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我可能錯了》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讀這本書帶給我三個省思:
一、愛因斯坦說過:「理性是忠實的僕人,直覺是上天的恩賜。但我們創建的社會卻只尊崇這個僕人,忘記這項恩賜。」
現在的社會,很強調應該要有怎樣的生活。或是你該做些什麼。但你真的需要這樣嗎?
你曾經有過順應自我內心而下的決定嗎?如果沒有,又怎麼能確定因為外在環境而再三思考過的決定就真的比較好?
順從直覺並非莽撞欠缺思考,而是放寬心的去理解自我內心需求。因為那才是你真正渴望。
學會傾聽內心聲音,說不定是更睿智的決定。
在前幾年,我自己內心浮現一個聲音:「我可以為台灣的散戶朋友做些什麼事。」
在當時我也不斷自我懷疑,我憑什麼可以做這些事。同時也會自我否定,為什麼要跳出來做這些事。這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好處?如果沒有,我為什麼要去做?然後我可以幫到多少人?會不會只是我一廂情願?
一連串問號,加上不斷的自我懷疑之後,我決定順從內心直覺去做做看。
大不了就是收起來不要做,反正這並不是我維生必須的工作。但如果我不去試試看,或許再過幾年當我沒體力去實現時,我就會不斷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去試試。
這幾年下來要講現實收益其實很微薄,但我卻因為踏出這一步而認識了許多人。也擁有了過去不曾想過的生活體驗。這才是更豐盛的收穫。
二、美國前總統艾森豪曾說:「計畫本身沒有價值,但做計畫是至關重要。」
作者又說,「人生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人生總有一天會結束。」
所以除此之外,你的人生是包含無窮可能,也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當你試圖控制一切的時候,只會讓生活變得孤獨、艱難、混亂和焦慮。
所以不妨讓我們放下企圖控制一切的念頭。順其自然、享受當下,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去感受生命中超出控制的美好。
你會在需要知道的時候,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你只會一直擁有需要的,但不會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
延伸到投資這件事上來看,很多人總是追求能控制各種變數,或是透過控制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但投資就跟人生一樣,充滿了由不確定性組合而成的無窮可能。你根本無法控制,更多時候只能隨著波動。當你越想控制住投資的無常,最後只會得到焦慮及混亂。
指數化投資正是一種放下控制的投資方式。
我們順其自然、享受當下。感受金融市場中不可預期的美好回報。
我們不會刻意想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但時間到了,我們自然就會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指數化投資人會得到自己需要的,因為我們不刻意追求那些額外想要的報酬。
不想刻意握住什麼,張開雙手迎接充滿生命力的投資報酬。
三、阿姜.帕薩諾:「我會知道」。
因為生命總有一天會結束,你選擇如何生活而不讓自己留下任何陰影就非常重要。
選擇問心無愧的生活不是因為宗教強調的因果報應,不是因為有人在計算你的功過。而是不要讓自己背負著羞恥、害怕別人知道的負面陰影包袱。
如果你為了私利去欺騙、傷害別人,如果你為了私利捏造、扭曲真相。你將會一直活在感到羞恥、害怕別人發現的痛苦之中。
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所塑造的樣子,你決定怎麼活,就決定你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天堂地獄不存在什麼特定的地方,他就在你的心中。
如果你現在為了謀取私利而捏造、扭曲事實去提供別人投資建議。你真的良心會安?或許你現在能夠合理化自己的說法,但當社會版又出現因為投資失利而發生的不幸消息,你的內心會不會突然顫抖一下?
你是真的想帶給人幸福,還是為了訂閱或是課程可以多賣一些?
如果你知道所給的投資建議會紮紮實實影響到別人的幸福,你敢無愧於你給的建議嗎?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希望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還能勇敢直面內心。
雖然作者曾經是佛教泰國森林修行派的僧侶,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一本宗教學的書。
如果有機會,建議可以透過這本書來幫助自己反思人生至今的種種。
請注意,不要控制。不要認為透過這本書就是要學習到什麼成就。我覺得如果你能透過這本書得到什麼啟發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就順應著書中內容慢慢讀完就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問我,「在網路上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推動自己的理念。最需要什麼能力?」 我的回答肯定是《鈍感力》了!
