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關臺灣命運的日幣一萬 ¥ 頭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日本紙幣最大的面額一萬 ¥,有個表情嚴肅的男人,看起來跟所有值得被紀念的古人,沒有太大差別。​

不過這個男人,曾經非常在意臺灣,認為臺灣是「天惠地福之富」,日本人得拿到手,而且還得努力開發這塊寶島,因為開發才是「文明之本意」。​​

感覺他很適合跟李仙得當好朋友。​

raw-image

日幣一萬 ¥ 頭像的男人——福澤諭吉

​這名男子叫做福澤諭吉,在喊出臺灣是寶島之前,他早就是幕末到明治維新時期,提倡西化的有名思想家。​

福澤諭吉出生自武士家庭,從小就體認到,封建制度的階級不平等。看到父親的生意夥伴,因身分地位較下等,終身不得志,他開始對封建產生質疑。​


1853 年日本發生黑船事件,打破日本的鎖國狀態。福澤諭吉跑去長崎學「蘭學」,也就是學習荷蘭人的知識、語言,跟其他人成立蘭學塾,也就是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

後來福澤諭吉輾轉跑到橫濱,學習英語,在 1860 年跑到美國,學習各種西方民主、科學思想。他的《西洋旅案內》不是隨便提觀光風景,還詳細介紹「保險制度」。​

另外,日本的會計學,也有福澤諭吉的貢獻。他將借方、貸方的翻譯詞確立下來,並且介紹複式簿記的記帳法。​

raw-image


從《脫亞論》到成為殖民主義者的道路

這位凡是搶第一的好學大大,建構了《脫亞論》,將日本與中國、朝鮮劃清界線,急於擁抱遙遠一端的西方「文明」。​

福澤諭吉有這樣的想法,除了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思維影響,其實還包含當時的政治局勢。他不希望日本變成第二個清帝國,成為西方國家口中的肥肉。​

再加上,日本在牡丹社事件後,雖然名義上把琉球納為自家的沖繩縣,但是清國仍不時對琉球歸屬有意見,有些琉球士族支持清國打敗日本,幫助琉球復國。​

所以福澤諭吉認為,趁甲午戰爭拿下臺灣,在戰略位置上可以防堵清國協助琉球人,未來還可以擴張做全球貿易。​

實際上福澤諭吉預料得沒錯,清朝敗戰後,抹滅琉球士族的希望。不過打勝戰的日本,對於得到臺灣其實沒有開心太久。​

raw-image


《熱帶殖產論》——讓殖民地臺灣幫日本帝國賺大錢吧

日本對於治理臺灣,感到非常頭痛,不僅武裝抗日份子難對付,光是島上的疾病就殺傷力十足,而且還賺不了什麼錢,十足的賠錢貨。

但是福澤諭吉認為,臺灣的天然資源比日本豐富,只要再忍忍,早晚臺灣會成為日本本土的延伸。他提出「熱帶殖產論」,往後日治時期的殖民方針,即是圍繞這個概念在經營臺灣。​

在殖產論的概念下,他提倡九州及其他地區的日本人,移民到臺灣,讓文明的日本人能夠逐漸「開發」野蠻臺灣人,進而開發臺灣讓母國賺大錢的潛能。​

可是在福澤諭吉的概念,能享受到成果的不包含殖民地人,雖然殖民地人會抗爭,但是只是過渡期,終究文明會戰勝野蠻的一群。​

raw-image

實際經營臺灣的後藤新平先生,可能會暗地竊笑,沒有「生物學原則」,哪來能夠發展殖民地的經濟貢獻呢。​

而且,福澤諭吉大概沒料到,有天臺灣人會拿日本帶來的「文明」,作為文化抗日的武器,爭取殖民地的自決權吧。​

另外,在後藤新平團隊工作的新渡戶稻造,則是印在五千 ¥ 紙幣的古人。他的故事就留到下次介紹吧!​



我是臺灣歷史主題的小說創作者,喜愛將零碎的歷史知識整理成小口包,分享給大家!

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熬夜的便當」以及 IG pan.yutang 得到更多新的歷史小故事喔!


參考資料:​

吳密察,《福澤諭吉的臺灣論》​

平山洋,《福澤諭吉:提倡通過個人獨立,走向國家強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圖片來源:​

由 福沢研究センター - [1],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7539116​

ウィリアム・シュー - 慶應義塾大学福沢センター所蔵品。, パブリック・ドメイン,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413898による​

水野年方 - http://www.iaponia.pl/, パブリック・ドメイン,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9651081による​

由 未知 - This image is available from the website of the National Diet Library,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264453​

由 未知 - 本照片已超過50年,屬公共領域,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0838275​

由 Eclipse2009 - 自己的作品,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678816​

