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覺察﹞情緒低潮溺水者之親友因應守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在6月中旬意外確診COVID-19,

隔離的那段時間,我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情緒低潮,

當時我內心的情緒天秤一夕傾倒,

包含長期積極追求感情卻總是無法進入穩定交往的關係、

從小家裡資源有限無法提供我個人專屬的房間等等,

我覺得人生好不公平、好憤慨,

我幾乎把所有生活的不滿足、不順遂,

都認定是「宇宙不愛我」、「家人不重視我」所造成,

因此進入一種「外歸因的怪罪模式」;

但是長年的社工訓練讓我深信,

「我不應該外歸因,只能反求諸己」、

「我不能期待別人改變,只能改變自己」,

所以我會反過來責怪自己,

變成更加嚴重的自我攻擊,

最後自責到完全失去動力,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這麼嚴重且持續超過一週的低潮,

第一次覺得自己或許稍微能夠體會憂鬱症的感受。

當時我每天都在個人限時動態記錄身心狀況,

原本擔心自己散發太多負能量會被討厭,

但很神奇的,並沒有人來責備我,

反而每天都有幾位親友私訊來關心我,

每個人的回應也都讓我產生不同感受,

有些令人莞爾一笑且覺得溫暖,

有些則讓我感到無奈兼哭笑不得,

因此我決定根據這些親友珍貴的關懷,

整理成「#情緒低潮溺水者之親友因應守則」

下次當你遇到情緒低潮的朋友時,

或許也能夠運用這樣的原則嘗試去陪伴他。

raw-image


#不需要急著處理情緒

當時一個朋友私訊表示:

「你就不要想太多」

這句話大概是陷入低潮的人最不想聽到、

但又最常聽到的「名言」XD

我看到的當下內心升起一股惱怒,

不過我知道朋友的本意是想要安慰我,

因此我並沒有真的生氣,後來我嘗試去思考,

朋友說出這句話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想應該是因為,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我知道我們看到處在低潮的親友,

都會忍不住想要趕快拉他們上岸,

但一個人正是因為無法「不要想太多」才會陷入低潮,

如果你發現他在低潮中載浮載沉,

但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話,

我想這時候你只需要在岸上看著他、等待他,

讓他知道,有你在,就夠了。

#保持真誠及謙虛的態度

當時有兩位不同的朋友分別私訊告訴我:

「我不太會安慰人,可是如果你需要,我願意聽你說」

「我想支持你,但我好像真的無法理解你的感受」

這兩個回應讓我覺得好可愛,

我可以感受到他們想陪伴、支持我的心意,

但因為無法感同身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手足無措。

這個經驗讓我發現到,

儘管我已經鉅細靡遺描寫我情緒低潮的內容與感受,

但不曾經歷過的人是完全無法理解的,

情緒真的是很私密也很個人化的經驗。

因此如果無法理解身邊親友的感受是很正常的,

比起擅自猜測或強加自己認為的情緒到對方身上,

「真誠」表達自己無法理解的限制,

或許能夠取得對方的信任、開啟對話的可能性,

是一個更真實且能夠貼近對方的選擇。

#提供具有彈性的傾聽空間

接續上面兩位朋友的回應內容,

「我想支持你」

「如果你需要,我願意聽你說」

在以真誠的態度關心朋友之後,

如果你還有多餘的心力,

可以提供傾聽的時間與空間,

但不需要強迫朋友一定要說出來,

因為每個人的情緒狀態都是獨特的,

可能有各自適合的因應方式,

當你提供空間,就像你拋出了一個救生圈,

讓溺水的朋友有機會靠著救生圈浮出水面,

藉由你的邀請說出那些原本淹進胸腔的情緒。

至於要如何提供傾聽的空間,

最重要的基礎一樣是「真誠」,

能夠感同身受就進一步同理,

如果不能理解,那就坦誠告知,

切忌強加自己的想法到朋友身上,

也不需要一直想辦法、給建議或處理問題,

就只需要專注地「傾聽」,

同在與傾聽,就像救生圈,

陪伴在溺水者的旁邊,

也許無法立刻讓溺水者脫離海水,

但會是溺水者支撐下去很重要的存在。



以上這三點就是「情緒低潮溺水者之親友因應守則」,

而這幾個原則其實是可以循序漸進的,

第一步

#不需要急著處理情緒

(也不要強加自己認為的情緒)

接著可以

#保持真誠謙虛的態度

最後進一步

#提供具有彈性的傾聽空間

提供給你參考,

下次當你遇到陷入情緒低潮的朋友時,

你也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願我們都能成為溫柔支撐他人的救生圈,

陪伴情緒溺水的朋友找到游回岸邊的力量。

raw-image

而如果你正載浮載沉於情緒浪潮中,

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也歡迎來預約【💓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

