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的實驗日誌|5 自學日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因為參加的實驗教育團體是共學與自學日混搭型態,一週裡有二天會是自學日,因此,對於那二天要怎麼安排與利用,一直都很掛心,也因為沒有走過自學,一直不知要怎麼安排才好,所以,網路找資源就成為近期的日常。

我缺的是學習資源嗎?不,網路上其實有不少很棒的或免費的學習資源,像是大家已熟知的均一教育平台學習吧島島阿學⋯⋯等,在本土三級疫情期間,這些尤其被大量使用,我覺得自己需要的是方法,怎麼引導孩子自學、怎麼引發他願意自主學習的方法,然而,在這方面,大概是之前沒找對方向,所以GOOGLE大神老給我不是我想要的資訊。


自學的方方面面

前幾天,群組裡有朋友分享了「台灣燈塔教育節」的論壇資訊,一開始其實也沒多留意,想著假日有空就順手報名,卻感覺找到了一些線索?在唐光華、曲智鑛二位講者分享的這一場裡,聽到一個挺小的資訊,談話中提到「自主學習促進會」,之前因為有加入「在家自學社群」,也知道有這個單位,只不過,一直沒想過去該單位官網逛逛,不知為什麼在那一刻,一閃而過的念頭,讓我去官網瀏覽,也開始轉換搜尋的關鍵字,然後,感覺似乎有一絲絲一絲絲的曙光照了進來,也稍稍地為我這個內心焦慮的媽媽提供了一點方向。

分析了一下自己,在安排自學這件事上,我好像有幾個面向需要面對與處理:

1.心態、2.方法、3.資源

其中第3點,在網路資源豐富的這個世代,要找學習管道相對是容易的,也有不少單位會想辦法用不同管道把這些內容送到眼前,但是在心態與方法上,我目前的確有所不足。

先說心態,雖然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也得承認內在的焦慮與不安,尤其自學日看到孩子"耍廢"時,更是考驗自己,那個「怎麼在浪費自己生命」的聲音,時不時會爬上心頭。而唐光華、曲智鑛二位講者分享的這一場講座,在某方面,多少穩定了自己的內在:

唐光華老師提出的十點,另用文字整理如下:

  1. 維護孩子自我超越的本能:家長要長期維護與支持每個孩子生而具有的好奇心、想像力、創造力與自我超越的意志與本能。
  2. 與孩子平等對話:家長要適時放下權威,以平等心與孩子對話,養成與孩子講理與講情的習慣,不要動輒用獨斷的威權,威嚇與壓制孩子。
  3. 保持開放的心:家長以開放的心,為孩子創造與提供多元的學習情境與資源,幫助孩子找志趣與熱愛。
  4. 多讚美孩子:家長要常發現、欣賞、讚美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感受與相信自己在父母心中是好孩子。
  5. 了解孩子差異:家長不要以學校成績高低來評價孩子優劣,要了解不同孩子有不同學習風格、路徑與節奏:金字塔與倒金字塔、快捷型與慢成型、直線型與曲線型、學科型與技藝型。
  6. 多給孩子留白時間:家長要勇於給孩子留白時間。孩子有屬於自己足夠的留白時間,才可能發展自主性,與找到熱愛的領域。
  7. 同儕與共好:鼓勵孩子與同儕發展互助與共好關係,而非競爭關係。孩子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越強,未來越能成就自己,貢獻國家與世界。
  8. 培養孩子多美德:除了學科與技藝學習外,無論孩子特質如何,有些共同的美德(素養)需要培養:仁愛、誠實、守信、正直、獨立思考、毅力、勇氣等。
  9. 做孩子典範:孩子都很愛家長,會模仿家長與學習家長,家長不分職業與學歷,都要很自覺地期待自己與要求自己,無論待人處事與終身學習習慣,都要成為孩子的典範。
  10. 永遠保持樂觀:家長養養孩子雖然有甜美與歡樂,一定會遇到無數困惑與挫折,甚至想放棄。家長遇挫折時一定要堅信,上天一定會給孩子一條路走。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信心與樂觀。愛孩子與對未來樂觀是不可分割的。

引導,是門大學問!

