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有雷):8年級生的共同印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看著梁芳儀(方郁婷 飾)被打手心那段,讓我回想起小學時期也被打手心的過往,再看到同學們在聊孫協志,我才驚覺,原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已經有能力拍好電影了。她拍的那些過往,就像早期8年級生會經歷的事,打手心、電腦課偷玩電腦、5566、sars。導演也很巧的是出生在1990年。


我從來沒想到,原來8年級生,已經都不年輕了,好像我到現在都還沒辦法反應過來吧。那些小時侯的過往,幾年前都還覺得是最近的事,但看了美國女孩才知道,原來已經是時代印記了。


這些東西,就像台灣新浪潮的電影一樣的存在。以前看新浪潮都沒辦法體會,因為那是以前的人,可沒想到,可能8年級生也快變以前的人了。9年級生也都成年了,他們如果看美國女孩,不曉得會不會有那種,以前我看新浪潮的電影一樣。不提新浪潮好了,就像我看《返校》一樣,已經感覺是在看歷史,而不是真的離自己生活很近的東西。


這是我還蠻訝異的一個時代變遷的迅速。原來8年級慢慢要進入歷史。這是我在之前國片都看不到的一個8年級的印記,因為它也是這個年代的台灣人才拍的出來的。這導演或許只是想講自己的痛苦童年,但沒想到,她童年往事也順便勾起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raw-image

梁芳儀那有點草苺族的感覺。在美國過太好,一到台灣就受不了,她的適應不良的痛苦,都只是8年級的日常生活而已。沒馬騎、房間小、信佛教、天天被老師打。沒想到被時代統稱抗壓性不足的8年級生,讓我看了美國女孩後,才知道原來還有更低的。奢求爸媽對她好,再回到美國去,但卻體會不到爸媽自己也快顧不了自己了,把爸當提款機這種不體諒。


但在那種文化衝突,美國夢下的失敗者,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草苺族的形容,變得有點過份。


反到從她身上看到一種,台灣教育不好的那一面。老師教育小孩,卻常讓小孩恐懼學習,沒辦法從中寓教於樂。看到梁芳儀上台被打,被導演拍的很像上刑場公開處決,沒有任何發言權,被迫剪那西瓜頭、穿制服、用考試分數來定生死大權。這種校園日常,被拍的跟監獄一樣,對一個美國女孩來說,就像被判無期徒刑,永遠也不用回美國,台灣教育會讓你從此忘記自由的味道。


台灣教育的填壓式,把學生當犯人對待,雖然這種諷刺校園教育的電影很多,但我是很開心有人可以單純把打手心這個行為拍的這麼黑暗。把學生叫上台打,真是一件很羞辱人的事。


這種事,或許可以像她爸一樣,套一句我以前也是怎樣怎樣,批評小孩不能吃苦就打發掉,自己也繼續學老師,拿藤條打小孩。學校與家庭都是權威控制,唯有讀書是一切,這種教育的僵化,其造成小孩天天活在恐懼裡。俗不知八年級生在這種教育裡長大,還要被唸草苺族。


沒想到這種讓人習以為常的教育,對一個住美國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而且在乍看之下,這種教育也真的蠻負面的。小孩從小到大都是被批評居多,不像「美國」都不打小孩的。


而美國女孩,這種文化衝突,反而體現了東方教育的差勁。但這並不是電影的批評,而是現實就是如此的感覺。



raw-image

看到美國女孩,才有一種原來台灣教育這麼負面的喚醒,不然早就習以為常的8年級生,早就習慣成自然了。但我也不認為美國女孩想批評這種教育,因為最後她還是有點認命孝訓。但這也是很殘酷的地方,每個台灣人都愛的美國夢,可沒想到這麼的難,就算做到了能久留嗎? 而大部份的台灣人還是只能在台認命。但台灣人住台灣,好像也挺正常,就算能到美國住,真能真正不回來的,能有幾個?


這電影很有趣,好像有批評到崇洋媚外的人;但也批評到台灣真的有值得他爛的地方。覺得很好笑,每個國家都會有導演去拍罵自己國家爛的電影,看看自《殺突襲隊 : 集結》,把美國罵的連渣都不剩,導演還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但最後不認命行嗎?停止抱怨不得不變成唯一滿足現況的一條路。


