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死去,該怎麼辦?|一篇遺書| 奧斯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害怕死亡嗎?

-

今年的生日,除了親朋好友給的禮物,我也給自己一個關於「生命」的禮物,遺書。

在生日當天寫遺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情,寫遺書對我的意義是整合生命截至目前為止的狀態、感激生活的每一部份、給還在乎我的家人及朋友一段來不及說的話。

.

如果你馬上就要離去了,想留下些什麼?想怎麼交代自己的一生?

聽起來很像國高中時期,輔導老師會要求的作業對吧!那時身旁會有同學一起嬉戲,因此留下一篇篇偏離主題的文章。

這次不太一樣,是自己安寧地,想像死亡離自己很近了,會有什麼想說?不只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重要課題。

-

早在我生日的時候,就寫下了這份遺書,不過最近生活一直充斥跟死亡有關的議題,加上我姊姊說昨天夢到我“死去”,讓我再次整理了這件事情,也運用了朋友幾個月前提醒我的自由發想,畫下了幾個跟死亡有關的想法。

.

我想,每個議題對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意義,就像大食客看衣服會覺得像綠豆糕,因此我對於這些議題並沒有要多做描述,不過如果對某一條支線有想法的話,我很樂意一起討論。

這裡只想分享自己的《遺書》內容:

-

致 我最重要、最親愛的朋友及家人

希望我的離開,不會給你們帶來過度的悲傷,請你們替我感到開心。因為過去的二十多年,我嘗試了許多事情,讓我得以認識這個世界,也更貼近自己。

我是一個相當矛盾、優柔寡斷的人,我其實很害怕孤獨,怕得不到別人的認同。過去的日子裡,我對「愛」這件事相當懞懂,我不太懂愛,也不太懂被愛。我不斷地討好別人,想將自己心中那份溢滿的「愛」表現出來,也希望被如此對待。

除了害怕被否定,膽怯也讓我不明白,什麼是表達愛的方式。如果感受到別人的拒絕,就會讓我也討厭自己,認為自己做錯了。

但現在可以這樣寫下來是因為,我意識到了。

其實我有愛人的能力及需求,同時也有被愛的渴望。

謝謝一直用行動支持我的家人,讓我感受到安心。

謝謝朋友願意理解我的想法及感受,讓我得到歸屬。

希望你們能持續勇敢地生活下去,因為你們也都直得被愛。

柏廷 2022.01.05

-

這份《遺書》長度大概只有一頁,結束的有點快,我將它寫在手帳本裡頭,原先的預計我可能寫不滿一頁,發現有更多想說的時候,卻已經寫不下了。

.

不過,我也沒有打算翻頁繼續寫下去,因為這讓我想到人生實際運轉的模式。一開始,總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想說的,等到真的有些什麼想說,卻早已來不及說完,因此我快速打了個結尾。

-

回到開頭,我恐懼死亡。

不過我想練習的是,如果我一定會死亡

我要怎麼面對?我該採取什麼行動?

