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瓶中巨人與欲望的豢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大家小時候都聽過「瓶中巨人」的故事:某人在海邊撿到一個密封的瓶子(或油燈),他打開瓶蓋,瓶裡冒出一個被囚禁的巨人;巨人為了感謝他,答應滿足他的三個願望(欲望)。當他經過仔細思考而提出三個願望(通常跟金錢、愛情、權位有關)後,巨人果然很快就讓他的夢想一一獲得實現,但在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之後沒多久,他卻又開始感到空虛,覺得當初應該提出不同的願望,或者不要遇到巨人可能更好。

 這個故事其實是想告訴我們關於欲望(願望)的某些真相:每個人都有很多欲望,實現了這個欲望又會出現新的欲望,似乎沒有止盡。而且,大家都想輕鬆得到或不勞而獲各種欲望,但沒有經過努力耕耘而得到的東西通常無法產生真正的滿足感,很快就又會讓人覺得空虛。

 基於這個緣故,我曾改寫過這個故事:從瓶中脫困的巨人為了感謝那人,答應滿足他的一個欲望,但只能有一個欲望;滿足了這個欲望,就表示其他欲望都會落空。那人左思右想,覺得每個欲望都很誘人,難以割捨。巨人答應給他三天的時間思考。那人不知道要選擇什麼欲望才是最明智的,最後去請教一個智者。智者告訴他:「那你就選擇沒有欲望吧!」