就像最後媽媽說的:「媽媽很愛你,你知道嗎」,好像比什麼文化衝突、理念習慣不同還值得重要。


有媽孩子像個寶、沒媽孩子像根草。

這是我最後一篇的金馬影展文了

無鬼的存在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看看鬼寫的一堆....
45會員
232內容數
推廣故事跟寫故事的人。創作小說、撰寫影評、書評。我熱愛故事
2025/04/08
巴西版的白色恐怖。民主自由被剝奪,是可以這麼容易又快速
Thumbnail
2025/04/08
巴西版的白色恐怖。民主自由被剝奪,是可以這麼容易又快速
Thumbnail
2025/04/04
喵的奇幻漂流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一點也不僥倖,全片沒有對白,一隻黑貓為主角,一場洪水淹沒世界各個角落,黑貓與其他動物們坐上木船,漂流在淹沒世界的汪洋中。
Thumbnail
2025/04/04
喵的奇幻漂流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一點也不僥倖,全片沒有對白,一隻黑貓為主角,一場洪水淹沒世界各個角落,黑貓與其他動物們坐上木船,漂流在淹沒世界的汪洋中。
Thumbnail
2025/03/30
保羅范赫文的女性電影,是現代女性電影難以拍出的一種味道
Thumbnail
2025/03/30
保羅范赫文的女性電影,是現代女性電影難以拍出的一種味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那就是一層很炫麗的泡泡, 雖然身處在同一個時代下,但泡泡裡面的人跟外面的人卻是在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那就是一層很炫麗的泡泡, 雖然身處在同一個時代下,但泡泡裡面的人跟外面的人卻是在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私密,也太過靠近。溫和且平穩的語氣,反復無常的相處困境,電影裡我窺見昔日的模樣。那個還沒長大,青春期,家庭慢慢失能的模樣。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私密,也太過靠近。溫和且平穩的語氣,反復無常的相處困境,電影裡我窺見昔日的模樣。那個還沒長大,青春期,家庭慢慢失能的模樣。
Thumbnail
《美國女孩》賣的是一種台灣90年代進入千禧年之際的記憶共感;故事藉由一位女孩隨著母親和妹妹從原本移民美國的生活,回到台灣與父親團圓,並重新適應台灣生活的過程,描繪出有關「家」與「夢碎」的故事,十分動人。
Thumbnail
《美國女孩》賣的是一種台灣90年代進入千禧年之際的記憶共感;故事藉由一位女孩隨著母親和妹妹從原本移民美國的生活,回到台灣與父親團圓,並重新適應台灣生活的過程,描繪出有關「家」與「夢碎」的故事,十分動人。
Thumbnail
週日傍晚看《美國女孩》,開演前約一個小時購票,沒想到只能買到最側邊,對的,我的右手邊沒座位,就是牆壁。結果左邊靠走道的兩個位置閒置整部電影,到底。好險最邊邊沒想像中斜。
Thumbnail
週日傍晚看《美國女孩》,開演前約一個小時購票,沒想到只能買到最側邊,對的,我的右手邊沒座位,就是牆壁。結果左邊靠走道的兩個位置閒置整部電影,到底。好險最邊邊沒想像中斜。
Thumbnail
看著梁芳儀(方郁婷 飾)被打手心那段,讓我回想起小學時期也被打手心的過往,再看到同學們在聊孫協志,我才驚覺,原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已經有能力拍好電影了。她拍的那些過往,就像早期8年級生會經歷的事,打手心、電腦課偷玩電腦、5566、sars。導演也很巧的是出生在1990年。  
Thumbnail
看著梁芳儀(方郁婷 飾)被打手心那段,讓我回想起小學時期也被打手心的過往,再看到同學們在聊孫協志,我才驚覺,原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已經有能力拍好電影了。她拍的那些過往,就像早期8年級生會經歷的事,打手心、電腦課偷玩電腦、5566、sars。導演也很巧的是出生在1990年。  
Thumbnail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在觀看此片時,我回到孩子的視角同時也能以大人的目光去互相理解雙方,都是因為受了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影響,當片尾傳來陳綺貞所吟唱的〈盡在不言中〉,我們是不是也能從與家人相愛相殺的禁錮中掙脫,對待最親的人給予如她歌聲般的溫柔?
Thumbnail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在觀看此片時,我回到孩子的視角同時也能以大人的目光去互相理解雙方,都是因為受了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影響,當片尾傳來陳綺貞所吟唱的〈盡在不言中〉,我們是不是也能從與家人相愛相殺的禁錮中掙脫,對待最親的人給予如她歌聲般的溫柔?
Thumbnail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Thumbnail
《美國女孩》不替誰解釋些什麼,拍出母女關係裡那種細微難解的無力感,那對彼此都沒辦法、但彼此都很清楚「這就是她愛我的方式」的親密關係,時近時遠。生活,就是在各種悲喜痛苦裡不斷交織,無論過去的記憶、現在的當下,未知的未來,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條路上,一邊撿拾那樣的情感,帶著它,繼續往前走。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就是一封時光之書,雖是私密的家庭故事,卻映照出當時某個區域的集體記憶,平凡的生活因SARS病毒(病情)來襲變得害怕,因而不安、憤怒與悲傷。說來也巧,電影在新冠疫情還繼續蔓延的當下上映,某種程度像是用這個故事,回應了現今的社會心理。
Thumbnail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Thumbnail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Thumbnail
一段台灣女性最深層的生命經驗——《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是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Thumbnail
一段台灣女性最深層的生命經驗——《美國女孩》中莉莉所展現的是女性心中、最想擺脫,卻早已與一生糾纏不清的傳統壓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