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孩子學外文,家長要知道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最近有家長的孩子學外文,問我怎麼練聽力和考檢定,我也分享心得,但當下時間有限,所以我想透過這篇講完整概念。對孩子而言檢定很難,但我以社會經驗來講,檢定反而是最簡單的,要背很簡單,但真正的挑戰是把學到的用在生活與職場上的客戶溝通,甚至用來賺薪水。家長則要認知,檢定是中繼站,重點是給孩子自主學外文的空間。

記住學外文的「初心」

  • 知道「為什麼」要學外文
這位家長跟我說,孩子學外文是因為想看懂國外流行雜誌的內容。這句話是很重要的關鍵,你聽得出背後的意涵嗎?
明明語文能力還不到,為何會想讀國外流行雜誌?我想重點不是在雜誌本身,而是孩子對國外的流行或相關議題產生了「興趣」。孩子知道「國外雜誌」這個媒介能讓自己接觸到最新又最廣泛的各式流行,所以才會去翻雜誌,但又因為需要中高階的外語能力,所以才要學外文。
我馬上跟家長說:「你孩子這樣學外文非常好。」因為孩子找到了學外文的「初心」,而且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流行。
  • 哲學系的日文魔人
我曾提過我國中一位日文魔人,他是哲學系,根本不是日文系,卻看懂日本SEGA出品的「音速小子」系列遊戲的日文字幕,也聽得懂日文台詞。我問魔人到底怎麼辦到的,他說因為愛玩「音速小子」,想要通關啊。他說看中譯字幕很沒有感覺,所以想聽音速小子講原汁原味的日文,想聽懂台詞。「了解音速小子的一切」,這不就是他學日文的初心嗎?他左手一本日文字典,右手握遊戲手把,把每一句台詞查得滴水不漏(這是自學到爐火純青的關鍵),土法煉鋼也能造就魔人出世。
  • 學英文的初心
我回頭過來想我的「初心」是什麼。小時候電視常重播美國喜劇「六人行」,你必須知道,英文很多笑點是中文難以翻譯出來的,所以我每次看中文字幕都很沒感覺,就不夠好笑啊。但為什麼老外會看到一直笑,而且劇情確實看起來很搞笑,偏偏就是中文字幕搔不到我的笑點,所以我想聽懂劇中角色講的英文到底在說什麼這麼好笑。
此外,「六人行」呈現的美國日常生活非常有趣,讓我對美國文化產生興趣,我想了解美國人在想什麼。後來又知道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科技、最好看的好萊塢電影,還有很多好玩的遊戲,當時的台灣還比不上。如果會讀英文,就有機會接觸到全球最先進的知識。
「想透過英文了解美國,了解世界」,成了推動我學英文的動力,從來沒熄滅過。當你發現能用英文看遍國外的新奇事物,你怎會失去對外文的興趣?
  • 學日文的初心
後來我接觸到日本偶像歌手,那時台灣非常哈日,那位歌手的旋律讓我非常著迷,我很想「原汁原味」聽懂在唱什麼。此外,當時日本的遊戲產業也是領先美國的,但有很多遊戲並未發行中文版,所以我也想聽懂日文台詞來通關遊戲。我心想若不是去讀英文系,就去讀日文系吧。
  • 初心不過是一句單純的「我想要OOOO」
所謂的「初心」,不過是一種非常原始單純又強烈的慾望,就是那麼一句「我想要懂」而已。促使「初心」在你心中萌芽的,是你對某個議題、事物或領域產生的強烈興趣。找到你的興趣,就能找到學外文的初心,就算看不懂英文和日文的鬼畫符,你的初心也能讓你找到一種學外文的方式,不管那是什麼形式。別忘了你的初心,要緊抓住它。

怎麼跟外語「混熟」?

