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美國女孩︱時間不會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那去到哪裡都一樣
來這些地方找我 👇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mletter_movi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im.letter/


raw-image

《美國女孩》, 2021

在金馬影展深獲好評的《美國女孩》為阮鳳儀導演首部劇情長片,拿下國際費比西影評人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更榮獲第 58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等獎項肯定。

故事描述母親莉莉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們有更好的教育環境,獨自帶著小孩到美國生活,然而卻因罹患乳癌不得不返回台灣,家人間的摩擦在種種不適應下,衝突日愈加劇,每個人心中像是埋了即將被點燃的炸彈……。

《美國女孩》情節隱含文化衝突、家庭相處、母女關係與自我身分探索等議題,故事線處理流暢,角色建構立體完整,情感展現真摯自然,渲染力與後作力強勁無比。

許多家庭中的日常小事,卻深深引發觀眾共鳴,天花板掉落下來的碎屑不是雪花而是壁癌,姐妹擠在同一個房間並不溫暖而是擁擠,而角色面對未來美好憧憬與現實的困頓衝突更是直擊人心。

raw-image

朋友問我《美國女孩》的觀後感如何,我都說這部電影後勁好強。就是你事後回想劇情時,還是會被戳到淚點,然後眼淚就無預警地滴滴答答像雨一樣落下。

看完《美國女孩》走出電影院時的心情相當複雜,故事中的莉莉與梁宗輝,某程度即是反映華人社會裡父母親的典型樣態,因此很容易讓觀眾投射成長過程到電影情節中。

我對這場戲的印象很是深刻。

父親煮了簡易的炒飯,與芳儀、芳安一同吃晚餐,但芳安卻不好好吃飯,抱著他的零食。父親一開始溫和規勸,後來勃然大怒,連芳儀也掃到颱風尾。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母親到醫院待產時,父親一人看顧我與弟弟的那段期間,他一人身兼多職,脾氣愈加暴躁。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似乎也別無選擇,只能扛著重擔,然後繼續往前走。

父親是一種與母親截然不同的生物,人類的情緒無非喜怒哀樂,母親哭泣似乎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父親的眼淚卻鮮少落下,這大概還是得回到性別刻版框架的議題上討論,男性與女性在家庭裡扮演的角色,有個固定模版,從小耳濡目然下,自然而然長大後就遵循一樣的模式。

父親的模版就是要堅毅、不畏風吹雨打、不輕易表現脆弱、有苦往自己心裡吞,而莊凱勛飾演的梁宗輝正是這樣的形象,扛起一家生計,肩負沉沉責任。

raw-image
「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

芳儀演講稿上的這句話,也許就是母親與女兒關係的最佳寫照,如此相愛相殺。

不得不說,這句台詞一念,簡直是踩在我淚點上,就像是去推拿,師傅按到某個點會直接讓人痛到哭一樣。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子的想法,認為原生家庭對自己來說就像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詛咒,在無形中成為生命的軟肋,日常處事的厭惡、恐懼都源自家庭。你討厭家人的某些作為與特質,在心裡一而再地提醒自己絕對不要變成那樣的人,然後在某一刻驚覺自己也走在相似的道路上。

你循著軌跡,往回看,意識到生長歷程中下意識遺忘、不曾看見的面向,而對事件有了不一樣的解讀,進而理解,將詛咒拆解破除。當然,不是每個故事的結局都得是諒解收尾,但你能做到的是原諒自己,不再糾結困頓。

raw-image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那去到哪裡都一樣。」

如果要選一句電影中最深切打中我的台詞,我會選父親對著芳儀告誡的這句話。不論處在怎樣的狀況下,都適合拿來提醒自己。

在死亡面前,不論誰都畏懼。莉莉的病情是家人想逃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芳安童言童語,他的語言世界,還沒有那麼多迂迴的辭彙,因此他是最直接表達心中的懼怕與對母親的愛。

梁宗輝看似最鎮定,但那僅是武裝下的假像,每當莉莉開始講起如果自己逝世,小孩們如何安排,他用盡一切辦法安撫,急切想要結束這個話題。然而,這僅是一種逃避。

而芳儀則是用疏離、叛逆的方式想逃離他無法處理的情緒,他愛著母親同時又害怕母親的離去,周遭環境的改變讓他不適,層層堆疊下早已超出負荷。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要意識到自己正在閃避,等到某個時刻該面對的還是得解決。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時間不會解決問題,能解決問題的只有自己。

這是我私自對這句台詞所下的註解。

▸▸

想寫的還有好多,先分享一刷後的雜感,二刷後再來寫下一篇。我們下篇見(?

