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彈性習慣》:3階目標法帶你克服惰性,養成好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如何養成習慣大概是許多人最渴望的事,從《原子習慣》雄踞各書店排行榜便可見一斑。不過這就意味著培養習慣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任務。萬千男女許下要天天運動、日日閱讀的豪語,卻總鎩羽而歸,最後只能在原地哀嘆人生好難。

今天想的談的這本《彈性習慣》就是試圖打破這無盡輪迴。作者史蒂芬.蓋斯寫過另外一本暢銷書《驚人習慣力》,提倡用「微」行動來打造習慣,而這本書可說是其進化版。

作者在書中提出養成習慣的關鍵就是「彈性」。習慣之所以難以持續是因為我們的目標過於僵硬。因此他發展出了「彈性習慣」,只要用這方法設計行動,就能將習慣手到擒來。

以下我會談談為什麼習慣需要彈性,再來解釋彈性習慣要如何設計,最後則會分享我六七兩個月的實作範例與心得。

【養成習慣需要彈性】

每個人的習慣養成失敗之路,大概都很相似。

起初總是豪氣萬丈,每天勤上健身房或苦讀英文,努力執行目標,但熱情持續一陣子就遇上不如意,可能是突然加班不斷,又或和另一伴爭吵心情低落,一回神,習慣就斷了,然後再沒拾起過。最後才埋怨自己不自律、沒決心。

我們總以為自律能帶來自由,但作者說恰恰相反,自由才能帶來自律。硬性的目標,如每天做100下伏地挺身或背20個單字,反而會一沒達成就責怪自己,打擊信心。

所以目標是要能彈性變動的。如李小龍說的「Be Water, My Friend.」唯有像水般,自由適應生活中的各種陰晴圓缺,才能淵遠流長。那具體要怎麼做呢?讓我們從小習慣講起。

沒有人能夠完全走在自己預期的人生道路上,偏離自己的心願是常態而非例外。
-《彈性習慣》
要能伸縮自如才能持續往目標前進

要能伸縮自如才能持續往目標前進

【小習慣:微行動大成果】

有鑑於養成習慣最大的敵人是無法完成的自己,作者在前作《驚人習慣力》便提倡用「小習慣」來達成目標。

與其設定每天做100下伏地挺身這種高難度行動,不如先將目標最小化,像是每天做1下伏地挺身、讀1分鐘書或背1個單字等。重點是要將行動門檻盡量拉低,讓你在狀況不佳時依然能達陣。

這些小習慣看似無關痛癢,執行起來甚至有點蠢,但卻非常強大。因為它使你保住慣性,讓滾動的球不會停下來。當然,如果狀況好時你也能做更多。只要堅持不斷,日日保住底線,偶爾挑戰自我,漸漸地習慣就養成了!

不過有些時候,我們依然想得到更多。狀況好時多做一點還是太籠統,我們需要更有效的策略,也就是本書的精髓:彈性習慣

利用小習慣,聚沙方能成塔

利用小習慣,聚沙方能成塔

【彈性習慣:3階目標法】

作者坦承,小習慣雖然很棒,但這樣的架構還是不夠靈活。因此他提出了小習慣2.0,也就是所謂:彈性習慣。我將它歸納成:

3個習慣 X 3個水平選項 X 3個垂直目標 。

接這就讓我們來看看這3種項目分別代表什麼吧:

〔3個習慣〕

首先先選三個自己想養成的習慣。作者建議要從自己珍視的價值觀中挑選,找出你最迫切想要養成的習慣領域。比方說「運動」或是「寫作」都是很適合的項目。

〔3個水平選項〕

接著為每個習慣設定3個水平選項目標,讓自己可以更彈性地選擇。比方說運動這個習慣,就可延伸出許多平行動作,像是到公園跑步、進健身房重訓,或是在家徒手訓練等。

有些習慣可以衍伸出很多水平選項,但作者建議還挑3個就好,太多選擇反而會讓你有選擇障礙。

〔3個垂直目標〕

設定完水平軸線,接著便是要設定3種不同難度的垂直目標。作者把這3階目標稱作:迷你進階菁英。分別簡述如下:

