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淺談弱連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因緣際會上了些電商課程,學到了一個挺有意思的詞「弱連結」,以及在這個社群網站的世界裡,千萬不要小看它。

究竟弱連結是甚麼呢? 能吃嗎?(嗯,不能XDD)

這就要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說起。

簡單來說,從溝通互動頻率來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話分為兩種:一種是「強連結」和「弱連結」。

「強連結」,就是俗稱的同溫層。在強連結的世界裡,可能是從熟悉的環境領域中連結而成的,對方可能是你平常下課或下班常聚在一起的那群死黨,或是目前工作上很拍合的搭檔,彼此之間有很高頻率的互動。而另一種與之相反的就是「弱連結」,一言蓋知就是那種你可能覺得很面熟但叫不出名字的那種泛泛之交(幾乎是陌生人)。

為甚麼會說弱連結很重要呢? 只要回想一下平常和自己相關的強連結相處模式也許就能明白了。通常會聚在一起的人十之八九就是有相關聯性或是相同喜好,也就是說,彼此會談話的內容議題或是處在的環境背景都是極其相似的,

如此一來如今天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圈子中獲得一些比較不一樣的資源和幫助,就很困難了。

就拿我自身經歷來當例子,我大學時期是學語言的,平常會接觸的人不外乎就是同樣也是在學語言的人,再不然就是教語言的。這也就意味著我在我的朋友圈中可以獲取的資訊,肯定和語言脫不了關係。假如當時我突發起想,想去學個設計,因此就在朋友圈裡拋出這個消息,希望可以獲得一點相關的幫助,設想最後會有所收穫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除非圈子中有個又會設計又會語言的人剛好在,這又另當別論了)

但是在那種狀況下,如果能利用「弱連結」,結果或許就不同了,因為通常會締結成弱連結的都是那種平常生活中沒有過多關連性的人,又或者那種只有一面之緣,可能透過活動認識的陌生人。

接續剛的例子,假使我將消息拋出的對象不只侷限於親近的朋友圈中,而是也讓那些平常比較不熟的人知道,指不定當中就會有個剛好是從設計相關的人,可以出來搭把手,這機率肯定會比從朋友中找到又會設計又會語言的還大。

也就是說透過弱連結,可以更快速的打破平常的人際格局,締造更多的可能和機會。

看到這裡有沒有多少感受到弱連結的好處呢? 但,弱連結也不是說,需要的時候就一定能找到幫助。畢竟,大家都是很忙碌的,誰會隨時掛在線上關注上次那個在活動中隨手加個朋友的陌生人? 所以即使是「弱連結」,也是要經營的。(弱連結不是魔法!! 這個很重要,請在心中重複複誦三次!!!)

那麼,究竟要如何經營「弱連結」呢?(以社群媒體為例)

比起強連結依靠高頻率的互動而持續維持彼此的關係,弱連結需要做的是則是不要讓那條微弱的線斷掉,放在社群的世界裡,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按讚,這麼做的用意並不是表示說我們認同對方的貼文,而是要讓對方知道說這篇文有被我讀過了,而再進一步的做法,則是在貼文底下留言。

透過上述的簡單互動方式是最直接可以最小維度的維持關係但又不至於讓對方忘記你的存在的方式。畢竟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都喜歡被關注或認同,而給予對方小回饋,也能夠讓對方不忘記自己,何樂而不為呢。(看到這裡還不趕快去你的社群網站上按讚一波刷起來 XDD)


最後,總結一下:

1. 在這個社交軟體發達的世界裡,千萬不要小看「弱連結」的作用。

2. 比起強連結,透過弱連結可以締造出更大的可能性和機會。

3. 弱連結也是要經營的。依使用社群媒體為例,替貼文按讚或是簡單留言都是不錯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淺的沙龍
17會員
10內容數
在不用上緊發條的時光中,大約有60%的時間中活成沒有音樂就無法動彈的狀態。 不過雖然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聽音樂,但真的在聽得比較頻繁的好像就是那幾首,喜好也是大約一段時間就會換了一輪歌單。 為了不讓未來的自己聽著聽著又忘記曾經喜歡過哪首歌,或是曾經為了哪段旋律著迷到無法自拔,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記錄。(笑)
日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5
週四晚間,真是個尷尬的時間。距離周末還有一天多一點,是個發條要鬆又不能鬆的太放肆的時刻,在這討人厭的時間點,Three Days Graces 的Pain 好像挺適合拿來循環播放一下。 【樂團小檔案】 這句真的是整首個的精髓所在。喔,還有Adam 用盡全力嘶吼也要彰顯出來的情感,
Thumbnail
2022/08/25
週四晚間,真是個尷尬的時間。距離周末還有一天多一點,是個發條要鬆又不能鬆的太放肆的時刻,在這討人厭的時間點,Three Days Graces 的Pain 好像挺適合拿來循環播放一下。 【樂團小檔案】 這句真的是整首個的精髓所在。喔,還有Adam 用盡全力嘶吼也要彰顯出來的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論職場人脈學,「弱」連結比強連結更重要】 「弱連結」對我們的理解雖然片面,但經常是中性偏好的,可能是透過朋友的同學的同事,或者臉書上的動態,或者某一次的演講,這形成了一個溫馨的想像空間,提供你從這個「中性偏好的立足點」,接續建立與對方的強連結.
Thumbnail
【論職場人脈學,「弱」連結比強連結更重要】 「弱連結」對我們的理解雖然片面,但經常是中性偏好的,可能是透過朋友的同學的同事,或者臉書上的動態,或者某一次的演講,這形成了一個溫馨的想像空間,提供你從這個「中性偏好的立足點」,接續建立與對方的強連結.
Thumbnail
保有廣泛的人脈圈,對新的人或新的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同時保持耐性
Thumbnail
保有廣泛的人脈圈,對新的人或新的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同時保持耐性
Thumbnail
社群媒體似乎使我們更容易廣泛聯繫卻更難深層連結,而人與人要能感覺不孤單被滋養,是需要深層連結的。我認為的深層連結不一定得常常在一起,但是彼此的互動能夠真實地表達情感,述說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不只報喜,還能報憂,直白地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Thumbnail
社群媒體似乎使我們更容易廣泛聯繫卻更難深層連結,而人與人要能感覺不孤單被滋養,是需要深層連結的。我認為的深層連結不一定得常常在一起,但是彼此的互動能夠真實地表達情感,述說自己在意的人事物,不只報喜,還能報憂,直白地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Thumbnail
你開始經營「微人脈」了嗎? 想跟大家分享這篇我去年 9 月在《大人學》發表的文章(已超過 8,405 次瀏覽),很適合有在交朋友或沒在交朋友的人;也很適合想透過人際關係找工作的人。 喔,那就是,所有人。
Thumbnail
你開始經營「微人脈」了嗎? 想跟大家分享這篇我去年 9 月在《大人學》發表的文章(已超過 8,405 次瀏覽),很適合有在交朋友或沒在交朋友的人;也很適合想透過人際關係找工作的人。 喔,那就是,所有人。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在做自己,但這種自己,你又看見了什麼?你真的以為這樣的做自己,整體社會,包含整個世界都可以連結順暢,暢行無阻?你真的認為在提升自己的進步價值,是沒錯,我是進步了!但終究是為了進步而去進步,無法去反思進步的真正原動力是什麼,因為我們都要,都渴望。
Thumbnail
  每一個人都在做自己,但這種自己,你又看見了什麼?你真的以為這樣的做自己,整體社會,包含整個世界都可以連結順暢,暢行無阻?你真的認為在提升自己的進步價值,是沒錯,我是進步了!但終究是為了進步而去進步,無法去反思進步的真正原動力是什麼,因為我們都要,都渴望。
Thumbnail
雖然使用交友軟體已經是趨勢了,但我們仍然不時會聽到有人覺得玩交友軟體很丟臉。我相信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到交友軟體的優點,才會有的誤解,因此本文舉出了三個交友軟體的優點,幫助大家可以更好地說服自己使用交友軟體
Thumbnail
雖然使用交友軟體已經是趨勢了,但我們仍然不時會聽到有人覺得玩交友軟體很丟臉。我相信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到交友軟體的優點,才會有的誤解,因此本文舉出了三個交友軟體的優點,幫助大家可以更好地說服自己使用交友軟體
Thumbnail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跟現實生活沒什麼兩樣,所有的狗屁倒灶都一樣,所有感受到的友善、溫柔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網路畢竟是虛幻的世界,你看不到對方、聽不到對方,也摸不到對方,你可能得多花一點力氣或是觀察力,去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並且不要那麼容易對人性失望、對自己感到沮喪。
Thumbnail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跟現實生活沒什麼兩樣,所有的狗屁倒灶都一樣,所有感受到的友善、溫柔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網路畢竟是虛幻的世界,你看不到對方、聽不到對方,也摸不到對方,你可能得多花一點力氣或是觀察力,去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並且不要那麼容易對人性失望、對自己感到沮喪。
Thumbnail
現代人都如此忙碌,以至於生活的連結往自己靠攏得更多,現代人也如此想到連結關係模式是那種不對等的水平,如果社會關係要更好,我們當然不必去連結所有人,但至少在連結關係中,不要那麼弱化,或是水平關係模式中,那麼鮮明令人難以接受,畢竟,連結或是不需要公平,但至少不必那麼強硬,造成更大的極端對等。
Thumbnail
現代人都如此忙碌,以至於生活的連結往自己靠攏得更多,現代人也如此想到連結關係模式是那種不對等的水平,如果社會關係要更好,我們當然不必去連結所有人,但至少在連結關係中,不要那麼弱化,或是水平關係模式中,那麼鮮明令人難以接受,畢竟,連結或是不需要公平,但至少不必那麼強硬,造成更大的極端對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