這題很難,值得我用一輩子時間反覆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建至律師-avatar-img
2022/02/04
優雅面對最後一幕,充滿感動的表達,很棒的想法
謝謝你的回應,並理解我想傳遞的內容!
avatar-img
小人物日記
6會員
34內容數
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值得分享的事情, 也相信最重要的事情是可以越來越貼近自己, 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有一個Podcast節目<小人物日記>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小人物日記/id1659844101
小人物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小歐Austin分享近期康復歷程、越來越能自處的心路歷程,以及從閱讀《低成本生活》和《你想為誰賺錢》兩本書中獲得的啟發。他提到能自處並非消極,而是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和精力,並透過覺察自身需求來過濾外界的幹擾,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3/29
小歐Austin分享近期康復歷程、越來越能自處的心路歷程,以及從閱讀《低成本生活》和《你想為誰賺錢》兩本書中獲得的啟發。他提到能自處並非消極,而是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和精力,並透過覺察自身需求來過濾外界的幹擾,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3/29
本集小人物日記,小歐Austin分享了近期忙碌的生活點滴,以及與家人出遊、參加國道馬拉鬆的經驗。他坦然面對自己不擅長社交的個性,並在馬拉鬆過程中體悟到「人生就像馬拉鬆」的真諦,學習放下競爭、接納自我,並更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心態。
2025/03/29
本集小人物日記,小歐Austin分享了近期忙碌的生活點滴,以及與家人出遊、參加國道馬拉鬆的經驗。他坦然面對自己不擅長社交的個性,並在馬拉鬆過程中體悟到「人生就像馬拉鬆」的真諦,學習放下競爭、接納自我,並更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心態。
2025/03/29
小人物日記EP113:分享感冒經歷、Podcast心得修正、12週完成一年工作讀書心得、日本東京自由行體驗(包含山形縣銀山溫泉、大內宿),以及對日本服務業的觀察與感想。
2025/03/29
小人物日記EP113:分享感冒經歷、Podcast心得修正、12週完成一年工作讀書心得、日本東京自由行體驗(包含山形縣銀山溫泉、大內宿),以及對日本服務業的觀察與感想。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離開人世時,來不及留下最後一句話,你會遺憾嗎?
Thumbnail
你離開人世時,來不及留下最後一句話,你會遺憾嗎?
Thumbnail
兩天前,我嘗試練習寫下我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封信,大多數人稱之為遺書的信。
Thumbnail
兩天前,我嘗試練習寫下我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封信,大多數人稱之為遺書的信。
Thumbnail
死亡帶來的恐懼? 2020初至2022年底疫情肆虐,似乎是大家都最接近告別的一段時光。 整個世界充滿了緊張、擔憂與不安。 有些人的最後一面是來的那麼突然。 有些人深怕暫時的告別就是永別。 我們都希望有良好的防疫政策、安全的環境, 關心著防疫與經濟上的平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聲音呢?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
Thumbnail
死亡帶來的恐懼? 2020初至2022年底疫情肆虐,似乎是大家都最接近告別的一段時光。 整個世界充滿了緊張、擔憂與不安。 有些人的最後一面是來的那麼突然。 有些人深怕暫時的告別就是永別。 我們都希望有良好的防疫政策、安全的環境, 關心著防疫與經濟上的平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聲音呢? 我們真正在意的是
Thumbnail
親愛的 請務必確保我的死亡 告訴朋友已經想好了墓誌銘:「已經試著喜歡過活著,但就是愛不了它。」
Thumbnail
親愛的 請務必確保我的死亡 告訴朋友已經想好了墓誌銘:「已經試著喜歡過活著,但就是愛不了它。」
Thumbnail
每個人一出生,就會經歷一段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它就像日出日落一般正常,但正因為他會如此「正常」的發生 (可能跟不小心揮到杯子摔破它一樣偶然),才需要好好的規劃,畢竟那是個不可逆的階段,我不想沒留下任何東西就默默的消失,對我而言,這樣實在太不酷了!
Thumbnail
每個人一出生,就會經歷一段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它就像日出日落一般正常,但正因為他會如此「正常」的發生 (可能跟不小心揮到杯子摔破它一樣偶然),才需要好好的規劃,畢竟那是個不可逆的階段,我不想沒留下任何東西就默默的消失,對我而言,這樣實在太不酷了!
Thumbnail
你害怕死亡嗎? - 今年的生日,除了親朋好友給的禮物,我也給自己一個關於「生命」的禮物,遺書。 在生日當天寫遺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情,寫遺書對我的意義是整合生命截至目前為止的狀態、感激生活的每一部份、給還在乎我的家人及朋友一段來不及說的話。 . - . 這裡只想分享自己的《遺書》內容: -
Thumbnail
你害怕死亡嗎? - 今年的生日,除了親朋好友給的禮物,我也給自己一個關於「生命」的禮物,遺書。 在生日當天寫遺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情,寫遺書對我的意義是整合生命截至目前為止的狀態、感激生活的每一部份、給還在乎我的家人及朋友一段來不及說的話。 . - . 這裡只想分享自己的《遺書》內容: -
Thumbnail
  小時候,當我明白死亡是什麼之後,我便「樂於」與它交朋友。在那不明白自己擁有什麼,從未思考代價的年紀,我甚至曾把死亡當作一件很酷的事:「還是小學生的我如果自殺,一定會上新聞頭條吧!」未成年的我,開始時常把死掛在嘴邊談論,自然引來母親與親戚的叨念,這孩子怎麼總說些觸霉頭的話?
Thumbnail
  小時候,當我明白死亡是什麼之後,我便「樂於」與它交朋友。在那不明白自己擁有什麼,從未思考代價的年紀,我甚至曾把死亡當作一件很酷的事:「還是小學生的我如果自殺,一定會上新聞頭條吧!」未成年的我,開始時常把死掛在嘴邊談論,自然引來母親與親戚的叨念,這孩子怎麼總說些觸霉頭的話?
Thumbnail
如無意外,我今天下午會去打疫苗。 我知道我知道,理論上疫苗是安全的。 但,還是有人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個案。 雖然所有死亡個案都說與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除非一打進去立即死掉,否則隔了一天、一星期、一個月,要怎麼證明有關係? 明明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突然死掉了。 有一派人說,這些人原本就是要死的,只是
Thumbnail
如無意外,我今天下午會去打疫苗。 我知道我知道,理論上疫苗是安全的。 但,還是有人出現嚴重副作用的個案。 雖然所有死亡個案都說與打疫苗沒有直接關係,除非一打進去立即死掉,否則隔了一天、一星期、一個月,要怎麼證明有關係? 明明是生龍活虎的一個人,突然死掉了。 有一派人說,這些人原本就是要死的,只是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N次寫遺書,但這次我想,這會是最後的那封信。   這個世界的意外和遺憾往往都在尚未準備好的時候發生,我想我的也會是如此。看過的生老病死並不多,但我希望我會以一個非常意外但乾淨利落的方式離去,而我的離去也不代表我會從這個世界中消逝,只是你再也看不見一團圓滾滾的肉球坐在咖啡館門口的座位敲打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N次寫遺書,但這次我想,這會是最後的那封信。   這個世界的意外和遺憾往往都在尚未準備好的時候發生,我想我的也會是如此。看過的生老病死並不多,但我希望我會以一個非常意外但乾淨利落的方式離去,而我的離去也不代表我會從這個世界中消逝,只是你再也看不見一團圓滾滾的肉球坐在咖啡館門口的座位敲打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