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臺灣漫遊錄》楊双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講的是少女情誼間的故事,雜揉一點殖民歷史一點美食一點百合,是我在閱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最為深刻之印象。或許是作者意圖展現「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微妙情愫,小說裡無不時冒出粉紅泡泡,體現在兩名女主角對話之間,柔弱、疼惜、敏感,幾乎是與直男完全絕緣的另一個夢幻場景。


  縱使故事背景設於日治時期的外島(台灣),卻沒有位於特定時空背景,充斥既定殘酷色彩那種使人難受的現實,楊双子的重點始終聚焦在本島人與內島人能否突破藩籬,結締難能可貴的友情。主角之一的青山千鶴子雖是表明想擺脫內島人身份標籤,真正融入本島生活,卻仍在後來被本島人王千鶴指出那種若有似無,終究難以擺脫的殖民優越感,持續無形地傷害被殖民者。而坦白說,這也是我認為這整本小說唯一讓我願意讚美它好看之處。


  仔細探究千鶴子在與小千鬧翻之前的臺灣漫遊行,她所理解的「台灣」,事實上除了透過品嚐美食與一覽在地景色,所建構的本島印象全是經由萬能通譯小千轉述。千鶴子在不經過小千,親自與本島人結締的交流機會實在少之又少,甚至僅限公事面,似乎無法建構一個更全面性的「台灣漫遊」全景圖,佇立視角往往局限於「觀光者」、「殖民者」一種錯置,具偏見性的身份認同基礎之上。這是不公平,也是成為千鶴子與小千發生爭執的核心所在。


  同為女性處境也是兩人僅剩共通點,但千鶴子及時行樂、積極、往強勢靠攏的人生觀正好又與小千表露的逆來順受產生強烈對立。作為妾室所生的孩子,又生長於聲色場所中,過度社會化的小千對自己的人生早有一套應對方式,「世間女子多數的命運是相似的。既然命運只有一種,把這個命運活好了,就是最好的選擇。p.84」這很顯然與自幼便被保護好好的千鶴子所把持態度明顯是衝突的。當千鶴子在在慫恿小千一改面對人生態度,是否也該更近一步省思:養成千鶴子與小千迥異人生觀是否不該忽略出生地不同這最為現實的一點?這讓人不禁揣想,基於身份落差產生的虧欠,取而代之的是,千鶴子必須使用更多才能換來的禮物作為友好的示意,讓小千享受不屬於她「命運」的待遇。因此,不僅是小千,就連熟稔於本島生活的美島而言,也對千鶴子這種無意,反而產生更大傷害的言論行徑十分不以為然。


  楊双子想要讓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是可以和解的,但,在這本因為「偽真實的虛構小說」的包裝底下引來料想不到額外罵名的策略施行底下,她成功了嗎?


  在無法得知到底這本書構思起源是否真是起於楊若慈與仍在世時的妹妹楊若暉持有共識的情況下所撰寫的,我對於最後的新版譯者代跋是覺得很有意思的。這篇附錄以楊若暉擔任「楊双子」之名特別去提為什麼會是以小說的虛構形式撰寫,而非遊記。她是這麼回答:「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p.367」這裡我大膽猜測,對於正文後續幾篇附錄的角色關係的安排來看,彼此是具有「傳遞繼承」意味。在某種程度,也是作為姊姊的楊若慈在她的寫作之路上,一直以來深信妹妹楊若暉是她共筆的靈魂夥伴。即使妹妹肉體不再存於這個世界,並不代表作者賦予自身的寫作使命會就此消失,也就是說,楊若慈「繼承」(或者「接承」)楊若暉的精神及對寫作本身的想像,在雙胞胎的標籤包裝底下,何其自然地貫徹一體的概念,而這與青山千鶴子、王千鶴、吳正美、青山洋子,無論是有血緣關係也好,無也罷,被某項對她們人生而言,關鍵,而促使自體產生使命感的過程運作,讓這本《臺灣漫遊錄》起初是因為殖民關係引發身份不同帶來的紛爭,隨時間洗禮漸漸褪出使和解成真的一絲曙光。


