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林口茶葉的歷史記憶-戴嘉琦專員(社團法人新北市愛鄉協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臺灣茶業於清領時期後期為重要的產業,在日治時期轉為工業化經營,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政府亦積極發展茶業,成為外銷產業重要的一部份。本篇專訪新北市愛鄉協會的戴嘉琦,新北市愛鄉協會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一探茶農的故事,並交叉比對臺灣總督府、中研院的文獻資料,近期更開發桌遊與相關教案,從教育做起,讓茶業文化能進入地方小學。期待有別於過往由企業、國家出發的大歷史敘事,細細探究在地觀點,讓居民從地方出發,認識腳下的土地。



茶人在艷陽底下辛勤工作的身影。

茶人在艷陽底下辛勤工作的身影。

從林口地方史的發展探索茶產業

「林口茶區在臺灣的地區發展史上,因為地理位置欠佳、缺乏港口,在發展上較不被當權者重視,日治時期,經由地方仕紳的爭取,才建立『臺灣總督府茶業傳習所』用以培育北臺灣的茶產業人才。」戴嘉琦首先概述林口茶葉的發展脈絡與地方發展的關聯。林口茶產業早期以粗製茶為主,並以外銷為大宗,不過,隨著國際市場的變動,粗製茶產業的外銷受到影響,與此同時,林口地區因「林口新市鎮」都市計劃,致使茶業傳習所被劃入一、二期的都市計劃中,林口茶產業發展遂再度面臨挑戰。

在地茶農面對多重衝擊,不得不做產業轉型,轉以內銷為主;而將茶產業轉為內銷以後,又面臨茶產業的利潤降低、茶區轉向中高海拔的區域發展等問題。戴嘉琦補充,目前在臺灣較為人知的是「高山茶」,然而臺灣高山茶的歷史並沒有一般人所想象的久遠,反而是位於中低海拔的林口茶產業的歷史脈絡較長,卻反而少有人提及,十分可惜。茶為茶菁經由製茶過程後所產生的產品,需要考量產區和季節因子,即便是同一個茶園所採收的茶菁也會因為時間、氣候及技術上的不同而產生茶葉品質上的差異性。林口茶業在過往為運送到大稻埕後再進行精製,因此茶葉的品質能為客群所需而進行調整,進而產生國際競爭力,但隨著競爭力的消退,也牽動起林口茶業的變動。茶產業的轉變描摹出臺灣茶業的發展,在這段發展過程中幾經波折,並和土地發展階段相互影響。

她的路徑──採茶女工的生命歷程

過往的茶農敘事以男性為主,在進行訪談時,戴嘉琦發現缺乏女性敘事,因此做田野調查時特別在這方面多加著墨。她回憶訪談時有位陳媽媽,她在兒時被送養到了製茶家庭,自幼歷經養父過世,家庭轉變成女性為經濟支柱,而她的婚姻是經由招贅而成,對於陳媽媽來說,在家庭中要負擔的壓力相當大。她的生命歷程經驗過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需要應對產業的變動,這時,她看見時代中有一絲新的生機,轉入營建業,輾轉幾年後,隨著營建業的消退,陳媽媽與丈夫又回到茶產業,不過此時,他們也觀察到茶產業需要轉型,進而轉為經營觀光茶園。一次又一次重大的產業型態轉變,背後所需要的相關知能全然不同,必得有相當的勇氣才能做出這樣的抉擇。

另外一個案例則是因採茶工作從林口移動到桃園蘆竹區坑子里的曾媽媽,在她移動到坑子里後,便有機緣與當地茶廠主人結為連理,而在進入婚姻後,曾媽媽需要為搭伙的長工準備煮食,並且送到茶園中,這樣辛勞的生命歷程,過去較少被書寫,卻是臺灣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女性縮影。


林口社大以設計桌遊的方式作為教案。桌遊以田野調查為基礎,符合林口的歷史脈絡與變化,再透過劇情編寫,創造出故事性,讓學子以及居民擁有更為有趣的方式來學習在地知識。

林口社大以設計桌遊的方式作為教案。桌遊以田野調查為基礎,符合林口的歷史脈絡與變化,再透過劇情編寫,創造出故事性,讓學子以及居民擁有更為有趣的方式來學習在地知識。


桌遊帶動在地小學 學習地方產業史

茶產業的故事不僅停留在紙面上,戴嘉琦與桌遊設計師致力於設計桌遊教案,提供在地小學多元的課程學習方式。開發桌遊時考量到要設計出劇情,同時得符合林口的歷史脈絡,經過一番討論後,桌遊以林口新市鎮的變化來討論林口茶產業的發展,探尋農村聚落轉變為都市的過程中,市鎮規劃對於茶產業又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桌遊的形式以經營策略型為導向,戴嘉琦分享著設計遊戲時的擔憂:「本來會擔心桌遊的內容對於孩子們來說太複雜,後來實作後發現孩子們適應得很順利,也會在遊玩的過程中開始構想策略,以合作的方式來破關。」對她來說所協助設計的桌遊,能讓孩子們學習到在地知識,也可以玩得津津有味,看著孩子的心得回饋很有成就感!

