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先從「一件事」開始就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同樣一天24小時,為什麼有人就是能夠更成功?
Gary Keller(蓋瑞凱勒)& Jay Papasan(傑伊巴帕森)在他們的共同著作《成功,從聚焦一件事開始 / The One Thing: The Surprisingly Simple Truth Behind Extraordinary Results 》裡表示,關鍵是在於──

聚焦「能帶動後續改變的一件事」。

(原文版 / 圖片來自這裡
中文版是來自2014年出版的《聚焦第一張骨牌》的暢銷改版,天下雜誌發行,譯者為羅耀宗先生。
(2020年版封面 / 圖片截自博客來)

我對於這本書所傳遞的一個觀念有著切身感觸:

你能同時做兩件事,卻無法同時「有效地」專注在兩件事。


我們的大腦裡有一些通道是能夠在不同部位處理不同種類的資料,例如我們可以邊呼吸邊講話,可以邊走路邊聊天,並不會有通道打架的問題,因為它們各自是由不同的管理員在負責。
然而大腦裡有位管理員叫做「前額葉皮質」,是負責控制專注力、計畫、決策、想法、判斷、提取記憶...等屬於最高認知能力的功能,它一次就是只能專心處理一件事。

我相信這個道理,應該每個人都有所體會:
我們無法一邊專心開車一邊專心看股票→ 會發生事故吧!
我們無法一邊專心抄筆記一邊專心聽後面的同學講八卦→ 會抄錯內容吧!
我們無法一邊專心煮飯一邊專心教小孩寫數學作業→ 會把糖當成鹽吧!
當我們同時做兩件需要專心的事情時,注意力會被分散,肯定有一方會受到冷落,然後重要訊息就會被漏掉,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兩件事都失敗。

我研究所讀的是廣告系,第一學期是屬於通識學期,設計、文案、以及企劃管理三門課都要修,都是先學個基礎,等到第二學期再分科專攻。而我本身對設計和文案都很有興趣,上了一學期之後也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在預填第二學期的分科時就相當勢在必得地把兩科都填了。

同時修兩科算什麼?不難的,我可以的!但是系主任退了我件,說一次只能選一科,她不認為我能做到兩門不同領域的專科都拿到畢業門檻B+以上。當時的我小年輕一個,個性非常暴衝:
我為什麼不能全部一次都做?是看扁我是嗎!
系主任也沒繼續勸我,就讓我同時修兩科,結果第二學期我那兩門專科都只勉強拿到C+。最後還是靠著我卓越的哭戲演技和口才,才讓系主任點頭讓我挑一科重交作品,不夠的學分等到第三學期再補。

重交作品的那一天,系主任很認真地跟我說,她並沒有看扁我,而是希望我在經過這次教訓之後能學到一個道理:做事不要貪心,先把一件事情做好以後,再去做下一件事
我謹記著她講的道理,並套用到之後的人生大小事上。但是我也沒有真的很瞭,始終覺得是不是因為我能力不好,是不是我不夠聰明不夠有天份。直到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明白我為什麼不能全部一次都做──
不是不能,而是無法。我的前額葉皮質不允許。

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如何把所有自以為每個都很重要的「許多事」,縮短成只聚焦在「一件事」。


兩位作者是利用骨牌的概念來說明:每一張骨牌都存有少量的潛在能量,骨牌越多,累積的潛在能量就越多。只要排列夠多的骨牌,輕輕一推,就能啟動連鎖反應,釋放出驚人力量。而要推倒骨牌並不難,只要把它排好,推倒第一張就行。(註1)
因此他們的建議是──

