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新年甜點歷史軼事合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歡樂的聖誕季節又來了,每次到了年底都有歲月如梭的感覺,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我都原以為2021年會因為未完待續的疫情而感到困頓,卻出現好多次超級大轉折,雖然有些事徒勞無功,但也獲得不少意外驚喜,讓我更深信只要不放棄自己,繼續努力,適當調整一下心態,保持感恩的心,一定能找到令人滿意的出路,祝福大家在2022年,能繼續有令人開心的收穫!
廢話不多說,為大家準備了幾個聖誕與新年期間西方甜點的故事,讓大家必要時可以殺殺時間,開始吧~

西班牙的聖誕小甜點們

這一篇我們談到了Mantecado、Polvorón、Rosco、Alfajor(本文暫稱之為西班牙豬油小酥餅們,因為他們是豬油做的)和隨意抓到了巧克力球Bolitas,文章包含各個小甜點們的口感描述與相關的歷史軼事。

Nougat, Turrón 和中式牛軋糖怎麼分別

西班牙牛軋糖是聖誕節最經典必備的甜點之一,最早的Turrón是當摩爾人(也就是穆斯林/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近800年期間,在西班牙南部發明且流傳的,而且它竟然是簡易藥品,特色是易於攜帶,發明於西班牙南部,好奇嗎?Nougat, Turrón 和中式牛軋糖又要怎麼分別呢?趕緊點進來來看看吧~

阿拉丁的杏仁糕-Marzipan

杏仁糕是天主教國家常見的聖誕甜點,據傳西班牙的杏仁糕是從托雷多的一家修道院 Convent of San Clemente所做的,當時西班牙人欲推翻阿拉伯人統治,1212年有名的一戰-Battle of Las Navas de Tolosa打個可謂相當辛苦,民不聊生,在物資相當缺乏,百姓都餓肚子又缺乏小麥的情況之下,San Clemente修道院混合了杏仁、蜂蜜、糖做成糕點分發給市民,其後又衍生出加入碎雞胸肉,提高蛋白質,成了含肉的甜點。
義大利西西里也有另一個版本,當時熱門到修女都快要不務正業的做甜點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詳情請看:

聖誕節未完待續-國王的蛋糕

西班牙的小朋友在這個聖誕季節超級好運,除了吃不完的甜點外,禮物還可以收兩次,一次在聖誕節,一次在1月5號的三王節,三王節這天除了可以收禮物之外,還可以吃好吃的國王蛋糕,這一天也可以利用吃國王蛋糕來試試新的一年是否好運,要怎麼試運氣呢? 歡迎到文內找答案:

墨西哥人為什麼要在聖誕節包粽子??

墨西哥人的粽子是用玉米葉做為外皮,以前馬雅時期(西元前1500年)與阿茲堤克時代(14~16世紀),當地就已經有了很完整的飲食文化,也已經懂得使用玉米製作料理,甚至有人相信,神用玉米創造了人類。
據傳當歐洲人入侵後,不准許部分地區阿茲提克人使用"人類"做供品,所以他們便使用玉米葉包玉米粉代替意涵,這不太算是甜點,是聖誕節必備食物,不過,不只在聖誕節,甚至在其他重要節慶與婚禮,也都可以看到墨西哥玉米粽唷~ (參考資料:How Tamales became a Christmas tradition)。相關延伸閱讀:

