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有毒的男子氣概》盧省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男子氣概是一個要透過奮鬥及公開展示才能得到的勳章,而這是在論述性別時,容易被遺忘的一部分。

  現行的性別議題探討多仍聚焦於女性身上,追求的是埋沒歷史洪流不公中的平衡。追溯的歷史資料不難看出,我們往往只將女性視為這場性別戰役中的長年受害者,似乎無意間也將一群不那麼男性化的男性給忽視。作者盧省言首先以社會性別是經由社會文化架構而成,期許在一分為二的性別裡,順應傳統成為「應該屬於」的樣子。於此刻的我們必須認知,在屬男屬女的兩極,曾經有好長一段時光,中段的連續光譜並不存在,「陰柔的男性」、「強勢的女性」、「認為自己就是自己」等諸如此類特質有幸在人類的思想逐漸多元的情境下,被考究的光線意識到了存在,而我們的任務則是投照更多足以注視的光,讓無論男性女性或其他多元性別能夠一齊迎來沒有歧視的日子。

  按時間脈絡的書寫,《有毒的男子氣概》將研究目標主要聚焦在西歐,並以美國為輔,從西元前的希臘城邦政治開始探索「男子氣概」的誕生緣由。《奧德賽》及《伊里亞德》作為開端,主角奧德修斯與阿基里斯共同表現出如何在困境中展顯勇敢無懼的氣魄,進而定義何為「男子氣概」。從此可以理解,一切的始源必須以獲得「勇敢」特質開始。如果不夠勇敢,便無法在戰場上無所畏懼地往前衝,也就無法獲得勝利。

  後來,古希臘羅馬發展出的師徒關係更是公然地發展同性愛。這裡提到一個我認為相當新奇的說法,由於生理性別差異,男性注定在性愛中表現是個「穿透者」,女性理應就被框架於被支配者位置(這概念直至現今縱使已被挑戰,依然根深蒂固於思想中)。而前面提到的師徒關係可視為較年長、擁有男子氣概的男子,引領年幼、發展尚未全備(aka毛還沒長齊)的少年,以穿透者逕行對被穿透者插入的儀式使被穿透者被賦予穿透者的身份(或能力)。若是沒有性經驗,不知道怎麼穿透別人,書裡還提到了「山怪愛人」,該身份是沒有名份的女性去輔助男性破處,他們的存在如同神話中的山怪(縱使真的有其人),達成目的就會隱身,有點隱喻成分在。而這也顯示,男性依然把女性作為工具看待,只要目的達成,她的存在是可以被輕易抹除,再者,沒有性經驗也會被視為不夠男子氣概的表徵,是另一種方式的身份詆毀,因此選用沒名分或低賤的女性原因也是可想而知。

  中世紀則探討了為奉獻給神,放棄世俗的神職者該如何鞏固男子氣概之辦法。教會教條式的約束,是為了更靠近神,神職人員必然得為此放下多餘慾念,這當中包含性慾。不過,這自然是與上一段透過性慾鞏固權力關係抵觸。故,文化面便形成一種神職人員必須以更多屏除慾望的努力,成為「超越世俗男性」的存在,實際作為如加倍努力抄經、禱祝。

  爾後世代對男性本身無法勃起有更多社會壓力的批判,除性能力展現,在戰場上選擇不戰而逃更是抹除男性天性應具的男子氣概,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否定。這些論述全指向為了符合「男子氣概」性別特徵,「生理性別」為男性的個體該何以被迫朝「社會性別」的男性前進。

  讀到最後,我深感無奈。是基於為維持「男子氣概」,男性的特徵似乎已遠超出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也就是說,若你是擁有陽具的人,卻無法表現地「像個男人」,那活著的意義亦即無。這樣病態的執著顯然慢性否定了「個體與眾不同」的事實。而這正是我認為這本書之所以誕生的初衷。當我們一頭熱探索女性在歷史中被消失的那段過去,以及急於尋找補救,倡議公平之時,一盞燈沒能照到的黑暗處,還有更多渴望光的人在等待著被看見。我認識太多太多毫無典型男子氣概的男性友人,他們個性比我纖細、比我會打扮、他們比我還懂下廚……那些應女人而女人的指標早普及於我的生活。

