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感情的K點

跨越感情的K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偶然聽了Youtuber 布蘭達&維尼的頻道節目"跨越整理的 K點",很有共鳴,還因此去圖書館借閱作者緩莉舞的「少物好生活」,深深感覺,藉由人與物品對話的重要過程,跨越丟東西的K點,那麼,一段關係如感情,也適用。

一直捨不得,放不下的感情,無論家人朋友怎麼勸都難以割捨,是因為自己感覺沒有辦法接受失去這份感情的損失。就像斷捨離臥室一樣,我們無須逼迫自己一定要在第一次整理房間的時候,把所有東西一次丟完。

就像,每次都很滿意自己的整理結果後,下次審視時,總是又能丟掉些什麼,因為,每一次的練習中,可以容許和物品說再見的(K點)範圍越變越高。經過幾次的整理,確認這個物品用不到只是占空間;確認到這件衣服我喜歡卻捨不得穿,或是場合不多,久而久之,這個物品對這個人來說,沒有必要性。

將「關係」取代「物品」,會發現,確認到這份感情不真實但是占據心裡的位置;確認到這份感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應該再有期待,承認這份關係已走到了極致,在一次次整理中,遲早有一天,感覺可以放手(跨越K點),找到以自己為主的聲音。

一個讓人傷痕累累的關係,可能是捨不得已經投入時間與感情,可能是因為對方在自己眼中看起來很完美,彷彿沒有放棄,就等於是擁有對方,或是變成對方。或是這個人曾經在你生命中很脆弱的時刻出現,成為你生活中浮木,道義上不好意思放下。隨著時間,沒有雙方經營的關係,到達了K點的高峰。

如果,碰巧運氣太好或是太不好,累積了不同的經歷,伴隨著智慧成長,轉變了對關係的看法,從專注在朋友與自己的關係,或是從家人與伴侶,漸漸移轉重新,開始越來越珍惜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真的很喜歡很想念,但是未來性很小的關係,利用轉移環境來放大K點是個好主意。不論是發展自己的事業,寫部落格,上課交友,多去郊外踏青,轉換地方工作,都是可以考慮的選項,先換了外在環境,遠離和這段關係有關的物品,景點,共同的回憶。漸漸的,內在環境會慢慢改變,把焦點放在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關係。

我喜歡作者在書中Q&A時,分享她在丟東西時候的自問自答:

  • 我真的需要這個(關係)嗎?
  • 我真的喜歡這個(關係)嗎?
  • 這個(關係)真的有必要留嗎?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嗎?
  • 如果放下(關係),我會死嗎?
  • 要是讓別人知道這段(關係),我會覺得很丟臉嗎?

放下讓自己感覺無能為力的關係,心會更輕盈,人也會在面對生活時更自信~

2020.10.19

#關係 #放手 #整理 #感情

avatar-img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193會員
217內容數
2021年開始接觸人類圖,仍記得自己一開始聽到的喜悅,還有剛接觸的困惑,化作一張張的圖,內心疑惑「我是這樣的人嗎?」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渴望,藉由課程學到了滿滿的知識,經過時間的沉澱,終於等到情緒清明,薦骨有回應,是時候可以慢慢寫出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的探索人類圖之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光福利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脾氣不是很好,對自己與對他人都是,當自己沒做好事情的時候會非常自責;如果覺得對方沒做好的時候也會懊惱。一直也沒覺得是個問題,自以為擇善固執,覺得自己以大局為重而理直氣壯,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有藏在心裡面。 直到~ 自從變成菜鳥主管,視野與
職場上,大家都是同事,為了工作目標各自努力,為的是一份薪水與成就感。 可是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觀念與價值觀不盡相同,就是有些人,好像對到一樣,看不順眼,兩個都很好的人,明明第三人看起來都不錯,可是看彼此就是不舒服。 我
接續-最簡單的21公里(半馬)執行法 我成功了嗎? 路線 我選擇的路線是市區接地氣,選擇台北市有山有水的內湖區,但是是沒有走過的巷弄,充滿了新鮮感,專門避開捷運與大路,偏好有山有水的社區,鬧中取靜的氛圍,讓路過的我即使沒有駐足,也覺
不跑,走也可以~ 我曾參加過2015年富邦馬拉松的的10公里組,之後因為上班路上小跑步左踝骨折後,就沒有再挑戰任何跑步運動。 記得第一次早起參加路跑,緊張的不敢停下來,怕停下來就再也跑不動。70分鐘的慢慢跑,衝過終點後從跑到走的
讀者來信,如何面對職場上不舒服的情緒? 有些人有些事,發生當下,就會讓人心情不快,一瞬間負能量爆棚,別說臉直接垮下來,話都說不上來。 據說,杏仁核是大腦負責「情緒」的中心,這一瞬間,火冒三丈的關鍵六秒鐘,是杏仁核指示頭腦作出生存決定,要戰,還是要逃? 這個時候,我會順流開始往下深入思考: 1. 最
從善待自己的角度看待友情 離開校園或是工作場域,還會定期聚會的朋友,很多時候,內心知道,自己是看這群人很重要的,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每次的聚會,或是討論要不要辦聚會,有超過自己想像的情緒。 察覺自己內心忽然高升的能量。
我的脾氣不是很好,對自己與對他人都是,當自己沒做好事情的時候會非常自責;如果覺得對方沒做好的時候也會懊惱。一直也沒覺得是個問題,自以為擇善固執,覺得自己以大局為重而理直氣壯,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有藏在心裡面。 直到~ 自從變成菜鳥主管,視野與
職場上,大家都是同事,為了工作目標各自努力,為的是一份薪水與成就感。 可是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與成長環境,觀念與價值觀不盡相同,就是有些人,好像對到一樣,看不順眼,兩個都很好的人,明明第三人看起來都不錯,可是看彼此就是不舒服。 我
接續-最簡單的21公里(半馬)執行法 我成功了嗎? 路線 我選擇的路線是市區接地氣,選擇台北市有山有水的內湖區,但是是沒有走過的巷弄,充滿了新鮮感,專門避開捷運與大路,偏好有山有水的社區,鬧中取靜的氛圍,讓路過的我即使沒有駐足,也覺
不跑,走也可以~ 我曾參加過2015年富邦馬拉松的的10公里組,之後因為上班路上小跑步左踝骨折後,就沒有再挑戰任何跑步運動。 記得第一次早起參加路跑,緊張的不敢停下來,怕停下來就再也跑不動。70分鐘的慢慢跑,衝過終點後從跑到走的
讀者來信,如何面對職場上不舒服的情緒? 有些人有些事,發生當下,就會讓人心情不快,一瞬間負能量爆棚,別說臉直接垮下來,話都說不上來。 據說,杏仁核是大腦負責「情緒」的中心,這一瞬間,火冒三丈的關鍵六秒鐘,是杏仁核指示頭腦作出生存決定,要戰,還是要逃? 這個時候,我會順流開始往下深入思考: 1. 最
從善待自己的角度看待友情 離開校園或是工作場域,還會定期聚會的朋友,很多時候,內心知道,自己是看這群人很重要的,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每次的聚會,或是討論要不要辦聚會,有超過自己想像的情緒。 察覺自己內心忽然高升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