此以後女性財產繼承權的黃金時代走向逆轉,無論在財產繼承、婚姻和生育的法律與社會規範,都以改寫成對女性相當不利的狀況。

「剩女」魔咒、女性對財產權觀念的薄弱、過多讓步與性別歧視之下,若是在婚姻中遭遇家暴,受限於法律障礙與經濟上對男方的依賴,只能繼續困在婚姻暴力中難以脫身。而女性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成為「同妻」;單身或不同性傾向的族群,由於不符合異性戀模式的婚姻,則面臨更為嚴峻的處境。


台灣對於所謂的「剩女」,抑或是來自日文的「敗犬」一詞相信並不陌生,從東亞各國的網路、新聞與諸多影視作品中,類似的討論與戲劇題材可說俯拾即是,族繁不及備載。這種現象,無一不反映了東亞各國社會,對於步入中年、學歷與工作皆有一定成就的女性,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因為社會所賦予的性別角色與期待,承受著自身尚未步入婚姻的焦慮,與周遭對大齡單身的鄙夷,尤其是家人的不諒解。

睽諸過往的歷史,與本書所揭露的「剩女」汙名、歧視與困境來看,其實性別平等並非總是呈線性發展且逐步走向越來越進步的狀態,權益的爭取總是困難重重,但是權益的喪失卻總是非常容易。

或許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台灣這塊相對自由開放的土地。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仍時常面對不時出現於生活周遭,諸如對女強人或女博士的妖魔化,或是「單身女性無法了解一個家庭的需要」、「穿裙子不適合當三軍統帥」、「30歲以上女性未婚是國安問題」、女總統「未生小孩,不懂父母心」等與性別平權背道而馳,或帶有性別歧視的言論。

面對這些時而顯現,時而潛伏在你我周遭,與平權相違的意識形態,應該保持警覺,或許日後可能又會形成一股逆流,朝向我們反撲,侵蝕多年來台灣性平運動所累積的成果。

本文曾以〈中國「剩女」如何面對歧視、壓迫與污名〉為題,於2015年12月21日刊登於【故事Story Studio】網站。現修訂內文重新發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52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1/03
1984年朝日新聞刊登的全版廣告,刊登了10種當時話題新商品,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這些商品部份在外型和功能上持續進化,還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反映出廠商向消費者置入方便、安全與健康的行銷。
Thumbnail
2025/01/03
1984年朝日新聞刊登的全版廣告,刊登了10種當時話題新商品,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這些商品部份在外型和功能上持續進化,還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反映出廠商向消費者置入方便、安全與健康的行銷。
Thumbnail
2024/12/30
回顧2024年在方格子平臺上的創作活動與合作經歷,包括發表的文章數量、書籍合作、文稿審訂等。此外,作者分享了參加各種文學活動的體驗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表達了對合作夥伴和支持者的感謝,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邀約。
Thumbnail
2024/12/30
回顧2024年在方格子平臺上的創作活動與合作經歷,包括發表的文章數量、書籍合作、文稿審訂等。此外,作者分享了參加各種文學活動的體驗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表達了對合作夥伴和支持者的感謝,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邀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台灣大約從2018年開始吹起仇女的風氣,隨著媒體不斷的報導男性台灣人所遭遇的感情詐欺,體型被歧視,收入被歧視,台灣女性的擇偶與社交模式,令台男受到許多挫折與傷害,於是女人的問題,被追究在女權主義的發展上,但這是事實嗎? 真正的女權主義,更提倡女強人,男女平等,女人比男人的地位高也很自然 ㄖ
Thumbnail
台灣大約從2018年開始吹起仇女的風氣,隨著媒體不斷的報導男性台灣人所遭遇的感情詐欺,體型被歧視,收入被歧視,台灣女性的擇偶與社交模式,令台男受到許多挫折與傷害,於是女人的問題,被追究在女權主義的發展上,但這是事實嗎? 真正的女權主義,更提倡女強人,男女平等,女人比男人的地位高也很自然 ㄖ
Thumbnail
六月才過了一半,美國和中國都發生了一件在各自國內引起眾所矚目的社會大事 6月2號,強尼戴普和安柏赫德離婚之後,互告毀謗案的宣判日。 6月10號凌晨發生,下午披露錄像的唐山多男圍毆女子事件。 兩件看似性質完全不同,但其實事件背後都跟『性別對立』有關係。
Thumbnail
六月才過了一半,美國和中國都發生了一件在各自國內引起眾所矚目的社會大事 6月2號,強尼戴普和安柏赫德離婚之後,互告毀謗案的宣判日。 6月10號凌晨發生,下午披露錄像的唐山多男圍毆女子事件。 兩件看似性質完全不同,但其實事件背後都跟『性別對立』有關係。
Thumbnail
當婚姻成了商品 顯性與隱性的階級 教育不會立竿見影,但卻是解決衝突的關鍵 References Gooldchild, M. F., L. Anselin, R. P. Appelbaum, and B. H. Harthorn. (2000). "Toward spatially
Thumbnail
當婚姻成了商品 顯性與隱性的階級 教育不會立竿見影,但卻是解決衝突的關鍵 References Gooldchild, M. F., L. Anselin, R. P. Appelbaum, and B. H. Harthorn. (2000). "Toward spatially
Thumbnail
作者:卢诗翰(中國人),在許多管道都有發文 。精準明確的解析日韓女權發展與衰敗的歷史脈絡,可做為台灣男性借鏡。
Thumbnail
作者:卢诗翰(中國人),在許多管道都有發文 。精準明確的解析日韓女權發展與衰敗的歷史脈絡,可做為台灣男性借鏡。
Thumbnail
說穿了,中國「剩女」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個虛構的假議題。國家與媒體刻意形塑的「剩女」污名;社會再度接受對傳統性別角色的劃分;以及財產登記制度的缺失,將女性累積房產財富的權益加以排除。女性的婚姻權與財產權,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以至於迄今,正逐步遭到侵蝕並走向倒退。
Thumbnail
說穿了,中國「剩女」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個虛構的假議題。國家與媒體刻意形塑的「剩女」污名;社會再度接受對傳統性別角色的劃分;以及財產登記制度的缺失,將女性累積房產財富的權益加以排除。女性的婚姻權與財產權,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以至於迄今,正逐步遭到侵蝕並走向倒退。
Thumbnail
在這場,眾多行走避孕藥圍剿女性不婚不生地的網路風向中,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台灣社會太進步,舊時代和東南亞國家,甚至女權更為低落的社會才有高生育率,所以社會應該收回女性的權利,才能讓女性乖乖生孩子,然而事實呢?
Thumbnail
在這場,眾多行走避孕藥圍剿女性不婚不生地的網路風向中,許多人將矛頭指向台灣社會太進步,舊時代和東南亞國家,甚至女權更為低落的社會才有高生育率,所以社會應該收回女性的權利,才能讓女性乖乖生孩子,然而事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