Photo by Christine Roy on Unsplash ​

臺大圖書館舊照片資料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2會員
58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身為一個愛看書的秀才,抵達台灣之後弄點資料來讀,也是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 這個嘛,台灣就是福建東南千里外的地區。過去不與中國往來,中國人也不知道海外有這樣的地方。 不說島,基本上台灣的尺寸比中國人過去定義的「島」要大上太多。以前的地圖、史料,都沒有記載過台灣這兩個字喔。
Thumbnail
身為一個愛看書的秀才,抵達台灣之後弄點資料來讀,也是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 這個嘛,台灣就是福建東南千里外的地區。過去不與中國往來,中國人也不知道海外有這樣的地方。 不說島,基本上台灣的尺寸比中國人過去定義的「島」要大上太多。以前的地圖、史料,都沒有記載過台灣這兩個字喔。
Thumbnail
清領時期 臺灣府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清之所以將台納入版圖絕非是想除去明鄭勢力,對於台的建設和經營定不以為然,為此怕臺灣在成為反清基地,特頒「渡台禁令」,使得臺灣于清初時並無太大墾辟,清朝的消極政策使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更加,治安的惡化、’官府的苛政,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就此雍正在位
Thumbnail
清領時期 臺灣府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清之所以將台納入版圖絕非是想除去明鄭勢力,對於台的建設和經營定不以為然,為此怕臺灣在成為反清基地,特頒「渡台禁令」,使得臺灣于清初時並無太大墾辟,清朝的消極政策使在台的漢人與原住民衝突更加,治安的惡化、’官府的苛政,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就此雍正在位
Thumbnail
甲午戰後,日本與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台灣看著日本與清國因朝鮮問題打起來,結果自己卻變成可割可棄的對象 ─台灣os:「原來小丑是我!?。」 然而,日本這個後進的新帝國主義國家,如何處理這塊肥美但民風剽悍的台灣,成為他們傷透腦經的一事情。 特殊統治時期 日本缺乏經驗 自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到1
Thumbnail
甲午戰後,日本與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台灣看著日本與清國因朝鮮問題打起來,結果自己卻變成可割可棄的對象 ─台灣os:「原來小丑是我!?。」 然而,日本這個後進的新帝國主義國家,如何處理這塊肥美但民風剽悍的台灣,成為他們傷透腦經的一事情。 特殊統治時期 日本缺乏經驗 自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到1
Thumbnail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 想了解更多此書的,蔡凱西的誰的帝國與航路?我讀《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階。 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
Thumbnail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 想了解更多此書的,蔡凱西的誰的帝國與航路?我讀《帝國航路:從幕末到帝國,日本走向世界的開化之路》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階。 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
Thumbnail
日幣五千円的人頭像,與日本、臺灣的螞蟻人生命有關。 這位人頭像是新渡戶稻造,表面上是現代感十足的男人,但他的著作《武士道》,將傳統武士精神比為西方國家的騎士精神,還被翻譯成德文、法文。 這樣的人物,被找來拯救臺灣的砂糖與日本的經濟。
Thumbnail
日幣五千円的人頭像,與日本、臺灣的螞蟻人生命有關。 這位人頭像是新渡戶稻造,表面上是現代感十足的男人,但他的著作《武士道》,將傳統武士精神比為西方國家的騎士精神,還被翻譯成德文、法文。 這樣的人物,被找來拯救臺灣的砂糖與日本的經濟。
Thumbnail
日本紙幣最大面額一萬 ¥,是表情嚴肅的福澤諭吉,看起來跟所有值得被紀念的古人,沒有太大差別。​ 不過他曾經認為臺灣是「天惠地福之富」,日本人得拿到手,而且還得努力開發這塊寶島,因為開發才是「文明之本意」。​​ 感覺他很適合跟李仙得當好朋友。​
Thumbnail
日本紙幣最大面額一萬 ¥,是表情嚴肅的福澤諭吉,看起來跟所有值得被紀念的古人,沒有太大差別。​ 不過他曾經認為臺灣是「天惠地福之富」,日本人得拿到手,而且還得努力開發這塊寶島,因為開發才是「文明之本意」。​​ 感覺他很適合跟李仙得當好朋友。​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日本出生卻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在日治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Thumbnail
在台灣出生卻被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日本出生卻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人、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在日治時期,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中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Thumbnail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Thumbnail
蔡培火延續日本學者泉哲的理念喊出了響亮的口號:「臺灣乃帝國之臺灣,同時又為我等臺灣人之臺灣也。」可以說是百年臺灣殖民的漫漫黑夜中,點起的第一道思想啟蒙之光,與民族主義星火。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人如何在殖民政府壓迫底下,歷經十年努力,慢慢撐開的言論自由與自治精神。
Thumbnail
當象徵日治的前奏旋律響起,一位將這些視為瑰寶的前驅者,踏上名為「臺灣」的南國島嶼,他以自身的母語文字,將聽聞的歌謠與民間故事一一採集並收錄下來,編輯整理後,出版了一本像是精選專輯的歌謠專書,要是沒有「他」的貢獻付出,或許我們都還無法忠實地重現當時臺灣的地景與風土。
Thumbnail
當象徵日治的前奏旋律響起,一位將這些視為瑰寶的前驅者,踏上名為「臺灣」的南國島嶼,他以自身的母語文字,將聽聞的歌謠與民間故事一一採集並收錄下來,編輯整理後,出版了一本像是精選專輯的歌謠專書,要是沒有「他」的貢獻付出,或許我們都還無法忠實地重現當時臺灣的地景與風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