 我的故事就說到這裡,接下來要如何發展,由讀者自己去發揮。有人也許會說:「沒有欲望怎能算是欲望?要巨人幫他實現這個願望不是太可惜了嗎?」我想,這正是問題所在。

 很多宗教都以「禁欲」或「寡欲」為理想,而老莊哲學更以「無欲」為人生最高境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7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5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透過進擊的巨人以及與魚兒之間的相處,對比出力量形成祝福或災難的成因。
Thumbnail
透過進擊的巨人以及與魚兒之間的相處,對比出力量形成祝福或災難的成因。
Thumbnail
人們總會在發現問題之後,就覺得該馬上動手解決問題,世界產生了變化時,就下意識想抗拒變化、回到good old days。始終捍衛著某種信念,守護個人信仰價值,不斷往前、不斷奮鬥,期待改變這個世界,期待某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事實上,只要這個世界上始終擁有不同信念與價值觀的存在,爭端就難以止息。
Thumbnail
人們總會在發現問題之後,就覺得該馬上動手解決問題,世界產生了變化時,就下意識想抗拒變化、回到good old days。始終捍衛著某種信念,守護個人信仰價值,不斷往前、不斷奮鬥,期待改變這個世界,期待某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事實上,只要這個世界上始終擁有不同信念與價值觀的存在,爭端就難以止息。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怪物,大多起源於人類的心魔,有恐懼、有貪婪、有忌妒、有怨恨、有痴戀… 而那個靠人們的願望為生壯大的魔王,永遠不會消失的原因,就是人類的餵養,用他們每天每時每刻每秒;用他們千奇百怪毫不猶豫的『我希望…』來共同創造了這個怹。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怪物,大多起源於人類的心魔,有恐懼、有貪婪、有忌妒、有怨恨、有痴戀… 而那個靠人們的願望為生壯大的魔王,永遠不會消失的原因,就是人類的餵養,用他們每天每時每刻每秒;用他們千奇百怪毫不猶豫的『我希望…』來共同創造了這個怹。
Thumbnail
關於《三千年的渴望》 艾莉西亞·賓尼(Alithea Binnie)是一位孤獨的英國敘事學家,在一次在前往伊斯坦堡的旅行期間,艾莉西亞買下了一個古董瓶子,意外釋放了一個被困在裡面的精靈 。 精靈向艾莉西亞提出她有實現三個願望的機會,只要每一個都是發自她內心的願望,但艾莉西亞認為願望是騙人的,甚至以他
Thumbnail
關於《三千年的渴望》 艾莉西亞·賓尼(Alithea Binnie)是一位孤獨的英國敘事學家,在一次在前往伊斯坦堡的旅行期間,艾莉西亞買下了一個古董瓶子,意外釋放了一個被困在裡面的精靈 。 精靈向艾莉西亞提出她有實現三個願望的機會,只要每一個都是發自她內心的願望,但艾莉西亞認為願望是騙人的,甚至以他
Thumbnail
人們為何會被故事(戲劇/電影/小說/音樂)所吸引?單純喜歡聆聽精彩刺激的故事?或者,我們在故事中窺見自身渴望卻無力實現的夢想?人們藉由虛構的故事來填補內心空缺的所在,但越是癡迷於故事的人,內心是否越空洞?精靈的故事喚醒艾莉西亞壓抑多年的孤獨感,喚醒了艾莉西亞想要找到靈魂伴侶的慾望。
Thumbnail
人們為何會被故事(戲劇/電影/小說/音樂)所吸引?單純喜歡聆聽精彩刺激的故事?或者,我們在故事中窺見自身渴望卻無力實現的夢想?人們藉由虛構的故事來填補內心空缺的所在,但越是癡迷於故事的人,內心是否越空洞?精靈的故事喚醒艾莉西亞壓抑多年的孤獨感,喚醒了艾莉西亞想要找到靈魂伴侶的慾望。
Thumbnail
「誰轉動了命運之輪?」 「誰移動了正義的天秤?」 「誰駕車穿越了簾幕?」 「誰窺視了未來?」
Thumbnail
「誰轉動了命運之輪?」 「誰移動了正義的天秤?」 「誰駕車穿越了簾幕?」 「誰窺視了未來?」
Thumbnail
四年前作了一個夢,我隱隱覺得他有一個重要的含義,但我想不通,就一直擺著。有一次參加團體解夢的工作坊,我決定拿出這個夢,請夥伴幫助我探索。 團體解夢是運用集體潛意識的力量。我想不到的,夥伴想到了,對夢的理解就擴大了。
Thumbnail
四年前作了一個夢,我隱隱覺得他有一個重要的含義,但我想不通,就一直擺著。有一次參加團體解夢的工作坊,我決定拿出這個夢,請夥伴幫助我探索。 團體解夢是運用集體潛意識的力量。我想不到的,夥伴想到了,對夢的理解就擴大了。
Thumbnail
如果把欲望當成野性未馴的牛馬等牲口,那你就好像牧養它們的主人。合理的牧養之道是要讓它們得到適度的溫飽,而非讓它們挨餓;更不可動不動就監禁、鞭笞它們,這也正是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所作的比喻:如果欲望是「馬」,那我們就是「騎師」,而生活就好像在「騎馬」,我們要以理性的韁繩來調整馬的步伐和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如果把欲望當成野性未馴的牛馬等牲口,那你就好像牧養它們的主人。合理的牧養之道是要讓它們得到適度的溫飽,而非讓它們挨餓;更不可動不動就監禁、鞭笞它們,這也正是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所作的比喻:如果欲望是「馬」,那我們就是「騎師」,而生活就好像在「騎馬」,我們要以理性的韁繩來調整馬的步伐和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影視劇跟動漫作品有數不清的爛尾作品,但有一種爛尾我認為爛得合理,且有必要,這種類型我稱之為「精緻的爛尾」。而進擊的巨人結局,就算得上是。 在討論「爛尾」究竟是什麼之前,我想從貫穿漫畫卻容易被忽略的概念開始—「食慾」。
Thumbnail
影視劇跟動漫作品有數不清的爛尾作品,但有一種爛尾我認為爛得合理,且有必要,這種類型我稱之為「精緻的爛尾」。而進擊的巨人結局,就算得上是。 在討論「爛尾」究竟是什麼之前,我想從貫穿漫畫卻容易被忽略的概念開始—「食慾」。
Thumbnail
祂,擁有神性。 一股足以滅絕生之萬靈的神性。 作為一名巨人,其實祂也不希望這樣。但,自祂誕生時,祂就擁有成長百年才能獲得的智慧。祂學會語言與文化,學會進食與吞嚥,學會走路並且克服走入海洋的恐懼。 祂,天生擁有的神力,殺死了教會祂所有知識的族人。 包括親生父母。 自祂摧毀巨人族後,祂一直都在流浪。
Thumbnail
祂,擁有神性。 一股足以滅絕生之萬靈的神性。 作為一名巨人,其實祂也不希望這樣。但,自祂誕生時,祂就擁有成長百年才能獲得的智慧。祂學會語言與文化,學會進食與吞嚥,學會走路並且克服走入海洋的恐懼。 祂,天生擁有的神力,殺死了教會祂所有知識的族人。 包括親生父母。 自祂摧毀巨人族後,祂一直都在流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