  1. 迷你
    迷你目標就是上面提過的小習慣。標準是可輕鬆完成的活動,最好少於1分鐘。
  2. 進階
    進階目標可以設定成你覺得會令人敬佩的行動。時間約落在10~20分鐘間。
  3. 菁英
    菁英是自我的高標。可以問自己:「完成怎樣目標會覺得很厲害?」時間可以設定在30~60分鐘。

這些設定是很個人的。一個人的菁英目標可能是他人的進階甚至是迷你目標。但這都不要緊,重點是要根據自己的條件設定適合的行動。

正如水沒有固定的形態,戰爭也沒有固定的局勢;能按照敵人狀況調整戰術而取勝的人,可說是天生的將領。
-孫子

藉由3個習慣 X 3個水平選項 X 3個垂直目標,我們便有了極具系統,又富含彈性的目標選項可執行。讓你可以依據每天的狀況彈性調整。心情不美麗就作小習慣,稍有餘裕可完成進階,某天鬥志充滿便挑戰菁英。

看完你可能還是覺得有點抽象,接著我會用自己這兩個月的實踐當例子,談談如何操作。

階梯狀目標自己可以隨狀況彈性調整行動

階梯狀目標自己可以隨狀況彈性調整行動

【我的彈性習慣實作】

先承認我沒有完全按照上述的3X3X3方式。我在健康和學習兩個領域中,總共挑了6項習慣來練習養成,分別是冥想、伸展、運動、睡眠、閱讀和寫作(如下圖)。

姆斯的彈性習慣表

姆斯的彈性習慣表

接著我用不同深淺色塊來表示3種垂直目標,從淺灰到深灰分別就代表迷你進階菁英。

姆斯的三階目標規劃

姆斯的三階目標規劃

然後再針對每個習慣去設定水平和垂直目標。這邊就舉閱讀和運動為例。

運動的水平選項我簡單切成上、下半身和核心。迷你的部分就選可以1分鐘做完的動作(20下伏地挺身、20下徒手深蹲、棒式),進階和菁英就把組數和動作增加就好。另外,因為去健身房跟打籃球都一定會超過30分鐘,所以就另外劃一區到菁英。

姆斯的運動彈性習慣表

姆斯的運動彈性習慣表

再舉閱讀習慣當例子,我將其分成讀網路文章和書本兩個水平方向,垂直目標則用篇數與時間來定義。

姆斯的閱讀彈性習慣表

姆斯的閱讀彈性習慣表

書中建議兩周要檢視一下目標達成狀況,所以我在兩周下增加了檢討欄位:

姆斯的彈性習慣表

姆斯的彈性習慣表

最後分享一下這我這兩個月的實踐心得。老實說上圖(六月上半)的狀況,在後面幾乎是複製貼上。閱讀寫作大多能到達到菁英等級。冥想跟睡眠的狀況則是較均勻,三項垂直目標都有出現。

比較弱的是伸展和運動的部分。因為疫情的關係,心愛籃球打不了,公司健身房也去不得。然後很顯然的,我在家自主訓練的效果不大好(笑)。很多時候都簡單做個20下伏地挺身或深蹲了事。不過相信隨疫情趨緩,狀況應該會改善(?)

雖說不是太滿意,但還是有意外的收穫,那就是發現了迷你行動的效果。老實我以前就曾看過小習慣的說法,但總無意實踐,覺得這麼微小的行動是能有啥效果。但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小習慣能讓自己保持一種前進的心態,這種「不中斷」的感覺的確對習慣養成很有幫助。

另外,雖然微重訓效果的確不怎麼樣,但我對肌肉的感受度卻因此得到維持。之前常常因為短期內的爆量加班,重訓就整個荒廢掉。等忙完再回頭訓練,又要好些時間才能回到之前的狀態。但這次就沒有這種感覺。

總體來說,這三階的行動模式確實提供很大的彈性,讓自己不論陰晴圓缺皆能保有前進動能,不會有中斷感;而水平軸線則讓動作執行起來不會那麼死板無趣,讓行動保持新鮮感。不得不說彈性習慣的確是個可行好操作的架構。

【總結】

總結以上。首先要了解到習慣會失敗往往是因為目標缺乏彈性,在無法達成時給自己過多心理壓力;而小習慣就是個能幫助自己即便狀態不佳還是能達標的保護傘;最後,彈性習慣則是更進階地用3X3X3模式,讓你可以隨狀況伸縮調整。

順道提一下,此書是小弟人生第一本出版社贈書,也算人生里程碑解鎖!

