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為何取代中東,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講到恐怖組織,人們關注的大多還是以中東地區的阿富汗、敘利亞、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家為主;但曾幾何時,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早已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了。

然而,多年來,國際間較專注處理其他區域問題,未能正視非洲恐怖主義迅速延燒議題,更未積極因應過去十年間,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儘管恐怖組織仍然專注重整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勢力,但他們在非洲大陸肆無忌憚的蔓延,令人震驚,也充滿了警示危機。

根據全球風險評估公司「Verisk Maplecroft」的「恐怖主義密集指數」(Terrorism Intensity Index)報告指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已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恐怖組織在非洲各地造成嚴重破壞,形成各區域的動盪不安,尤以西非洲狀況最嚴重。

事實上,西北部非洲各國早已遭受恐怖主義困擾多年,阿爾及利亞、布吉納法索、查德、茅利塔尼亞、幾內亞、喀麥隆、迦納,都有其各自不穩定的動盪,而西非的馬利、尼日、奈及利亞,以及東非的剛果、索馬利亞和東南非的莫三比克更持續出現「蓋達」(Al-Qaeda)與「伊斯蘭國」(IS,Islamic State,之前多稱為 ISIS 或 ISIL)組織的恐怖攻擊。

今年上半年,「大撒哈拉伊斯蘭國」(ISGS,Islamic State in the Greater Sahara)組織就在西非的馬利、布吉納法索和尼日殺害了數百人;西非大國奈及利亞也再度發生了多達300餘位女學生被疑似恐怖組織綁架的事件;緊接著東南非的莫三比克更有一處城鎮被攻擊佔領,其附近正是西方國家投注巨資的天然氣開發工程。這些接二連三、烽火連天的恐怖攻擊,未因新冠疫情肆虐而消失停息,反而持續擴展中。

raw-image

全球恐怖主義如何在非洲擴張?

到底什麼原因讓非洲逐漸成為全球恐怖主義的新溫床?原本就不平靜的非洲大陸不同區域,現在增添更多危機。這一切源頭,得歸咎於北非阿爾及利亞內戰。

1992年,阿爾及利亞軍方為了防制「伊斯蘭拯救陣線」(Islamic Salvation Front)政黨贏得阿國的首次民主政權,發動了軍事政變,因而引發內戰,動亂至2002年才平息。失敗逃跑的伊斯蘭游擊隊後來遁入鄰國馬利邊界的北方,利用當地眾多貧窮落後的人口,開始與地方犯罪組織結合。2007年,游擊隊重組為蓋達組織的一部分,並宣稱自己為「西伊斯蘭蓋達組織」(AQIM:Al-Qaeda in the Islamic Maghreb,Al-Qaeda in the Islamic West),唯一目標就是取代阿爾及利亞政府,成立伊斯蘭國。

為達成目的,西伊斯蘭蓋達組織開始與奈及利亞一個小型游擊武力合作,提供財政資源和作戰武器。這組勢力後來竟發展成為目前全球最致命的奈及利亞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

身為非洲大國與最大經濟體的奈及利亞,工商業發達區和富裕城鎮多集中於南邊,相形之下,伊斯蘭族群人口多的北部則處於貧困、邊緣與孤立。各種不利狀況造成主張拒絕西方教育、科學、現代文化的博科聖地有機可趁,他們從2002年萌芽,數年後轉向暴力並發展成為激進組織,2009年開始攻擊村落,既屠殺居民又綁架孩童,組織力量一再擴大,2014 年因綁架了近300位女學生,而飽受國際關切和強力譴責。

博科聖地控制了奈國東北方的部分區域,嚴格執行伊斯蘭教法(Sharia),宣稱自己為「哈里發國」(Caliphate),2015年轉成伊斯蘭國的附屬,在伊朗和敘利亞都擁有自己的哈里發國。接續幾年,博科聖地總計殺害的人數,已超越「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成為全球最致命的恐怖組織。

