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好人常被排擠,甚至被逐出團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類對於團體裡善良、無私、為大家著想與付出的人,有時會覺得厭惡,如果有機會寧可把他們趕出團體。BBC最近一篇文章談為什麼太好心太有道德感的人反而常惹人不悅,讓這議題又引起一些討論。不過,這在心理學界早就不是新聞,因為幾十年來持續有類似研究不斷驗證「好人常被排擠」的假說。

許許多多研究訴說著,對標舉「利他」的人的厭惡,是跨文化存在、很容易察覺、而且在八歲念小學時就是如此。在古代,「好人不長命」的說法並不奇怪,沒有背景的人如果不懂藏拙,不遮掩地展示自己的善良與正直,惹惱貪官、惡霸或地方仕紳,的確有可能被處理掉。現代法治社會不會致好人於死,但來自公司、團體的冷淡、嘲諷、甚至罷凌,也會讓許多好人受挫,抑鬱一生。

raw-image

經典的心理學遊戲設定,在每一局裡每個人都可以奉獻一些錢給公庫,放到公庫的錢會加倍成長,然後每個人也可以從大家奉獻的錢取回一些。幾局結束後,詢問你想把誰趕出遊戲?最自私的人自然排名第一,但最無私的人卻排名第二。比起奉獻少也拿得少的人、以及奉獻多也拿得多的人,許多人類有股衝動,想要把對團體貢獻最大、私心最不明顯的人趕離身邊。

人類不是擅長合作狩獵動物的社會性生物嗎,為何要排擠好人?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或許,在發明可以投射70公尺的長矛後,智人只要採取一般的團體合作、把責任平均分配,就已經不用懼怕其他大型動物,偶爾還可以宰殺一些果腹,發明弓箭後人類更是無敵。這時,人類真正的敵人,也就只剩下人類。

在狩獵採集部落裡,貢獻多的人拿得多、貢獻少的人拿得少、加上有一些稍微慷慨的人濟助孤零老弱,團體也就可以維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常規」。這時如果有人超乎常規,奉獻多、拿得少、幫助許多人,他會博得名聲與好感,而聲望有助於在社會交換網絡裡取得中心地位。這是有限的社會資源,所以好人也容易被懷疑在圖謀什麼。當「好人」被某一群人認為彼此在競爭什麼資源,也就很自然會被針對。

心理學家還發現,「好人不討喜」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把其他人比下去。想像一個團體裡可能有許多順手之勞幫助別人的人,原本每個人都可以自我肯定、也能獲得正面的評價。這時一個不懂得隱藏的大好人出現了,他的光芒遮蓋住其他人、讓其他人的小小好事變得不值一提,讓習慣佔點小便宜的人彷彿變成罪人。許多人的心裡會感受到自己不夠好、彷彿暗中被批判;最後的結果,很容易演變成小好小壞的人聚集起來,教訓這不懂事的人。

排擠好人的集體行為,對大團體可能是不利的,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生產力,或阻礙部落的技術進步。但排擠好人的人們,或許會增加自己繁衍下一代的機會(公司裡的好對象注意到你的機率增加了!),於是「忍不住要排擠好人」的基因就這樣繁衍下來。如果排擠好人造成部落覆滅、城市被屠殺怎麼辦?其實也沒差,反正好人也會一起死,好人的基因一樣傳不下去。加加減減,壓抑好人的生存空間,對其他人還是有利。

再加上人類擅於嫉妒,以及喜歡幸災樂禍的本性,當好人實在是一件需要戰戰兢兢的事情。有些古老的心理學研究認為,幫助他人有時會被怨恨,強調規矩守法有原則會被排斥,讓團體高效成功的人反而不被當作自己人。最近的研究發現,高度合作促進團體運作的人,反倒會遭遇團體裡行為較自私的人的「反社會性針對」(antisocial punishment)。

這也難怪,有許多常捐款的富人會要求匿名,不急著讓別人知道,一部份是因為他們知道超規格的好人常惹人厭。一些歷史故事裡功臣會故意放縱自己、買地納妾酗酒邀宴,為的是敗壞自己名聲,免得引發皇帝或其他權臣猜忌----做太多好事的人如果發現自己被針對,趕快醜化自己傳一些負面消息出去,也可以降低敵意。

對於平凡人來說,怎麼學會看眼色、看風向,做個恰恰好的好人,而不是被棒打的出頭鳥,事關一生的幸福。除了沉默、裝傻外,另一個選擇是「加入小團體」,小團體內就比較能為彼此的成就感到光榮,彼此一致對外。但對企業或團體來說,如何克服「排擠好人」的氛圍與小團體間的抗衡,提升生產力與效率,永遠是領導者艱難的課題。

如果是你的小孩,你會教他學會「看清真相,不要妄想做個太好的人」,還是會微笑著看他在社會叢林的荊棘裡吃些苦頭、學些人生經驗?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每個選擇,到最後總有人要付出一些代價。

