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後下班,下班後上班,是大多數人替記憶寫下的流水帳,工業社會的體制像個殼(「週休二日,一天上班八小時、中午在公司午休吃飯、通勤來回一小時、睡覺7小時」,等於一天剩餘7小時)逼著我們當個付出大部分時間和勞力(心力)的受薪階級,下班時就盡力休息耍廢,好恢復疲憊的心和隔日的動力,日復一日,越深陷在老闆和長官決定你命運的囹圄中,而抓緊下班剩餘的時間,「規畫、紀錄」就是逃離的方法。
「選擇做個不被選擇的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估價,而實際成交的價錢卻不一定有效率,20歲和30歲的一天價格顯然不同,孰高孰低又能有個定論?被選擇的人,時間一定低於有選擇的人,可惜的是教育和社會體制教會我們「好好做個被選擇的人」,看似能選自己喜歡的科系和領域,選錯了卻被產業的現實教育了一番,「若讓我再選一次,我會選xx系」,聽到多數選擇在台業界較低薪水科系人的心聲,到頭來還是被狠狠的選擇了一番。
既然生在「被選擇」的環境當中,想改革就要流點血(當然現代不用),不切實際地夢想一夜致富、一賭翻身,按零和遊戲和機率的期望值,你是天選之人?真切地流多少「有用」的熱血,才是關鍵。「有用」的熱血,應是「自律、有原則」的「規劃、紀錄」非支配的時間,光是一股腦的好高騖遠空想目標,不願一步一腳印不斷修正「正確方向」行走,目標只會漸行漸遠,還活的比耍廢的人還累。
而記憶裡,許多恐懼,遇到、面對和解決後,才發現怕什麼?人生難題,是開始做了才變得簡單。最美的風景,轉了彎以後才碰見。把酒言歡,是過盡千帆後才能笑談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