  如此探討淺而易見地發生在我們日常。在這已經脫離學生身份,進入職場的過渡期,男性能夠選擇的未來相較於女性仍是較為狹隘。「怎樣像個男人」已然成為無形牽制我們思想的公式,很多抉擇最終都得符合這項期待。男子氣概有毒,不只是對天性就不想男性化的男性而言,長期受到欺迫的女性亦然。當然,即使我認同盧省言的性別探討作為,不表示我就能夠全然地跳脫既有的刻板觀念。在日常生活,我依然會有一些藉性別既定印象而表現的揶揄作為。好比言談間男性友人始終不停抱怨,為了制止,我便脫口而出:「你是小女生喔?」言下之意暗諷著:想法就不能再成熟一點,不能放下糾結,往更務實的方向思考嗎?甚至有時候遇到比我還囉唆的男性,難免心裡會給他貼上「有夠歐巴桑」等標籤,進而減少與對方接觸的機會。在心動面,亦然是對身形高大的異性更多一些好感。我無法馬上在看過一本性別論述的書籍,就馬上跳脫已經伴我二十多年的性別印象灌輸。然而,起碼在成長過程,我開始意識到,不去探討,以沈默代表認同多少也是助長更多不公平繼續發生。不必成為倡議者,但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不去助長不合宜的價值觀蔓延下去,不也是種學習與成長嗎?
avatar-img
78會員
166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我還不至於以「文學之神」這般誇張字眼回應對文學的喜好,更不必然是受如神感召的悸動,因而決定鑽研這門學術。不過,朱宥勳這本著眼於台灣作家生平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以他個人學習經歷加上史料的判讀,確實讓我從中獲得不少感動與思考始點,更助益我之所以想要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學,我們的國家。
書裡諷刺的地方一點也不少,好比這坐享這一切美景的我們,並不會特別去想像眼前的景象消失的話,自己也會是共犯之一。
在讀李昂的文章時,多數時候都會使我覺得噁心,並沒有之前讀《其後》是真的造成嚴重嘔吐那種程度的誇張,但確實也是不舒服,腦中會時時刻刻聯想任何血腥畫面,就沒有更多了的獵奇風格。李昂的特色十分強烈,粗略標籤式歸類,大抵來說:女性主義、神鬼、鹿港、政治、性器(包含性交)。
兩週,可以使作為讀者的我,稀釋書帶給我的悲傷,那作為故事主角,多如繁星的家庭們,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隨孩子出生,即伴隨而來的痛苦與傷悲呢?
從香港挪移至台北,不管是哪一處,都不是我真正的家。我大膽質疑,既然書寫主體對我而言,多半仍是陌生,作為一名讀者,我何能去認同、去想像,那是我置身過的街景,是我可以激起認同的稍縱而逝記憶?
我還不至於以「文學之神」這般誇張字眼回應對文學的喜好,更不必然是受如神感召的悸動,因而決定鑽研這門學術。不過,朱宥勳這本著眼於台灣作家生平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以他個人學習經歷加上史料的判讀,確實讓我從中獲得不少感動與思考始點,更助益我之所以想要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學,我們的國家。
書裡諷刺的地方一點也不少,好比這坐享這一切美景的我們,並不會特別去想像眼前的景象消失的話,自己也會是共犯之一。
在讀李昂的文章時,多數時候都會使我覺得噁心,並沒有之前讀《其後》是真的造成嚴重嘔吐那種程度的誇張,但確實也是不舒服,腦中會時時刻刻聯想任何血腥畫面,就沒有更多了的獵奇風格。李昂的特色十分強烈,粗略標籤式歸類,大抵來說:女性主義、神鬼、鹿港、政治、性器(包含性交)。
兩週,可以使作為讀者的我,稀釋書帶給我的悲傷,那作為故事主角,多如繁星的家庭們,又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出隨孩子出生,即伴隨而來的痛苦與傷悲呢?