此外,2011年,利比亞前任獨裁者、軍事強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過世後,其殘餘勢力攜帶槍械四處逃竄,部分也遁入西北非與東非各地,為這些地區再增添不穩定的因素。

「澳洲公共電視新聞台」(ABC News)2021年8月報導有關全球恐怖主義的新前線:恐怖組織滲透西非薩赫爾區域。

貧瘠的無政府地帶,成為博科聖地發展溫床

美、英、法三國曾與查德、喀麥隆、奈及利亞、貝南、尼日等非洲五國,共同組成了對抗博科聖地的聯合部隊,2015年看似成功將博科聖地趕出幾處主要聚集城市;無奈三年後,博科聖地卻持續在各地再度活躍起來。博科聖地曾被驅趕至查德湖周邊,也就是奈及利亞、尼日、查德、喀麥隆等國家的邊界區域。但這裡是全世界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沒有任何國家政府在此區域真正落實管轄權,為實質上的所謂「無政府狀態」,因而導致博科聖地急速擴張、恢復勢力。他們開始掠奪村落的糧食,擄獲男人後訓練成為戰爭工具;另外也從各地招攬戰士,四處攻擊、燒殺擄掠,殺害人民,綁架孩童,還利用孩童作為人肉炸彈。

當博科聖地愈趨殘酷冷血,「伊斯蘭國西非省」組織(ISWAP,The Islamic State West Africa Province)反而對於遭受博科聖地威脅的村落開始提供保護。他們主要以收稅和徵兵方式,提供飲水和食物給這些生活匱乏地區的人民。

在國家中央政府的缺席下,博科聖地開始向奈及利亞和尼日的內陸發動攻擊,展開對這些無政府區域的剝削和殖民,以利其軍隊保持活絡。他們的活動範圍不僅於此,也開始往「薩赫爾區域」(Sahel,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中部蘇丹草原的區間,總長超過5,400公里、最寬達1,000公里)這片廣裘的非洲中北部區域擴張。

raw-image

位在薩赫爾區域的查德湖之所以躍升為博科聖地和西伊斯蘭國組織的最佳延展區域,除了當地人口幾乎是伊斯蘭和社會最弱勢族群外,族群衝突、糧食匱乏、普遍貧窮、失業和區域內無管轄狀態等,無疑是發展恐怖組織的最佳溫床。

另一方面,博科聖地延伸出多個激進組織,這些不同的聖戰恐怖組織(Jihadist terrorist groups) 都與蓋達、伊斯蘭國有關聯性。他們在其他恐怖組織協助下,逐漸壯大並轉為變得更加暴力;過去六年,這些游擊部隊於非洲四處流竄,發生在2015年的查德自殺爆炸案、2016~2018年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攻擊案、2016年的象牙海岸城市射殺案等,都和這些分支組織有關。根據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TI ,Global Terrorism Index)和聯合國(UN)的報告,至2020年,西非各國已有百萬人流離失所、數萬人喪生。

為什麼非洲會發生這些事情?

恐怖主義會選上非洲大陸,難道是因為薩赫爾區域伊斯蘭與穆斯林族群眾多?還是因為聖戰與建立伊斯蘭國是當地人民的狂熱理想和終生信仰?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貫中部非洲區域的酷熱乾燥氣候、地形地勢,讓這塊廣袤的不毛之地成為全球最窮困、貧瘠的區域,進而造成兩大恐怖組織伺機而入。

但背後真正原因,卻綜合了貧窮、貪污、人謀不臧、失業、無政府狀態、邊防安全、國家治理、軍隊薄弱、教育匱乏、基礎建設不足、基本生活困難、社區環境不安等社會、經濟與政治眾多錯綜復雜的問題,以及對現狀無力進而以激進形式反抗政府等因素,才使恐怖組織有成長茁壯的空間。

自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一般民眾生活與經濟陷入低潮,也再次讓非洲各地的恐怖組織加速擴張,勢力更加鞏固。除西非面臨嚴重的恐怖組織問題外,伊斯蘭國在中非和東南非洲莫三比克北部的擴張,也開始對其附近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產生深遠影響。

「德國之聲新聞台」(DW News)2021年7月報導有關非洲的伊斯蘭恐怖主義問題,是否正在惡化?