整本書我覺得滿流暢的,也提供很多心態面和操作面的細節與實例。我在實作的過程中也多次回頭翻查書中內容,才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模式。建議大家可以參考書中的方法,再配合自身狀況去執行調整。

畢竟方法終究屬於他人,唯有實踐才能成就自我!


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我拍拍手!有任何想法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u Will-avatar-img
2021/08/16
感謝您分享實踐的做法!
MaxJam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6
謝謝,希望有幫助!!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3會員
256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3/02
這本《慢速工作力》是《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的新作。一看到此書上市就很期待,想知道他又會帶來什麼嶄新觀點。如書名闡述的,紐波特在書中提出了「慢」速工作的哲學,告訴你為什麼「慢慢來反而比較快」。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欲速則不達」的現代版寓言。
Thumbnail
2025/03/02
這本《慢速工作力》是《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的新作。一看到此書上市就很期待,想知道他又會帶來什麼嶄新觀點。如書名闡述的,紐波特在書中提出了「慢」速工作的哲學,告訴你為什麼「慢慢來反而比較快」。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欲速則不達」的現代版寓言。
Thumbnail
2024/05/05
在 2023 年的年末展望文中,有提到希望今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這篇便是主題文的第一彈:時間管理推薦書單。
Thumbnail
2024/05/05
在 2023 年的年末展望文中,有提到希望今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這篇便是主題文的第一彈:時間管理推薦書單。
Thumbnail
2024/04/28
2023 的年末展望文曾提到希望 2024 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最近在構思時間管理主題書單時,想起了這本由子彈筆記創始人瑞德.卡洛所寫的《子彈思考整理術》。決定來寫個心得、複習一下,順便為接下來的主題文做準備(笑)。
Thumbnail
2024/04/28
2023 的年末展望文曾提到希望 2024 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最近在構思時間管理主題書單時,想起了這本由子彈筆記創始人瑞德.卡洛所寫的《子彈思考整理術》。決定來寫個心得、複習一下,順便為接下來的主題文做準備(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保持好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有彈性。 美國自我成長暢銷作家Stephen Guise專研學習策略多年,彈性習慣重新定義了日標養成的概念。本書提供許多新穎的實用方法及策略,想改變一成不變又難以保持的計畫,就看下去吧! 不要把自己變成目標的奴隸 對於部分的人會覺得自律就是強迫自己做事,但是實際上是透過自由
Thumbnail
保持好習慣,就要讓習慣變得有彈性。 美國自我成長暢銷作家Stephen Guise專研學習策略多年,彈性習慣重新定義了日標養成的概念。本書提供許多新穎的實用方法及策略,想改變一成不變又難以保持的計畫,就看下去吧! 不要把自己變成目標的奴隸 對於部分的人會覺得自律就是強迫自己做事,但是實際上是透過自由
Thumbnail
培養習慣最重要的秘訣在於「持續性」 也就是諺語說的:「不怕慢,只怕站。」 《彈性習慣》就是它的實作方法 會想要讀《彈性習慣》這本書 是因為聽了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的介紹(音檔點這裡)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 如果只是想要知道書本的重點的話 其實只要聽瓦基的PODCAST或是部落格文章就可以了 因為這本
Thumbnail
培養習慣最重要的秘訣在於「持續性」 也就是諺語說的:「不怕慢,只怕站。」 《彈性習慣》就是它的實作方法 會想要讀《彈性習慣》這本書 是因為聽了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的介紹(音檔點這裡)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 如果只是想要知道書本的重點的話 其實只要聽瓦基的PODCAST或是部落格文章就可以了 因為這本
Thumbnail
彈性習慣-釋放壓力、克服拖延、輕鬆保持意志力的聰明學習法 How to Create Smarter Habits That Adapt to Your Day? 三段話說完彈性習慣 萬事起頭難 通常開始執行任務了可能就不止完成迷你習慣了:) 推薦給想培養習慣或自己習慣維持率不滿意的朋友!
