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我發表一篇關於台灣哲學的學術論文,〈變遷社群中的個人
──發展廖文奎哲學以調和社群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對立
〉,在《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最新一期74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下列連結閲讀全文。
這篇論文是探討日治時代台灣哲學家廖文奎的英文名著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mmunity ,並發展其中的觀念與命題,以便調和當代政治哲學和科學哲學中,存有論的個人主義與社群主義的爭論。摘要如下:
摘要
1980年代間政治哲學的社群主義對於自由主義的自我觀提出批評;科學哲學也有個人主義與社群主義的爭辯。台灣哲學家廖文奎在1933年出版《個人與社群》,論證「個人在本質上是社群的產物,偶然卻能成為社群的指引。」這個論點似乎能調和社群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對立。本文發展廖文奎的個人與社群哲學,再連結孔恩的科學社群概念,企圖重探個人與社群的關係,調和社群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對立。本文區分 community 的兩個核心涵義:一個涵義是指「由許多個人所構成的群體或共同體」;另一個涵義是指「把這些個人總括在一起的共同特性」。根據這兩個涵義,我論證:許多個人構成了社群的群體而且社群的共同特性也塑造了個人,但有的個人偶然能引導社群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