今年3月,伊斯蘭國的「青年黨」(Al-Shabaab,與效忠蓋達組織的索馬利亞青年黨同名,但實為不同分支)組織在莫三比克發動血腥襲擊,攻佔了距離規模巨大的能源工程區域僅10公里帕爾馬(Palma)鎮。這起恐攻事件發生後,全非洲斥資最鉅額的西方液化天然氣投資計畫,也宣告暫停;這不僅讓莫三比克經濟狀況更加嚴峻,更造成周邊區域與國家的巨大恐慌。

當世界長期忽略非洲,而西方國家長期輕忽了恐怖主義在非洲的蔓延,仍在努力崛起的非洲,軍隊武力差強人意、政府還在蹣跚學步推動民主以消弭貪腐威權,再加上地緣、貧困、發展不均、豐厚天然資源等的巨大反差與誘因,逐步成為恐怖主義的武力練兵場。它猶如不定時炸彈,為非洲未來發展帶來隱憂,讓遭受恐攻地區與周邊國家產生畏懼,也促使大家開始學習思考如何因應。

非洲或許看起來沒有中東、亞洲等區域來得重要,但非洲的未來卻是充滿希望的。在全球化時代,非洲各國的結構性問題間接造就了恐怖主義的深化與在地化。今日的恐怖組織威脅不僅存在地表上,同時也在網路上四處流竄,以不同形式強而有力的宣揚、擴張其主張與教義。聯合國反恐行動署署長(UN Counter-Terrorism Chief) 沃隆科夫(Vladimir Voronkov)就曾說:「今天,我們面臨像蓋達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這種跟得上科技腳步的跨國恐怖主義威脅,這些威脅是長久性的,他們利用個人和群組間對於仇外心理、種族主義和偏狹極端的方式,來進行恐怖襲擊的犯罪行為。」

恐怖主義目前活躍於22個非洲國家,這些薩拉菲聖戰組織(Salafi-jihadist groups,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Salafi-jihadism〕,以極端保守的正統運動為基礎)勢力更持續在非洲大陸擴展;假若未能有效的遏制與防範,他們的威脅將會擴散至整個非洲,也會逐漸蔓延擴展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本文發表於作者 陳之華 在《獨立評論@天下》專欄:站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文章原始來源

