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法說清楚學習是什麼? 有什麼意義?是不是可以做點什麼? 幫助這些人? 當了媽之後,自主開始努力找答案,109年具備碩士資格,同時期也獲得了一個大禮,算是一種蛻變,開始接下科大週六日進修部的幾門課程。
學生們平日於職場努力,假日就到學校來自我提升,對於這樣的氛圍,真的很勵志,也很令人感動。十八週的學習內涵與形式,簡單扼要地跟同學講了講。叮嚀大家要做一個負責任的人。因為,從決定要回學校進修的”那一刻”起,其實他們就已經在學了,例如 : 學著怎麼登入學校帳密、收學校信箱,或是學會系統選課、怎麼在遇到困境的時候鼓起勇氣問旁邊的陌生同學、開口要講什麼? 該怎麼問問題比較不會嚇到人家? 學著…..調適各種擔憂與焦慮,這些學生都在”重新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一群同學與嶄新的自己。
學習真的是「自己」的事情嗎?
我蠻堅持這一點的。不斷地強調「有在學的人」絕對不會不及格,可以不用擔心。無論是學一點點或是學很多,差別在分數的多少? 而分數,只是自我學習過程中是否努力的參考值,既然只是一個參考,那如果當下覺得不夠好,暫時不想調整也無妨,做不到最好也OK ; 總有一天,有想要變更好,隨時都可以去努力? 是不是也是可以的?
學生的「眼神」中有思考?
學生們瞪大眼睛看著我,眼睛轉啊轉地思考著,當時深深地感受到學弟妹正在思考,雖然,只說了短短地幾句話,尚未構成學術圈近日夯到不行的議題 ”讓思考可見”,但也的確看見了眼神是有在想的,這就很讓人感到很雀躍。在教學上做了這樣 " 前情提要 ",主要來自於「同理心」,因為從小到大,我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思考的面向,通常不會只有一面?
舉例來說 : 國小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我有很多課程都不及格,國小成績單總是一串紅字 ; 長大之後,不及格的分數前面,還會打一個星號,似乎是特別要註記用來提醒我的。內心無助到不行,也持續糾結,負面想法很多,因此,在自我反思時,為了紓壓而創作了一首小品詩【不及格的吶喊】:
" 不及格,那都是考卷設定好的。老師、同學都說 : 妳,不及格。好想大聲吶喊 ? 我,並不是被設定出來的。我,可以被自己創造。我,沒有不及格。所以,那些不及格的人,會不會 ..... 其實不是我。"
當年,打手心是為了要告訴我,妳不認真? 也認了,因為根本聽不懂,但其實是超想懂的,但就是沒辦法不知道為什麼? 因為不敢舉手發問,也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困擾,只能忍住默默地被打手心 ; 而,自己堅強地沒有哭,內心告訴自己不能哭,因為旁邊的同學會看見。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聽不懂並不全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講一學期就要全懂,那是不可能,人有百百款,特質與個性都不同,人的特質,怎麼可能會有一模一樣的?
畢竟,自己也不是那種機靈的學生,所以聽不懂很正常。尤其,令我崩潰的歷程是 "小考",考到最後.....超崩潰,不知道自己是誰? 現在在哪裡? 是考什麼? 為什麼要考? ......... 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父母親的眼裡「不及格」從來不是一個問題,他們從未在「不及格」這個點上面責罵,甚至,不覺得是一個 " 問題 " ,反而會說,沒關係,妳要繼續加油,不懂的地方要去問老師,我們也沒讀什麼書,也不懂,更不會教,功課方面,妳要想辦法去努力。現在想想,這樣的語重心長 ..... 讓我持續努力一直到現在,而且到現在 ..... 我還是在練習如何問問題? ( 提問力是一門學問啊 ! )
沒有人想要「不及格」?
學不好,並不代表失敗? 學不好可以再重新開始學,若還是學不好,就學自己喜歡的吧 !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不及格從來不是問題? 感覺到失敗時,你會怎麼去看待自己的失敗?
個人小撇步開放觀摩 : 轉念吧 ! 去學自己喜歡的。
摸索一陣子,弄了一個頻道,想呈現自己 " 可以 " 是誰? " 可以 " 做什麼? 深深覺得這件事情,比爭取「及格」與煩腦「不及格」更為重要。
youtube 頻道 / Recycled Hand-Made Paper Design
Recycled Hand-Made Paper Design
https://www.youtube.com/@recycledhand-madepaperdesi3959/videos
-
-- 謝謝您來閱讀與交流,如果喜歡我的分享文章,期待您能給我打氣與互動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