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紙幣最大的面額一萬 ¥,有個表情嚴肅的男人,看起來跟所有值得被紀念的古人,沒有太大差別。
不過這個男人,曾經非常在意臺灣,認為臺灣是「天惠地福之富」,日本人得拿到手,而且還得努力開發這塊寶島,因為開發才是「文明之本意」。
感覺他很適合跟李仙得當好朋友。
日幣一萬 ¥ 頭像的男人——福澤諭吉
這名男子叫做福澤諭吉,在喊出臺灣是寶島之前,他早就是幕末到明治維新時期,提倡西化的有名思想家。
福澤諭吉出生自武士家庭,從小就體認到,封建制度的階級不平等。看到父親的生意夥伴,因身分地位較下等,終身不得志,他開始對封建產生質疑。
1853 年日本發生黑船事件,打破日本的鎖國狀態。福澤諭吉跑去長崎學「蘭學」,也就是學習荷蘭人的知識、語言,跟其他人成立蘭學塾,也就是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
後來福澤諭吉輾轉跑到橫濱,學習英語,在 1860 年跑到美國,學習各種西方民主、科學思想。他的《西洋旅案內》不是隨便提觀光風景,還詳細介紹「保險制度」。
另外,日本的會計學,也有福澤諭吉的貢獻。他將借方、貸方的翻譯詞確立下來,並且介紹複式簿記的記帳法。
從《脫亞論》到成為殖民主義者的道路
這位凡是搶第一的好學大大,建構了《脫亞論》,將日本與中國、朝鮮劃清界線,急於擁抱遙遠一端的西方「文明」。
福澤諭吉有這樣的想法,除了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思維影響,其實還包含當時的政治局勢。他不希望日本變成第二個清帝國,成為西方國家口中的肥肉。
再加上,日本在牡丹社事件後,雖然名義上把琉球納為自家的沖繩縣,但是清國仍不時對琉球歸屬有意見,有些琉球士族支持清國打敗日本,幫助琉球復國。
所以福澤諭吉認為,趁甲午戰爭拿下臺灣,在戰略位置上可以防堵清國協助琉球人,未來還可以擴張做全球貿易。
實際上福澤諭吉預料得沒錯,清朝敗戰後,抹滅琉球士族的希望。不過打勝戰的日本,對於得到臺灣其實沒有開心太久。
《熱帶殖產論》——讓殖民地臺灣幫日本帝國賺大錢吧
日本對於治理臺灣,感到非常頭痛,不僅武裝抗日份子難對付,光是島上的疾病就殺傷力十足,而且還賺不了什麼錢,十足的賠錢貨。
但是福澤諭吉認為,臺灣的天然資源比日本豐富,只要再忍忍,早晚臺灣會成為日本本土的延伸。他提出「熱帶殖產論」,往後日治時期的殖民方針,即是圍繞這個概念在經營臺灣。
在殖產論的概念下,他提倡九州及其他地區的日本人,移民到臺灣,讓文明的日本人能夠逐漸「開發」野蠻臺灣人,進而開發臺灣讓母國賺大錢的潛能。
可是在福澤諭吉的概念,能享受到成果的不包含殖民地人,雖然殖民地人會抗爭,但是只是過渡期,終究文明會戰勝野蠻的一群。
實際經營臺灣的後藤新平先生,可能會暗地竊笑,沒有「生物學原則」,哪來能夠發展殖民地的經濟貢獻呢。
而且,福澤諭吉大概沒料到,有天臺灣人會拿日本帶來的「文明」,作為文化抗日的武器,爭取殖民地的自決權吧。
另外,在後藤新平團隊工作的新渡戶稻造,則是印在五千 ¥ 紙幣的古人。他的故事就留到下次介紹吧!
我是臺灣歷史主題的小說創作者,喜愛將零碎的歷史知識整理成小口包,分享給大家!
參考資料:
吳密察,《福澤諭吉的臺灣論》
平山洋,《福澤諭吉:提倡通過個人獨立,走向國家強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圖片來源:
Photo by Christine Roy on Unsplash
臺大圖書館舊照片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