有一位高中時代朋友的在校英文成績蠻不錯,他問我是怎麼考高分的,我跟他說我從不把英文當作「考試」來準備,也不需要刻意背什麼。他也很驚訝我從沒去過美國留學,問我到底要怎麼跟英文「混熟一點」。我只問他一句話:「你為什麼想學英文?」他說他愛看美國職籃,夢想是去當籃球播報員,所以想學英文了解美國職籃。
我說那就簡單,你只要每天用Google新聞搜尋一篇美國職籃大咖的報導,(然後像前述那位日文魔人一樣)把每個字每一句話都查到懂為止。每天一篇,好吧,真的很懶的話,每週一篇。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到一年,累積的字彙量跟學校的課本比起來肯定是三級跳。你賺到的不只是生字,最重要的是訓練到閱讀能力,而且你閱讀的內容是你熱愛的,你自會想辦法去看懂。你閱讀到的不是課本的萬年老梗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而是真實生活在用的英文,是你未來在職場上寫外文電子郵件、寫文案、寫報告、跟外國客戶閒聊運動話題時,會用到的活生生外文。
  • 透過你有興趣的新聞稿
新聞稿是自學的好教材,不要看到一堆英文豆芽菜就像看到鬼一樣害怕,你還有個絕招是字典app,字典查不到,你還有無所不知曉的Google搜尋,它會告訴你not only...but also是什麼意思以及怎麼用。一篇正式新聞稿,必須精準使用文法、句法、用字遣詞、語感,這四項是每次「精讀」時可以多加觀察和記起來的。你不用強迫自己每個生字都要記起來,你會瘋掉,但像slam dunk(灌籃)這種職籃新聞稿很頻繁出現的單字,你遇到了好幾次,要不記起來都難,所以你需要刻意背每個生字嗎?像我很變態就會要求到每個生字都記起來,但你不一定要這麼魔人化,看你的需要即可。你在精讀過程中最需要觀察的是外國人怎麼使用文法、用英文字來表達觀念。這一番訓練下來,你不需要文法書,就已經接觸到八成以上的文法了,這還是你自學查來的。
當我第一次接觸文法書,一翻開內頁,我發現整本書有超過一半的文法我都知道了,因為我一直在觀察「六人行」的角色怎麼講話,模仿他們,我聽ICRT播外國歌,學賈斯汀哼著歌詞,一開始還聽不太懂,聽久了就突然懂了,歌詞的文法就記下來了。文法書我從來不背,我寧可聽歌學文法,也不想翻那本無趣的書。也正因為如此,我發現以前的文法書有某些地方亂教,完全跟不上現代英文,這還是幾十年前發現的。
  • 透過YouTube、VoiceTube
透過新聞文字報導累積夠多字彙量(通常三個月到一年)之後,就可挑戰透過Youtube影片練聽力。搜尋職籃影片(關鍵字"NBA"),每天或每週精聽一部,或者透過VoiceTube搜尋含中英對照字幕的影片。每聽懂一部影片,你的聽力經驗值就多了一千積分。
我要強調,這些自學方式都不是家長和老師逼你的,是你自己想學的,是你熱愛看的事物。
  • 透過偶像的歌曲 (大推!)
除了新聞稿、Youtube之外,最有效的綜效性自學方式是透過「歌曲」,它有文字(閱讀力)、有發音(聽力)、有動人旋律(強化記憶),你能把一首歌詞倒背如流,你就能把歌詞中所有的外文記下來。條件是,唱這首歌的人最好是你的偶像,你要瘋狂愛上偶像的歌,你必須把歌詞的每字每句都精讀查過一遍,就像你想要了解偶像的一切。
有趣的是,當我翻開日文課本,我發現其中有30%的單字,是我在某位日本歌手的歌詞中也有看到的單字,所以那些單字我不用背,我用唱的就記起來了,多輕鬆啊。因此我建議,學外語前,你要先找到你的偶像。聽偶像的歌,看偶像的演唱會和音樂錄影帶,打開你的字典app,用Google想辦法肉搜偶像的所有新聞稿、歌詞、其他網友的翻譯。愛能讓你成為外文達人,但你要先找到你的愛。

別把外語學習當作功課,要當作「生活」!

外語只不是你看的死板教科書。教科書很有用,但有時也很無用,相信我,等到出社會就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說了。
透過學校體系學的外文後,我發現教科書的內容完全不足以應付職場上的需求,有很多我想對外國人表達的話語,還是無法傳達出來,因為學校教的不是太少就是和真實生活脫節。此外,跟我同系的某些同學畢業後,上了職場才發現都把外文忘光了,現在他們做的職業與外文無關。
如果你打算精通外語,那麼教科書只是一種基本功,是你的副手,用它打好基礎的同時,你必須向「外」看,CNN報導、美國脫口秀、日本綜藝節目、外語雜誌與小說,找一個你熱愛的,去跟它混熟。這位新的熟朋友,會回過頭來讓你的外語能力超前同班的同學,因為你在一開始就看得比其他人更遠了。別人讀的呼呼睡,你是邊唱、邊玩、邊聽、邊看你愛的事物,這樣學才快樂啊。教科書是墊腳石、中繼站,你的長遠目標是汲取生活中充斥的活外語。

