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7年時,我是一個上班族,湊巧看了鳴響雪松系列書後,我便下定決心放棄都市的一切。

當時我已非常厭倦都市的生活,由於工作壓力太大,身心都出現警訊,不只得了胃潰瘍、乾眼症、失眠、便祕、內分泌失調,還出現憂鬱症狀,搞不懂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生活中唯一的方向,只是作為社會的一顆小螺絲釘,每天過著忙、茫、盲的生活。

湊巧看了鳴響雪松系列書後,我心中燃起一絲火苗。
「如果自給自足真的有可能性,就讓我親眼看看吧。」我先辭職,後來賣掉正在繳貸款的公寓,提著一只行李箱四處流浪。

沒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去都市了。這場不可思議的奇幻之旅,遠比我以前做過的任何夢想都還要瘋狂...

我在全台灣的農場打工換宿,如飢似渴的尋訪任何與自給自足相關的知識與技術,在烈陽底下,以汗水澆灌泥土,奮力揮舞的四肢被蚊蟲叮到爛掉,胸口的心臟拼命跳動,身體傳來一陣陣酸爽疼痛,也曾賞玩壯麗美景,踏過春暖花開的山林,側耳傾聽山羌吶喊、貓頭鷹的低吟,頭頂是星空,腳下是潺潺溪水,身邊飛舞上千隻螢火蟲,這一場披星戴月的夢,在我心中彷彿不會停止。
2021年時,我遇到了一個跟我一樣渴望家園的伴侶。我們在台南貸款買了一塊土地,決心要把這塊土地打造成自己自足的祖傳家園。
這對我們兩人都是非常大的挑戰,不只要賺錢還貸款,同時還要開闢土地、照顧園區裡的動植物,一邊四處上課學習建設家園,過程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但也有苦有樂。
實際上回歸農村,開闢自己的家園,和書籍跟電影寫得很不同,書籍跟電影多半是呈現出夢想美好的模樣,但現實是骨感的,甚至是血淋淋的。失敗是家常便飯,流血流汗、忙到灰頭土臉、腳不點地才是常態。

我們打算將自己從零開始打造祖傳家園的過程,仔細地記錄下來,寫在這個專欄。也希望我們的故事能鼓勵每一個渴望家園的人,若能帶給您一點啟發,那就是我寫文章最快樂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9會員
29內容數
我本是一個上班族,2017年時,決定放棄都市的一切,踏上自給自足之路。現在,我已貸款買下了一塊農地,從零開始經營自己的家園,悉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我們家有三隻狗、一頭牛、兩隻鵝跟一群雞,過著每天跟動植物打交道的生活!這裡是我們從零開始打造家園的全紀錄,歡迎光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類型的書一直是我喜歡的,但常常都只看看,把它當神話般看完就供著、送出。類似的議題:旅居、青農、與土地親近、自給自足、友善農法、隨著節氣生活,我好喜歡,卻不知為何提不起勇氣實踐。我不要當社蓄,不願意痛苦的賺了錢然後拿來看醫生、花在別人說好棒棒的娛樂上面,然後漸漸老去。作者的文筆我好熟悉,也許早看過她
Thumbnail
本書分享了作者李盈瑩移居宜蘭十年的生活經歷,探討了離開穩定工作的勇氣與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李盈瑩以自身的故事描述了一種物質簡約但精神豐富的生活,讓讀者反思為自己勞動的真正意義及對城市生活的重新思考。透過這本書,讀者將感受到在農作勞動中的療癒力量,並獲得面對生活挑戰所需的勇氣。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在人資職涯的第六年,我曾經陷入非常深的迷惘,覺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正在過的生活截然不同。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 <沙郡年紀>是我上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果都市人太少接觸大自然會像太陽曬不夠一樣缺乏某種維生素,本書或許能作為營養品代打一下。
Thumbnail
翻到2021年七月紀錄的一個夢。那一年我因為工作住在潮濕的山上,離稍微擁擠的人潮需要搭上30分鐘公車的距離。我常覺得自己缺乏身而為人的意識,也因此對人有著超出常理的好奇,流著一半隱居荒野,與世隔絕的血液,另外一半則在城市高樓,市井小民的混雜裡翻騰。我喜歡在迷茫的燈海裡走路,那讓我有著完全不屬於任
Thumbnail
我被都市的奢華所迷惑,可能是因為在山上待太久了但是下山後又開始懷念起山上的一切故事...   記得來武陵農場的第一天...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類型的書一直是我喜歡的,但常常都只看看,把它當神話般看完就供著、送出。類似的議題:旅居、青農、與土地親近、自給自足、友善農法、隨著節氣生活,我好喜歡,卻不知為何提不起勇氣實踐。我不要當社蓄,不願意痛苦的賺了錢然後拿來看醫生、花在別人說好棒棒的娛樂上面,然後漸漸老去。作者的文筆我好熟悉,也許早看過她
Thumbnail
本書分享了作者李盈瑩移居宜蘭十年的生活經歷,探討了離開穩定工作的勇氣與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李盈瑩以自身的故事描述了一種物質簡約但精神豐富的生活,讓讀者反思為自己勞動的真正意義及對城市生活的重新思考。透過這本書,讀者將感受到在農作勞動中的療癒力量,並獲得面對生活挑戰所需的勇氣。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在人資職涯的第六年,我曾經陷入非常深的迷惘,覺得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正在過的生活截然不同。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 <沙郡年紀>是我上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果都市人太少接觸大自然會像太陽曬不夠一樣缺乏某種維生素,本書或許能作為營養品代打一下。
Thumbnail
翻到2021年七月紀錄的一個夢。那一年我因為工作住在潮濕的山上,離稍微擁擠的人潮需要搭上30分鐘公車的距離。我常覺得自己缺乏身而為人的意識,也因此對人有著超出常理的好奇,流著一半隱居荒野,與世隔絕的血液,另外一半則在城市高樓,市井小民的混雜裡翻騰。我喜歡在迷茫的燈海裡走路,那讓我有著完全不屬於任
Thumbnail
我被都市的奢華所迷惑,可能是因為在山上待太久了但是下山後又開始懷念起山上的一切故事...   記得來武陵農場的第一天...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