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語:《駭客思維》完全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抓出生活中的不合理,優化人生」的書。
諷刺的是,中文書的副標正是本書作者要提醒我們小心的重點:市場上有太多以「優化人生」為賣點的生活黑客書,而這背後可是:水深危險。
台灣有個奇景,外文書在引進台灣的翻譯中,時常被出版社忽略作者原意,在書名、書腰、書背文案包裝成完全不一樣的方向來販售,形成了封面的文案與書本的內容處在平行時空的荒謬景象。
《駭客思維》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就內容而言,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好書,我讚賞究竟出版社向台灣觀眾引進本書所花費的心力。只是讀者們...真的要留心了。作者想表達的觀點,恰恰與封面的包裝是相反的。
最荒謬的是,作者所要批判的,正是封面文案的這類手法。
書本內容與封面文案之矛盾已經超越平行宇宙,對邏輯的殺傷力根本是世紀帝國的奇觀等級了。
在繼續往下閱讀前,先說這本書不是什麼:
- 這不是教你如何生活的更好、更有效率、更快樂、更健康的書籍。因為在作者寫這篇文章時,這類書籍在美國早已濫竽充數了。
- 這本書也不是一個黑客方法大百科,作者的確整理了自90年代黑客思維發跡至今的種種方法論,但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婊人。
- 最後,這本書絕對不是雞湯。除非你跟我一樣病態,喜歡看自以為是的KOL被學者吊起來打...我是讀的蠻療癒的。
這本書不是教你實用的方法,而是一種反思,是學者對現代網路文化的批判。
要理解這本書,首先要抓兩個概念:
「生活黑客」(Life Hacker)與「自我成長運動」(Self-help movement)
我們定義一下「黑客」(Hacker)是什麼意思。
「黑客」是一群享受動腦挑戰極限,或以極其創意的方法打破成規,藉此取得非比尋常的成就的人,而這類活動通常展現在程式設計或其他媒介。(維基百科)
「黑客」的特點除了很宅,很懂程式以外,他們是一群執著於用「系統思維」(Systematic thinking)來思考的人。他們把世界看成一個龐大交錯的系統,相信只要是系統就會有漏洞,並且積極樂觀地尋找能夠循漏洞破解系統,達到超高產出的方法。
這樣的人,放在電腦工程領域,他們是菁英工程師。
面對生活日常時,他們是「生活黑客」(Life Hacker)。
聽起來炫砲,邏輯上有點廢話了,把現實化約成系統,當然可以用系統思維解決啊。
凡是偏好運用上述「系統思維」解決人生問題的人,就符合生活黑客的「教條」(ethos)。這些「黑客教條」大概是像這樣的:
- 個體(相信自己有無限可能)
- 系統(相信難題一定有漏洞可以破解)
- 理性(相信可以靠推論找到漏洞)
- 實驗(相信藉由試錯可以找到最好的方案)
而生活黑客最經典的例子,非Tim Ferris莫屬了。
Tim Ferris討厭上班,所以他創業。創業之後他發現比上班更忙,壓力更大,於是在某一次精神崩潰之後,他把幾乎所有的業務外包給第三世界國家的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自己溜去度假小島遠端工作,並且要求自己一週只能工作4小時。結果,他的業績反而比過去更好。他運用虛擬助理的支點,找到了朝九晚五工作的漏洞,網路事業創造了大量收益,並且把這整個過程寫在他的書裡面。
這故事中,他相信自己獨自可以從朝九晚五中解放,也相信工作是可以被破解的系統,藉由推論他找到關鍵的支點(漏洞)並且實驗測試成功。這就是黑客教條的展現。
不過,先別急著買他的書來看,本系列文後面,我會跟你說他的其他豐功偉業,還有他怎樣被作者婊。
Tim Ferris除了《一週工作四小時》,也是「生物黑客」知名的狂熱者,這張照片是他在中國大吃大喝,餐餐北京烤鴨拔絲地瓜,如此十天之後的結果。他認為之所以完全沒有變胖,是因為他在這過程中服用高劑量的Cissus Quadrangularis「四稜白粉藤」。目前CQ並無研究建議安全服用劑量,他是以自己的身體做高風險的生物實驗。細節在健康篇詳述。
黑客這個詞聽著炫炮,但其實我們人人都可能有過「生活黑客」的時候。
你曾經因為注意力不足而運用「番茄鐘方法」嗎?
你曾經為了管理時間紀錄每日每小時在做什麼事情嗎?
