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拆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些年,終於捨得打開手機通訊錄,好好檢視還有意義的聯絡人究竟剩下幾個。每當我這麼做的時候,都有一種蒼白的感受,好像自己從起點就捏著一手彈珠,沿路灑落,到最後手掌心的已經寥寥無幾。而那個起點已經很遠了,也確實是已所剩無幾。每日我帶著那幾顆彈珠四處走動,它既塞不滿一個盒子,卻也未少至可以隨時握著,最後無可奈何地放在行囊裡的小口袋,成日撞擊出聲。

孤單是那樣發出聲音的,聽久了,幾乎能夠分辨那種撞擊聲發自於哪個彈珠,一如手機響起,總能預先知道大概是誰來訊。
raw-image

「出外靠朋友」已經是過俗的套語了,後來更常聽到的,是比較務實的說法:「出社會以後,朋友的多寡決定自己一部分的實力。」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僅僅是搭過一次話的關係都流下來了。然而後來,這些空留成青山的朋友清單,還是變成了一座又一座只知名字卻再也沒踏足過的遠山。

在通訊錄裡,看見許多無法辨識的暱稱,還有號碼並不齊全的資料(當初到底怎麼加進去的?),才想起通訊錄早在手機設備不斷更迭的過程裡處處缺角,那個還沒有雲端備份或app連動的年代,手機總是會問你,要把聯絡人資料存進記憶卡還是sim 卡?明明兩張卡片都要順勢換到下支手機,但就是會有出入。