感謝閱讀這篇長文,若喜歡此文,歡迎在右上方點擊「小愛心」,也歡迎在文章下方的綠色拍手給讚,以及持續支持我的書寫。也歡迎前往 轉角即是南北半球 專題閱讀其他文章。其他出版專題:一起看見不同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之華的沙龍
79會員
36內容數
朋友笑稱,我家是酷熱極冷地都待過,搬遷澳洲前,又有朋友說,你們五大洲都去了。最初想以澳洲為專題,以為南北半球就在轉角處;去年再度重返非洲,遷移旅居、東瞧西看、多元多樣已然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專題暫以橫跨世界不同角落的各類觀察、行旅生活、藝術文化、在地研究、跨洲觀點等為主,也包括生活的其他面向與各式札記。
陳之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6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2023/04/06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2023/04/06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2023/04/06
在索馬利亞待上一天,就會有人跟你提起詩歌。無論是百年來宗族間的循環吟唱歌曲,還是20世紀迄今的反抗殖民詩歌,甚至是當今年輕詩人、歌手和饒舌歌手等探索的新21世紀愛情、戰爭與政治主題詩歌,皆可稱為索馬利族裔的文學表達傳統。獨特優美的索馬利詩歌文化,為促使散布各地索馬利人和諧共存、團結一起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2022/08/03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Thumbnail
2022/08/03
2050年,西非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翻倍並超越美國,來到4億之數,成為繼印度、中國之後的全球人口第三大國,2100 世紀末,更可望達到8億人口。餐敘時,我脫口而出的「未來在非洲」,意指2050年,也就是28年後的今天,全球總人口預計將有四分之一是非洲人。而本世紀末,全球每3個人就將有1位是非洲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極左翼意識形態是怎麽跟政治暗殺和恐怖主義走到一起的?除了極左翼組織直接演變成恐怖組織之外,極左翼思想和左翼運動也在被恐怖主義利用。即使看起來跟左翼毫無關係的宗教恐怖主義,也在利用左翼運動的鬥爭策略。 帶您認識恐怖主義背後的極左翼意識形態。
Thumbnail
極左翼意識形態是怎麽跟政治暗殺和恐怖主義走到一起的?除了極左翼組織直接演變成恐怖組織之外,極左翼思想和左翼運動也在被恐怖主義利用。即使看起來跟左翼毫無關係的宗教恐怖主義,也在利用左翼運動的鬥爭策略。 帶您認識恐怖主義背後的極左翼意識形態。
Thumbnail
了解這些國際事務能進一步了解各國政局、產業、經濟…,對自己的國家乃至對個人所造成的種種影響…
Thumbnail
了解這些國際事務能進一步了解各國政局、產業、經濟…,對自己的國家乃至對個人所造成的種種影響…
Thumbnail
2021年寫給你的世界局勢摘要:自由民主的穆斯林國家不應該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2021年寫給你的世界局勢摘要:自由民主的穆斯林國家不應該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自美国撤军阿富汗起,“东伊运”(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ETIM)三字便屡屡跃上媒体版面。
Thumbnail
自美国撤军阿富汗起,“东伊运”(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ETIM)三字便屡屡跃上媒体版面。
Thumbnail
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Thumbnail
過去十年,非洲各國持續擴散成長百倍的恐攻事件,讓恐怖主義的勢力版圖從中東逐步擴散至非洲大陸。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七國,更被列為全球十大恐怖主義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也是世界恐攻活動最活躍的區域。 恐怖主義為何會選上非洲這塊土地?又如何在非洲擴張勢力的?它是否會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與地區?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東與近東地區恐怖攻擊事件
Thumbnail
今天焦點─中東與近東地區恐怖攻擊事件
Thumbnail
今年三月美國宣稱已剷除伊斯蘭國,但4月30日,伊斯蘭國的媒體透過網路發出伊斯蘭國領導人對其他聖戰士激勵談話的影像。伊斯蘭國迅速消失的佔領區因地域問題、戰爭計劃、取得國土方式 所影響,雖然實力大不如前,各國政府仍嚴陣以待。
Thumbnail
今年三月美國宣稱已剷除伊斯蘭國,但4月30日,伊斯蘭國的媒體透過網路發出伊斯蘭國領導人對其他聖戰士激勵談話的影像。伊斯蘭國迅速消失的佔領區因地域問題、戰爭計劃、取得國土方式 所影響,雖然實力大不如前,各國政府仍嚴陣以待。
Thumbnail
隨著伊斯蘭國的消亡,敘利亞內戰似乎到了尾聲,敘利亞在未來又將會遇到許多問題等待被解決,以及它將會在國際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Thumbnail
隨著伊斯蘭國的消亡,敘利亞內戰似乎到了尾聲,敘利亞在未來又將會遇到許多問題等待被解決,以及它將會在國際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Thumbnail
現今的中東半島猶如火藥庫一般,每天都會有傷亡的消息出。 這一百年內,中東發生無數的戰爭,有些仍舊持續進行當中,這些戰事維持許久,遲遲無法結束
Thumbnail
現今的中東半島猶如火藥庫一般,每天都會有傷亡的消息出。 這一百年內,中東發生無數的戰爭,有些仍舊持續進行當中,這些戰事維持許久,遲遲無法結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