您好,食物典的文章都是CC BY-NC,All rights reserved。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邀稿,如有合作需求,歡迎至email: hsinlun2018@gmail.com,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9會員
89內容數
地球繞了一圈後,發現無論文化和語言怎麼轉變,食物永遠是最好的話題,破冰的好工具,於是決定,就在這裡分享餐桌知識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ynth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這個學做菜的習慣依舊沒改,剛好遇到了廚藝超群的西班牙婆婆(米先生的母親),不過,我婆婆是位很有責任感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要擺設精緻,煮飯也不太需要我們幫忙,總是打發我們坐在客廳休息聊天即可,我除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沒幫忙之外,也很好奇這些料理如何完成,於是,我開口誇獎...
摩洛哥,美得像詩的國度,在非洲西北部與西班牙隔著直布陀螺海峽相望,西臨大西洋,南面西撒哈拉,在非洲,卻很不非洲,有著非常混血的身分....
這顛倒瘋狂的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生活上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讓步,但聖誕節該有的可從不妥協,以我在的西班牙家庭為例,12月以義大利水果麵包做為序幕,隨著聖誕節腳步逼近,可以開始看見歲末必備的甜點盤,擺放著各式的聖誕節小甜點,那一盤裡到底都裝著甚麼東西呢? 我們這次好好來聊聊~
西班牙冬天節慶多,要吃的食物也很多,萬聖節要吃聖人之骨Huesos de santos,聖誕節要吃牛軋糖Turrón和杏仁糕Mazapán,在三王節要吃國王的蛋糕-Roscón,而從萬聖節開始到三王節期間,還別忘了留點胃,因為要幫忙吃義大利的水果麵包Panettone...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西班牙從八世紀到十五世紀都被穆斯林統治,豬肉因宗教被禁食而沉寂一時,直到15世紀末,天主教重新征服西班牙後,才又開始食用,在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也帶著豬肉醃製品和活豬一起旅行,在各地開枝散葉成為他們和當地人食材,也就這樣伊比利半島當地的豬種成為遷徙路徑最廣最遠的豬。
我這個學做菜的習慣依舊沒改,剛好遇到了廚藝超群的西班牙婆婆(米先生的母親),不過,我婆婆是位很有責任感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要擺設精緻,煮飯也不太需要我們幫忙,總是打發我們坐在客廳休息聊天即可,我除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沒幫忙之外,也很好奇這些料理如何完成,於是,我開口誇獎...
摩洛哥,美得像詩的國度,在非洲西北部與西班牙隔著直布陀螺海峽相望,西臨大西洋,南面西撒哈拉,在非洲,卻很不非洲,有著非常混血的身分....
這顛倒瘋狂的2020年終於快結束了,生活上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讓步,但聖誕節該有的可從不妥協,以我在的西班牙家庭為例,12月以義大利水果麵包做為序幕,隨著聖誕節腳步逼近,可以開始看見歲末必備的甜點盤,擺放著各式的聖誕節小甜點,那一盤裡到底都裝著甚麼東西呢? 我們這次好好來聊聊~
西班牙冬天節慶多,要吃的食物也很多,萬聖節要吃聖人之骨Huesos de santos,聖誕節要吃牛軋糖Turrón和杏仁糕Mazapán,在三王節要吃國王的蛋糕-Roscón,而從萬聖節開始到三王節期間,還別忘了留點胃,因為要幫忙吃義大利的水果麵包Panettone...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西班牙從八世紀到十五世紀都被穆斯林統治,豬肉因宗教被禁食而沉寂一時,直到15世紀末,天主教重新征服西班牙後,才又開始食用,在16世紀開始的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也帶著豬肉醃製品和活豬一起旅行,在各地開枝散葉成為他們和當地人食材,也就這樣伊比利半島當地的豬種成為遷徙路徑最廣最遠的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烘焙是西方流行的烹調方法,從烘焙而來的食物,如曲奇餅、餡餅等等都是花旗人的摯愛。西方人喜歡甜點,首選當然是曲奇餅了。曲奇餅不單是小朋友的休閒小食,更是成人的咖啡良伴......
Thumbnail
追劇總是追出食慾,要命。 . 這天下午外頭剛下起大雷雨,忙著收拾陽臺衣服時,他喜孜孜的站在身旁說,要不咱來做酥山?我瞧著他手拿著一支薄荷葉,那是陽台上他種的盆景。 不掃興,收好衣服找到了材料開始製作。 酥山,其實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人的冰淇淋,是當時夏日的庶民避暑甜品。材料就是碎冰和酥油以及點綴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這一集我們來到西班牙, 談到西班牙, 首先聯想的必然是西班牙鐵鍋飯, 其中番紅花和西班牙紅椒粉, 就是美味的關鍵, 在希臘神話的傳說中,番紅花本來是一位俊美的男子克洛卡斯,因為愛上了
Thumbnail
