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焚書坑儒」政策的李斯,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提出「焚書坑儒」政策的李斯,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中古文推薦十五篇中的〈諫逐客書〉選自《史記》的〈李斯列傳〉,李斯在司馬遷的筆下,究竟是個什麼樣人物呢?先來看看《史記》裡面是怎麼寫的吧: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辭於荀卿曰:「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游說者之秋也。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閒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將西說秦王矣。」

➡司馬遷的描述非常有意思,從李斯個人的事件開始寫起,讓讀者了解李斯是個什麼樣的人。李斯看到廁所裡面的老鼠,看到人和狗靠近的時候,會驚慌失措逃跑。但是住在糧倉中的老鼠,吃著糧食居然也不會怕人類也不怕狗,非常囂張的感覺。李斯便覺得賢人和不肖人大概就是分成這兩種類型,而在他的觀念裡面,環境會影響一個人。李斯的教育,接受是荀子的教育,但是他卻決定離開所處的環境,向老師告別,他決定去翻轉他的窮困和卑賤,去「西說秦王」。

至秦,會莊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幾也。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終不東并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為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齎持金玉以游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秦王拜斯為客卿。

➡ 李斯到了秦國之後,終於找到門路去跟秦王說話,他認為今天其他諸侯國雖然看起來和秦國和平相處,但是他認為秦王應該要「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李斯也可以說是個急性子,認為要把握時機,不能讓諸侯國有發展的時間,而錯過了秦國可以壯大的機會。李斯的企圖心,就這麼被秦王賞識,李斯也成為了秦國的客卿。

司馬遷史記寫完這段李斯的背景介紹之後,馬上就接到〈諫逐客書〉的內文。李斯他也是秦國的客卿,所以明確主張「不要逐客」,對於李斯而言也是在保護自己。一來對自己有利,二來對國家也有利,李斯打的算盤最後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而諫逐客書是一篇首尾俱足且有明確主張又有說服力的文章,也是我們今天高中古文推薦十五篇的選文之一。

看完這裡,如果要具象化李斯的形象的話,他應該是個很有企圖心也很有行動力的人,他敢告別老師,去強大的秦國挑戰自我 (想像起來就像學生突然說,「我要去美國留學了,老師再見掰掰」),也積極的找門路讓自己有機會可以付出自己的才幹。不過,李斯也有一些令後人無法苟同的政策,如燒毀諸子百家之書,所以始皇便「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使天下無以古非今」。除此之外,最後的最後,李斯果然還是因為那過度追求名利的執著,由於「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爵祿之重,阿順茍合,嚴威酷刑,聽高邪說,廢適立庶」等諸多原因,在金字塔的頂尖上敗下陣來,被趙高陷害,誅滅三族。

李斯是個好壞功過參半的人物,也因此司馬遷在史記裡給他的描述也是好壞參半,最後的評論便是說李斯其實做得不錯,但就是跟一般人所認為應當去做的有所不同,不然他的功績可說是能和周公、召公相提並論的。 (「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18會員
143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要好好體會〈赤壁賦〉,著實不容易。 感覺得到世界在改變,在疫情發生了之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產生了劇烈的改變,大概還會再繼續改變下去。而人生也是一直在改變的東西,我想,月亮的圓缺是月亮的改變,江水的流動是江水的改變,但人生的改變是什麼呢?大概是有時候胖一點有時候瘦一點,有時候有錢有時候沒錢,有時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只有學到「唐有天下,乃天命所歸」而已嗎?  故事梗概回顧 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末的動亂為其背景,李靖原本拜見楊素,要提出「奇策」,楊素雖然和他談的很開心,但是「收其策而退」,好像也就只有收下而已,也就沒有後續了。  接著就是紅拂女登場了,紅拂女本是楊素家的人,她漂亮又聰明,大概也是聽
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
要好好體會〈赤壁賦〉,著實不容易。 感覺得到世界在改變,在疫情發生了之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產生了劇烈的改變,大概還會再繼續改變下去。而人生也是一直在改變的東西,我想,月亮的圓缺是月亮的改變,江水的流動是江水的改變,但人生的改變是什麼呢?大概是有時候胖一點有時候瘦一點,有時候有錢有時候沒錢,有時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只有學到「唐有天下,乃天命所歸」而已嗎?  故事梗概回顧 虯髯客傳的故事以隋末的動亂為其背景,李靖原本拜見楊素,要提出「奇策」,楊素雖然和他談的很開心,但是「收其策而退」,好像也就只有收下而已,也就沒有後續了。  接著就是紅拂女登場了,紅拂女本是楊素家的人,她漂亮又聰明,大概也是聽
唐宋古文八大家裡面所寫的文章,在教育部推薦古文十五篇裡面,只剩下韓愈的〈師說〉還被留著,歐陽修、柳宗元等人的文章已不在被推薦的行列中。韓愈〈師說〉的重點除了文章本身之外,國學常識的重點則是唐宋古文運動這個重頭戲,那麼唐宋古文運動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選了韓愈〈師說〉來作為推薦選文來給高中生閱讀呢?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