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飛機降落,你的「適應力」夠不夠?(☑限時全文公開)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適應力」廣泛運用在許多層面,若要回到最初的理解,必須將時間卷軸拉回國中的生物課,從生物學解讀,最經典的莫過於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所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改變的物種。」

由此可見,「適應力」對於物種生存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延伸到現代隨著科技與資訊發展,演變成人類與機器人共融的職場環境,要培養的是可以「帶得走」的能力,包含能夠迅速適應身邊一切的改變。

何謂身邊的一切?
諸如氣候環境、飲食文化、生活習慣、通訊系統等。

這種狀態是即使你坐在地上,雙腳在空中來回胡亂踢著,嘴裡放聲吶喊「這不是肯德基~」也無法解決的,最終只能靠自己克服。


〔一〕氣候-首當其衝的課題

廈門與台灣沒有時差問題,時針秒針走同樣的步數,也看得見同一片星空。

來到廈門之時,正處盛夏,整個城市六個區域皆臨海的地理位置,使得空氣中夾帶著熱氣與水氣,悶熱的溫度就連站在陰影處都能夠深刻感受,就像大熱天還傻坐在電暖爐前,體感溫度直線上升,行動力瞬間下降,廈門地區也較少降雨,這樣炎熱的氣溫要一直到9月中後,才會漸漸轉涼。

這裡的冬天也不是普通難纏,同樣受到臨海關係,颳起的是陣陣海風,瞬間風力大約是6級強風,難以張傘,碩大強健樹枝被吹的搖晃,已經習慣台灣南部氣溫的我,第一次在異鄉面對瞬間從腳底冷上心頭,偶爾冷到頭痛發昏,若沒有毛毯或是保暖工具真的非常不適應。

這裡的禦寒工具大多為方便攜帶的「暖手寶」或「暖手袋」,可以很方便的透過USB接頭或直接插電進行充電後,即可帶著走,所以第一個冬天立刻下單買了電熱毯、暖手袋、暖暖包、大容量的熱水瓶(哈哈,是不是很弱),但奉勸真的不要鐵齒!

raw-image


〔二〕飲食-大街小巷都有包子饅頭

三餐是不論走到哪兒,都必須要解決的,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做事。

在台灣早已吃慣美式或複合式早餐店,來到這兒一早居然只有包子饅頭和燒餅拌麵?千百萬個吶喊也只能接受,摸索了一週,「早餐」居然也成了和室友及同事之間最基本談天的開場話題:

「你早餐都吃什麼?」

異鄉的飲食口味偏酸也偏鹹,我算是個重口味的飲食者,但這種酸鹹我不是很喜歡,只是對於飲食不是特別講究,所以就暫且將就了。

raw-image

對了,和我一起居住的室友都是台灣人,有點像大學生活幾個好朋友說好合租一層幾房幾衛浴的房,這裡的台灣朋友很喜歡跑大賣場或超市,最常見的賣場是熟悉的沃爾瑪(Walmart),只是我也是來廈門才初次聽過這個名字。

採買的除了早餐吃的土司麵包和果醬,就是中餐和晚餐所需的食材,很棒的是租屋處備有廚房,雖然自煮會多耗費一些時間,但還是習慣自己打理,也發現室友們從台灣收假回廈時,會帶些台灣才有的調味料及真空乾料,這可真的要好好筆記一下!

〔三〕生活-大家都叫你美女

一直很不習慣的,就是被稱為「美女」這件事。

在台灣對於這樣的讚美多半實屬校花,以及國民女神等級才有機會這樣被稱呼,但在這塊土地很特別,不論是市場賣菜年過五十的大媽,或是在觀光區較賣的小哥,女人一律稱之「美女」,男人一概稱為「帥哥」

你可能會好奇,會有叫不出口的時候嗎?
剛開始會吧!確實有些彆扭。

畢竟已經被字詞解釋所限制,所以跨不過自己內心的那道坎。

原來習慣被稱為帥哥美女,也算是一種入境隨俗。

◧就醫昂貴,成藥必備

在中國所有的勞動者適用的是社會福利稱為「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由於台灣人在台已有繳納勞健保,且對當地的醫療體系也不熟悉,需要高能量的醫療資源大多選擇回台,所以並未參與當地保險,對於是否幫就業的台灣人投保,各省份作法也有所不同,只是當時自己在廈門並未受到強制規範。

說到這,也正是因為沒有像台灣全民健保制度,醫療費用也相對昂貴,一個不小心感冒發燒,診所就醫吊兩罐點滴,拿了幾包藥,就是120-160人民幣(以現時匯率1:4.3換算約將近500-700元新臺幣),為了對抗突發小毛病,提前準備一些成藥是不可或缺的。

倘若真遇到棘手的病情,還是可以選擇到廈門長庚醫院,在此就醫的好處是開齊相關證明文件、醫療費用收據、診斷書等,經查證通過,回到台灣是能夠向健保局申請費用的核退。

◧手搖飲特貴,零食多口味

在台灣隨處可見的連鎖手搖飲,在中國也有當地自創的飲品,但只要是從台灣引進的品牌,例如貢茶和COCO都可,價格瞬間水漲船高,卻依舊大排長龍,顯現的是當地人對台灣的憧憬,也非常符合廈門首推觀光的沿海城市。

當我看著招牌人氣激推一杯中杯大小的珍珠奶茶要價18人民幣,對於已經習慣台灣飲料消費水平的我來說,只能倒退三步速速離開,真的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啊!

