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課題:說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

這個判斷標準有點簡易,但不妨把它當成一個起點,慢慢地多觀察自己的說話模式、別人的說話模式,從中探索是否有你並未覺察到的習性或偏見。

只是,在觀察別人時要留意──我觀察別人是為了做自己的功課,若有所領悟,那必然是與我自身相關的領悟。可別走偏了,光顧著去做別人的課題,甚至督促別人做功課了。

祝福你我,能說出自己真正的心聲,也能聽懂別人真正想說的內心話。

#水晶寶石光能療癒卡

海水藍寶

❝從頭腦理智改為由心出發的說話方式

啟動你的喉輪去表達你內在的想法

把你認為正確的真理讓對方知道❞

#啟動內在光能神諭卡

❝等待、延後、暫停、說不。❞

(出處|水晶寶石.光能療癒卡、啟動內在光能神諭卡)

#手帳_narrodiary曉陽





avatar-img
15會員
39內容數
❝你要活在世上,但心卻要遠離塵世的一切。❞ ——《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錢可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有時候,正如此刻的我,面對前一階段剛結束、下一階段尚未到來的 break time,未來是什麼,其實並不清晰,那麼,要如何以此刻有限的所知,編織尚在迷霧中的未來呢? 前兩天抽到的牌卡都指引我要放鬆,但所謂躺平,並非真的啥也不幹,而是以躺平的心態做可以做的事。那,什麼是可以做的事?
其實在做洗碗、吃飯等生活瑣事時,也能靜心。只要放空大腦,一次又一次把注意力拉回當下此刻──此刻若在洗碗,就把注意力放在洗碗上,把你的注意力當成特寫鏡頭,凝望感知每個動作。練習放空大腦,專注於當下,可以提升我們的覺察力與感知力,更容易接收共時的訊息。如果心中煩憂的問題是重要的,那麼,自然會有答案浮現。
你我永遠有選擇權,重要的是,時刻覺察自己是出於什麼做出選擇,不要盲目受到情緒或隱性創傷驅使。
在做「界線」這個課題時,重點不在於「劃分彼此的界線」,界線不是真的一條線,界線是一種認知──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需求,也有各自迥異的天賦,在彼此平等的情況下交流,而非在不平等的狀態下交易。
「放空」這件事也很有意思,它於我來說有點反差萌──當我們排滿行事曆,看起來好像工作、生活都很充實,反而心中會漸漸感到空虛;而當我們不時給自己放空的餘裕,放空的那一瞬間,心裡卻很飽滿。 那,要怎麼放空呢?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有時候,正如此刻的我,面對前一階段剛結束、下一階段尚未到來的 break time,未來是什麼,其實並不清晰,那麼,要如何以此刻有限的所知,編織尚在迷霧中的未來呢? 前兩天抽到的牌卡都指引我要放鬆,但所謂躺平,並非真的啥也不幹,而是以躺平的心態做可以做的事。那,什麼是可以做的事?
其實在做洗碗、吃飯等生活瑣事時,也能靜心。只要放空大腦,一次又一次把注意力拉回當下此刻──此刻若在洗碗,就把注意力放在洗碗上,把你的注意力當成特寫鏡頭,凝望感知每個動作。練習放空大腦,專注於當下,可以提升我們的覺察力與感知力,更容易接收共時的訊息。如果心中煩憂的問題是重要的,那麼,自然會有答案浮現。
你我永遠有選擇權,重要的是,時刻覺察自己是出於什麼做出選擇,不要盲目受到情緒或隱性創傷驅使。
在做「界線」這個課題時,重點不在於「劃分彼此的界線」,界線不是真的一條線,界線是一種認知──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需求,也有各自迥異的天賦,在彼此平等的情況下交流,而非在不平等的狀態下交易。
「放空」這件事也很有意思,它於我來說有點反差萌──當我們排滿行事曆,看起來好像工作、生活都很充實,反而心中會漸漸感到空虛;而當我們不時給自己放空的餘裕,放空的那一瞬間,心裡卻很飽滿。 那,要怎麼放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是不會說話嗎?你不是不會說話,你是思維混亂!你是邏輯不清!所以鍛鍊口才的背後是鍛鍊思維、是知識儲備、是信息處理、是學習能力,這才是本質。 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能力表達,首先,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訓練自己自己的結構化思維,例如如何在一場演講中帶動大家的情緒?情感的背後是立場,你是誰台下坐的是誰,你講給
Thumbnail
HI: "Mike你怎又想開地圖砲了?" 別誤會,沒有這個用意。我是希望對上課有興趣的朋友,開始認真觀察現在學習的市場上的情況再做決定。 "免費課程到底哪裡不好?" 對某些單位來說,他們是抱著公益的心意做這件事的,希望最大化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你認為你說的話別人不會知道,其實都會知道。