一小時免費體驗活動

讓我透過專注地傾聽及同理,陪你找回上岸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viicha-avatar-img
2022/07/17
感謝秀慧的分享~ 確實如此!不要覺得關心只是很小一點,對一個在黑暗中沉浮的人,可能是唯一的浮木,看見希望的機會。
秀慧-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19
謝謝你的回饋!願我們都能成為他人在黑暗中一縷溫暖的燭光:)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身邊的人無法同理 當你面對一些每天會見面的朋友或家人,他們無法提供適當的支持和理解時,這確實可以對你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讓你自我懷疑甚至影響僅剩的幸福跟活著的感覺。 基本上,你無法讓沒有得過感冒的人讓他體會甚麼叫感冒,因此會建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先讓自己日子好過點。 在這種情況下,以下
Thumbnail
身邊的人無法同理 當你面對一些每天會見面的朋友或家人,他們無法提供適當的支持和理解時,這確實可以對你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讓你自我懷疑甚至影響僅剩的幸福跟活著的感覺。 基本上,你無法讓沒有得過感冒的人讓他體會甚麼叫感冒,因此會建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先讓自己日子好過點。 在這種情況下,以下
Thumbnail
找朋友傾訴,並不是倒垃圾的意思,應該沒有人喜歡被倒垃圾,而是「一起整理」,所以你說的時候要稍微整理過。 情緒的原始狀態倒給朋友,那就好像拿一桌打翻的湯湯水水給朋友看,他是你朋友,當然會急著去收拾;或許你說,「我說我的,你不要在意」,那很難啊,朋友關心你,本就會下意識去承受跟你一樣的負面感受啊。 。
Thumbnail
找朋友傾訴,並不是倒垃圾的意思,應該沒有人喜歡被倒垃圾,而是「一起整理」,所以你說的時候要稍微整理過。 情緒的原始狀態倒給朋友,那就好像拿一桌打翻的湯湯水水給朋友看,他是你朋友,當然會急著去收拾;或許你說,「我說我的,你不要在意」,那很難啊,朋友關心你,本就會下意識去承受跟你一樣的負面感受啊。 。
Thumbnail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Thumbnail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需要不斷找人訴說呢? 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非常多元複雜,也有可能是他的情緒雖然單一,濃度卻非常高,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訴說才能獲得釋放跟舒緩,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會對於身陷情緒漩渦的親友比較好呢?
Thumbnail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Thumbnail
我們普遍認為負面情緒不好、必須盡快處理, 而最快的處理方式就是強迫自己忘掉、不去想, 但是,這樣暴力而簡單的方法,真的有效嗎? 會不會只是讓人暫時遺忘, 反而將情緒壓抑到內心深處了呢?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面對低潮時的方式,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面對低潮時的方式,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的!
Thumbnail
我一直都認為, 負面情緒是可以影響並且擴散最大化的一種心情。 你聽到開心的音樂, 或許你只會開心一下子。 當你聽到悲傷的歌, 或許你會沉悶好一陣子。 甚至有時候會讓你想起曾經的那段已逝去的回憶! 每當我結束一段感情, 我都會重新安排一次我的失戀歌單。 但換來的,還是一堆劈哩啪啦的現實版建議。
Thumbnail
我一直都認為, 負面情緒是可以影響並且擴散最大化的一種心情。 你聽到開心的音樂, 或許你只會開心一下子。 當你聽到悲傷的歌, 或許你會沉悶好一陣子。 甚至有時候會讓你想起曾經的那段已逝去的回憶! 每當我結束一段感情, 我都會重新安排一次我的失戀歌單。 但換來的,還是一堆劈哩啪啦的現實版建議。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 當你處於低潮時 並不需要強迫自己馬上好起來 有情緒是正常的 可以好像看著天氣變了 我們其實不能做什麼 如果說真的要做點什麼 就是對自己說「謝謝你,一直以來你真的辛苦了」 心和身體承受的壓力,不要靠著大腦的聲音忽視和否認。 看見自己的痛苦,並陪伴。 也許你也有聽過「內在小孩」。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 當你處於低潮時 並不需要強迫自己馬上好起來 有情緒是正常的 可以好像看著天氣變了 我們其實不能做什麼 如果說真的要做點什麼 就是對自己說「謝謝你,一直以來你真的辛苦了」 心和身體承受的壓力,不要靠著大腦的聲音忽視和否認。 看見自己的痛苦,並陪伴。 也許你也有聽過「內在小孩」。
Thumbnail
謝你們的贊助支持會成為我努力發表的勇氣與希望 這是我的憂鬱症日記,希望這些心情分享,可以讓人有共鳴,進一步而把「憂鬱症」這三個字,變成一種『單純』的形容詞. 謝謝他陪我進入每個晚上的夜黑 疫情爆發前我在恆春,的海裡 趴在浮球上波光粼粼的海,豔陽 好舒服 疫情爆發時我在高鐵上,往新竹 坐商務艙的我
Thumbnail
謝你們的贊助支持會成為我努力發表的勇氣與希望 這是我的憂鬱症日記,希望這些心情分享,可以讓人有共鳴,進一步而把「憂鬱症」這三個字,變成一種『單純』的形容詞. 謝謝他陪我進入每個晚上的夜黑 疫情爆發前我在恆春,的海裡 趴在浮球上波光粼粼的海,豔陽 好舒服 疫情爆發時我在高鐵上,往新竹 坐商務艙的我
Thumbnail
我也在思考, 我的心是不是也生病了, 是不是也該去諮商一下, 不然怎麼還一直走不出低落的情緒呢!? 還在想著解決之道, 原本得到控制的疫情突然大爆發, 在沒事不要出門的前提下, 我開始尋找其他方法, 看能不能消化那些情緒, 找回以往的平靜.......
Thumbnail
我也在思考, 我的心是不是也生病了, 是不是也該去諮商一下, 不然怎麼還一直走不出低落的情緒呢!? 還在想著解決之道, 原本得到控制的疫情突然大爆發, 在沒事不要出門的前提下, 我開始尋找其他方法, 看能不能消化那些情緒, 找回以往的平靜.......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Thumbnail
當你不對別人的情緒做反應,你只為自己的心情負責時,情況自然而然會化解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