接著則是方法。

孩子小五,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像國高中能夠自己搜尋網路資源,但也並非完全不會使用網路,對於如何自主學習,不只是他需要時間摸索,我也是。而且,其中還包含許多可能是需要大人協助的地方。因此,要怎樣跟著孩子規劃出一套適切的學習計畫,成為我目前極需解決的問題。

網路上找到了一位媽媽的分享文,關於自學的現場,我覺得佷珍貴,可惜的是篇數並不算多,後來也沒更新,只能稍稍瞥見別人家是怎麼自學的樣貌。那我們家呢?一開始時,跟孩子一起討論在家自學時要做什麼的清單,他列了這樣的清單:

raw-image

二週下來,他最常做第1項、第2項,偶爾會有3、6、7項,昨天,好不容易心血來潮想做第8項,因為不知如何學,加上他英文程度弱,所以媽媽我特地幫他找了幼兒版的「聽故事學英文」給他,但我感覺,是一場災難。

一開始,其實是找了生活英文單字的音檔給他聽,發現他好像吃不進去?所以改選了幼兒版英文,等他聽完後,問他剛才聽到什麼,孩子回我「故事」,心中OS:廢話!我當然知道是故事,但也還是決定好好問下去:「故事內容說什麼呢?」,結果,孩子含糊其詞的帶過,我心想,他鐵定沒專心聽,但是,不想把自己的判斷就當成事實,所以再問了其實一開始我就問過,他也有回答過的問題。

我:不公平英文怎麼說?
兒:⋯⋯不知道⋯⋯
我:剛才一開始不是才問過你,你有回答出來?
兒:⋯⋯忘了⋯⋯
我:(深呼吸⋯⋯呼吸⋯⋯)那你剛才聽到什麼?
兒:不知道⋯⋯
我:(聲音肯定有高八度)不知道?!(提醒自己:忍住)那剛才的你聽得懂嗎?
兒:中文的解釋聽得懂。

我:(心中疑惑,難道對他來說仍太難?)那,你想怎麼學?(問出來就知道我根本問了一句廢話)
兒:不知道,我英文就是學不好。
我:(告訴自己:找亮點,用他成功經驗幫助他)那你怎麼學會玩薩爾達(一款Switch遊戲)的?
兒:就YOUTUBE找影片搜尋,然後練啊。
我:那英文也一樣啊,你有沒有找過如何學英文?
兒:有

我:(心中驚訝,竟然有?!)那你看到什麼?
兒:不知道
我:不知道?!(警鈴大作)如果你吃過蘋果,你會跟別人說不知道蘋果的樣子和滋味嗎?!你是真的有找嗎?
兒:有
我:那你怎麼找的?用什麼方式找?
兒:不知道
我:(內在聽見爆炸聲,已經認定小孩根本沒找,加上一連串不知道,讓我更怒,忍不住開始碎唸模式)⋯⋯如果你有找過,怎麼會連怎麼去找的方式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要學?⋯⋯如果你是這樣的學習態度和方式,乾脆送你回學校⋯⋯(以下千字省略)⋯⋯

意識到自己滿滿的情緒,除了生氣,也覺得疲憊,好像變成我在自學!?都是我在做功課!當然,也有無力,不曉得到底該怎麼教這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狀況,決定中止,因為再說下去,只是發洩個人情緒,孩子根本沒在聽⋯⋯。

就這樣經過大約十分鐘後,孩子從房間出來,請我過去,想跟我說他的想法。(這一點他倒是成熟,整理完情緒後,可以好好表達想法。)

兒:我本來今天想挑戰我最不會的英文,你不稱讚我也沒關係,我是真的不會,不知道該怎麼學,結果你還罵我⋯⋯。

聽到他這一段,驚訝原來他想被我稱讚今天挑戰了英文,想了想,決定這樣說:「其實我心裡也很開心你今天願意學英文,但有時候只是放心裡,我不會每次都稱讚你。你不會,沒關係,我們可以一起找方法,可是我剛剛覺得,我很努力幫忙你找,想看看你喜歡用什麼方式學,但你一直說不知道,我會很生氣,也很挫折,不知道到底可以怎麼幫忙你。這就像,如果你一直跟我說話,我只是嗯嗯嗯的回答你,你會高興嗎?」

兒:不會,我也不喜歡你看手機時只會那樣回我。好,媽媽,我知道了。

就這樣,英文沒學,還耗掉了一個下午。但是,我也發現,他這個階段的自學,根本還需要很多引導,但是,要如何引導,卻不變成他的依賴,怎麼給出自由,但仍有界限,⋯⋯這些,我也都還在摸索,仍找不到好方式⋯⋯。

跟孩子討論吧!

在唐光華、曲智鑛二位講者分享的講座中,曲智鑛提出了一位老師曾問他的問題,大意是說在自學中,老師到底又要是什麼樣的角色?談話中,曲智鑛提出了以孩子為主體的學習,認為,與其問老師要成為什麼角色,不如去問孩子,老師可以是什麼角色。


不心急,慢慢來吧!