你曾經為了整理雜物嘗試「極簡主義」嗎?
你曾經為了減肥測試不同飲食法,紀錄自己體重變化曲線嗎?
你曾經為了資訊減量,刻意關掉通知只在特定時候收發LINE嗎?
你曾經試圖養成「早晨規律」嗎?(morning routine)
如果上述問題,你的答案有一~兩個yes,那你就符合黑客教條,你也運用了「系統思維」,試圖以系統化的方案解決日常生活困境。
人性本來就會尋求方法解決問題的,我們多少都有一點生活黑客。
接著,我們聊「自我成長」文化。
「自我成長」(Self-help)發跡於30年代左右,由兩位祖師爺等級的作者:《
思考致富》(1937年出版)與《
人性的弱點》(1936年出版)奠定自我成長運動的風潮起點。這時候開始的自我成長書,內容接近我們常聽到的「成功學」。這種「如何成功」的主題也差不多在2000年左右來到尾聲,取而代之的是矽谷一群極客(Geek)發起的生活黑客運動。
所以我們可以說,生活黑客是矽谷科技菁英的「成功學」,同樣被歸類在自我成長領域。截至2021年,自我成長市場在美國預估規模有113億美元(
來源)。你看看,多大的一塊餅。
而有一大塊餅可以搶的地方,通常就有他混亂的地方。在美國,自我成長運動(Self-help movement)是一種毀譽參半的文化現象。
用無痕視窗YouTube搜尋self help,批評的與正面的影片差不多各半,很中立啊Youtube。但我用我的帳號搜尋就充滿了負面的批評影片,不愧是演算法深懂我心。
批評者多認為Self-help書籍給人不實的期望,並且時常是根基在偽科學上。如這篇
Forbes專欄文章整理了大眾對自我成長運動的批評:
「大致上批評可以分為三種:反效果、安慰劑效果、無效果...這些批評出現在新聞、部落格文章、書本中,如果你單純只看這些批評,你會覺得抨擊自我成長運動的熱度,似乎就跟自我成長本身熱度一樣高。」(註2)
如果只是賣賣沒用的書賺點錢那就算了,這背後的水可能更深。自我成長大師們可能起初以助人為本,立意良善,但是往往在自由市場機制下,變成一場操弄脆弱人性的網路金錢遊戲。
就如同慢性病藥廠,很殘酷的現實是這樣的:不開心的受眾,才會持續消費「如何開心起來」的課程書籍。賣些讓你開心一下,隔天繼續憂鬱的書籍,比起賣實際有用的解決方案要來得有利可圖。也因此自我成長的課程、書籍成了某些不肖商人的工具,用些看似可以開心起來、「優化人生」的文案,讓你不斷地消費這些課程。什麼妖魔鬼怪都出現了,直銷大會、造神運動、粉絲崇拜...美金進了這些人的口袋,憂鬱的人繼續憂鬱著。
Sinister business. 罪惡的生意,這是這種商業模式的稱號。
自我成長運動(self-help movement)儼然變成盲目崇拜的代名詞,信眾們在宗教狂熱般的推動下掏光錢包,甚至在會場把卡刷爆了進不去,在
門口匍匐大哭。
一個嶄新名詞出現了:假大師(Fake Guru),意思是標榜著幫助你人生進步,實際上操弄人性弱點斂財的KOL們。(台灣也不少)
目前我看過解構自我成長運動做得最好的YouTuber:James Jani,影片中直接手把手教你如何靠人性弱點斂財,一次破解這些假大師的套路。
而這些假大師也不容易被拉下神壇。畢竟,市場大得很。對生活感到無力的人們比比皆是,遍地都是待宰的肥羊。大師們即使飽受批評,至今仍然在市場上蹦蹦跳跳著。只是換個人名,換本書,換張臉,背後以販賣希望之名行斂財之實的行徑仍然存在。
但這並不是說「自我成長」就全部都是假大師,都在騙錢。當然有佛心來著的作者,有認真研究提出科學根據的作者,只是這些人在一群騙子裡頭,其實是不容易分辨的。而很可怕的一點是,台灣讀者們在絲毫不知情這樣的故事下,正盲目接收著出版社一本一本自我成長類書籍的翻譯。竟然連一本批評當代自我成長失控文化的書籍,都可以被包裝成優化人生的書籍來販售。
我真的是醉了。
總而言之,你大概懂"Self-help"這個字的韻味了。在美國,形容一本書非常的Self-help,大概就跟我們說某本書很「垃圾雞湯」或者「很水」的感覺接近。
雞湯風味水吧,只有味道沒有營養,隔天全部被你拉出來。(註3)
回到這本書。
《駭客思維》這本書正是寫在這樣的背景:成功學走了,從矽谷來了生活黑客運動。而就如同成功學,生活黑客一樣有它的問題,並不會因為它提供了看似紮實的系統方案就是完美的。
作者的核心觀點一句話:「一昧追求生活黑客,被黑的,可能會是你自己。」
作者