Thumbnail
彈性習慣-釋放壓力、克服拖延、輕鬆保持意志力的聰明學習法 How to Create Smarter Habits That Adapt to Your Day? 三段話說完彈性習慣 萬事起頭難 通常開始執行任務了可能就不止完成迷你習慣了:) 推薦給想培養習慣或自己習慣維持率不滿意的朋友!
Thumbnail
習慣要如何養成?作者提出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從如何找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如何去規劃目標來養成習慣、如何追蹤自身成果以及調整目標。整套方法從原理到執行面都非常詳盡,而且十分簡單,想要排除壞習慣養成新習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Thumbnail
習慣要如何養成?作者提出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從如何找尋自己想要養成的習慣、如何去規劃目標來養成習慣、如何追蹤自身成果以及調整目標。整套方法從原理到執行面都非常詳盡,而且十分簡單,想要排除壞習慣養成新習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提出養成習慣的關鍵就是「彈性」。習慣之所以難以持續是因為我們的目標過於僵硬。因此他發展出了「彈性習慣」,只要用這方法設計行動,就能將習慣手到擒來。
Thumbnail
作者在書中提出養成習慣的關鍵就是「彈性」。習慣之所以難以持續是因為我們的目標過於僵硬。因此他發展出了「彈性習慣」,只要用這方法設計行動,就能將習慣手到擒來。
Thumbnail
一般人在制定一個習慣目標時,通常會套用以下的句型。 例如: 「我想要養成每天都運動的習慣」 「我想要養成每天都早起的習慣」 「我想要養成每週都讀一本書的習慣」 想要在一段持續的時間內做一定程度的目標行為,是我們制定習慣時常常暗示自己的規則。 可是即使我們下定決心要貫徹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一般人在制定一個習慣目標時,通常會套用以下的句型。 例如: 「我想要養成每天都運動的習慣」 「我想要養成每天都早起的習慣」 「我想要養成每週都讀一本書的習慣」 想要在一段持續的時間內做一定程度的目標行為,是我們制定習慣時常常暗示自己的規則。 可是即使我們下定決心要貫徹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刻意練習需要自律,但自律讓我感到不自由與痛苦,所以無法持續。但我後來發現,我錯了。自律與自由的關係不是這樣的!是自由帶來自律,具備選擇的自由,才能持續地自律。在這本《彈性習慣》中,我看到了同樣的觀點。
Thumbnail
刻意練習需要自律,但自律讓我感到不自由與痛苦,所以無法持續。但我後來發現,我錯了。自律與自由的關係不是這樣的!是自由帶來自律,具備選擇的自由,才能持續地自律。在這本《彈性習慣》中,我看到了同樣的觀點。
Thumbnail
關於培養習慣之類的書非常的多,這也代表說培養習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即使在混亂的時刻,也能夠保持安定,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培養習慣更有趣呢?
Thumbnail
關於培養習慣之類的書非常的多,這也代表說培養習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即使在混亂的時刻,也能夠保持安定,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培養習慣更有趣呢?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可以將習慣養成區分呈垂直習慣及水平習慣。那,我們該如何開始訂定你自己專屬的彈性習慣計劃,或是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要培養甚麼習慣,可以從哪裡下手?而大型習慣與小型習慣內容,到底怎麼定義才不會高估或低估? 簡單七步養成彈性習慣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提到了《彈性習慣》的概念,可以將習慣養成區分呈垂直習慣及水平習慣。那,我們該如何開始訂定你自己專屬的彈性習慣計劃,或是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要培養甚麼習慣,可以從哪裡下手?而大型習慣與小型習慣內容,到底怎麼定義才不會高估或低估? 簡單七步養成彈性習慣
Thumbnail
在書局逛書時,看到架上的《彈性習慣》一書,封面上因為有女力校長S姐的推薦,所以吸引了我閱讀。 在看書前我好奇的是 到底怎麼樣的習慣養成法可以稱為彈性習慣? 為什麼會比較容易養成呢? 我自己有沒有甚麼習慣也可以透過彈性習慣來微調降低自己壓力或提升習慣後面帶來的優點呢?
Thumbnail
在書局逛書時,看到架上的《彈性習慣》一書,封面上因為有女力校長S姐的推薦,所以吸引了我閱讀。 在看書前我好奇的是 到底怎麼樣的習慣養成法可以稱為彈性習慣? 為什麼會比較容易養成呢? 我自己有沒有甚麼習慣也可以透過彈性習慣來微調降低自己壓力或提升習慣後面帶來的優點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