我會追蹤很多人的臉書。是追蹤不是加友,而且我已經很久沒主動要加人好友。 我很少會針對追蹤對象發的文做回應。如果有去按個讚或是做分享,那絕對是讓我心有戚戚焉的好文。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男人名叫楊斯棓,是一個醫師。因為他每次出場都會唸詩。 為什麼他出場都要唸詩?
在投資人間常常會討論一個問題:「投資到底存不存在超額報酬(Alpha)?」
如果你問我,「在網路上公開發表自己的看法,推動自己的理念。最需要什麼能力?」 我的回答肯定是《鈍感力》了!
我會追蹤很多人的臉書。是追蹤不是加友,而且我已經很久沒主動要加人好友。 我很少會針對追蹤對象發的文做回應。如果有去按個讚或是做分享,那絕對是讓我心有戚戚焉的好文。
今天大年初三,來跟大家分享近藤麻理惠的新書《學會整理,就會喜歡自己:麻理惠的怦然心動居家生活》。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一直對於「整理收納」的想法就是把不要的東西丟掉,有需要的留下。再來就是把物品歸位就好。 但我相信你一定會跟我一樣,在整理房子的過程中花最多時間就是在回憶為什麼會有這樣物品
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男人名叫楊斯棓,是一個醫師。因為他每次出場都會唸詩。 為什麼他出場都要唸詩?
在投資人間常常會討論一個問題:「投資到底存不存在超額報酬(Alph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像棒槌一樣敲醒你的腦袋的一本書,適合每個人,推薦! 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 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但,完全不是! 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
Thumbnail
來自瑞典的前經濟學家-比約恩.林德布勞,在工作最最輝煌的時期深受著來自內心的召喚,那無形的強大力量,讓他當下就折服,而開始了他的17年林僧人生活。而本書旨在以平靜輕鬆的方式講述他附有哲理的人生經歷。 在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有一片原野。我會在那裡和你相遇 我們很常陷入某種頑固的信念,而且總是認為自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作者比約恩在26歲辭掉高階主管工作,到泰國成為森林僧人,17年後還俗回到瑞典 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流水帳,忠實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體悟和故事, 作者人生的巨大轉折不會有過多解釋,基本上就是「直覺」,對想要解開人生謎底的讀者,可能感到失落 ,但這本書想說的並不是「找到解答」,而是「放下信念」
Thumbnail
外婆在兩年前過世了。 當整理外婆遺物的時候,才發現外婆的衣櫥掛的外套不到10件,東西也極少,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是否被虐待,感覺物質條件不好等等,我卻不這麼認為,反而我的內心非常震撼,這些衣服再好看,都是帶不走的,在過世的時候,留下的物質越少,除了比較不造成家屬處理困擾外,其實是一種輕巧而沒有包袱的離開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40《我的戰場在產房》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Thumbnail
Stephen跟Sandy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乘著Sandy親自撰寫的歌詞,把積存在心內、你跟我、跟世界之間的瘀血全都推走,全都驅散。結他的傾瀉,不是因為通心術的修練過程艱辛,而是給予我們面對不快的力量,營造出那份把鬱悶都驅走,把怨恨都放下的暢快感覺。
Thumbnail
《我們》劇情暗喻分析 在這齣電影中,喬登·皮爾導演運用他一貫的敘事風格來講述種族以及社會階層的議題。就如同其餘喬登·皮爾自編自導的電影一樣,故事都由黑人擔任主角,並在劇情中安插些許事件來表現黑人與白人的社會地位差異。不過除了電影有明顯道出的社會議題,依我看來,整個故事也正好能夠對應到人在面對「心魔」
Thumbnail
很喜歡『方格子』與『圓神出版社』舉辦徵文比賽的名題「我寫故我在」,本沒打算參加,皆因從來不覺自己是「筆耕者」,把工作涉及的文字記錄視為「報告」,跟據「客戶要求」而寫的「報告」。「博客」盛行時,自己也曾先後在香港「Yahoo」與「Sina」有個小窩,寫著,寫著,直至兩單位關門大吉。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是瑞典最暢銷的心靈書。26歲的經濟學家比約恩,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在即將接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之際,毅然決然地順從自己的內心,放下一切,前往泰國當森林僧侶。在世界各地度過17年的僧人生涯,結識許多懷抱人生智慧的前輩們。
Thumbnail
一月份的《豐盛早鳥讀書會 》輪到我導讀《刻意放鬆 》這本書中其中一章「放下我執」 佛教中指對一切有形和無形事物的執著,也就是"執著自我",即以自我爲中心,一切以我爲前提,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 我們的主觀意識,尤其是自己認同的內容。 那麼你的”我執”是什麼呢?