孩子想學外文,請給他們發掘初心的空間

  • 觀察孩子喜歡什麼,投食相關外語題材
如果想讓孩子在外文方面爐火純青,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幼時給予他們空間發掘自己的興趣,先讓他們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再讓他們接觸外文,告訴他們可以透過外文看到母語以外的視野,外頭有更多艷麗的花花草草等待他們自己去發掘。
愛裝扮的孩子,可以讓他們看看英文童書中裝扮美麗的公主。愛唱歌的孩子,就播放外國歌曲讓他們模仿著唱。很有戲的孩子,播放外文發音(搭配中文字幕)的動畫給他們邊看邊演。總之,依他們的興趣使其接觸相關的外文媒體,是個很好的開始,可以耳濡目染,減少孩子對外文產生的排斥感。
  • 有初心比有那張檢定證明更重要、更划算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初心,那張通過檢定的證書也只是個文憑而已,檢定測驗所考的內容也非常少,只是外文的滄海一粟,進了職場,或實地去了外國,孩子會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啊。這山峰高來高去的,只有初心,能讓孩子爬過每一座山。檢定真的只是一個中繼站,一個能進入外商或海外名校的入場券。有多少人拿到了證照,過了三年五年又忘光了,這錢也白花了。
  • 問問想學外文的孩子:「你為什麼想學?」
若你的孩子能明確告訴你「為什麼」想學外文,你要很慶幸孩子已經比別人更有機會駕馭外文。因為你不用拿愛的小手來逼他們死背單字,他們就會自己用app或Google查到各種外文相關的答案。你的孩子不是被逼著學,而是在自學。

檢定考試怎麼準備?

其實我很不想用「準備」這個詞,因為聽起來就很有壓力,一點都不fun。對我來講,外語就是「生活」,我全年無休都在生活中觀察和汲取外語,因為這無壓力,學得更廣。這無形中已加速了我的準備時間。
因此,我的準備期只需要一個月。聽說讀寫,我早就透過生活中的外語訓練得差不多了。我買了坊間的教戰手冊,那是一本800多頁的厚厚題庫,一天撥出一到兩小時,全部做完了題目一輪,我就上場考試了。
聽力的部分,除了把教戰手冊的音檔乖乖聽完之外,我還是建議你平常就要常聽外語歌,你要有意識地去模仿發音學著唱,讓大腦習慣外語的聲音與發音方式,聽久了你會發現外國人的發音規則和訣竅,抓到了那竅門,你就能「聽音辨字」,聽力就是這樣練來的。老實說,不是聽一輪教戰手冊的音檔就能擁有強大聽力。你問問你父母,你小時候,父母花了多久時間讓你聽懂中文?你牙牙學語了多久?記憶力最強的幼兒都要那麼多時間了,你確定幾個mp3音檔就能讓你變成聽力達人?充其量,教戰手冊和教科書一樣都是基本功而已。你每天愛聽的歌曲或廣播節目才是真正的聽力加速機。
其餘的說、讀、寫,其實都如出一轍,當然我還是建議把教戰手冊完食過一遍,因為你必須熟悉考題的設計,這沒有壞處。我更建議在休閒時間多看看國外的節目,不是只有看而已,你要「觀察」外國人怎麼聊天、怎麼演講、怎麼鋪梗,這都是你「口說能力」的題材。
當我在口說測驗的考場上回答其中一題時,我腦裡想的不是教科書教我的英文,而是我從電台、脫口秀、電影、六人行當中學到的英文,我就把我聽過的台詞拿來講,搭配我平時學過的單字,組合成一個我想表達的論述,就這樣考過了。
閱讀測驗根本就是在回憶我曾閱讀過的英文雜誌中出現過的英文語法。當然考題中也有出現我不知道的生物學專有名詞(那是考題設計者故意要嚇唬人的),或是我沒看過的外語表達方式,但因為我讀過太多外文了,訓練出一套「預感」,就像是對方不需要把話說完,你就知道對方想要講什麼一樣。某一句英文看不懂,就從上下文推敲出「大方向」,八九不離十也能猜中。這能力怎麼來的,我很篤定跟你說不是教戰手冊教我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廣泛閱讀獲得的技能點。
寫作測驗就是把我平常讀新聞稿、歌手的專訪文章、電玩遊戲中看到的台詞,端出來套用,就這麼簡單。當然,我有看過教戰手冊,知道主考官偏愛什麼樣的文體,所以我只需要調整我的文字變成那樣的文體即可。

