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進國家的困境之一,就是掌握話語權的知識份子,將開源節流想得簡單,極端點的還認為沒人就沒問題,進一步降低人類數量,只不過這種人想的都是殺別人而不是自殺。呵,膝蓋想也知道,這些人想的是獨佔。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

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

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都市化造就階級同溫層,中產只能「想像」藍領生活

媒體不會想去報導下層,以台灣的現狀來說,連中層偏下都不想。筆者講過不只一次,這非台灣特有,先進國家幾乎都有類似特質,對於下層的生活欠缺理解,偏好製造「想像的下層」

在台灣的典型範例,叫做「鄉下要有鄉下的樣子」。

在中產偏上層的白領學區,筆者帶過的案例,對世界的想像都很正面,多數家庭具有出國的財力背景,就算成績不好,只能唸高職、專科,也會想辦法進科大,然後回家繼承店面(或公司)。他們所謂的經濟不好,極少在談求職,更多的在於自我實現,你可以在現在網路上看到極多這類人。

話講開點,能上網路看到筆者這些廢文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一般定義的下層,還有不少是衝破教育系統,依靠自己能力爬到上層文化階級的強者。

這些人可以代表數以百萬的下層民眾?

同個世代,在藍領社區的學校,筆者帶過的例子,極少數可以上國立大學,多數同學現在的職業,都是最基層的服務業、製造業,上網根本不會看長篇大論的政策論述,只對有趣放鬆的消息感興趣。這不就是認知作戰的大頭,開一堆爆笑、爆料粉專,吸引大量群眾,選前開始散佈負面訊息的典型?

然而,要去關注這些人,對一般中產階級來說太痛苦了,這是都市化的副作用。

都補貼了還叫什麼?知識精英缺乏的「藍領共感」

上述提到,藍領社區學校,那些上大學的同學,後來都在幹嘛?很積極地想要融入中產白領學生的圈子,成為一般認知的中上層,又稱為翻身。觀察他們談論社會的價值,已經相當趨同,脫離原生社群。

但是,這些人基於人際網路,對於過去的同學,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同理心,也較能獲得藍領階層同學的認可。這才是地方政治的基礎,你不能找一群放洋的ABC回來選地方議員,而是應該積極的任用本地出生,學歷沒那麼高的在地人,最起碼也該把這ABC放到基層十年八年。

可不管台灣美國,先進國家都有高度都市化後放棄村鎮的習慣,傾向從上而下派遣高級知識分子,依靠意識型態的分眾,強行進入鄉村政治。結果反倒促成,在地有黑色背景的政治人物容易崛起,因為他們可以輕易的掌握地方政治管道,進行利益分配,對這些地方藍領階層來說,高大上的理想遠不如生活上的照顧,即便這些照顧已經被剝一層皮,情感上總是優於首都來的知識菁英。

  • 編:台中立委第二選區就是範例,同溫層大概總看到台中支持黑道的言論,但這種言論完全無視該選區連續兩次給了代表所謂「新政治」的候選人機會。

這跟主題的人力資源有關係嗎?有,非常有。

首先,人力資源的運用,本身就很冷血,知識層次在哪,可以進行何種工作,如醫師、律師、電子工程師等,沒有任何疑慮,數學不會就是不會,越專科的技能,就越難讓其他人透過職訓簡單加入,收入自然高,失業後要從原本階級墜落很難。但一般服務業、製造業,狀況則是相反,這代表當產業波動若是太大,就會立即對藍領階層的生活造成毀滅性傷害。

為什麼你有我沒有?補貼雖必要,卻無法消除社會矛盾

純粹以穩定角度來說,維持國家一定程度的基礎民生工作,甚至給予相當的補貼,有其必要性。但這在經濟上是不利的,補貼過多,會降低國家支持特定、具有國際優勢的產業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回過頭來影響國家經濟實力。再多解釋些,可以看成國家的競爭強項需要投入更多國家支持,藉此獲取更多利益,支撐國家整體發展,然而補貼過多也會排擠基礎民生工作,傷害更多藍領階層,長久下去將會拖垮優勢產業。

大家都在犧牲,為的只是整體的發展不落於世界中後段班,一旦失敗是整個國家下墜,而維持向上的代價,則是不同產業的犧牲。這鐵定不公平,然而不正確嗎?