在我看到自主學習促進會中提及「學習自律四階段」的文字後,我在想,自學日的這個部分,或許,我太心急了,得慢慢來,再走慢一點,然後,才能在其中找到屬於我們的韻律吧。

不論是心態上,或是方法上。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愛心、贊助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忙拍拍手!更歡迎訂閱我的專欄或追蹤我專欄訂閱請點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ookiebrother.scholastica/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ookiebrother.scholastic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4/09/02
九月了。 過往九月,都在為社大開學的事張羅著,每個週末也都準備著下週長者教學事宜。 今年九月,空了下來,以一個學生的身份,期待著開學的到來。 雖然,這樣期待的心情,好像已經對不同的人說了一遍又遍,但又小心翼翼地,深怕說了太多惹人嫌。那就書寫下來吧!我跟自己說。
Thumbnail
2024/09/02
九月了。 過往九月,都在為社大開學的事張羅著,每個週末也都準備著下週長者教學事宜。 今年九月,空了下來,以一個學生的身份,期待著開學的到來。 雖然,這樣期待的心情,好像已經對不同的人說了一遍又遍,但又小心翼翼地,深怕說了太多惹人嫌。那就書寫下來吧!我跟自己說。
Thumbnail
2024/08/09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2024/08/09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2024/07/26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2024/07/26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已經自學一年的我,發現身為自學生(尤其是個人自學),因為沒有學校的資源(師資),所以特別需要自己花時間摸索資源來恊助,如果你也剛好像我一樣,剛開始自學,真的需要特別多的支援及自己花時間摸索資源,那麼本篇文章一定會幫助你許多!
Thumbnail
已經自學一年的我,發現身為自學生(尤其是個人自學),因為沒有學校的資源(師資),所以特別需要自己花時間摸索資源來恊助,如果你也剛好像我一樣,剛開始自學,真的需要特別多的支援及自己花時間摸索資源,那麼本篇文章一定會幫助你許多!
Thumbnail
這一屆升上高三的學生,受到疫情影響頗深,不論是學校課程與校外活動改為線上辦理。這讓兒子感到失落,原本預期可以參加實體的比賽也都改變模式,甚至直接取消。課業之外的社團活動或是營隊參與,都少了好多。青春的靈魂是熱情澎湃的,於是他藉由社群媒體instagram籌畫了一個活動。
Thumbnail
這一屆升上高三的學生,受到疫情影響頗深,不論是學校課程與校外活動改為線上辦理。這讓兒子感到失落,原本預期可以參加實體的比賽也都改變模式,甚至直接取消。課業之外的社團活動或是營隊參與,都少了好多。青春的靈魂是熱情澎湃的,於是他藉由社群媒體instagram籌畫了一個活動。
Thumbnail
一萬字的報導:不去上學的多種可能;在人們還以為成績至上的時候,台灣已經有上萬個家庭選擇了多元教育和適性發展,讓孩子找到自己所愛,擁有真正的技能,適應未知的未來。
Thumbnail
一萬字的報導:不去上學的多種可能;在人們還以為成績至上的時候,台灣已經有上萬個家庭選擇了多元教育和適性發展,讓孩子找到自己所愛,擁有真正的技能,適應未知的未來。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因為參加的實驗教育團體是共學與自學日混搭型態,一週裡有二天會是自學日,因此,對於那二天要怎麼安排與利用,一直都很掛心,也因為沒有走過自學,一直不知要怎麼安排才好,所以,網路找資源就成為近期的日常。
Thumbnail
因為參加的實驗教育團體是共學與自學日混搭型態,一週裡有二天會是自學日,因此,對於那二天要怎麼安排與利用,一直都很掛心,也因為沒有走過自學,一直不知要怎麼安排才好,所以,網路找資源就成為近期的日常。
Thumbnail
最近接下了一個小任務,就是去各個學校向老師們分享 DFC四步驟如何運用到教學之中,但是理論都可以講得高大上,但就是理論,為了避免現場老師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決定帶著揚揚去分享自己如何將 DFC運用在生活之中,解決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最近接下了一個小任務,就是去各個學校向老師們分享 DFC四步驟如何運用到教學之中,但是理論都可以講得高大上,但就是理論,為了避免現場老師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決定帶著揚揚去分享自己如何將 DFC運用在生活之中,解決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
Thumbnail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
Thumbnail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Thumbnail
每年的4、10月是自學生的大月,想要申請自學的學生需要在這個月遞交出一份計畫,在這份計畫裡面,經常被期待要看見自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的規劃,或者換句話說是”讀書”計畫。如果我們這樣想:一般體制就學的孩子他們的學習計畫,很可能是由學校班級老師撰寫,或者甚至是整個學校行政團隊的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自學進行到了第三個月,這一段時間以來大部分的時間規劃都還掌握在大人的手裡,這麼做並不是大人只想要這樣做,好像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作息時間。
Thumbnail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Thumbnail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