學外文是「愛」、「初心」和「生活」

讀到這你會發現精通外文有個先決條件。你要有明確的初心(動機),才能愛上外語學習,而且還要把外語學習融入生活中。三者具備,檢定考試難不倒你,出國出差嚇不到你,上台簡報能讓你多一份安心與自信。
問問你自己,想給予孩子什麼樣的外語學習空間?再問問孩子,「你為什麼想學外文呢?」
編寫外語教學文章耗時費力,如果有幫助你拓展外文視野,如果你喜歡我作品,懇請訂閱並追蹤我的「擊破你的怪怪英日文」專題!所有生活好用的英日文都完整收錄在此專題中喔!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前我寫了「不要把翻譯者當作翻譯機」 ,說明翻譯者面對每一篇文章時要經歷的挑戰。客戶不懂翻譯是什麼,那是一回事。雇主不懂翻譯是什麼,又是另一回事。如果雇主要你在不合理的時間內完成稿件翻譯,你該讓他知道什麼?
這篇我想聊一聊創作英日文教學文章的歷程。要寫一篇我認為有質有量、有細緻度且同時能用接近聊天的語調來潛移默化的外語教學文,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關卡。這類文章背後有哪些獨自作業的挑戰需要克服?邀你來一窺我的創作秘辛。
欲望是很神奇的東西,很久以前我一直想要一個App可以網羅所有英日文字典,手指一點就能在同一個畫面跳查好幾家字典。我心想英文和程式語言都是語言,乾脆自己下海寫一個App看看。過程歷經千辛萬苦,還是讓我寫出來了。想知道我怎麼做到的嗎?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又回想起高中要放進包包裡帶去學校的文法書上下冊(重死我),每次翻開來就像在讀佛經。我倒是迎刃有餘,但身旁的同學幾乎快要一面倒睡死。我當時很懷疑為何要坐在教室讀這樣的「佛經」,後來想通了一件事。你好奇為何我能迎刃有餘,為何同學會睡死嗎?
使用手機字卡軟體Ankidroid,搭配我自己琢磨出很有效的自學法來大量記憶單字,已有2個月的時間。調出這個軟體的統計數據報告後讓我很驚訝,我以前在學校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過(是指有確實記起來)這麼多單字。透過這篇我想順便驗收一下自學法的成效。
先前看到電視在播右腦圖像式英文學習的廣告,主打用卡通動畫和諧音讓孩子記憶大量英文字。對家長來說,這看似很科學,又很活潑有趣,孩子一定會喜歡,一舉兩得。圖像式學習不是不好,但諧音是一兩面刃。實際上你可能沒想過,背後要犧牲的代價之大,是廣告沒告訴你的。以下僅是我個人觀點和經歷,並非絕對,但可供大家思考。
以前我寫了「不要把翻譯者當作翻譯機」 ,說明翻譯者面對每一篇文章時要經歷的挑戰。客戶不懂翻譯是什麼,那是一回事。雇主不懂翻譯是什麼,又是另一回事。如果雇主要你在不合理的時間內完成稿件翻譯,你該讓他知道什麼?
這篇我想聊一聊創作英日文教學文章的歷程。要寫一篇我認為有質有量、有細緻度且同時能用接近聊天的語調來潛移默化的外語教學文,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關卡。這類文章背後有哪些獨自作業的挑戰需要克服?邀你來一窺我的創作秘辛。
欲望是很神奇的東西,很久以前我一直想要一個App可以網羅所有英日文字典,手指一點就能在同一個畫面跳查好幾家字典。我心想英文和程式語言都是語言,乾脆自己下海寫一個App看看。過程歷經千辛萬苦,還是讓我寫出來了。想知道我怎麼做到的嗎?
下這一篇的標題時又回想起高中要放進包包裡帶去學校的文法書上下冊(重死我),每次翻開來就像在讀佛經。我倒是迎刃有餘,但身旁的同學幾乎快要一面倒睡死。我當時很懷疑為何要坐在教室讀這樣的「佛經」,後來想通了一件事。你好奇為何我能迎刃有餘,為何同學會睡死嗎?
使用手機字卡軟體Ankidroid,搭配我自己琢磨出很有效的自學法來大量記憶單字,已有2個月的時間。調出這個軟體的統計數據報告後讓我很驚訝,我以前在學校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學會過(是指有確實記起來)這麼多單字。透過這篇我想順便驗收一下自學法的成效。
先前看到電視在播右腦圖像式英文學習的廣告,主打用卡通動畫和諧音讓孩子記憶大量英文字。對家長來說,這看似很科學,又很活潑有趣,孩子一定會喜歡,一舉兩得。圖像式學習不是不好,但諧音是一兩面刃。實際上你可能沒想過,背後要犧牲的代價之大,是廣告沒告訴你的。以下僅是我個人觀點和經歷,並非絕對,但可供大家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從三月二十七日開站至今,列了至少二十本英文童書,這些書籍都是我們日積月累讀過的,正在閱讀此文的家長,若要求手邊剛好有相同書籍,可能也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想要讓孩子沈浸在英語環境的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試看「裸聽」,也就是沒有書籍在手,直接試著聽音檔,看能聽懂多少。 有些經典書籍,中譯本比原