再講一次,不僅是台灣,每個先進國家都在講,支持特定優勢產業,其結果並不能雨露均霑,回饋到全國每一個人身上,造成不公。

這在論述上完全合理,我們回顧這系列,就能想通,如台灣這種中等國力的國家,為何可以支撐世界第一的科技電子業?必然有所犧牲。觀看歷史,工業國家為求發展,犧牲農業;先進工業國為了優勢,犧牲民生製造業,被犧牲的民眾血淚擺在那。不然為何會有政治人物願意提供高額補貼,犧牲數量很少輾過去不就得了?

就因為總人數上,越是先進的國家,要維持越強大競爭力的技術優勢,就會犧牲越多其他人,補貼對象總人數必然增加,形成強大的選票基礎。先進國家的問題,不是在於補貼,是補貼給誰,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言,由於經驗較少,薪資不高,多數認為自己屬於弱勢階層,需要補貼。

但補貼從來就不是看你現在的薪水,而是從整個階層去判斷,也定有錯發跟漏發。這就是當代極端主義崛起的原因之一,拿特例當通案。

「發大財」美夢只是加深相對剝奪感的空中樓閣

從這些觀點就可以看到現代社會的人力困境,本質上是高度競爭下的結果,競爭強度夠大,對於人類全體的技術提升有益,但就活在當中的多數人而言,有強烈的被犧牲感,媒體報導最前端的美好生活夢,讓每個人都以此為目標。

對啦,有目標很好,但就現實來說,你能要求一個數理20分的人,讀完醫學院當醫生,為了公平的目標,要求醫生降低畢業標準?

其實西方最進步的左派並不笨,遇到跟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職業,就不會這樣要求,頂多去要求數學系降低標準,畢竟數學系看起來不大會去當醫師,傷害自己健康。

這就是另一個大問題,在文化上取得話語權階級的上層,會恣意判別某些職業的存在度,並想透過政治力量干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3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Thumbnail
後輩在變好的過程如果長輩都沒在涉入,何來的後福。
Thumbnail
後輩在變好的過程如果長輩都沒在涉入,何來的後福。
Thumbnail
所處社會不常 鼓勵 人;自己雖然 已經不被鼓勵了,但小孩受到讚美,自己也可以沐浴到,所以更容易 把寄託 放在小孩身上, 但[社會](管理者)之所以如此,可以透過法規嗎?用「懲罰與規訓」的邏輯 產生的法規,看來是不行❌。  原因是 我們是 「科學王國」(知識技術的難度),要考慮 從《Dr.Stone
Thumbnail
所處社會不常 鼓勵 人;自己雖然 已經不被鼓勵了,但小孩受到讚美,自己也可以沐浴到,所以更容易 把寄託 放在小孩身上, 但[社會](管理者)之所以如此,可以透過法規嗎?用「懲罰與規訓」的邏輯 產生的法規,看來是不行❌。  原因是 我們是 「科學王國」(知識技術的難度),要考慮 從《Dr.Stone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Thumbnail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Thumbnail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看似叛逆或漫不經心的國中少年們在想些什麼呢
Thumbnail
看似叛逆或漫不經心的國中少年們在想些什麼呢
Thumbnail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讀書,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Thumbnail
 當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了解讀書、追求學問,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蓄養能力、開發智慧,以具體落實關懷時,他不僅不會因成績挫敗而沮喪(學習的目的是服務他人,而不是追求分數),甚至會有更強烈動機用功讀書,讓自己變成更好更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
Thumbnail
國中階段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學習能力、人格發展和生涯規劃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會。不過這個年紀的小孩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他們很容易被同儕影響,也很容易被負面言論影響而隨風起舞,學識、常識、能力、還有各面向的判斷力都不足,加上眼界有限,所以常常會做出讓自己後悔卻又死不承認的決策,更常為反對而反對,當大人
Thumbnail
國中階段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學習能力、人格發展和生涯規劃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會。不過這個年紀的小孩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他們很容易被同儕影響,也很容易被負面言論影響而隨風起舞,學識、常識、能力、還有各面向的判斷力都不足,加上眼界有限,所以常常會做出讓自己後悔卻又死不承認的決策,更常為反對而反對,當大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