前文有提到的大賣場,零食區只能用琳瑯滿目來形容,寬敞的空間,整齊的排列著各式當地或進口的零食,光是我們熟悉的「樂事」就有不下十五種口味,一字排開的顏色深深吸引著我,但還是原味與青檸口味比較適合我。

raw-image


〔四〕通訊-揪團來翻牆

最大的阻礙是網域的差異,搜尋引擎出現的不是熟悉的奇摩yahoo和Google,而是「百度」,沒有Facebook、沒有Instagram、沒有YouTube、更沒有Line。

因此產生與台灣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隔閡,但其實也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只要連得上無線網路,一鍵「翻牆」,躍過受限區域就能夠再次暢行無阻,這也是台灣朋友的交流重點之一,彼此推薦著最優質的「翻牆」程式。


「水土不服」常發生在人們離開熟悉場域,初訪國度或是遷徙新地區生活。

老一輩的人習慣在出遠門之前,準備一瓶家鄉的水,再順利抵達目的地之後,加入當地的水,使其融和,藉以表示自己與當地水土的結合。

你問:所以最後有帶家鄉水嗎?
我說:有欸!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可能這也是讓我在廈門過得還可以的原因之一吧!

氣候、飲食、生活和通訊,是最平凡也最重要的小事,也是在抵達廈門後,最實際與貼近生活的感受,有更多的體驗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分享,期待讀者細細品味


你好,我是茶布斯,接下來部分相關「廈門」的系列文章,將會收錄在〈我要當老闆〉的付費專題, 歡迎對不同地區工作有興趣的讀者訂閱,支持我的創作
也歡迎透過按下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以實際行動贊助支持我。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48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我要當老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小資女的氧氣人蔘
218會員
103內容數
自我成長、閱讀、職場、心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公園附近熟悉環境和找合適的租房地點,對方問我們是否方便填寫問卷? 對於無家可歸的人的想法?
Thumbnail
在公園附近熟悉環境和找合適的租房地點,對方問我們是否方便填寫問卷? 對於無家可歸的人的想法?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四。天氣:陰雨。 從台灣回來後沒幾小時立刻回到中央火車站上班,一連工作四天今天終於休假。女兒小丹白天在褓姆家,這時我終於有機會寫寫故鄉之旅的收穫。 這次我從台灣帶回很重要的親情與友情的感動,生命與生活帶給我的啟示,讓我深刻體認人要「活在當下」……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四。天氣:陰雨。 從台灣回來後沒幾小時立刻回到中央火車站上班,一連工作四天今天終於休假。女兒小丹白天在褓姆家,這時我終於有機會寫寫故鄉之旅的收穫。 這次我從台灣帶回很重要的親情與友情的感動,生命與生活帶給我的啟示,讓我深刻體認人要「活在當下」……
Thumbnail
一些具挑戰性但惱人的事,一些令人尷尬但有趣的時刻,以及一個事實。
Thumbnail
一些具挑戰性但惱人的事,一些令人尷尬但有趣的時刻,以及一個事實。
Thumbnail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常說到空白G中心比較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空白G中心並非喜歡改變,而是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Thumbnail
在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學問裡,常說到空白G中心比較比較自在於適應和改變。空白G中心並非喜歡改變,而是認知到「人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所以改變並沒有甚麼可怕,好好接受它,適應它就好(而最大的課題在於,如何在改變中保存自我)⋯⋯
Thumbnail
「生活該追求物質無虞,還是心靈富足?」這個問題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個難以釐清的問題。但是世界萬物都是同樣的道理,沒有哪個面向的議題是獨立且清晰,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去趨近真實。 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地方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生而為人,但是「生」的權利卻是天差地遠。
Thumbnail
「生活該追求物質無虞,還是心靈富足?」這個問題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是個難以釐清的問題。但是世界萬物都是同樣的道理,沒有哪個面向的議題是獨立且清晰,我們只能透過不斷的思考,去趨近真實。 世界上真的有很多地方過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樣貌,生而為人,但是「生」的權利卻是天差地遠。
Thumbnail
「適應力」從生物學解讀,最經典的是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可見「適應力」對於物種生存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延伸到現代隨著科技與資訊發展,要培養的是可以「帶得走」的能力,包含能夠迅速適應身邊一切的改變。氣候、飲食、生活和通訊,是最平凡也最重要的小事,也是我在抵達廈門後,最實際與貼近生活的感受。
Thumbnail
「適應力」從生物學解讀,最經典的是達爾文提出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可見「適應力」對於物種生存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延伸到現代隨著科技與資訊發展,要培養的是可以「帶得走」的能力,包含能夠迅速適應身邊一切的改變。氣候、飲食、生活和通訊,是最平凡也最重要的小事,也是我在抵達廈門後,最實際與貼近生活的感受。
Thumbnail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Thumbnail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