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券一邊加碼,一邊卻出現無謂損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我在ETtoday的「雲論」發表了一篇主筆評論數位券綁定是讓民眾疲乏的一場『選秀節目』,經濟分析的觀點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看得下去,畢竟讀者各有偏好與立場。然主筆評論的篇幅有限,不是很多觀點與內容有機會可以說得明白。



raw-image

數位券綁定考驗數位能力,忽略數位落差

我相信一些人選擇綁定數位券,我也相信大多數人選擇紙本券,反正各有所屬,各有偏好,這本是平常之事,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這幾天,數位券的綁定作業讓一些人開始反悔,不外乎是綁定作業好似闖關一般,部分人綁定又捆定時失敗了,部分人在作業流程上受挫了,總之,整個數位券的綁定作業,是考驗民眾的數位能力,我相信,不是每個會滑手機的人都能夠勝任。

政府是沒有考量數位落差,所以,如我在文中所言能夠綁定且選擇綁定的人,可能落在30歲左右的人居多,這群人剛好是數位原民,出生在數位世代。40歲以上,尤其是50歲以上的人,多半有家庭者居多,支出的考量多了家庭因素,且數位能力較低,多半應該是領取實體券。

司馬昭之心

衝高數位券的領用,目的其實昭然若揭,所以我說是「司馬昭之心」。在數位券上,政府「找」了諸多銀行與支付業者「共襄盛舉」,用補貼與促銷企圖拉大領用率,本質上就不是為了效率、成本與環保考量,而是為了如三倍券一樣,用合併帳單模擬全體振興券的消費費金額,綑綁成邊際消費。說穿了,還是中了消費乘數之毒,然後,經濟部會再度說五倍券創邊際消費新高,完全不理會監察院審計部的查核報告。

但「唐鳳獸」的表演在資訊展露上卻過了頭,讓大家以為綁定數位券之後,政府就會直接派錢到帳戶裡,完全忘記振興券是消費券,本質上政府是希望你消費,不是嗎?怎會用振興券的思維期待政府直接派錢?夠荒謬吧?

數位券與實體券消費模式不一樣

其實,數位券和實體券的模式不一樣。數位券是你先消費,然後支付業者(信用卡發卡銀行)檢視消費清單合於扣抵條件後,消費者只要支付剩下的錢即可。其實,就是銀行代你墊付這筆消費款,然後再向政府請款,銀行當然不會發放五千元到你的帳戶,所以你得先消費,支付帳戶裡還得有錢,不然你怎麼消費?

難道,政府沒料到人民的天真?還是故意說不清楚,引導大家選數位券?

說到這,是我在「雲論」文章裡沒說到的,這些原貌,不是大家愛聽的。

加碼券分配的「無謂損失」

接下來,我來說說「加碼券」的發放問題。這次加碼券是綁定在五倍券上(不管事實體與數位),以抽獎或抽籤的方式決定誰能夠「得獎」,各位知道問題在哪了嗎?

想一下,你去填振興券的意願登記時,你是不是把加碼券「全選」了呢?(Taiwan Pay才能完全選),想一下,你為何要「全選」?還是連都沒想過,就直接全選了呢?

我開始點出了「選擇」與「分配」這個兩個問題。因為加碼券是限量,所以用抽籤(用抽獎比較刺激)的方式決定誰拿到加碼券,但在經濟角度看,這具備「效能」與「效率」嗎?事實上,我一眼就看出這有「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的問題。

每一個透過抽獎拿到加碼券的人,形式上是公平的,但實質上不具備「效能」與「效率」,做了不對的事情,也只好努力把事情作對,但政治上,以人民觀點而言卻是公平的,還很刺激,不是嗎?

各位一定猜透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拿到加碼券的人不見得會去消費,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需求,不是嗎?但有需求的人可能被排擠出去,因為他沒中獎!

我放棄了部分加碼券,但圈選的加碼券,我也有可能沒有機會會去消費,也即是我實質上剝奪了一個有需求的人的消費補貼機會。所以,這些拿了加碼券,消費了可能不是有需求的商品或者是服務,以及有需求卻無法拿到加碼券的人,把這些價值加總起來就是加碼券的社會總和「無謂損失」。

「無謂損失」就是企圖分配的結果,但這個不會在下一次審計部的查核報告中出現!

