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在多做一點就好了」面對好友離世,我這麼想
在疫情肆虐之下,憂鬱、焦慮、恐慌……等等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也隨即而升。
在我服務的大學場域裡,在2021年,也出現過往不曾出現的現象:待排個案創新高、自殺通報創新高。等待的個案高達百位,至學期末仍無法排進諮商;每日一例通報,成了學校諮商中心的工作日常。
其中,一位我所接觸的案主(小強),他有一位長期具憂鬱傾向的好友。當好友發病時,他總是撇開手上的事,在第一時間關懷、鼓勵好友,是好友的一大心靈支柱。
然而,小強在準備考試的期間,漸漸與好友少了聯絡。在他努力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間接到好友離世的消息,當下雖是錯愕,但因為正準備考試,並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卻在考試完後,漸漸開始有了焦慮、失眠、負面思考等症狀。
延宕型悲傷
小強說:「我不知道為什麼,考完試以後,我開始常常覺得睡不好…」
我說:「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小強說:「就是……我聽到好友自殺的消息,但那時我在準備考試,就沒有多想,但不知道為什麼考完試後,整個精神狀態就很不好,常要把自己灌醉,才不會亂想。」
悲傷是個人在失落後,經歷的痛苦與磨難。其中有四種不尋常的悲傷反應:延宕型(失落事件過了許久,才有悲傷反應)、喬裝型(以生理症狀或偏差行為偽裝)、延長型(悲傷時間許久無法復原)、過度的(過度強烈的悲傷反應)。
小強所經歷的悲傷反應,即是延宕型悲傷,因自身對失落情感的壓抑,在這樣的心理防衛機轉之下,短時間止住了傷痛。但在個人放下防衛,鬆懈之時,那悲痛的感覺就隨之襲來了。
親友離世的所造成的罪惡感
「如果我能做多一點就好了,或許…他就不會離開了。」小強難掩失落的情緒,但又像自我隔離般,面無表情地講述這一切。
在聽他的故事時,他無意識地拉了一下衣袖,我注意到了他在手腕上一道一道的傷疤。
面對至親摯友驟然離世,如同自我的一部份也跟著突然消逝;即是內心空了一塊,頓時怎麼修補都補不回來。
在小強的例子裡,那些不斷往身上切得一道道傷口,就像是對自己的懲罰,責怪自己:「為何我不在當時多努力一點。」,也透過這樣子的動作,來證明「我的好友走了,但我還存在。」
或許,小強也用這樣的方式,試圖與已逝的好友來建立無形的連結,但這終究不是健康的方式。
面對失落悲傷的你該怎麼辦
Kubler-Ross曾提出五階段悲傷理論:(1)否認、(2)憤怒、(3)討價還價、(4)沮喪、(5)接受。在過去,認為這些悲傷階段歷程是順序出現的,其實,因依個人狀況,並不一定會照此階段走。
面對及處理悲傷,我們第一件應做的事,即是「接納」。
接納現今自我的狀態,承認現在擁有的情緒反應,並體驗失落的痛苦。即是承認摯友已離開的事實,並允許自己難過、哭泣吧,不用特別地去假裝。
再者,允許自己悲傷,不用強迫自己回歸正常狀態,給予自己時間與空間,並漸漸反思逝者與自身連結的意義。或許,你可以寫封信,細數你與他之間的回憶,向逝者進行哀悼。
「死和生不是對立的兩極,死是以生的一部分而存在著。」村上春樹
如同村上村樹所說,最終將內心缺補的一塊,重新找回。他的逝去,並不是你內心的空洞,而是用另一種的形式存在著,他的存在並不會消失,而是用另一種形式陪伴著自己。
請你帶著,連同逝者那一份愛前行吧!
他的愛,會將伴隨你左右,並重新尋覓新的人生意義。你終究不會是孤單一人,而是帶著永不逝去地愛向前行。
圖:Pexels
文:吳景濱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