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向夢想努力的你,知道關鍵就在心態嗎?」 與其麻木努力,不如先喚醒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數項陳述,有多少條目說中了你的情況?

1. 如果可以,你會盡量避免失敗。

2. 害怕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

3. 當別人意見的時候,內心傾向覺得對方刻意攻擊自己。

4. 風險是不安全的指標,我們要避免風險。

5. 比起團體的成果,更著重個人的部分。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raw-image

l 四組心態架構,影響你的思考、學習和行動

1. 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2. 開放心態和封閉心態

3. 預防心態和進取心態

4. 向內心態和向外心態

當你習慣某種心態的模式,大腦也會習慣以某種方式運行以及作出決定。雖然作出行動的當下渾然不覺,但因為腦中的資料夾只有固有的存檔,於是也作出相似的抉擇。心態影響著我們對事情的思考、學習和行動。

好比我們很常覺得工作很庸碌,不能發揮自己專長,但為了薪水還是不得不日復一日的工作下去。

有這樣想過的你可能就是擁有封閉心態!

經常只有某種自己相信的循環中不斷圍繞,很少從不一樣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件事。

記得之前看過一段影片,作為看護的主角要照顧一位因中風而導致行動不便的老人,他總是自怨自挨,又對看護呼呼喝喝,令看護有開始很不喜歡每天的工作。但當看護發現「不可以改變現狀時,就改變心態。」她開始每天都推老人到公園曬太陽,又送老人小花。雖然老人起初並不受落,但至少看護不再覺得這是份討厭的工作。

l 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定型心態的人認為智慧和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成長心態的人認為特質可以因努力而改變。前者著重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後者則更重視內在發展。定型心態的人相信成功是水到渠成,成長心態的人相信以努力達至成功。

「落敗時的思考方式,決定你還有多久才能贏得勝利。」——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

記得某研究把學生分為2組,第一組學生在完成任務後獲老師稱讚「很聰明」,第二組學生在完成任務後獲老師稱讚「很努力」。其後第二組同學相對更願意接受較困難的新任務,也有較大進步;相反,第一組同學沒那麼願意接受新任務。因為他們會怕在新任務出成績未如理想,想捍衛自己厲害的形象。

在研究中不單可看到兩種心態不同的影響,

而且讓我們相信心態是可以被改變的。

與此同時,成長心態的人會更著重關係中的經營,積極與伴侶磨合,找到合適的相處方法。而定型心態的人卻較相信「靈魂伴侶」,希望愛情中二人可以一拍即合。

raw-image


l 開放心態和封閉心態

封閉心態的人,對著自己的信念很執著,不喜歡接受他人的意思,甚至認為別人提出意見是跟他對著幹。而抱有開放心態的人,則喜歡聆聽別人的意見,作為領導也喜歡任用比自己優秀的人。

特別的是,封閉心態的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屬於封閉心態。

書中提到,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是不是封閉心態:你怎樣看當時沒被你選中的那些選項?

如果你的想法是負面的,對那些放棄的選擇感到後悔的話,你該是擁有封閉心態了。

人生的每一天,我們都作出大大小小的抉擇。有時會想,如果自己當作做了另一個決定,一切會否都變得不一樣呢?事實上,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知道,選擇的偏差會如何影響未來。

「每一個選擇,都創造出一個平行時空。」《一秒拳王》
raw-image


接受選擇上的偏差,也嘗試接受不同的觀點與想法。封閉心態的人害怕未知,害怕不能掌握事情的感覺,但其實退後一步去了解別人的世界,才能真正的掌握實況吧。

由我是對的-->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

思考自己的思考模式,就是後設思考的第一步,也讓你的心態更開放。

當然不是要摒棄自己的看法,一味隨波逐流。正如作者提過的一句「堅定的立場,柔軟的態度」,願意接受新觀點,能夠幫助你學習新的事物。

「學習和進步的速度,取決於你是否願意看見新想法的優點,即便直覺上你不喜歡這些想法。愈是不喜歡的想法,可能對你幫助愈大。」——夏恩.派瑞許
正如晨神林依晨也說過「生命中許多禮物,都是討厭的事物給我的。」

l 你也可以改變心態,提升思考品質

心態的形成受教養、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影響,我們的成長中,可能都不知不覺地形成了某種傾向的心態,有被動的,有主動的。雖然過去的事情都不能再改寫,但仍然可以在此刻覺察自己的心態,並作出改變。

心態的改變,能夠推進思想和行動。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本質,了解是什麼樣的因素啟動這些無意識的自動化歷程,使我們產生這些想法、做出這些行為,那麼我們就能看清那些限縮自己的觀念和阻礙我們成功的欲望。」《成功心態》

方法一:透過測試了解自己的真正心態

方法二:了解改變心態的重要性

方法三:刻意從另一種心態思考事情

方法四:每天寫感恩日記

想踏出第一步,不妨先一做心態測試吧!以上的四種心態分類均來自《成功心態》作者的整理,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也可以閱讀此書喔!