「牛軋糖」不會太甜,又不黏牙,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
Thumbnail
布列塔尼酥餅真的很邪惡,讓我的廚房瀰漫著濃濃的奶油香,多了鹽之花點綴、蘭姆酒提味,風味非常精緻,你可以想像他就是進化、升級版本的奶油餅乾。一定要有一個厚度才能吃到酥酥鬆鬆的口感,非常美妙!要忍住不吃真的很辛苦,吃了一片又要忍住不吃第二片也很痛苦,不過我想這就是人生的趣味,痛苦並快樂著。
Thumbnail
埃及甜點店El abd patisserie,店舖位於開羅市區,傳統的糖油混合食物,適甜的埃及人,與想挑戰傳統美食,螞蟻人請採購。我的領隊泡咖啡時,砂糖撒了好幾匙。所以,當他們泡茶或咖啡時,請說‘少糖’!!店內除了傳統點心、麵包、蛋糕,還有冰淇淋,美味。
Thumbnail
【經典口味】 奶油餅乾:經典的奶油口味,酥脆可口。 巧克力餅乾:添加了可可粉或巧克力片的餅乾,濃郁香甜。 杏仁餅乾:加入了杏仁碎或杏仁片的餅乾,帶有杏仁的香氣和口感。 【健康低糖】 純麥餅乾:使用純麥製作的餅乾,低糖健康。 燕麥餅乾:添加了燕麥片的餅乾,富含纖維,有助於健康飲食。 果仁
Thumbnail
墨西哥玉米餅(Tortilla)是墨西哥的傳統食品之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背景。本文介紹了墨西哥玉米餅的製作方法和各種吃法,包括墨西哥捲餅、墨西哥卷餅、塔可、薄餅等,並分享了墨西哥美食與臺灣多力多滋餅乾之間的相似之處。喜愛墨西哥美食的人一定會喜歡墨西哥玉米餅,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北美洲的飲食文化吧。
Thumbnail
墨西哥捲餅是墨西哥的一種傳統食品,起源於阿斯蒂克文明時期。文章介紹了墨西哥捲餅的歷史、製作方法和吃法,並分享了捲餅的不同食用方式。這篇文章將帶您探索北美洲的飲食文化。
「天堂的肥豬肉」( Tocino de Cielo) 看名字會想吃嗎? 事實上這是一道甜點,糖與蛋黃製成的,美味可口。它是西班牙南方,赫雷斯(Jerez de la Frontera)發展出來的在地美食。 顧名思義,它切成塊狀,仿若燒炙好的脆皮豬五花。但為什麼説來自天堂呢?這與它的起源有關
Thumbnail
烘焙是西方流行的烹調方法,從烘焙而來的食物,如曲奇餅、餡餅等等都是花旗人的摯愛。西方人喜歡甜點,首選當然是曲奇餅了。曲奇餅不單是小朋友的休閒小食,更是成人的咖啡良伴......
Thumbnail
追劇總是追出食慾,要命。 . 這天下午外頭剛下起大雷雨,忙著收拾陽臺衣服時,他喜孜孜的站在身旁說,要不咱來做酥山?我瞧著他手拿著一支薄荷葉,那是陽台上他種的盆景。 不掃興,收好衣服找到了材料開始製作。 酥山,其實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人的冰淇淋,是當時夏日的庶民避暑甜品。材料就是碎冰和酥油以及點綴
Thumbnail
今天我們繼續從古代香料交易的路徑和現代地圖來探索世界上主要的香料, 進一步創造出屬於自己餐桌上獨特的味道, 這一集我們來到西班牙, 談到西班牙, 首先聯想的必然是西班牙鐵鍋飯, 其中番紅花和西班牙紅椒粉, 就是美味的關鍵, 在希臘神話的傳說中,番紅花本來是一位俊美的男子克洛卡斯,因為愛上了
Thumbnail
「牛軋糖」不會太甜,又不黏牙,是大家喜愛的糖果。可是何以名之為「牛軋糖」?一般人往往不甚清楚。   相傳明代浙江考生「商輅」,某夜夢見自己跪於文昌殿前,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考試順利,供桌上備有筆墨紙硯、一盤花生和麥芽糖。這時文昌帝君突然顯靈,對著供桌,手臂一揮,只見供桌上的花生自動去殼,一一飛入
Thumbnail
布列塔尼酥餅真的很邪惡,讓我的廚房瀰漫著濃濃的奶油香,多了鹽之花點綴、蘭姆酒提味,風味非常精緻,你可以想像他就是進化、升級版本的奶油餅乾。一定要有一個厚度才能吃到酥酥鬆鬆的口感,非常美妙!要忍住不吃真的很辛苦,吃了一片又要忍住不吃第二片也很痛苦,不過我想這就是人生的趣味,痛苦並快樂著。
Thumbnail
埃及甜點店El abd patisserie,店舖位於開羅市區,傳統的糖油混合食物,適甜的埃及人,與想挑戰傳統美食,螞蟻人請採購。我的領隊泡咖啡時,砂糖撒了好幾匙。所以,當他們泡茶或咖啡時,請說‘少糖’!!店內除了傳統點心、麵包、蛋糕,還有冰淇淋,美味。
Thumbnail
【經典口味】 奶油餅乾:經典的奶油口味,酥脆可口。 巧克力餅乾:添加了可可粉或巧克力片的餅乾,濃郁香甜。 杏仁餅乾:加入了杏仁碎或杏仁片的餅乾,帶有杏仁的香氣和口感。 【健康低糖】 純麥餅乾:使用純麥製作的餅乾,低糖健康。 燕麥餅乾:添加了燕麥片的餅乾,富含纖維,有助於健康飲食。 果仁
Thumbnail
墨西哥玉米餅(Tortilla)是墨西哥的傳統食品之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背景。本文介紹了墨西哥玉米餅的製作方法和各種吃法,包括墨西哥捲餅、墨西哥卷餅、塔可、薄餅等,並分享了墨西哥美食與臺灣多力多滋餅乾之間的相似之處。喜愛墨西哥美食的人一定會喜歡墨西哥玉米餅,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北美洲的飲食文化吧。
Thumbnail
墨西哥捲餅是墨西哥的一種傳統食品,起源於阿斯蒂克文明時期。文章介紹了墨西哥捲餅的歷史、製作方法和吃法,並分享了捲餅的不同食用方式。這篇文章將帶您探索北美洲的飲食文化。
「天堂的肥豬肉」( Tocino de Cielo) 看名字會想吃嗎? 事實上這是一道甜點,糖與蛋黃製成的,美味可口。它是西班牙南方,赫雷斯(Jerez de la Frontera)發展出來的在地美食。 顧名思義,它切成塊狀,仿若燒炙好的脆皮豬五花。但為什麼説來自天堂呢?這與它的起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