不管有多少待辦事項,不管有多少目標,都請先把它們縮減為一件。

或許每件事情都很重要,但絕對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最該優先完成的。
Tip 1: 將所有事項分成「該做」和「可做」,然後從「該做」的事項開始去排優先順序
假設我今天想做的事情有:
做美甲 (可做)
週年慶到了要買MUJI (可做)
帶媽媽看中醫 (該做)
幫爸爸寄包裹 (該做)
跟仲介約看房 (可做)
補看智異山第12集 (可做)
去全聯買菜 (該做)
當我將以上七件事情,一件一件仔細做刪去法排序後,我會發現並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須在今天完成。抓出「該做」的三件事情之後再繼續排:
今天若不看中醫,明天看可以嗎?→ 可以,明天診所有開。
今天若不寄包裹,明天寄可以嗎?→ 可以,反正他也不急。
今天若不去全聯,明天去可以嗎?→ 不可以,家裡缺糧了。
於是我就找到了我今天最該優先做的那一件事,接著就是依樣畫葫蘆繼續排後面的順序。以上舉例只是日常瑣事,那麼人生大事例如對未來的願景和目標呢?
Tip 2: 時間從遠開始往內縮。例如一年縮成半年,半年再縮成三個月,再來是一個月、一週、一天。
同時,搭配著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能做哪一件事?


兩位作者認為,問題是通向答案的路徑,所以應該要聚焦在能找到重要答案的關鍵問題上
不要誤會,這裡講的聚焦在問題上,絕對不是要我們聚焦在「為什麼我會失敗」、「為什麼我的目標這麼難實現」、或是「一直這樣卡著怎麼辦咧好煩好煩喔」
他們的意思是,打個比方:
【有朝一日】
有朝一日我想要成為手沖咖啡職人兼烘豆專家

【縮到五年】
根據上述的那個目標,未來五年我能做哪一件事?

【縮到一年】
根據上述的五年目標,今年我能做哪一件事?

【縮到月】
根據上述的一年目標,這個月我能做哪一件事?

【縮到週】
根據上述的一月目標,這週我能做哪一件事?

【縮到日】
根據上述的一週目標,今天我能做哪一件事?

【縮到現在】
假設現在有人約我看是要去學泡茶還是學烘豆,那麼根據我從上面縮縮縮縮下來的目標,我現在能做哪一件事呢?答案一目瞭然了吧!
將我們的未來目標和「現在」做連結,一樣一樣地縮減,縮到就只先從現在能做的一件事開始就好,讓這一件事去往後推動 ──

生活中的所有成功,起點都在你的內心。你知道該做什麼事,你知道如何去做。下一步就很簡單,你是第一張骨牌。(註2)