從香港挪移至台北,不管是哪一處,都不是我真正的家。我大膽質疑,既然書寫主體對我而言,多半仍是陌生,作為一名讀者,我何能去認同、去想像,那是我置身過的街景,是我可以激起認同的稍縱而逝記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性格類型和脾氣特徵,包括領導型和關懷型等,並提供了實用的溝通策略。 無論是處於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互動,這篇文章都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他人並改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打從青春期開始,男人身上的雄激素,就像海嘯一樣來襲,浪頭一波比一波的高,陰莖無緣無故勃起,高漲的情慾,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入眠,青春期之後的男人,享受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性衝動。 如果雌激素是調控人類的母性,相對之下,雄激素所調控的,應該就是人類的獸性,讓男人脾氣變得暴躁,整天想做愛
Thumbnail
翻開《男性的四個原型》,像是命運使然,我知道我現在的生命需要這樣的啟發,男性個體化後應該長甚麼樣子? 何謂強大的男性?是西方紅藥丸說的阿法男嗎?那些自稱活在兩性市場金字塔頂端,某種程度把討好的男性打醒了,講了慕強、性價值,但那單一的價值觀,我知道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何謂強大的男性?還
Thumbnail
Poor Things,指的正是那些受到桎梏的男性,而女性主義的存在,也是為了解放這些男人。平權與覺醒,是屬於全人類的事。 [ 倫敦:男性所建構的世界,過度強調理性,逃避真實的情感 。] 在男性的成長歷程中,他們始終被教導著不能感情用事,做事必須有邏輯、理性。那些缺乏證據的事物,
Thumbnail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不同性格類型和脾氣特徵,包括領導型和關懷型等,並提供了實用的溝通策略。 無論是處於工作還是生活中的互動,這篇文章都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他人並改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承上篇,閱畢兩本著作後,我對男與女關係的思考又多了一些。近來社會上常常標榜男女平等的價值觀。的確在某些領域上,例如工資、讀書機會等我是認同需要為女性平權。但觀乎近年的極端女權主義我則不表認同了。 男人與女人在性格、心理、身體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這些都是決定男與女的不平等是不可違背的。例如,男人
Thumbnail
打從青春期開始,男人身上的雄激素,就像海嘯一樣來襲,浪頭一波比一波的高,陰莖無緣無故勃起,高漲的情慾,常常會讓自己無法入眠,青春期之後的男人,享受的不是愛情,而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性衝動。 如果雌激素是調控人類的母性,相對之下,雄激素所調控的,應該就是人類的獸性,讓男人脾氣變得暴躁,整天想做愛
Thumbnail
翻開《男性的四個原型》,像是命運使然,我知道我現在的生命需要這樣的啟發,男性個體化後應該長甚麼樣子? 何謂強大的男性?是西方紅藥丸說的阿法男嗎?那些自稱活在兩性市場金字塔頂端,某種程度把討好的男性打醒了,講了慕強、性價值,但那單一的價值觀,我知道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何謂強大的男性?還
Thumbnail
Poor Things,指的正是那些受到桎梏的男性,而女性主義的存在,也是為了解放這些男人。平權與覺醒,是屬於全人類的事。 [ 倫敦:男性所建構的世界,過度強調理性,逃避真實的情感 。] 在男性的成長歷程中,他們始終被教導著不能感情用事,做事必須有邏輯、理性。那些缺乏證據的事物,
Thumbnail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此專題適合異性戀,會談論關於男女身份的諸多討論,建議認同自己為女性身份的讀者觀看。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最近我跟朋友聊天,他認為女生被父權社會蠹惑,對壞男人的崇拜是常態,卻忽略謹守本分的好男人。我告訴他這些壞男人背後的風險和問題,建議他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非執著於那些無賴之徒。最後,我們一同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