在地知識需要長時間的耕耘,從尋找報導人、進行田野訪談、查閱與分析文獻資料,到將資料轉譯為桌遊,再與學校端媒合,到校內進行教案,每個環節都要謹慎思索與發揮巧思。戴嘉琦提及,過去的計畫做了不少知識上的爬梳,但是如何運用這些知識來幫助茶農們找到更適宜的行銷方法,藉以推廣林口茶產業是未來想推行的計畫。協會也在不斷討論的進程中得到反思,期許除了能在地方上完成未來的計劃,也為前人、當代人帶來助益。


林口社大協助林口茶產業以拓印的方式製作出新LOGO,為在地茶產品穿上新衣。

林口社大協助林口茶產業以拓印的方式製作出新LOGO,為在地茶產品穿上新衣。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4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戴嘉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簡介 關西鎮位於新竹縣東側山區,山區富含大量的石灰質,座落在鳳山溪上游,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所產出的茶葉韻味豐富香氣十足 茶葉初創期 於清末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1860年淡水開港,便吸引各個洋行前來大稻埕貿易設置茶廠,新竹地區由羅氏家族在關西建立-台灣紅茶公司,以手工
Thumbnail
簡介 關西鎮位於新竹縣東側山區,山區富含大量的石灰質,座落在鳳山溪上游,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所產出的茶葉韻味豐富香氣十足 茶葉初創期 於清末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1860年淡水開港,便吸引各個洋行前來大稻埕貿易設置茶廠,新竹地區由羅氏家族在關西建立-台灣紅茶公司,以手工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悠悠歲月,冉冉時光,這幾年台灣農林陸續著手整修重建散於各地的茶廠,隨著國民旅遊興起,紛紛轉型開放民眾參觀體驗,除了認識傳承悠久的茶葉文化、體驗品茗回甘的韻味,走在充滿生活感的歷史建築,緬懷昔日風華和過往風采,偌大的廠區空間陳列各式功成身退的製茶機具,如同戰功彪炳的榮耀,在大家眼前呈現驕傲的戰果。
Thumbnail
「茶」在東方的飲食文化,佔了要角,不管是在中藥,還是食療上,都有它的功能,而製作茶的過程更是繁瑣,從摘茶就是個功夫,中間還要經過許多道手續,像採收後的茶葉要經過萎凋、發酵等,才能讓茶葉的清香散發出來……
Thumbnail
「茶」在東方的飲食文化,佔了要角,不管是在中藥,還是食療上,都有它的功能,而製作茶的過程更是繁瑣,從摘茶就是個功夫,中間還要經過許多道手續,像採收後的茶葉要經過萎凋、發酵等,才能讓茶葉的清香散發出來……
Thumbnail
​ 如果你是一位愛喝茶之茶控,最近在公共電視有一部戲劇「茶金」,絕對讓你看完便對於台灣茶業發展如何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面對強大競爭起落浮沉,靠著茶業創造經濟奇蹟為題材。台灣茶商百年以來發展靠著一步一腳印才能發展出出一片天。這篇介紹之遊山茶訪便是另外一個例子。 遊山茶訪永康街門市相關資訊:: ​ 台北
Thumbnail
​ 如果你是一位愛喝茶之茶控,最近在公共電視有一部戲劇「茶金」,絕對讓你看完便對於台灣茶業發展如何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面對強大競爭起落浮沉,靠著茶業創造經濟奇蹟為題材。台灣茶商百年以來發展靠著一步一腳印才能發展出出一片天。這篇介紹之遊山茶訪便是另外一個例子。 遊山茶訪永康街門市相關資訊:: ​ 台北
Thumbnail
臺灣茶業於清領時期後期為重要的產業,在日治時期轉為工業化經營,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政府亦積極發展茶業,成為外銷產業重要的一部份。本篇專訪新北市愛鄉協會的戴嘉琦,新北市愛鄉協會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一探茶農的故事,並交叉比對臺灣總督府、中研院的文獻資料…
Thumbnail
臺灣茶業於清領時期後期為重要的產業,在日治時期轉為工業化經營,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政府亦積極發展茶業,成為外銷產業重要的一部份。本篇專訪新北市愛鄉協會的戴嘉琦,新北市愛鄉協會透過深入的田野調查一探茶農的故事,並交叉比對臺灣總督府、中研院的文獻資料…
Thumbnail
《茶金》將複雜的國際局勢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以「人」作為主體,提煉出該時代無畏的精神。今日,有人說時代倒退,有人說時代重演,而於現今這般多變而艱困的時代,透過《茶金》,從新竹的故事擴展至全台灣的記憶,透過看張家起落,重新擁抱前人走過大浪的勇氣。
Thumbnail
《茶金》將複雜的國際局勢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以「人」作為主體,提煉出該時代無畏的精神。今日,有人說時代倒退,有人說時代重演,而於現今這般多變而艱困的時代,透過《茶金》,從新竹的故事擴展至全台灣的記憶,透過看張家起落,重新擁抱前人走過大浪的勇氣。
Thumbnail
以美援時代的台灣茶葉產業為主軸,搭配海陸腔客家話,接在《斯卡羅》熱潮之後,即將在11月上線的電視劇《茶金》,在正式播岀前就已經引發不少討論。而搭配電視劇,由作者黃國華所著的同名小說《茶金》,則提早在2個月前就已經上市,讓讀者能夠先睹為快,了解「茶虎」與新竹北埔茶業的興衰歷程。
Thumbnail
以美援時代的台灣茶葉產業為主軸,搭配海陸腔客家話,接在《斯卡羅》熱潮之後,即將在11月上線的電視劇《茶金》,在正式播岀前就已經引發不少討論。而搭配電視劇,由作者黃國華所著的同名小說《茶金》,則提早在2個月前就已經上市,讓讀者能夠先睹為快,了解「茶虎」與新竹北埔茶業的興衰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