  然而就正文來看,我不認為這是一本吸引人的小說。作為讀者偶爾又是研究生的身份,兩者轉換有時讓我無法輕易辨認我該以怎樣的眼光去看待一部作品。就像去年讓我吹捧要命的《成為真正的人》也曾受過去歷史化的語言批評,當時我受那本書的高度文學性特質吸引,並不認為這是問題,但當我無法融入《臺灣漫遊錄》的故事情境中時,我便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特別執著於寫歷史「類」(特別引號是為了強調參雜虛構性的歷史小說在本文的語境中也被視為歷史小說的一種)小說一定要以符合該時代口吻撰寫。失去年代性的特殊語氣、稱謂、口氣,使讀者再怎麼受作者巧心事前整理的史料烘托出的故事氛圍,仍會因為角色的現代氣場過於強烈而抽離於當下情境。從千鶴子視角來看,讀者被引領至進入一名時而露出少女心面露羞赧,時而又對他人情感表現愚鈍的雙重性格中,實在不時讓我往輕小說的女高中生形象多做聯想。必須聲明,這並非質疑楊双子的寫作能力,而是無從想像,是因為終歸作為台灣作者立場,試圖揣摩日年輕女性模樣,不經意落入失敗的刻板式揣摩,又或者個人才疏學淺對無法掌握更多該類型角色形象想像,我想都是有可能的。