汪培珽著 2007 時報出版 ❍ ❍ ❍ ❍ ❍❍ ❍ ❍ ❍ ❍❍ ❍ 我讓孩子到了五歲才上學,也就是幼稚園中班。之前,孩子最主要的活動就是:每天早、中、晚加宵夜,聽媽媽唸故事書。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經過大量閱讀和比對之後,孩子自然就會習得第二種語言。一英一中唸完三次,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孩子們敏銳的觀察力都在關注著媽媽在做些什麼?那陣子我會刻意安排在這樣的時間裡做些什麼?簡單來說:我希望孩子有閱讀的習慣,我就會在這段時間也讓自己閱讀,我希望孩子學習不同語言,那麼我就得自己先開始!
Thumbnail
《教出閱讀力》 ✍️作者:柯華葳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06/11/08 📝閱讀記錄: 我在懷孕開始,就買了很多關於孩子們教養的書籍,其中包括關於繪本介紹和閱讀能力教育的書,在孩子們長大到青少年後,就幾乎都捐給圖書館了,這本《教出閱讀力》我留了下來,因為它
Thumbnail
餵故事長大的小孩,這是一本書,去年的時候,我買了它。 書摘~ 如何和孩子分享愛的時間、建立親密互動?想要讓孩子愛上書本、主動閱讀?希望孩子能養成好品格和大能力?不用討好、不用說教,只要唸故事書就好!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 本書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
Thumbnail
國中國小寒假開始,您們家的孩子計畫讀哪些課外書呢? . 本週國中國小寒假開始,您們家的孩子計畫讀哪些課外書籍?邀你一起來分享一些孩子們的好書吧! . 「家長說課內都讀不完了,還看什麼閒書!」、「學生成績退步你要負責嗎?」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而培養閱讀能力也依賴日常閱讀習慣的建立,如何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 坦白說,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沒有以往的熟練。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要學習更多的成語,就顯得「捉襟見肘」。 在最後一次課程,決定讓孩子「愉快學習」,而進行了「妙語說書人」之成語大考驗。也就說,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坦白說,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從三月二十七日開站至今,列了至少二十本英文童書,這些書籍都是我們日積月累讀過的,正在閱讀此文的家長,若要求手邊剛好有相同書籍,可能也不是件容易事。 所以,想要讓孩子沈浸在英語環境的家長,可以讓孩子試試看「裸聽」,也就是沒有書籍在手,直接試著聽音檔,看能聽懂多少。 有些經典書籍,中譯本比原
汪培珽著 2007 時報出版 ❍ ❍ ❍ ❍ ❍❍ ❍ ❍ ❍ ❍❍ ❍ 我讓孩子到了五歲才上學,也就是幼稚園中班。之前,孩子最主要的活動就是:每天早、中、晚加宵夜,聽媽媽唸故事書。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經過大量閱讀和比對之後,孩子自然就會習得第二種語言。一英一中唸完三次,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孩子們敏銳的觀察力都在關注著媽媽在做些什麼?那陣子我會刻意安排在這樣的時間裡做些什麼?簡單來說:我希望孩子有閱讀的習慣,我就會在這段時間也讓自己閱讀,我希望孩子學習不同語言,那麼我就得自己先開始!
Thumbnail
《教出閱讀力》 ✍️作者:柯華葳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06/11/08 📝閱讀記錄: 我在懷孕開始,就買了很多關於孩子們教養的書籍,其中包括關於繪本介紹和閱讀能力教育的書,在孩子們長大到青少年後,就幾乎都捐給圖書館了,這本《教出閱讀力》我留了下來,因為它
Thumbnail
餵故事長大的小孩,這是一本書,去年的時候,我買了它。 書摘~ 如何和孩子分享愛的時間、建立親密互動?想要讓孩子愛上書本、主動閱讀?希望孩子能養成好品格和大能力?不用討好、不用說教,只要唸故事書就好!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 本書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
Thumbnail
國中國小寒假開始,您們家的孩子計畫讀哪些課外書呢? . 本週國中國小寒假開始,您們家的孩子計畫讀哪些課外書籍?邀你一起來分享一些孩子們的好書吧! . 「家長說課內都讀不完了,還看什麼閒書!」、「學生成績退步你要負責嗎?」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而培養閱讀能力也依賴日常閱讀習慣的建立,如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