Joseph Reagle是東北大學傳播學副教授,長年關注網路文化、社群的發展。這本書不只挖了生活黑客的歷史,更深挖背後的「黑歷史」。正如本書封面中完全沒有被出版社翻譯出來的副標所言:
Systematic Living and its discontent(系統化的生活以及其缺陷)
discontent是一個不好翻譯的字,「不滿」、「缺陷」、「遺憾」、「負面影響」是接近的詞彙。也就是說,這本書要探討的不只是生活黑客在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作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作者分出七大領域「時間、動機、健康、愛情、物品、人生意義」來整理生活黑客們針對這些領域提出了哪些解決方法,以及這些方法過去受到哪些批評。(厲害吧,連人生意義都可以破解,還有什麼不能破的)
而延續這些批評,作者在本書的核心觀念引用
馬斯洛之鎚的觀點:
當你手上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
意思是,當生活黑客們手上拿著「系統思維」之鎚,他們看什麼都是系統。而作者詳細列舉知名黑客們的故事就是要跟你說,把人生的一切看成系統試圖優化它,是有風險的。
馬斯洛之鎚闡述的觀念是,當你極度熟悉某種工具時,你在處理任何問題時都會仰賴那一種工具。經典舉例,當錘子試圖把螺絲打進木板裡...(圖片來源)
一昧地追求生活黑客,以系統化的方法分析、破解追求最大優化自己的人生時,遲早,你自己的生活也早已變成系統。而只要是系統就有漏洞,就有當機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既然成為了系統,人性就消失了。(註3)
而其中的關鍵字是「一昧地追求」。作者仍然認為「黑客教條」的理性思辨、實驗、系統化精神是值得學習的,但我們要小心的是「劍走偏鋒」的風險。
"I want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eople I can appreciate trying to deal with immediate, real problems in their lives and the ones who characterize themselves as guinea pigs."
「我想要做一個區別:那些試圖解決當下困擾著人生的嚴重問題的人們(例如:偏頭痛),以及那些把自己塑造成白老鼠並以此自豪的人們。」
務實解決問題與走火入魔,那條界線的關鍵在「中庸」(moderation)。知名的生活黑客們總追求最大化、最優解、最速解,而本書就是詳列的這些以此為樂,甚至以此盈利的黑客們是如何一個一個殞落。
感覺到了嗎?伊卡洛斯的寓言再次現身,當你飛得太近太陽時,當心翅膀融化。
Again,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抓出生活中的不合理,優化你的人生,突破限制,改善現狀,升級你的人生程式」的書。
這是一本專研網路現象的學者抓著自以為是的KOL,一個一個吊起來打的書。
如果你對生活黑客文化有所了解,你讀了會發現這圈子水之深,讀起來讓人時時起著雞皮疙瘩,每個章節的結論只能用「細思極恐」形容。
而如果你是第一次聽到「生活黑客」這個名詞,那這系列文,就是為了你寫的,我想讓你快速了解生活黑客這個「系統化的生活以及其缺陷」。
接下來的每篇文章,我會介紹生活黑客面對不同生活困境採取的方法論,以及作者對其批判,以及最後,我作為十年生活黑客實踐者的感想。
我們開始吧。
註1:至少在美國啦。台灣應該是2000年初出版社開始引進翻譯?台灣的出版文化深受美國影響,很好奇有沒有這方面的研究。
註2:這篇文章其實是要護衛自我成長運動的,不過作者提倡的可以從自我成長書籍獲益方法論是—「使用中世紀修士讀聖經的方式來讀自我成長書籍,反覆咀嚼你自然會體會其中奧妙」...........這邏輯,我驚嘆。
註3: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我對作者的核心觀點講得有點籠統,對,是這樣沒有錯。因為這本書精彩的細節真的太多,而我又太喜歡這本書,所以不打算只用一篇文章講完它。後續作者如何表達他的觀點,我會用系列文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