Thumbnail
★「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不在於思考的量,而在於思考的「質」!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好好說話有人說是藝術,也有人認為是學問,都對,但也可以更簡單,不矛盾說話就不傷自己與別人的心。 說話是表達、溝通的工具 善用是加分,如果用不好不止扣分,可能還會負分,這樣說話變的需要更加注意,確實是如此需要謹慎,因為說話也代表自己的人格、個性、涵養,所給人的印象及感受。 最常聽到〈
Thumbnail
今天我睡得挺好的,蠻開心的,雖然睡醒沒什麼東西可以吃,但天氣不錯,我還來得及洗完澡出門,曬到一點太陽。我今天坐在同一個位置,看著角度一模一樣的景色,我很喜歡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通常這時候照射的角度會剛好不被山體等龐大的物體擋住,然後照射到我眼前的樹葉上,今天的風一樣偏大,但我發現樹葉變得更翠綠了一點,
Thumbnail
在考慮參加課程時,人們常常會思考課程的吸引力、老師的實力、教法與見證等問題。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問的是老師開課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嗎? 這篇文章將帶領你探索這個問題。
Thumbnail
昨晚(或者該說是今天凌晨)熬夜趕《碧血劍》的校對,一讀〈袁崇煥評傳〉就欲罷不能,中途還因為太好奇,跑去找《萬曆十五年》來翻讀,搞到五點天濛濛亮才睡,結果十點醒來就抽到要我休息的牌卡^^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是不會說話嗎?你不是不會說話,你是思維混亂!你是邏輯不清!所以鍛鍊口才的背後是鍛鍊思維、是知識儲備、是信息處理、是學習能力,這才是本質。 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能力表達,首先,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訓練自己自己的結構化思維,例如如何在一場演講中帶動大家的情緒?情感的背後是立場,你是誰台下坐的是誰,你講給
Thumbnail
HI: "Mike你怎又想開地圖砲了?" 別誤會,沒有這個用意。我是希望對上課有興趣的朋友,開始認真觀察現在學習的市場上的情況再做決定。 "免費課程到底哪裡不好?" 對某些單位來說,他們是抱著公益的心意做這件事的,希望最大化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你認為你說的話別人不會知道,其實都會知道。
Thumbnail
★「有好好思考的人」和「沒在思考的人」的差異, 不在於思考的量,而在於思考的「質」!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好好說話有人說是藝術,也有人認為是學問,都對,但也可以更簡單,不矛盾說話就不傷自己與別人的心。 說話是表達、溝通的工具 善用是加分,如果用不好不止扣分,可能還會負分,這樣說話變的需要更加注意,確實是如此需要謹慎,因為說話也代表自己的人格、個性、涵養,所給人的印象及感受。 最常聽到〈
Thumbnail
今天我睡得挺好的,蠻開心的,雖然睡醒沒什麼東西可以吃,但天氣不錯,我還來得及洗完澡出門,曬到一點太陽。我今天坐在同一個位置,看著角度一模一樣的景色,我很喜歡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通常這時候照射的角度會剛好不被山體等龐大的物體擋住,然後照射到我眼前的樹葉上,今天的風一樣偏大,但我發現樹葉變得更翠綠了一點,
Thumbnail
在考慮參加課程時,人們常常會思考課程的吸引力、老師的實力、教法與見證等問題。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問的是老師開課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嗎? 這篇文章將帶領你探索這個問題。
Thumbnail
昨晚(或者該說是今天凌晨)熬夜趕《碧血劍》的校對,一讀〈袁崇煥評傳〉就欲罷不能,中途還因為太好奇,跑去找《萬曆十五年》來翻讀,搞到五點天濛濛亮才睡,結果十點醒來就抽到要我休息的牌卡^^
Thumbnail
世人常言:「說話不經大腦。」其實我得說,我說話常常只經大腦,不走心。說話若少了同理心與關心,就容易傷到人,當然啦,傷了人之後就要有反過來被傷害的心理準備。 後來,我想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如果開口前,把這件事當成一個問題的話,就是只經大腦;如果開口前是想探索答案的話,就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