  我相信在討論這本書更多的是,關於它在與讀者建立信任這條界線是否仍有明確性可言,倘若不談這點純粹關注內容本身,我對它的美食臨摹是非常喜愛的,那是結合我個人作為一名出生在美食之都的臺南人而言,我對這部分反而是相對匱乏。主要是我對領域並不敏感,本身也不是個食量多的人,甚至比正常人還小,所以能藉由文字去想像這些美食在還沒混雜他區烹調方式之前,純粹擁有鮮明特色的模樣,這般視覺饗宴是十分有趣的。而針對像楊双子這樣在書寫地圖上有自己強烈位置,能作為開闢「日治」、「百合」等元素在台灣文學的展示極限到哪,相信不管怎樣仍是很值得期待的,至少回歸到台灣文學本身一直欠缺更多作品討論,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支持這些正在成長的創作者,並與其共享盛宴的機會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ydee-avatar-img
2025/04/09
你也讀了這本呀,好開心能看到你的心得。我也喜歡「小說是一塊琥珀,凝結真實的往事與虛構的理想。」這句,更喜歡你對它的解讀,感恩♥️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4會員
173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楊双子的書,之前介紹過臺灣漫遊錄,但其實這本書更早,只是我一直到最近才讀完。 或者說,讀一點之後擺著,最近才又一口氣讀完。 有時候,看書有所謂最佳的時機,這本書某方面來說對我而言就是這樣,上帝要我拖到現在才看有祂的旨意。 是這樣的,這本書是百合小說,其實到處都是這樣介紹的沒錯,我最早看見這本的
Thumbnail
楊双子的書,之前介紹過臺灣漫遊錄,但其實這本書更早,只是我一直到最近才讀完。 或者說,讀一點之後擺著,最近才又一口氣讀完。 有時候,看書有所謂最佳的時機,這本書某方面來說對我而言就是這樣,上帝要我拖到現在才看有祂的旨意。 是這樣的,這本書是百合小說,其實到處都是這樣介紹的沒錯,我最早看見這本的
Thumbnail
  一直對楊双子描繪日治時代女子的創作很感興趣,但買回家後始終放著未讀,終於拿起來看了。《花開少女華麗島》是《花開時節》的外傳,收錄十個短篇故事,每篇單元劇主角似乎多少跟本傳主角有些親友或地緣關係。我在《花開時節》之前先閱讀外傳,可是不妨礙對故事的理解,因為主人翁是每篇單元劇的當事人,本傳的角色非凡
Thumbnail
  一直對楊双子描繪日治時代女子的創作很感興趣,但買回家後始終放著未讀,終於拿起來看了。《花開少女華麗島》是《花開時節》的外傳,收錄十個短篇故事,每篇單元劇主角似乎多少跟本傳主角有些親友或地緣關係。我在《花開時節》之前先閱讀外傳,可是不妨礙對故事的理解,因為主人翁是每篇單元劇的當事人,本傳的角色非凡
Thumbnail
在閱讀之前就得知這本書是託名虛構寫作。老實說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看書主要看的是內容,反正我又不認識青山千鶴子。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閱讀。 總的來說閱讀體驗很不錯,是一本包含了台灣歷史+美食+女權主義三大主題的小說。
Thumbnail
在閱讀之前就得知這本書是託名虛構寫作。老實說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看書主要看的是內容,反正我又不認識青山千鶴子。抱著這樣的心情開始閱讀。 總的來說閱讀體驗很不錯,是一本包含了台灣歷史+美食+女權主義三大主題的小說。
Thumbnail
台灣第一位女記者,也是日治女高校生的厲害學姊之一 — — 楊千鶴,她的自傳《人生的三稜鏡》,愛情故事豐富到讓人忍不住捶心肝。​ ​故事圍繞楊千鶴與文藝憂鬱青年 N 先生的愛情故事(還是遇到渣男?),但細究其他人物:憂鬱青年的前任、楊千鶴的女生朋友們,便會發現這個愛情故事一點都不單純。​​ ​
Thumbnail
台灣第一位女記者,也是日治女高校生的厲害學姊之一 — — 楊千鶴,她的自傳《人生的三稜鏡》,愛情故事豐富到讓人忍不住捶心肝。​ ​故事圍繞楊千鶴與文藝憂鬱青年 N 先生的愛情故事(還是遇到渣男?),但細究其他人物:憂鬱青年的前任、楊千鶴的女生朋友們,便會發現這個愛情故事一點都不單純。​​ ​
Thumbnail
看完《花開時節》與《花開少女華麗島》後,就喜歡上 楊双子 的作品,蒐集狂如我應該日後會慢慢地啃食完全。 今天要談的《#臺灣漫遊錄》,光看前頭的「推薦序」,直覺想到的就是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 沿著鐵路而發生的故事,前者以美食飽饜華麗島的口腹盛宴,後者則是以征戰宣揚島嶼的浴血奮爭。 ❶原作-翻譯
Thumbnail
看完《花開時節》與《花開少女華麗島》後,就喜歡上 楊双子 的作品,蒐集狂如我應該日後會慢慢地啃食完全。 今天要談的《#臺灣漫遊錄》,光看前頭的「推薦序」,直覺想到的就是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 沿著鐵路而發生的故事,前者以美食飽饜華麗島的口腹盛宴,後者則是以征戰宣揚島嶼的浴血奮爭。 ❶原作-翻譯
Thumbnail
講的是少女情誼間的故事,雜揉一點殖民歷史一點美食一點百合,是我在閱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最為深刻之印象。或許是作者意圖展現「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微妙情愫,小說裡無不時冒出粉紅泡泡,體現在兩名女主角對話之間,柔弱、疼惜、敏感,幾乎是與直男完全絕緣的另一個夢幻場景。
Thumbnail
講的是少女情誼間的故事,雜揉一點殖民歷史一點美食一點百合,是我在閱讀這本《臺灣漫遊錄》最為深刻之印象。或許是作者意圖展現「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微妙情愫,小說裡無不時冒出粉紅泡泡,體現在兩名女主角對話之間,柔弱、疼惜、敏感,幾乎是與直男完全絕緣的另一個夢幻場景。
Thumbnail
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Thumbnail
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