仔細比對起來,其實所有的交誼都是在那樣二分式的抉擇下,不斷地被放棄或保留吧......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陳繁齊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繁齊的沙龍
753會員
14內容數
陳繁齊的 Premium
陳繁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前幾年,曾經樂於從自己的社群裡破千百的通知裡,瀏覽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社群帳號。黑色的夜間模式介面,讓瀏覽像是一場深夜的城市野遊,開著汽車無視號誌地飛駛穿梭在街道間,身體突在天窗之外,對著空氣胡亂比手畫腳;帳號的公開與不公開,如同看進一幢幢明暗的大樓,有時候能看見透著光的窗戶裡有人正在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2/01/11
前幾年,曾經樂於從自己的社群裡破千百的通知裡,瀏覽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社群帳號。黑色的夜間模式介面,讓瀏覽像是一場深夜的城市野遊,開著汽車無視號誌地飛駛穿梭在街道間,身體突在天窗之外,對著空氣胡亂比手畫腳;帳號的公開與不公開,如同看進一幢幢明暗的大樓,有時候能看見透著光的窗戶裡有人正在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1/12/07
城市又把聖誕樹點起來了,大樓前面一座,廣場上也一座,某一年在課堂上不過學了很些許資本主義的概念,就再也不能把這些節日平和地與浪漫連在一起,商人把戲之類的說法如云。浪漫逐漸淡解之後,節日就慢慢變成了一條僅僅是必得經過的長廊⋯⋯
Thumbnail
2021/12/07
城市又把聖誕樹點起來了,大樓前面一座,廣場上也一座,某一年在課堂上不過學了很些許資本主義的概念,就再也不能把這些節日平和地與浪漫連在一起,商人把戲之類的說法如云。浪漫逐漸淡解之後,節日就慢慢變成了一條僅僅是必得經過的長廊⋯⋯
Thumbnail
2021/09/28
有人開玩笑說,這應該是最適合整形的時機吧,因為我們無論在哪裡都得戴著口罩,就像是暫時失去原本的臉孔一樣,那麼時間一長,大家都會忘記你舊的模樣吧,自然也就不會有人發現你去整形。就如同昨日隨手瀏覽起兩年前的舊照片...
Thumbnail
2021/09/28
有人開玩笑說,這應該是最適合整形的時機吧,因為我們無論在哪裡都得戴著口罩,就像是暫時失去原本的臉孔一樣,那麼時間一長,大家都會忘記你舊的模樣吧,自然也就不會有人發現你去整形。就如同昨日隨手瀏覽起兩年前的舊照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後來我從大量網路ID中脫逃。沒有社群網站的連結、不以社群網站社交,似乎是自找麻煩地讓自己失去了友情與他人漸行漸遠而變得再不熟悉!卻讓那些不用社群聯繫的關係更加鮮明!像戀人一樣,分手了就解除關係,再不用看著別人的日子,感覺自己唐突地總是像個局外人!
Thumbnail
後來我從大量網路ID中脫逃。沒有社群網站的連結、不以社群網站社交,似乎是自找麻煩地讓自己失去了友情與他人漸行漸遠而變得再不熟悉!卻讓那些不用社群聯繫的關係更加鮮明!像戀人一樣,分手了就解除關係,再不用看著別人的日子,感覺自己唐突地總是像個局外人!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是我們「想像中的友誼」。 這樣說,不代表這段關係中的共創回憶被否認,而該確認的是那些是否已成為「曾經」。 也許過去我們有好長一段時間,會一起出去玩,一起創造新的體驗,什麼事情都可以一起做。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是我們「想像中的友誼」。 這樣說,不代表這段關係中的共創回憶被否認,而該確認的是那些是否已成為「曾經」。 也許過去我們有好長一段時間,會一起出去玩,一起創造新的體驗,什麼事情都可以一起做。
Thumbnail
  好像現代人都不會「珍惜」彼此之間的情感似的,我 LINE 裡面的聯絡人除非有實際上的情感聯絡關係,例如工作上或是某種友誼上,基本上我會去刪除這個人的朋友關係。我不在乎這個人是否在乎我對他/她的看法如何,連結有多深,既然你沒有心意,我就沒有情意,就是這麼簡單,我從過去的幾百人的臉書好友刪除到現在的
Thumbnail
  好像現代人都不會「珍惜」彼此之間的情感似的,我 LINE 裡面的聯絡人除非有實際上的情感聯絡關係,例如工作上或是某種友誼上,基本上我會去刪除這個人的朋友關係。我不在乎這個人是否在乎我對他/她的看法如何,連結有多深,既然你沒有心意,我就沒有情意,就是這麼簡單,我從過去的幾百人的臉書好友刪除到現在的
Thumbnail
誰重要或者誰不重要,重點在於自己是如何思考。
Thumbnail
誰重要或者誰不重要,重點在於自己是如何思考。
Thumbnail
想到這裡,想起日常各式「我們認識N年了」的說法,突然地覺得有些懷疑。認識終究是需要持續發生的。打開手機,社群軟體成日在問你,你認不認識他?動態如一條輸送帶般輪番送到面前:有些人結婚了、有人剪髮、有人轉職,那麼,這樣你還認識他嗎?
Thumbnail
想到這裡,想起日常各式「我們認識N年了」的說法,突然地覺得有些懷疑。認識終究是需要持續發生的。打開手機,社群軟體成日在問你,你認不認識他?動態如一條輸送帶般輪番送到面前:有些人結婚了、有人剪髮、有人轉職,那麼,這樣你還認識他嗎?
Thumbnail
三十前成年後,曾有段時間很汲汲營營的主動跟老朋友聯繫,很怕好不容易擁有的緣分,因為不常見面而斷掉,後來自己的工作忙了外務多了,漸漸的沒辦法跟過去的同學朋友常相處,有段時間覺得好像失去了很多朋友。 在看看社群裡,總是跟好多朋友聚會,總會讓自己萌生比較之心。 是不是自己真的聚會少了?
Thumbnail
三十前成年後,曾有段時間很汲汲營營的主動跟老朋友聯繫,很怕好不容易擁有的緣分,因為不常見面而斷掉,後來自己的工作忙了外務多了,漸漸的沒辦法跟過去的同學朋友常相處,有段時間覺得好像失去了很多朋友。 在看看社群裡,總是跟好多朋友聚會,總會讓自己萌生比較之心。 是不是自己真的聚會少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