我是些云。

你喜歡的不光是我的文字,而是我看世界的方法。

歡迎在方格子上追蹤我

想看更多我的文章的,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 @sharon.tamm

「餘生很長,別忘了一往情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些云|以文字療心
35會員
42內容數
成長痛,是我們都在面對的。理解的落差、摯友的道別、感路上的傷害,當我們走在成長路上,似乎更不懂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人。想成為情緒穩定的大人,想不被世界磨滅,我們也不確定有堅持。然而在一路磕碰中,我們相知相惜,便是最好的結伴。
2024/07/04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2024/07/04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2024/05/29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2024/05/29
19歲、29歲、39歲,每當年齡的數字要進位,就容易變得更焦慮——我以為這個年紀的自己,能夠對人生更得心應手了,但為何並沒有?日劇《9Border》敘述正是這情境下的女性,三位女主角分別是19歲、29歲、39歲,要做怎樣的工作、要不要結婚,在這樣的忿路口上,她們活出了我們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2024/05/01
 《不夠善良的我們》短短8集完結,伴著簡慶芬、Rebecca走過一段不長不短的路。遺落在你心底的是甚麼?是對Rebecca的心痛,還是對簡慶芬的改觀?而至劇終,我頓時明白了編劇想述說的,不是恨與愛,而是我們在愛裡的孤獨心情。
Thumbnail
2024/05/01
 《不夠善良的我們》短短8集完結,伴著簡慶芬、Rebecca走過一段不長不短的路。遺落在你心底的是甚麼?是對Rebecca的心痛,還是對簡慶芬的改觀?而至劇終,我頓時明白了編劇想述說的,不是恨與愛,而是我們在愛裡的孤獨心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因為讀書會朋友的推薦,借閱了這本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博士撰寫的《 心態致勝 全成功心理學》。本書主要介紹了「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並圍繞這兩種心態結合許多實際的研究提出不同心態面對自我生活、人際關係、工作、領導、教養、比賽訓練、挫折與壓力等等所產生不同的影響及指引。
Thumbnail
最近因為讀書會朋友的推薦,借閱了這本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博士撰寫的《 心態致勝 全成功心理學》。本書主要介紹了「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並圍繞這兩種心態結合許多實際的研究提出不同心態面對自我生活、人際關係、工作、領導、教養、比賽訓練、挫折與壓力等等所產生不同的影響及指引。
Thumbnail
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基本上可以把心態看作是我們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篩選器,就是那個你在google搜尋頁面(或是購物app搜尋框)旁邊可以找到的一個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精確、快速地找到我們想要尋找的資訊或商品;反過來說,當你沒有意識到自己設定了什麼篩選條件,你可能會依你被篩選過的內容來認識世界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21頁,原則12:幸運眷顧勇敢的人 勇氣該被視為最重要的品德,因為其他德行都必須建立在它上面。 你該試著為生活注入更多的勇氣。滿懷信心跨出第一步,大膽朝夢想的方向移動時,一切天助才有機會發生。 人們從小就學會對未知恐懼 破壞性批評使你退縮,如果你
Thumbnail
今天與大家分享書名「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 P221頁,原則12:幸運眷顧勇敢的人 勇氣該被視為最重要的品德,因為其他德行都必須建立在它上面。 你該試著為生活注入更多的勇氣。滿懷信心跨出第一步,大膽朝夢想的方向移動時,一切天助才有機會發生。 人們從小就學會對未知恐懼 破壞性批評使你退縮,如果你
Thumbnail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如果平常有翻閱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或許對於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不陌生,而且發現這個概念不斷被各種作者引用與提及(真的是everywhere無誤)。
Thumbnail
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 如果平常有翻閱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或許對於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 Dweck所提出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不陌生,而且發現這個概念不斷被各種作者引用與提及(真的是everywhere無誤)。
Thumbnail
《心態致勝》 我們過於重視結果,忽略過程。都是在使定型心態壯大,導致面對挫折與失敗時無法思考改善的方法是甚麼。我們應該學習了解過程,保持學習的熱忱動力,並且學習去讚美成功背後的方法,過程,選擇。而不是成功本身。你必須開始才能改變!你必須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Thumbnail
《心態致勝》 我們過於重視結果,忽略過程。都是在使定型心態壯大,導致面對挫折與失敗時無法思考改善的方法是甚麼。我們應該學習了解過程,保持學習的熱忱動力,並且學習去讚美成功背後的方法,過程,選擇。而不是成功本身。你必須開始才能改變!你必須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Thumbnail
本書透過大量範例,從日常行事、運動、企業、人際關係、父母師長等等的面向去說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相異處,及兩種心態的行為與帶來的結果,讓讀者理解定型心態縮限自己,而成長心態可以帶來各種可能,並簡易說明要如何朝成長心態邁進。
Thumbnail
本書透過大量範例,從日常行事、運動、企業、人際關係、父母師長等等的面向去說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的相異處,及兩種心態的行為與帶來的結果,讓讀者理解定型心態縮限自己,而成長心態可以帶來各種可能,並簡易說明要如何朝成長心態邁進。
Thumbnail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Thumbnail
為了邁向成功的路上,不少人都著力在個人成長、發揮自己的天份潛能上,但正如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提過,「鑰匙其實不會在門鎖附近,它總在別的地方。」而《成功心態》的著者告訴我們,「心態才是驅動一切的根本。」讓我們停滯不前/未如理想進程的原因,就在我們的心中。
Thumbnail
「你能夠學習新的東西,但實際上無法改變你的智力水準」。你同意這句話嗎?如果是,那你可能已經落入了「定型心態」的思考模式之中。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於一再證明自己。
Thumbnail
「你能夠學習新的東西,但實際上無法改變你的智力水準」。你同意這句話嗎?如果是,那你可能已經落入了「定型心態」的思考模式之中。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於一再證明自己。
Thumbnail
你對自身性格的認知,有很大部分其實是源自於「心態」,那些阻礙你發揮潛能的東西,很多也可能是源自於心態 心態的意涵
Thumbnail
你對自身性格的認知,有很大部分其實是源自於「心態」,那些阻礙你發揮潛能的東西,很多也可能是源自於心態 心態的意涵
Thumbnail
一旦這個法則開始全力運轉,你會發現自己在尋求的東西也正在尋找你 我所做的事,不是憑著自己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Thumbnail
一旦這個法則開始全力運轉,你會發現自己在尋求的東西也正在尋找你 我所做的事,不是憑著自己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