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考差時,別急著說「你就是沒念書!」

2021/10/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一個故事

剛考完大考,學生的週記很多都寫抽考檢討。
一個認真的女孩把各科的錯處都檢討了一次,但最後寫了幾句話:
高中課程真的好難,我聽到爸媽罵「你都沒唸書!」時真的很生氣。他們只是正好看到我休息的時候,但不代表我一直在休息。難道我唸書時要大張旗鼓的說「我要去唸書囉!」?
他們說我考差了也不在乎⋯⋯拜託,我比他們更在乎好嗎?誰會想要自己考差回去還要被罵啊?
這是個認真的女孩,從她平日在校表現來看,當她說「我有唸書」,我是不會質疑的。
但,為何唸了,還是不如人意呢?

#第二個故事

幾年前的導師班,某天下班後很晚了,我接到家長氣急敗壞的電話:
「老師,我兒子說要去補社會科,那個學費那麼貴!我工作的半死讓他唸私校,他還什麼都要補習,我怎麼受得了?」
那又是個非常認真,也對自己有期許的孩子。我說,媽媽您別急,我明天先和他聊聊好嗎?
第二天,我請那個男孩把他的社會科課本、考卷拿來看看:
嗯,老師的筆記抄的一字不漏,課本也有畫老師交代的重點。
嗯,考卷倒是老錯一些基本題,更不要說變化題了。
「老師,我覺得歷史很難背。我真的有看書,但就是讀不懂。」男孩很沮喪。
我想了想,又問:「你的參考書呢?做題完你怎麼訂正的?讓我看一看。」
「什麼參考書?」男孩一臉茫然。
「等等,所以你只有靠課本,完全沒有做題練習?」我突然發現問題了。
那天放學,我帶著班上小學霸,還有這個挫折男孩一起去書店。
小學霸如數家珍的介紹參考書各家優劣,挫折男孩驚奇的看著滿架的參考書,像發現一座彈藥庫。
三天後歷史考試,男孩破天荒考了八十分,高興的又叫又跳。
而我也發現一個問題:
這個班成績並不算好,看到成績時我常責備「你們到底有沒有看書啊?」
「有啊!我有看!」
「有看還考這樣!」我總覺得他們在幫自己脫罪。
但會不會有一個可能性?
那就是,學生真的有看書,但他們真的就是「看」——
不會做筆記、不會畫重點,也不知道可以買本習題做題幫助自己記憶?
他們一直沒抓到讀書的方法?就真的是傻傻的「看」書?
領悟到這件事,我問全班,你手邊沒有參考書的舉手。
出乎意料的,班上居然高達二十多個學生,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可以去買本參考書來練習的。他們就是傻傻的「看」書,考不好就再去補習班繳錢,再次聽課,然後回到家已經累得半死⋯⋯完全沒有自己消化咀嚼的時間。
第二天,我帶了二十多個學生到書局挑書。回程時,這群抱著書的孩子,眼睛是亮的,就好像剛剛撿到s級裝備。
那次段考,我這個傻傻的班級,社會科平均分數突飛猛進。

#他可能真的沒說謊

「你有看書嗎?」
「有啊!」
「還騙!有看書還考這樣!」
這對話會不會很熟悉呢?
其實,就我的觀察,的確有些孩子的「有看」,意思是「我有看幾分鐘」(玩文字遊戲就對了)
但也有一群孩子,他真的「有看」,但他一直抓不對方法。
就像我以為,買本參考書練題,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但我這個傻氣班級,是真的不知道有這招。
事後還有家長傳訊跟我說:
「老師,謝謝你帶他們去挑參考書。她回來跟我說要去買書,我才想到,對吼,為什麼我只想著送她去補習,卻沒想過買參考書試試?」
那時我才驚覺,其實家長,也很可能並不熟悉讀書的技巧。
然後親子間為了彼此都不擅長的「讀書」,吵了無數架,問題卻總是無法解決。

#責難無以成事

比起一直鬼打牆的「你沒唸!」「我有唸!」,
也許我們可以有以下回應:
「好,有念,念多久呢?念熟了嗎?」
如果孩子是跟你玩「我有念啊,念3分鐘」的文字遊戲,基本上問到這就抓到核心了。
如果孩子是真的有念,但不得其法,
不妨多問一句:
「那麼,是哪裡有問題呢?我們一起找出來吧。」
重點有畫記嗎?筆記有做嗎?習題有練嗎?有訂正嗎?訂正方法正確嗎?觀念搞懂了嗎?
「你沒唸」的攻擊範圍太廣,簡直像開地圖炮掃射。
「明明有唸」的孩子覺得委屈怨懟,但他還是找不出自己的讀書盲點。
最後,除了一次次親子身心俱疲的爭執,問題始終存在。
責難無以成事。

#我們的當年不是孩子的當年

做美甲時,我和美甲老師聊了起來,講到她同為高一生的孩子。
「老師,你們現在國文怎麼這麼難?我以前讀書時,國文背一背就有分了,我那時國文還蠻不錯的欸!
但我兒子國文很差!
我唸他,結果他把考卷和參考書給我,叫我寫一次。
我花了兩天認真寫完,發現我考的比他還差。」
我只能苦笑。
真的,國文越來越難教、越來越難考。你光有看課外讀物的習慣還不夠,不擅長閱讀策略、不會擷取重點、觀念重整,素養題根本很要命。
而且跨領域素養題各科都有,換句話說...如果國文閱讀能力不好,你可能連數學題都看不懂。
「我跟我兒子說,欸,這真的很難欸⋯⋯我兒子一臉快哭的表情。」
我說,這位媽媽,你還真的花兩天把考卷寫完噢?
「對啊,我想說確認一下他是不是在找藉口。」美甲老師嘆了口氣:「結果變成我無話可說。」
課本內容在變,考試題型在改,
當家長輕易說出「當年我......」,「這不是背背就好了嗎?」等言論時,
可能忽略了,時代已經改變得太大太多了。
當年我們背得死去活來的歷史年代硬知識,現在手機一查就秒得解答了。
學生也許不知道我們習以為常的典故知識,但他的科技資訊、影片剪輯、資料查找的技術絕對比我們強。
當我們大罵「你怎麼連XX都不知道!教改真是失敗!」的時候,
有理性思考過,他這時代要學的知識,早就和我們不一樣了嗎?
我們的當年,不見得是孩子的當年。

再說,國英數社自五大科,能通才兼善的有幾人?
更別說還有各種藝能科綜合課程、社團活動、學習歷程.....
多元學習、多方探索的初衷當然是好意,
但某種程度上也變成多頭馬車,讓孩子們分身乏術、精疲力竭。
樣樣接觸、樣樣不精。
你知道哪種孩子在這狀況下會慘遭犧牲嗎?
就是那群最認真老實,均衡發展的中間值。
因為每項得分都差不多,所以每項都無法放手。
累得筋疲力竭,還找不出升學的亮點。
努力卻平凡,成了這群孩子最大的夢魘。

#不要只看見一個答案

「怎麼考這樣?」的背後,有太多可能原因了。
這絕對不是一句「教改失敗」就可以粗暴結論的問題。
永遠不可能有完美、皆大歡喜的制度,
但能解決問題的始終是人,
坐下來傾聽、理解,甚至只是一句「還好嗎?要不要聊聊?」
都可能開啟另一種解決的可能性。
#當然,改完考卷的當下我還是很想怒吼
#所以這篇文章也是寫給自己看的(自己打臉)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