無法移轉的加碼券

既然加碼券的「無謂損失」已然存在,可否透過移轉,將加碼券移轉給其他人使用?因為加碼券是綁定在個人手機上,也即是說是具名,這就無法移轉他人使用,「無謂損失」仍無法降低。

因此,最終會出現加碼券的消費效益高估,兌換率可能不如預期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2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算投資報酬率的時候要把【未投入現金】當作成本來看。為什麼不能只看有買賣的部分就好。 當然這就會談到【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把這些錢放到某項投資工具上時可能會賺到多少錢。
Thumbnail
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算投資報酬率的時候要把【未投入現金】當作成本來看。為什麼不能只看有買賣的部分就好。 當然這就會談到【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把這些錢放到某項投資工具上時可能會賺到多少錢。
Thumbnail
「顧問,我最近找到一個很酷的理財機制,讓我在刷卡消費的同時也能做到投資喔!」 「好特別的理財模式!」我忍不住想來研究看看。
Thumbnail
「顧問,我最近找到一個很酷的理財機制,讓我在刷卡消費的同時也能做到投資喔!」 「好特別的理財模式!」我忍不住想來研究看看。
Thumbnail
本所許健鈴律師主持【歡迎搭乘,喜麗詩號】,要來跟大家談談五倍券的目的是在振興經濟,但是五倍券到底是什麼啊?與五倍券有關法律問題會有哪些呢? 本集重點 🔎 五倍券可以可以當成禮券使用嗎? 🔎 五倍券可能出現的詐騙手法有哪些? 🔎 未成年子女可以自己決定如何使用五倍券嗎? 連結點此 Apple
Thumbnail
本所許健鈴律師主持【歡迎搭乘,喜麗詩號】,要來跟大家談談五倍券的目的是在振興經濟,但是五倍券到底是什麼啊?與五倍券有關法律問題會有哪些呢? 本集重點 🔎 五倍券可以可以當成禮券使用嗎? 🔎 五倍券可能出現的詐騙手法有哪些? 🔎 未成年子女可以自己決定如何使用五倍券嗎? 連結點此 Apple
Thumbnail
這是很簡單的計算題,國家發行振興券一百元,若民眾只是把券花完就結束了,市場上就只會增加一百元消費,你必須讓民眾重覆使用三次,才真的叫三倍券---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這是很簡單的計算題,國家發行振興券一百元,若民眾只是把券花完就結束了,市場上就只會增加一百元消費,你必須讓民眾重覆使用三次,才真的叫三倍券---推書的一千種方法
Thumbnail
作者 : 蔣竣植 (CFP)  台灣隨著疫情的暫時趨緩,政府設計了「振興三倍券」的方案,希望能藉此刺激消費,提振低迷的經濟。雖然民眾對此方案的評價兩極,但站在理財的角度,卻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理財觀念。 
Thumbnail
作者 : 蔣竣植 (CFP)  台灣隨著疫情的暫時趨緩,政府設計了「振興三倍券」的方案,希望能藉此刺激消費,提振低迷的經濟。雖然民眾對此方案的評價兩極,但站在理財的角度,卻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理財觀念。 
Thumbnail
既然各種經濟刺激方案都會面對消費者寧可保守一點,寧可增加儲蓄而不是增加消費,那麼,這些經濟刺激方案還值不值得做呢?答案是還是值得做。
Thumbnail
既然各種經濟刺激方案都會面對消費者寧可保守一點,寧可增加儲蓄而不是增加消費,那麼,這些經濟刺激方案還值不值得做呢?答案是還是值得做。
Thumbnail
既然各種經濟刺激方案都會面對消費者寧可保守一點,寧可增加儲蓄而不是增加消費,那麼,這些經濟刺激方案還值不值得做呢?答案是還是值得做。
Thumbnail
既然各種經濟刺激方案都會面對消費者寧可保守一點,寧可增加儲蓄而不是增加消費,那麼,這些經濟刺激方案還值不值得做呢?答案是還是值得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