Thumbnail
像棒槌一樣敲醒你的腦袋的一本書,適合每個人,推薦! 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 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但,完全不是! 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
Thumbnail
來自瑞典的前經濟學家-比約恩.林德布勞,在工作最最輝煌的時期深受著來自內心的召喚,那無形的強大力量,讓他當下就折服,而開始了他的17年林僧人生活。而本書旨在以平靜輕鬆的方式講述他附有哲理的人生經歷。 在是非對錯的想法之外,有一片原野。我會在那裡和你相遇 我們很常陷入某種頑固的信念,而且總是認為自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作者比約恩在26歲辭掉高階主管工作,到泰國成為森林僧人,17年後還俗回到瑞典 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流水帳,忠實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體悟和故事, 作者人生的巨大轉折不會有過多解釋,基本上就是「直覺」,對想要解開人生謎底的讀者,可能感到失落 ,但這本書想說的並不是「找到解答」,而是「放下信念」
Thumbnail
外婆在兩年前過世了。 當整理外婆遺物的時候,才發現外婆的衣櫥掛的外套不到10件,東西也極少,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是否被虐待,感覺物質條件不好等等,我卻不這麼認為,反而我的內心非常震撼,這些衣服再好看,都是帶不走的,在過世的時候,留下的物質越少,除了比較不造成家屬處理困擾外,其實是一種輕巧而沒有包袱的離開
🕮此為Podcast說書頻道【TOGETHER 一起讀】EP40《我的戰場在產房》文字稿,建議可以搭配音檔效果更佳: 👉ApplePodcast:TOGETHER 一起讀 👉Spotify:TOGETHER 一起讀
Thumbnail
Stephen跟Sandy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乘著Sandy親自撰寫的歌詞,把積存在心內、你跟我、跟世界之間的瘀血全都推走,全都驅散。結他的傾瀉,不是因為通心術的修練過程艱辛,而是給予我們面對不快的力量,營造出那份把鬱悶都驅走,把怨恨都放下的暢快感覺。
Thumbnail
《我們》劇情暗喻分析 在這齣電影中,喬登·皮爾導演運用他一貫的敘事風格來講述種族以及社會階層的議題。就如同其餘喬登·皮爾自編自導的電影一樣,故事都由黑人擔任主角,並在劇情中安插些許事件來表現黑人與白人的社會地位差異。不過除了電影有明顯道出的社會議題,依我看來,整個故事也正好能夠對應到人在面對「心魔」
Thumbnail
很喜歡『方格子』與『圓神出版社』舉辦徵文比賽的名題「我寫故我在」,本沒打算參加,皆因從來不覺自己是「筆耕者」,把工作涉及的文字記錄視為「報告」,跟據「客戶要求」而寫的「報告」。「博客」盛行時,自己也曾先後在香港「Yahoo」與「Sina」有個小窩,寫著,寫著,直至兩單位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