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並不知道你看到什麼,因為你從未知曉你較他人多擁有了什麼】

2021/12/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是上大學修了教育學分,才接觸到「#社會學」。
一學期的課雖然很匆促,但至少最重要的觀念從此烙印在腦海中:
「你所擁有的,比你想像中擁有的還多。」
我們的社會資本,我們的文化資本,我們的家庭資本--「#階級」也許逐漸隱形,但脫離學校後最明顯的就是「財富」所帶來的影響力,縱使教育就是要讓人有機會跳脫「世襲」,走向天賦才能發揮的「平等」,但世界也許正在往我們的臉上狠狠摑來。
因此接觸到 #約翰_伯格JohnBerger 的代表作《#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更形發覺有個象牙塔顯然還住著貴族們,高高地,悠然地,凝睇眾生。
讓我們走進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象牙塔裏吧!

❶「知識與信仰影響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
所有的「影像」,無論是「攝影」或是「繪畫」,都是一種「選擇」;正如同我們感知與欣賞,亦根基於我們「選擇觀看」的形式。
先是「美」、「真實」、「天才」、「文明」、「形式」、「地位」、「品味」等……
他舉出八十多歲的哈爾斯其描繪十七世紀荷蘭Haarlem城的兩幅畫為例:《老人濟貧院的男管事》、《老人濟貧院的女管事》;而在知名評論家筆下,卻將其「神秘化」。
刻意去除年邁貧困的哈爾斯只能接受救濟度日的情況,畫中他所見的這些人,哈爾斯想述說的絕對不是「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
而過往畫作的「獨一無二」,也漸漸因為「照片」以及「複製品」,而失去某種意義--這意義過去是由有資格獨占的人所賦予的,而今卻成為收藏地博物館大聲疾呼的鄉愁,因為是「原作」、因為畫作的「血統」被證明,才夠格稱為「藝術品」。
也因此藝術依然屏除在大眾的視線之外,這樣隱約的「不平等」顯得誘人,顯然在鼓勵某種「階級制度」,而非芸芸眾生能堂皇踏入--唯有當藝術品成為我們的「生活經驗」,而非專家的「獨斷詮釋」,而非權威者的收藏品,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地意會到,這藝術品是我們定位民族歷史的行動與自由。
這章讓我想到 #黃土水 的兩件雕塑在近兩年重新面世:《#甘露水》、《#少女》,背後的故事就是藝術品被重新定義的過程,被誰擁有、被認定為藝術或下三濫,不都是由來於「權貴與大眾」的觀看形式嗎?
感興趣的人,可以追蹤 #簡秀枝,對於作品背後的美麗與哀愁都有很詳盡的追尋。
❷「鏡子的真正功能是讓女性成為共犯,和男人一樣,首先把她自己當成一種景觀」
約翰.伯格指出女性「身分」的雙面性:「審視者」與「被審視者」。

是這個社會,或說是由男人眼中的形象來決定,這個女人是否「成功」--無關乎她個人的感受,而只有她自己被「可允許」成為的「一種景觀」。
他舉出了大量「裸體」的繪畫,這些裸露與其他非歐洲的傳統藝術表露的自然情慾不同,顯然只為了取悅「觀賞者」,而「觀賞者」固定為某種階級的男性。
所以畫中的女性注視對象永遠「奉承」著畫外,縱使有其他男性出現於畫中,也只是做為陪襯的虛榮擺設。
直至今日,所有的影像傳播,依然假設「理想觀看者」是男性,所有設計出的畫面並不為女性服務;描繪兩性的差異,如此明顯,但不是由於男女有別,而是因為「觀看者」的權力始終掌握在少數。
這讓我想到最近在Disney+上看的《最後的決鬥The Last Duel》,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擷取一小段真實歷史-一個男人強暴一個女人,女人的丈夫要求決鬥-從「男人」、「女人」、「丈夫」的視角分別敘述這件事的來由。

其實事情經過的描述並無太大差異,但某些對話與動作的增刪卻讓人不舒服:
女人為了取悅丈夫而做的禮服,卻因為過於暴露而被丈夫在眾人面前斥為「娼婦」;女人表示友好的社交禮儀,卻成為男人無法自拔的藉口,口口聲聲的愛其實只是自私的洩慾,明明知道女人會因為決鬥失敗而慘死,仍矢口否認。

女人作為物件而存在,所以她的名譽、她的貞操、她的感受、她的生命,都是無關緊要的。
❸「當你買下一幅畫作,你同時也買下它所再現的物品模樣」
當累積財富的義大利商人,要求畫家以手藝再現他們所處的宇宙,其實也就是再次坐大他們的驕傲與自尊,證明他們確有資格擁有這一切。
霍爾班的《大使》正是箇中翹楚,那看似無所謂的兩人,以及散落的物件--都象徵著其他大陸紛紛淪為歐洲的殖民地,所謂的文明與科學,並不是結果而是手段,是統治與被統治的具體而微。
「靜物畫」、「動物畫」、「建物畫」、「風景畫」,都是在清點財產,炫耀地位。甚至連「風俗畫」裡的下層生活,都是一種提醒,提醒握有權富的人們,
「小心啊,你若不誠實勤奮就會如同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們」。
但那些出生貧困的人,真的不夠努力勤勞嗎?
而「廣告」正在延續「油畫」這樣的傳統,它將所以令人艷羨的東西擺置在裏頭,彷彿美好生活的提案,只要我們「購買」便可「即刻擁有」--諷刺的是,購買本身即是讓我們掏出錢「變貧窮」的行動。
「你有什麼你即是什麼」體現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廣告挑弄著我們的「社會性慾望」,讓我們對「現況」不滿,繼而以源源不斷的消費「貧瘠」我們體認自身價值的能力。
廣告限制了我們對於理想生活的想像,當我們擁有這些物質,就能進而成為「有魅力」的人,朋友、尊重、地位、平等、正義……
等等,你以為你花掉忍耐無聊工作換得的薪水,你以為你掏出的是獎勵你努力的大鈔--但也就是這些「選擇」讓你忽視了廣大世界中,有人為了這一切被剝削的不公不義,只為了成就你此時此刻的爽快。

想到最近因為親密暴力而連帶掀起的「#人脈詐騙」是不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需要真材實料,不需要真憑實據,只需要大量的「假象」與一點「真實」,在「投其所好」的社會性消費裡,人與人的情感也能等價交換。
很精確地點出當今社會裡隱而不顯的弊病,這本書雖然短卻提供豐富而未曾深思的日常觀察--推薦給你們!
那我們明天見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ㄓˊ感書店
ㄓˊ感書店
因私人因素離開學校,期許能提供新課綱語文教育的多元資源;在學習當道的現今,不追求華麗行銷的文案,只求穩扎穩打的課程設計。 藉個人書評與接案籌募「ㄓˊ感書店實體化」,希望能藉由實體教室與線上課程,提供體制外的教育活水注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