共勉之。
-
註1:取自這本書的 p21, p23
註2:取自這本書的p243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成為自己的宇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次看著同事排出很華麗豐富的版面,我的內心就會有種自己很差的感覺,懷疑自己憑什麼在設計部門工作啊?!
這不是光罵幾次三字經就足以平息的事情,我當時應該有花了整整一週的時間在詛咒那位行銷的祖宗八代。
但是河野悅子不是一般人類。
說來是有那麼點不可思議,夢境是要賣給正常世界的人類,而人類進場的條件自然是── 得先睡著。
我以前做不出圖的時候就是這樣鬼叫
每次看著同事排出很華麗豐富的版面,我的內心就會有種自己很差的感覺,懷疑自己憑什麼在設計部門工作啊?!
這不是光罵幾次三字經就足以平息的事情,我當時應該有花了整整一週的時間在詛咒那位行銷的祖宗八代。
但是河野悅子不是一般人類。
說來是有那麼點不可思議,夢境是要賣給正常世界的人類,而人類進場的條件自然是── 得先睡著。
我以前做不出圖的時候就是這樣鬼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位思考」這本書能帶領讀者運用有效率的方式,除了能達成目標,也能創造出迥然不同的人生。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為什麼我們要做個專心一意者?有什麼好處呢? 一心多用雖然看起來更有效率,但是是阻礙我們的生產力,並且添加壓力,對於記憶力和幸福感會有不良的影響! 但事實上有許多研究證明一心一用才可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有一個小實驗,一次同時做兩件事情,只有2.5%的人表現正常,其他97.5%則是失常,甚至會影響記
Thumbnail
今天,將專注在遊戲、運動和正念這三個關鍵字,提出瞭如何處理注意力的概念,以及對遊戲、運動和整理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在生活中尋找自然體驗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社群媒體使用的挑戰。
Thumbnail
昨天看一本大陸寫作網紅湯小小的書"在舒適圈自律",這也是一本講習慣養成的書。 有一個章節講到時間管理,她說到每天先列出要做的事,再依照事情的燒腦程度做排列,列出來之後,先去做那最燒腦的事,其他的事耽擱一下也都還好。 因為我以前時間管理都是先做最重要的事,而寫作跟運動被我列為最重要的事,但沒那麼燒
做好一件事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對有些人卻非常困難,作者這裡分享幾個小技巧。1:我會先將步驟先想好,這樣不僅不會手忙腳亂,也可以提高效率。我如果要寫功課,就會先想好要先寫哪一項功課,我會簡單的功課和難的功課交錯寫,才不至於太痛苦。 2:你要將會讓你分心的事或物想辦法解決和想辦法克制。像
 對我來說,做好一件事不是只要有心,還要有行動。克雷洛夫曾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畫,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實現,行動是完成計畫奔向目標獲得成功的保證。   我在生活中常常連一件
這本書 無論是字款、排版、手寫圖表 特大引句的使用 都處理得很舒服 讓閱讀變成ㄧ種享受 書的內容分三大部分 最令我震撼的第一部分 就是作者將很多固有迷失打破 把雞蛋放在很多籃子裏投資並不ㄧ最安全 我看到都開心了 因為我就是那種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的人 我連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也辦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位思考」這本書能帶領讀者運用有效率的方式,除了能達成目標,也能創造出迥然不同的人生。
Thumbnail
要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一個人,需要清楚地明白自己每天最想要專注在哪一件事情上,將每日待辦事項轉為任務清單,分為主線任務、副本任務、日常任務,並合理分配可控時間和不可控時間。
Thumbnail
只要提高專注力,就能從忙碌中解脫,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待辦事項太多而恐慌,就用GTD消除法
為什麼我們要做個專心一意者?有什麼好處呢? 一心多用雖然看起來更有效率,但是是阻礙我們的生產力,並且添加壓力,對於記憶力和幸福感會有不良的影響! 但事實上有許多研究證明一心一用才可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有一個小實驗,一次同時做兩件事情,只有2.5%的人表現正常,其他97.5%則是失常,甚至會影響記
Thumbnail
今天,將專注在遊戲、運動和正念這三個關鍵字,提出瞭如何處理注意力的概念,以及對遊戲、運動和整理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在生活中尋找自然體驗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社群媒體使用的挑戰。
Thumbnail
昨天看一本大陸寫作網紅湯小小的書"在舒適圈自律",這也是一本講習慣養成的書。 有一個章節講到時間管理,她說到每天先列出要做的事,再依照事情的燒腦程度做排列,列出來之後,先去做那最燒腦的事,其他的事耽擱一下也都還好。 因為我以前時間管理都是先做最重要的事,而寫作跟運動被我列為最重要的事,但沒那麼燒
做好一件事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對有些人卻非常困難,作者這裡分享幾個小技巧。1:我會先將步驟先想好,這樣不僅不會手忙腳亂,也可以提高效率。我如果要寫功課,就會先想好要先寫哪一項功課,我會簡單的功課和難的功課交錯寫,才不至於太痛苦。 2:你要將會讓你分心的事或物想辦法解決和想辦法克制。像
 對我來說,做好一件事不是只要有心,還要有行動。克雷洛夫曾說過:“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畫,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實現,行動是完成計畫奔向目標獲得成功的保證。   我在生活中常常連一件
這本書 無論是字款、排版、手寫圖表 特大引句的使用 都處理得很舒服 讓閱讀變成ㄧ種享受 書的內容分三大部分 最令我震撼的第一部分 就是作者將很多固有迷失打破 把雞蛋放在很多籃子裏投資並不ㄧ最安全 我看到都開心了 因為我就是那種同一時間只能做一件事的人 我連一邊看書一邊吃零食也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