當然,電視或漫畫裡常演,不加入派閥、做事很有原則的孤鳥,最後得到賞識,被拔擢成為高階主管。這在現實世界的確也會發生,只是你要讓自己夠強悍,強悍到不在意任何排擠與是是非非,才能夠挺到最後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78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自我成長板塊裏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格友提到善良的人好像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處境,甚至還會被利用,本來是用心良意,卻讓人頻頻失望,這種感覺換誰都不好受。為了避免自己受傷,甚至很多原本善良的人,都開始選擇了不作為,只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前幾天在方格子的自我成長板塊裏逛文章的時候,看到有格友提到善良的人好像很容易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處境,甚至還會被利用,本來是用心良意,卻讓人頻頻失望,這種感覺換誰都不好受。為了避免自己受傷,甚至很多原本善良的人,都開始選擇了不作為,只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Thumbnail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當好人成為你的壞習慣》 這本書直接打中我的心!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情緒動員的人,只要別人說什麼、要求什麼我都是好好好,但是沒有想到這些好好好總是得不到回報,我不要再當好人了啦!
Thumbnail
你是否有感覺到不管到哪裡,總會碰到那種討人厭的人。那些被討厭的人在兩性交往的市場上,往往難以受到青睞。縱使一開始交往時,彼此被外貌吸引,但久了往往分手收場,因為性格不討喜。若從性格心理學來看,確實有些人的性格容易招致別人討厭。
Thumbnail
你是否有感覺到不管到哪裡,總會碰到那種討人厭的人。那些被討厭的人在兩性交往的市場上,往往難以受到青睞。縱使一開始交往時,彼此被外貌吸引,但久了往往分手收場,因為性格不討喜。若從性格心理學來看,確實有些人的性格容易招致別人討厭。
Thumbnail
你是否在生活中各個層面都做得太多了?  討好他人的人是以犧牲自己的需求為代價做出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以努力被人喜歡和建立關係。  討好別人可能會有想像不到的負面影響,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和內疚,以及下意識地退縮。  花點時間看看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動機,是結束「討好他人」模式的第一步。
Thumbnail
你是否在生活中各個層面都做得太多了?  討好他人的人是以犧牲自己的需求為代價做出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以努力被人喜歡和建立關係。  討好別人可能會有想像不到的負面影響,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和內疚,以及下意識地退縮。  花點時間看看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動機,是結束「討好他人」模式的第一步。
Thumbnail
強調合作、努力為團體付出的人,通常會得到比較好的聲望、也容易吸引其他異性青睞。他會把其他人比下去,即使其他人其實也有貢獻,只是貢獻沒有那麼大。當一個人成為群眾裡的楷模、英雄,其他人能分到的光芒就會減少,成為相對的受害者。加上被比下去的心理陰影,如果能不被發現,就會讓一些人有了「修理他」的動機。
Thumbnail
強調合作、努力為團體付出的人,通常會得到比較好的聲望、也容易吸引其他異性青睞。他會把其他人比下去,即使其他人其實也有貢獻,只是貢獻沒有那麼大。當一個人成為群眾裡的楷模、英雄,其他人能分到的光芒就會減少,成為相對的受害者。加上被比下去的心理陰影,如果能不被發現,就會讓一些人有了「修理他」的動機。
Thumbnail
心理學家發現,「好人不討喜」的原因,是他把其他人比下去。想像一個團體裡可能有許多順手之勞幫助別人的人,原本每個人都可以自我肯定、也能獲得正面的評價。這時一個不懂得隱藏的大好人出現,他的光芒遮蓋住其他人、讓其他人的小小好事變得不值一提,讓習慣佔點小便宜的人彷彿變成罪人。許多人的心理就會感到受傷。
Thumbnail
心理學家發現,「好人不討喜」的原因,是他把其他人比下去。想像一個團體裡可能有許多順手之勞幫助別人的人,原本每個人都可以自我肯定、也能獲得正面的評價。這時一個不懂得隱藏的大好人出現,他的光芒遮蓋住其他人、讓其他人的小小好事變得不值一提,讓習慣佔點小便宜的人彷彿變成罪人。許多人的心理就會感到受傷。
Thumbnail
所以,我們應該要讓身邊親友、小孩有個「正確」的觀念:當好人,恰到好處就好,不要激起人性的黑暗面,反而害到自己。這類研究在心理學界已經反覆驗證許多遍,但有趣的是台灣媒體卻很少寫到。我們就以二〇一〇年的一篇美國研究來說明好了。
Thumbnail
所以,我們應該要讓身邊親友、小孩有個「正確」的觀念:當好人,恰到好處就好,不要激起人性的黑暗面,反而害到自己。這類研究在心理學界已經反覆驗證許多遍,但有趣的是台灣媒體卻很少寫到。我們就以二〇一〇年的一篇美國研究來說明好了。
Thumbnail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