-

追蹤 @imletter_movie 看更多影劇訊息 (◍•ᴗ•◍)ゝ

如果你/妳喜歡本篇內容,動動手指按下方的「拍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號球的沙龍
42會員
50內容數
九號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0
深入探討電影《鬼才之道》,分析其獨特的黑色幽默手法如何重新詮釋亡靈世界與人類的競爭。本片不僅揭示了社群媒體時代對認同感的追求,也反映出人物對存在與被記住的渴望,展現出荒誕卻真實的人生議題。建議觀眾在觀看電影後,再回來閱讀以獲得更深的理解。
Thumbnail
2024/09/10
深入探討電影《鬼才之道》,分析其獨特的黑色幽默手法如何重新詮釋亡靈世界與人類的競爭。本片不僅揭示了社群媒體時代對認同感的追求,也反映出人物對存在與被記住的渴望,展現出荒誕卻真實的人生議題。建議觀眾在觀看電影後,再回來閱讀以獲得更深的理解。
Thumbnail
2023/12/05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呈現的不僅是疾病與治療,更是對人性深處的探索。或許,我們都能從中領悟到,尋找幸福與自我療癒的路途上,每一位旅人都值得擁有一個溫暖而被理解的清晨,照亮心靈深處的黑暗。或許,這正是《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要傳達的──希望與治癒的曙光,總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降臨。
Thumbnail
2023/12/05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呈現的不僅是疾病與治療,更是對人性深處的探索。或許,我們都能從中領悟到,尋找幸福與自我療癒的路途上,每一位旅人都值得擁有一個溫暖而被理解的清晨,照亮心靈深處的黑暗。或許,這正是《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所要傳達的──希望與治癒的曙光,總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降臨。
Thumbnail
2023/10/29
為了高點擊量,現今閱聽者在電視、電腦或是手機前,所接收到的內容僅是單方表述,加上每日湧入的訊息量相當大,事件的表相化作一條快速推播的頭條、聳動駭人的跑馬燈,無法探知事件全貌。
Thumbnail
2023/10/29
為了高點擊量,現今閱聽者在電視、電腦或是手機前,所接收到的內容僅是單方表述,加上每日湧入的訊息量相當大,事件的表相化作一條快速推播的頭條、聳動駭人的跑馬燈,無法探知事件全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關於《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講述的是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因罹癌(林嘉欣 飾)而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芳安(林品彤 飾)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分隔兩地的丈夫宗輝(莊凱勛 飾)團聚。 你我他的平凡家庭 有點距離的親人 癌與死亡 如果這已經是他的最好了呢? 愛與恨 你只想到你自己 後記
Thumbnail
關於《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講述的是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因罹癌(林嘉欣 飾)而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芳安(林品彤 飾)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分隔兩地的丈夫宗輝(莊凱勛 飾)團聚。 你我他的平凡家庭 有點距離的親人 癌與死亡 如果這已經是他的最好了呢? 愛與恨 你只想到你自己 後記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私密,也太過靠近。溫和且平穩的語氣,反復無常的相處困境,電影裡我窺見昔日的模樣。那個還沒長大,青春期,家庭慢慢失能的模樣。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私密,也太過靠近。溫和且平穩的語氣,反復無常的相處困境,電影裡我窺見昔日的模樣。那個還沒長大,青春期,家庭慢慢失能的模樣。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套我看得相當感觸的電影,大概因為我也是某個母親的女兒(笑)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套我看得相當感觸的電影,大概因為我也是某個母親的女兒(笑)
Thumbnail
美國女孩 (英譯: American Girl) 由阮鳳儀導演執導,入圍美國獨立影片、東京影展 2021 年於台灣上映,並於同年獲得金馬獎多項大獎 劇情描述 2003年跟隨罹癌母親從美國搬回台灣的姊妹 在生活型態以及中西方文化與教育的差異中適應並生存 父親事業不穩定、母親健康不明朗,兩姊妹正值青春期
Thumbnail
美國女孩 (英譯: American Girl) 由阮鳳儀導演執導,入圍美國獨立影片、東京影展 2021 年於台灣上映,並於同年獲得金馬獎多項大獎 劇情描述 2003年跟隨罹癌母親從美國搬回台灣的姊妹 在生活型態以及中西方文化與教育的差異中適應並生存 父親事業不穩定、母親健康不明朗,兩姊妹正值青春期
Thumbnail
女孩的彆扭即是那個自己,被遺忘的、被忽略的、被規定束縛的、被教養所規範的⋯⋯好像在不同的年歲都有不同的限制想要框住自己,最典型的關係就是母女之間的糾結。每個女孩(包括甩不掉這些彆扭的女人們)心裡都有像芳儀一樣的美國女孩,差別只在於,能否有一天突然明白不要再跟自己較勁下去,就能解開心裡無法鬆開的緊繃。
Thumbnail
女孩的彆扭即是那個自己,被遺忘的、被忽略的、被規定束縛的、被教養所規範的⋯⋯好像在不同的年歲都有不同的限制想要框住自己,最典型的關係就是母女之間的糾結。每個女孩(包括甩不掉這些彆扭的女人們)心裡都有像芳儀一樣的美國女孩,差別只在於,能否有一天突然明白不要再跟自己較勁下去,就能解開心裡無法鬆開的緊繃。
Thumbnail
美國女孩觀後感
Thumbnail
美國女孩觀後感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死亡的恐懼近在眼前,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導演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而觸動人心。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死亡的恐懼近在眼前,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導演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而觸動人心。
Thumbnail
週日傍晚看《美國女孩》,開演前約一個小時購票,沒想到只能買到最側邊,對的,我的右手邊沒座位,就是牆壁。結果左邊靠走道的兩個位置閒置整部電影,到底。好險最邊邊沒想像中斜。
Thumbnail
週日傍晚看《美國女孩》,開演前約一個小時購票,沒想到只能買到最側邊,對的,我的右手邊沒座位,就是牆壁。結果左邊靠走道的兩個位置閒置整部電影,到底。好險最邊邊沒想像中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